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為今天光陽 Ionex 電能網記者會首款搭載此系統的車款,光陽選擇以受年輕族群歡迎的 Many noodoe 旗艦版作為基礎,並針對電動化的需求進行修改,在車頭定位燈旁的 Ionex 以及車側車標的 Ionex 字樣可看出這是隸屬 Ionex 的車款,同時燈罩、外緣也以金屬藍點綴。
補充: Many EV 具備 IP57 防水,等效功率約 4.3HP ,最高速為 60km ,推估續航力為 60 公里,似乎是比 WeMo 實用一點點不過遠不及 Gogoro...換個方向想好處是不太需要擔心超速被開罰單的問題






按下電池匣開關後,位於踏板的電池交換匣會迴轉 90 度,使電池拉柄呈現垂直,如此一來就可抽出電池,而單一顆電池為 5 公斤,對女生而言也不至於搬不動;不過在機構上由於電池位置較低,不曉得對於防水與意外保護的機制是否完善,光陽也還未針對這些細節講解。



至於當時預告片當中的 NFC 應用則與多數人想像的不同,該 NFC 標籤位於電池底部與踏板上,它的功能是作為手拿著電池、無法按下開關時,透過將電池輕觸 NFC ,就可觸發電池匣的迴轉機構,簡單的說 NFC 標籤就是作為電池匣的備用開關。







然而由於電池收納機構位於踏板下,故踏板比汽油版 Many 更厚,如會場負責介紹的日本女性搭乘時高度還算適宜,但由歐洲媒體搭乘試坐,就會發現坐姿相當拘束,整個人像是蹲在位置上,對身高超過 170 公分以上的人在搭乘時會比較不舒適。



Ionex Station 的電池充電站系統相較 Gogoro 換電站小巧許多,這也是由於 Ionex 的電池原本就相對小型化,而每個充電格還有獨立的開關鎖定,對比 Gogoro 換電站使用高度電子化管理也算是折衷的作法,畢竟目標價格是希望能控制在 30 萬內。


而電池座充設計本身不大,不過需要搭配車充用的變壓器系統使用,可看到電池座充是直接把車充變壓器插介面在旁邊搭配,變壓器本體的尺寸塊頭不小,不過對於一些住在沒有設置換電池站區域的使用者,這樣的可自行充電設計應該是不錯的誘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