Western Digital 推出適用於 NAS 的 WD Red SN700 NVMe SSD ,因應 NAS 特性提供最佳化設計
Western Digital 宣布針對 NAS 推出專用的 NVMe SSD 產品 WD Red SN700 NVMe SSD ,因應中小企業當前對 NAS 設備所需的彈性與性能,作為提供大容量、高度可靠性的傳統硬碟的 WD Red HDD 的互補方案,同時兼具高耐用與高速存取,滿足 24/7 全年無休的 NAS 環境與相關應用程式。 ▲ WD Red SN700 NVMe SSD 是 WD Red 系列最新成員,提供高速存取與因應 NAS 24/7 環境的可靠性 WD Red SN700 NVMe SSD 預計在 2022 年 2 月於台灣通路、系統商開賣,提供五年保固,提供 250GB
3 年前
金士頓因應主流 PC 市場需求,推出 KC3000 PCIe 4.0 SSD 與 ValueRAM DDR5 記憶體
金士頓日前搶在 Intel Alder Lake 平台推出之際發表鎖定高階玩家與創作者的 Kingston Fury 系列 Kingston Fury Beat DDR5 記憶體與 Kingston Renegade Gen 4 SSD ,今日宣布因應主流市場需求,推出價格更平易近人的 KC3000 PCIe 4.0 SSD 與 ValueRAM DDR5 記憶體,使消費者能以更實惠的價格享受新世代技術。 ▲ KC3000 的 2TB 與 4TB 版本存取皆達 7,000MB/s KC3000 PCIe 4.0 SSD 雖定位在 Kingston 主流級產品,然而全系列仍具備 7,000MB/
3 年前
金士頓推出首款行動固態硬碟 XS2000 ,同步推出達 1,000MB/s 的 Type-C 隨身碟 DataTraveler Max
雖然市場上早有不少儲存品牌推出外接式行動固態硬碟,不過老字號的金士頓至今才正式宣布品牌首款外接式行動硬碟 XS2000 ,不過 XS2000 的表現相當出色,僅 28.9 克,並藉由 USB 3.2 Gen 2x2 帶來 2,000MB/s 的性能表現;另外金士頓也同步宣布全新的旗艦級 USB Type-C 隨身碟 DataTraveler Max ( DT-MAX ),亦提供 1,000MB/s 的性能。 ▲取下橡膠保護套的 XS2000 ▲ XS2000 官方規格 XS2000 強調相較市場同級競品僅有約一半大小,且針對如專業攝影與創作者在外使用的需求,還具備 IP55 防水與強固的外殼體
3 年前
廣穎電通推出 USB 3.2 Gen 2 M.2 SSD 外接盒 PD60 ,具 10Gbps 存取效能
隨著當年 M.2 SSD 價格下滑,加上產品性能、可靠度逐年提高,應該會有些玩家在升級後會有不知該如何處理才好的舊 M.2 SSD ,此時只要透過 M.2 SSD 外接盒,即可將閒置的 M.2 SSD 化為高速外接硬碟;儲存品牌廣穎電通也宣布推出品牌首款 SSD 外接盒 PD-60 ,採用 USB 3.2 Gen 2 介面,可達最高 10Gbps 的傳輸性能。 ▲可支援 2230 至 2280 之 NVme 或 SATA 介面的 M.2 SSD PD60 採用鋁合金外殼,能幫助高效能的 M.2 SSD 降低運作溫度,使傳輸表現更為穩定,厚度則僅有 12.6mm ,採用 USB Type-C 3
4 年前
XPG 勇奪三獎 持續獲得2021德國Red Dot紅點產品設計大賞肯定
全球記憶體模組及快閃記憶體領導品牌 ─ 威剛科技旗下電競品牌XPG是專為電競高手、科技玩家與超頻達人所量身打造,提供玩家酷炫設計與高效能兼具的電競極限體驗。2021年德國紅點設計大獎(Red Dot Design Award)評選結果近日揭曉,XPG以 SPECTRIX D70G DDR4 RGB電競記憶體、SPECTRIX D50 Xtreme DDR4 RGB 超頻電競記憶體與 GAMMIX S70 PCIe Gen4x4 M.2 2280 電競固態硬碟等三項產品,皆榮獲評審青睞。ADATA產品行銷處長陳志瑋表示:「很高興今年能再度榮獲Red Dot紅點設計大獎,再次證明XPG不斷觀察與思
4 年前
SK hynix 宣布推出 176 層 4D NAND Flash 技術,除當前 512Gb 版還將開發 1Tb 版本
韓國 SK hynix 宣布新一代的 4D NAND Flash ,除了將堆疊層數提升到 176 層以外 ,全新的 PUC ( Peri. Under Cell )技術藉由將原本的外圍電路( Peri. )堆疊到顆粒單元( Cell )下方,進一步減少單位面積,容量可達 512Gb 。 SK hynix 的 4D NAND Flash 預計在 2021 年用於行動產品,同時也規劃用於消費與企業級 SSD 產品。 ▲ SK hynix 的 PUC 技術將外圍電路配置在顆粒單元下方 Sk hynix 的 4D NAND Flash 為 176 層 512Gb TLC 顆粒,較現行 96 層產品提升
4 年前
PCIe Gen4 SSD 時代來臨,XPG GAMMIX 系列評測:S50 高速旗艦、S50 Lite 超值主流
AMD 2019 下半年推出第三代 Ryzen 3000 系列桌上型處理器,首度將 PCIe Gen4 帶入消費市場,並推出與之搭配的 X570 晶片組,亦同步支援 PCIe Gen4。即便 PCIe Gen4 x16 對顯示卡效能助益不大,但對僅使用四條通道的 PCIe Gen4 x4 SSD 至關重要,首款支援的 SSD 即可衝上 5000MB/s。 今年 AMD 再接再厲推出 B550 晶片組,透過全新設計的主機板佈線與用料,讓主流玩家也可以享受處理器 PCIe Gen4 高速傳輸效能;另一方面 Intel 陣營所推出代號「Tiger Lake」的第 11 代 Core 行動處理器,也宣
4 年前
Apacer NAS 專用 SSD 搭配 QNAP NAS 效能實測:高速存取 4K 影片,大幅提升影音傳輸效率
現代人 3C 裝置數量眾多,相較於過去每款裝置均安裝不同種類的儲存媒體,如硬碟、記憶卡等,相互存取檔案相當麻煩,如今更傾向在家中建置一台 NAS 架設私有雲端,作為眾多裝置共同的檔案儲存中心。 NAS 能夠提供多人、多裝置同時存取,以及相較一般 3C 裝置多了一層檔案毀損安全保障,因而受到不少內容創作者喜愛。隨著原始素材解析度、流量越來越高、專案內容編輯複雜度提升,對於 NAS 的效能壓力也隨之增加。而 Final Cut Pro、Adobe Premiere 也開始支援外部儲存空間、多人協作。就如同 SSD 已成現代電腦的標配,NAS 也可利用 SSD 強化讀寫效率與反應速度。 針對 NAS
4 年前
Samsung Portable SSD T7 Touch 迷你外接式固態硬碟:高速、時尚、輕巧任我行,指紋加密更安心
固態硬碟( Solid State Drive,簡稱 SSD ) ,內部結構不像 傳統硬碟 ( Hard Disk Drive,簡稱 HDD )有旋轉碟片、讀寫臂等機械式移動零件,而是純粹以電子訊號進行讀寫工作,不只帶來更快的讀寫速度,加上先天結構較為耐震的特性,更適合行動產品使用。甫以小型化、薄型化 M.2 外觀規格,甚至直接淘汰許多筆記型電腦的 2.5 吋儲存裝置安裝位置。 SSD 速度更快、體積更小,但因仍受限價格因素,許多筆電出廠僅配備 256GB、512GB 容量等級,不出多少時間就會用完。考量到輕薄型筆電結構不易升級 SSD,多數使用者亦不熟悉資料移轉或是重新安裝作業系統,此時透過
4 年前
三星推出大容量消費級 SSD 870 QVO ,只要有 2.8 萬就可買到 8TB 容量
三星宣布在台推出全新的 SATA 6Gbps SSD 系列 Samsung 870 EVQ ,雖然是傳輸性能相對 NVMe PCIe 慢的 SATA 6Gbps ,不過提供最大 8TB 容量,是目前消費級 SSD 最大容量,能夠滿足對高速傳輸與容量兩者兼具的需求。Samsung 870 EVQ 將自 8 月 5 日在台灣通路陸續上市, 8TB 版本建議售價為 27,489 元。 ▲ 870 EVQ 提供 4 種容量 ▲最大 8TB 容量兼具傳統硬碟大容量、 SSD 高速傳輸的特色 Samsung 870 EVQ 提供 1TB 、 2TB 、 4TB 與 8TB 四種容量版本,採用 Samsun
4 年前
友站推薦
從記憶體走進電競,博帝科技見證電腦產業的變與不變
關鍵評論 - 廣編企劃
虛擬貨幣奇亞幣上市引關注,記憶體族群股價震盪
INSIDE - 中央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