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 Apple Silicon 處理器應用裝置將持續支援 Thunderbolt 連接埠
蘋果確定以Arm架構設計的Apple Silicon處理器,同樣可在搭載相容控制晶片,並且在軟體支援情況下使用Thunderbolt連接埠功能,或許意味日後更多以Arm架構設計的手機、平板等裝置,將可透過Thunderbolt連接埠規格串接使用更多外接裝置。 預期可透過授權認證方式支援Thunderbolt 4 在Intel進一步公佈Thunderbolt 4規格細節後,蘋果在對外聲明中表示,未來依然會在基於Apple Silicon處理器硬體環境下的macOS作業系統支援Thunderbolt連接規格,意味今年下半年預計推出以Arm架構設計的新款Mac裝置依然可以使用Thunderbolt
5 年前
蘋果推出新 13 吋 MacBook Pro ,搭載巧控鍵盤、配 Intel 10 代平台 57,900 元起
蘋果在稍早更新 13 吋的 MacBook Pro ,處理器提供 8 代 Coffee Lake 與 10 代 Ice Lake 兩種平台,並把鍵盤換成與 16 吋 MacBook Pro 相同的巧控鍵盤/剪刀腳機構,雖然 F 區也是 Touch Bar 設計,不過具備實體的 ESC 鍵,最高可選配 32GB 的 DDR4 3733MHz RAM 與 4TB SSD ;台灣官網已經提供三款基礎版本售價,然還未開放訂購。 ▲若要 10 代平台仍得要 47,900 元起 雖然入門版僅 41,900 元(教育方案為 38,700 元,不過卻是整體性能較貧弱的 8 代 i5 平台,甚至也不是 10 代
5 年前
一圖看懂 第 10 代 Intel Core 處理器優勢:多線合一、超快傳輸、持久續航、極致影音
Intel 於 2008 年首度推出 Core 系列處理器,歷經十多年來的產品推進,近期推出了第 10 代的 Intel Core 系列處理器:支援 Thunderbolt 3 外接功能,滿足多樣的外接需求、還搭載了速度超快的 Wi-Fi 6 無線網路、效能大升級的 Iris Plus 顯示晶片,加上超省電的各種節能技術,讓你輕輕鬆鬆享受多效能合一的筆電生活。 Thunderbolt 3:一線完成多元傳輸 以往輕薄筆電最大的問題是什麼?就是電腦本身雖然很輕巧,但是在我們接上鍵盤、滑鼠、外接硬碟、螢幕還有充電線之後,這台拖著一堆傳輸線的筆電還能叫作輕薄筆電嗎? Thunderbolt 3 可以使
5 年前
日商 MinebeaMitsumi 發表通過 Thunderbolt 3 認證的 IP68 等級防水 USB Type-C 母座
隨著 Intel 將 Thunderbolt 3 技術貢獻給 USB 協會作為 USB 4 的基礎技術後, USB Type-C 介面與 Thunderbolt 的關係又更加深了一步,同時現在也開始有非 Intel 平台的終端設備符合 Thunderbolt 3 技術規範,顯見接下來相容 Thunderbolt 3 技術的 USB Type-C 介面普及指日可待;日商 MinebeaMitsumi 也宣布推出全球第一款符合 Thunderbolt 3 規範、並具備 IP68 等級防塵防水的 USB Type-C 母座,型號為 CAM-L41 。 ▲母座自材料、接點到機構都強化防水性 這款連接器
5 年前
是為何早期 USB Type-A 不能雙向接可插,當年工程師表示成本很重要這篇文章的第1圖
USB IF 正式公布 USB 4 規範,基於 Thunderbolt 3 協議最高達 40Gbps 傳輸速度
在今年三月, Intel 宣布向 USB Promotion Group 開放 Thunderbolt 3 協定、並作為 USB 4 規範的基礎通訊協定,而在 IFA 舉辦之際, USB-IF 也正式公布 USB 4 規範,意味著開發商可依循正式版本規範開始規劃與測試產品; USB 4 規範僅有單一 USB Type-C 作為通訊介面,可向下相容 USB 2.0 與 USB 3.2 等規格,同時也相容現行的 Thunderbolt 3 介面。 ▲ USB 4 將具備與現行 Thunderbolt 3 的相容性 USB 4 將採用 Intel 的 Thunderbolt 3 技術作為底層的溝通,
5 年前
Computex 2019 : 納入 Thunderbolt 3 技術助 USB 4 性能突破, PD 標準將漸一統通用快速充電規範
今年在 Computex 最後一場專訪也照慣例與訪談 USB IF ,當然受訪者也是已經熟到不能再熟的 USB IF 主席 Jeff Ravencraft ,今年 USB IF 溝通的重點有三項,其一為 USB 4 ,再者為 USB PD 快速充電標準,最後是 USB Type-C 的線材驗證。 納入 Thunderbolt 3 技術底層的 USB 4 並不完全等同 Thunderbolt 3 在今年 3 月對 USB IF 是相當重要的時間點,因為組織重要成員之一的 Intel 宣布將 Thundelblot 技術開放,同時亦將貢獻給 USB IF 作為新一代 USB 4 的技術底層,藉由
6 年前
最快的Type-C磁吸充電線解決方案:ThunderMag 閃電麥麥支援Thunderbolt 3資料傳輸
有用過支援 Magsafe 充電的 Macbook 用戶應該都不否認,Magsafe 可以說是 Apple 最受歡迎的設計之一,但隨著更新的介面來臨,Apple 在新款的 Macbook 捨棄了這項設計,將充電、傳輸資料的介面通通統一成USB Type-C,也有許多廠商看準了這項商機紛紛推出Type-C轉接頭,讓 MacBook 使用者能找回熟悉的 Magsafe 的磁吸充電功能。但將搭載 Thunderbolt 3 的 Type-C 介面只拿來充電實在是太浪費了,因此最近在嘖嘖募資平台上出現了一款 ThunderMag 閃電麥麥磁吸充電線,除了讓熟悉的 Magsafe 回來 Macbook
6 年前
ThunderMag,磁吸,充電,Magsafe,Macbook,轉接,傳輸,推薦,USB Type-C
MacBook Type-C 磁吸轉接推薦:ThunderMag 閃電麥麥除了充電也能傳輸資料
雖然蘋果已經捨棄 MagSafe 了,但也有不少周邊廠商努力把這功能給帶回來。現在在嘖嘖上,就有一款ThunderMag 閃電麥麥正在募資,這款產品把 USB Type-C 接上一個轉接座,就直接變成了磁吸線。這款產品特殊的地方在於,它不僅支援磁吸充電,甚至還支援數據傳輸!直奔 ThunderMag 閃電麥麥嘖嘖募資任意門 ThunderMag 閃電麥麥磁吸線開箱 由於這款產品還在募資中,因此我只取得了產品的裸裝版本;產品本體相當單純,就是一個磁吸頭 + 一個 Type-C 轉接頭這樣而已: ThunderMag 採用 USB Type-C 連接電腦;所以這款產品其實不限定於 MacBook,
6 年前
Intel Thunderbolt 技術開放授權、同時將協定提供給 USB IF 作為 USB 4 基礎
雖然 USB IF 甫針對 USB 3.2 公布完善的版本,不過為了滿足消費者更多情境, USB If 與重要成員之一的 Intel 宣布提供 Thnderbolt 協定作為 USB 4 使用,同時也宣布 Thunderbolt 將供第三方廠商生產相容晶片,無論對於 Intel 或是 USB IF 都是相當重大的公布。 在正式宣布前,亦由可稱為 Thunderbolt 之父的客戶運算事業群總經理 Jason Ziller 親自解釋此次 Intel Thunderbolt 策略轉型的重點。 不過要注意的是, USB 4 規範預計要到 2019 年中旬正式發表,完整細節與白皮書也還未底定, USB
6 年前
一分鐘講堂: ThinkPad X1 Carbon ,自在悠遊都會的商務筆電
ThinkPad X1 Carbon 推出至今即將邁入第七代,這個長青的系列,靠的並非是花俏的外顯,更多的是低調而實用的堆疊。 ThinkPad 系列發展至今,雖然還是秉持著極簡、沈穩的外型設計,但已經與以往硬派的外型有所差異,變得更細緻,也更優雅一些,在正式進到 ThinkPad X1 Carbon 介紹之前,我們先用一分鐘講堂系列的插圖,帶大家先來看看這台筆記型電腦迷人的地方。 ThinkPad X1 Carbon 在外觀上,首先跟上一代有所不同的,就屬 ThinkPad 的Logo了。第五代的銀色 ThinkPad Logo,淺色的材質較為外顯,而第六代 ThinkPad X1 Carb
6 年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