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只有魯蛇才說矽谷「養老」這篇文章的首圖
漫談矽谷華人工程師的養老風氣:錢多事少成魯蛇
Photo Credit: Telegraph 本文來自合作媒體 Pingwest,INSIDE 授權轉載 很多矽谷華人工程師從入職第一天就做錯了,一直錯到了今天。Rick Sun 在一次私下的聚會上和朋友們表示覺得矽谷養老的工程師都不是好工程師。 博士畢業於南加大、在 Google 工作過 6 年的 Rick 現在已經是一家矽谷名氣不小的創業公司 CEO,甚至剛剛獲得俞敏洪在美國的第一次投資。 「而這種錯,直接導致了他們職場生涯的停滯,甚至是自己給自己造了一個天花板假象。」Rick 說在矽谷,就是有些人忙死,有些人閒死的地方,哪怕他們現在看起來都是同級別的工程師。 「但不超過 5 年你看,他
矽谷防疫亂象 科技業宣布在家上班 好市多、健身房人滿為患
美國西岸科技業重鎮矽谷近期因疫情,多數科技公司由初期禁止外人入內、鼓勵員工在家上班,至今日強制員工在家工作,避免疫情擴散。然而公司雖公布在家工作,但不少人卻湧向賣場、健身房,另外原先舊金山灣區擁擠的公路,也因多數公司宣布在家工作而讓交通十分順暢。 美國武漢肺炎升溫,一名在矽谷科技大廠工作的台裔工程師到班後,看到強制在家工作通知,逃難似地急忙搬電腦離開,但發現賣場、健身房都是人潮,「美國人像是沒在怕的」。 44歲謝先生服務的公司總部位在加州北部的聖荷西(San Jose),在當地有多棟不同編號的辦公大樓。上週他收到一封公司給員工的信,告知其中一棟因為有人確診感染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
5 年前
直擊圓剛矽谷辦公室 跨國打通Amazon、Bestbuy銷售通路
台灣是全球知名的科技島,全球科技產業鏈中從代工到品牌,每個環節都有台灣公司的身影。許多聞名世界的科技大廠,都跟台灣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如NVIDIA、Garmin、Yahoo與YouTube。台灣在全球科技產業鏈涉入之深,有許多台灣耳熟能詳的科技品牌,其實也在國際市場佔有一席之地,只是我們對這些品牌在國外的成功了解不多。因此,我們會介紹台灣熟知的各個科技品牌,他們在矽谷辦公室是如何與台灣總部一起運作國際市場,海外在經營美國市場又會遇到什麼困難與挑戰。 激烈的科技戰場 運用美式管理風格 不說你可能不知道圓剛AVerMedia除了在台北總部外,在世界各大城市也設有分部。這次我們來到位於舊金山灣區F
5 年前
遠距工作文化成形 甲骨文等科技公司都把總部從加州舊金山、矽谷 搬到德州
由於疫情影響,使得許多企業開始構思全新營運模式,除了選擇讓員工有更具彈性方式工作,同時也考慮將總部搬離土地取得成本,或是辦公室租賃費用較高的舊金山、矽谷。 減少辦公室等支出成本 在Tesla執行長Elon Musk日前揚言將Tesla遷移德州,同時日前也對外聲稱已經舉家搬遷至德州居住後,甲骨文隨後也宣布將把原本位於加州舊金山總部搬至德州奧斯汀。 除了甲骨文、Tesla,包含HPE近期也宣布將位於加州帕羅奧圖的總部搬到德州休士頓,而總部同樣位於舊金山的Dropbox,以及總部原本也位於加州帕羅奧圖的軟體服務公司Palantir Technologies,目前也準備將總部從加州撤離。 依照甲骨文對
4 年前
無人駕駛卡車新創Starsky Robotics宣布倒閉 誇大不實的行銷手法被揭露
Starsky Robotics實際上採用的方式,是在卡車於車流狀況相對單純高速公路以一般光達、趨近感應器及攝影鏡頭等方式輔助執行自動駕駛運作,當車輛要準備離開高速公路,並且進入一般公路行駛時,則會切換成網路連線模式,改由人工以遠端遙控方式操作車輛行駛,而且公司只有3輛卡車投入自動駕駛運作,另外36輛都是人為駕駛的卡車。 創立於2015年,並且成為第一個將駕駛或隨車人員從車輛撤除的無人駕駛卡車新創公司Starsky Robotics,在今年1月宣布倒閉,原因是沒有額外資金繼續支撐其技術發展。但隨著Starsky Robotics倒閉,其實也開始凸顯矽谷越來越多以行銷手法包裝實際技術成果的新創公
5 年前
矽谷開始建起以社區為中心的共享電網 Microgrids:太陽能儲電、備用電力還能賣電回電廠
家裡沒電怎麼辦?除了苦等電力廠恢復供電以外,現在矽谷開始發展起共享電網 Microgrids,以社區為中心建立太陽能板和儲存電力系統。平日可以透過太陽能存電供給社區使用,可以降低電費、也可以成為備用電力在沒電的時候還可無虞用電,有多餘電力還可以賣回給電力公司,為社區積累經費。 不過這樣的儲存電力設備要投資的金費不小,最少投資時長要十年左右才能回本,但如果不管投資金額以備用電力的角度來看,非常適合新建社區在建設時就建立這樣的共享電網,以下為中央社全文報導: 矽谷發展「微電網」(Microgrids)的新科技,串起周遭社區的共享電網,不怕電力公司斷電,還可以把多餘的電賣回給電力公司賺錢。 攸關救急
5 年前
傳NVIDIA將在台灣設立海外總部,規模將比照矽谷總部
NVIDIA近年積極擴大在台灣的投資,除了因應台灣員工數量大增預計將原本位於內湖科學園區的辦公室將搬遷至規模更大的南港大樓,且在COMPUTEX 2024也指出預計在五年於台灣設立大型研發中心;不過NVIDIA在台灣還打算投入更多資源,工商時報指稱知情人士提到NVIDIA計畫在台灣設立海外企業總部,並比照矽谷總部規模。 ▲工商時報指稱NVIDIA在台設立的海外總部規模將比照矽谷總部,也不排除可能結合工廠 工商時報指稱,考慮到NVIDIA台灣辦公室長期設立在內湖科技園區,顧及員工不希望冗長的通勤與為了工作而搬遷,NVIDIA在台灣的海外總部仍希望以台北市為優先,然而由於NVIDIA海外總部的規模
6 個月前
生成式 AI 熱潮下 科技業者、投資人重返舊金山
隨AI技術發展,舊金山再度成為科技創新中心,吸引科技業者及投資人回流。 雖然過去曾因疫情影響,使得多數科技業者紛紛轉向遠距辦公或混合辦公型態,甚至出現諸多業者開始從舊金山、矽谷撤出,進而轉向在其他稅收更低、補助更高的州內設置辦公室。但隨著近年自動生成式人工智慧技術發展,卻又再度讓科技業者紛紛回到舊金山。 過去因為疫情衝擊,使得不少科技業者、投資人認為舊金山、灣區生活成本增加,甚至影響投資機會,因此不少投資人呼籲科技業者撤離灣區。 而隨著疫情趨緩,不少科技業者開始要求員工重返辦公室工作,或是在工作模式上妥協,同樣員工可在每周特定時間選擇以彈性形式遠距辦公,但仍要求必須有一定時間在辦公室內工作。同
1 年前
矽谷所在地的加州政府針對 Web 3.0 發展制訂透明監管方式 打造合適商業環境
相較美國總統拜登的行政命令,此次加州政府頒布行政命令更著重加密貨幣創新重要性,但也強調必須建立在保護消費者、投資人,以及企業利益基礎上,因此目標打造更透明、以一致法令規範的區塊鏈交易環境。 加州州長Gavin Newsom稍早簽署一項行政命令,表示將針對未來的Web 3.0發展制訂透明監管方式,以及合適商業運作環境。 由於越來越多加州境內業者開始佈局Web 3.0相關技術,其中包含Meta從去年開始鼓吹的元宇宙應用發展,而諸如像Coinbase、Ripple等業者更積極推動加密貨幣服務,不少業者如OpenSea更大規模推廣NFT內容交易,因此加州政府認為應該更先一步制定相關監管辦法,並且以透明
3 年前
慶祝矽谷五十歲了 探究這個集合創新和科技領域誕生的過程
沒想到矽谷這個名詞是由一位記者霍夫勒在信使新聞上(The Mercury News)做了專題新聞,才創造出這個名詞的,當時的媒體影響力可真大! 地圖上並沒有一個地方名為「矽谷」,卻是科技重鎮和創新心態的代名詞。半世紀前的今天一名美國記者首次以「美國矽谷」為題的報導,標記著矽谷一詞的正式誕生。 「矽谷」一詞在今天滿50歲,已故科技記者霍夫勒(Don Hoefler)在當時專門報導舊金山灣區半導體產業的「電子新聞」(Electronic News),以「美國矽谷」(Silicon Valley U.S.A.)為題進行系列報導,標記著「矽谷」一詞第一次被使用在印刷品。 總部設在加州聖荷西(San J
4 年前
友站推薦
《晶片戰爭》:台灣是什麼時候得到發展契機呢?就在德州儀器放棄讓張忠謀擔任CEO之時
關鍵評論 - Readmoo閱讀最前線
矽谷銀行「單點故障」帶來系統性崩潰,為什麼Mercury Bank安然度過?
關鍵評論 - 精選轉載
【Rosy 聊科技】為什麼你該現在開始經營 LinkedIn
INSIDE - Rosy
亞馬遜「顧客中心主義」商業模式:我們可以從創新的「逆向工作法」學到什麼?
關鍵評論 - 方格子vocus
一路唸公校到高雄科技大學 台灣工程師 3 個月勇闖矽谷科技 3 巨頭
INSIDE - 中央社
【提姆科技觀察】攻下「消費者科技」聖杯,創業家 Rich Barton 的商業秘方
INSIDE - 提姆科技觀察
a16z 推出 AI 伴侶!背景、個性隨選,從 0 開始打造理想情人
INSIDE - Daniel
「北美台灣科技年會」矽谷舉辦,展望美國生技商機
INSIDE - 中央社
侯友宜抵舊金山,強調與矽谷合作帶動產業轉型;朱立倫:侯訪美成功,團結力量回來了
關鍵評論 - 中央通訊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