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消息 AMD Ryzen ThreadRipper AMD ryzen 9 AMD 將在 11 月推出 Ryzen 9 3950X 與第三代 Threadripper AMD 將在 11 月接連推出 16 核心的消費級旗艦處理器 Ryzen 9 3950X ,以及公布第三世代的 Threadripper ,原本 Ryzen 9 3950X 應該是要在九月就會推出的,不過由於市場對於第三代 Ryzen 平台的急切需求,造成產能分配受到影響,也因此順延到十一月;至於第三代 Threadripper 則是因應代號" Rome "的第三代 EPYC 伺服器處理器發表後,由此為基礎延伸的發燒級平台。然而也因為 Ryzen 9 3950X 將消費級距平台一口氣提高到 16 核心,勢必多少會影響入門級的 EPYC 。 Ryzen 9 3950X 具備 16 核心 32 Chevelle.fu 5 年前
產業消息 AMD EPYC amd zen 2 pcie 4.0 AMD 第二代 EPYC 特色解密:異構 9 DIE 系統級晶片與 PCIe 4.0 技術,以同價位最強性能挑戰 Intel Xeon 霸權 AMD 稍早正式宣布第二世代 EPYC 平台、代號 ROME 的伺服器處理器發表,也是繼 2017 年推出第一代 EPYC 平台後一次全新的大升級,此次將核心架構提升到新世代 7nm 的 Zen 2 ,並且以獨特的 9 DIE 異構封裝系統級單晶片,在最大核心數量、記憶體支援與 I/O 頻寬等大幅提升,也是 AMD 寄予厚望能在伺服器挑戰 Intel Xeon 霸業的新一代平台。 ▲ AMD 強調第二世代 EPYC 全產品線特色功能皆相同 ▲ EPYC 7002 系列名稱後帶有 P 的為單插槽平台用產品 ▲ AMD 強調不因產品定位讓中低階產品在 PCIe 總線、記憶體通道也閹割 ▲單插槽產品 Chevelle.fu 5 年前
開箱評測 技嘉 asrock aorus Ryzen amd ryzen 7 AMD X570 Ryzen 9 AMD Ryzen R9-3900X 、 Ryzen R7-3700X 測試報告,不僅是超值、更有多核性能優勢 在稍早 AMD 的 Ryzen 3000 系列處理器正式解禁性能測試,此次 AMD 也提供其中的 Ryzen R9-3900X 與 Ryzen R7-3700X 、 Radeon RX5700 、 Radeon RX5700XT ,以及技嘉、華擎的 X570 主機板、技嘉 AORUS PCIe 4.0 SSD 、芝奇的 DDR4 3600 記憶體等供測試,而在稍早台灣的報價也已經出爐,消費者可藉測試數據評估此次 AMD 的戰力。 ▲此次取得的平台是 Ryzen 9 3900X 與 Ryzen 7 3700X 此篇將以 Ryzen R9-3900X 與 Ryzen R7-3700X 兩款處理器為 Chevelle.fu 5 年前
新品資訊 AMD radeon polaris AMD入門專業繪圖卡Radeon Pro WX 3200發表 維持採用Polaris架構 售價199美金 AMD Radeon Pro WX 3200採用Polaris 12顯示架構設計,整體TDP設計為50W,因此可應用在一般小型機殼,主要滿足一般工作室輕量使用需求,售價199美元。 在今年度的SIGGRAPH 2019即將開展前,AMD宣布更新旗下專業繪圖卡產品,推出採用Polaris顯示架構設計的Radeon Pro WX 3200,預計用於取代先前推出的Radeon Pro WX 3100。 相比Radeon Pro WX 3100,此次推出的Radeon Pro WX 3200幾乎維持相同外觀設計,但採用Polaris 12顯示架構設計,以14nm製程生產,並且搭載640組SP與10組C Mash Yang 5 年前
新品資訊 AMD Ryzen 3950X AMD發表Ryzen 9 3950X處理器 採16核心設計 售價749美金 AMD在E3 2019活動上宣布推出搭載16核心設計的Ryzen 9 3950X處理器,售價749美金。。 正式揭曉Radeon RX 5700 XT、Radeon RX 5700細節之餘,AMD也如先前消息正式推出採16核心設計的Ryzen 9 3950X處理器,預計在今年9月推出,並且將以749美元價格上市。 在今年Computex 2019期間,揭曉採12核心設計的Ryzen 9 3900X,進而引起全場歡呼後,AMD在E3 2019活動上更宣布推出搭載16核心設計的Ryzen 9 3950X,藉此與Intel高階多核處理器產品拼比。 而就Intel方面對此看法,自然也強調在實際遊戲執行 Mash Yang 5 年前
新品資訊 AMD rx radeon 顯示卡 AMD揭曉Radeon RX 5700 XT、Radeon RX 5700細節 採7nm製程與RDNA顯示架構 售價449美金起 AMD Radeon RX 5700 XT將會對比NVIDIA GeForce RTX 2070,而Radeon RX 5700則將對比GeForce RTX 2060,最高階顯示卡產品依然是年初推出的Radeon VII,都採用RDNA顯示架構。 今年初在CES 2019期間宣布將推出採台積電7nm FinFET製程設計的Navi顯示卡,在Computex 2019期間確認將以Radeon RX 5000系列為稱,並且說明將在7月開放銷售消息後,AMD稍早於E3 2019活動上宣布Radeon RX 5700 XT將以449美元價格推出,而Radeon RX 5700則會以379美元價格銷售 Mash Yang 5 年前
快訊 AMD 處理器 Ryzen AMD 除公布第三世代 Ryzen 5 外持續加碼核戰,宣布消費級 16 核心 Ryzen 9 3950X 將在 9 月開賣 雖然 AMD 已經在 Computex 公布 Ryzen 3000 家族的產品線,不過為了玩家導向的 E3 活動, AMD 還是留有一手,除了在活動前半段公布 Rzyen 3000 系列的 Ryzen 5 等級產品,包括 Ryzen 5 3600 、 Ryzen 5 3600X 外,在發表會的最後也發表先前就已經有傳聞的消費級 16 核心產品 Ryzen 9 3950X ,不過上市時間則要到 9 月,當然價格並未如某些媒體推測的 699 美金甩賣價,但也依舊是相當有吸引力的 749 美金。 更大眾化的 Ryzen 5 3600 、 Ryzen 5 3600X 亮相 ▲ Ryzen 5 系列將價 Chevelle.fu 5 年前
快訊 COMPUTEX台北國際電腦展 AMD 華碩 ROG X299 X570 Computex 2019 :華碩發表包括第一款 ROG Crosshair Impact 小版的全系列 AMD X570 主機板、以及展示 PRIME UTOPIA 概念主機板、 PRIME X299 華碩 30 周年紀念主板 華碩在今年 Computex 的主機板產品集中在 AMD X570 平台上,不過也藉由華碩 30 周年之際宣布一款隸屬 PRIME 系列的 PRIME X299 EDITION 30 紀念主機板;而搭配 AMD Ryzen 3000 系列的 X470 平台也是被寄予厚望的 AMD 新一代旗艦平台,華碩也自平價的 Pro 、主流的 PRIME 、入門電競的 TUF Gaming 、旗艦的 ROG Strix 到極致電競的 ROG Crosshair 提供全系列的產品,其中 X570 也成為華碩首度在 ROG Crosshair 系列提供採用 ITX 主機板規劃的 Crossfair Impact Chevelle.fu 5 年前
科技應用 COMPUTEX台北國際電腦展 AMD Ryzen Computex 2019 3800X 3900X Computex 2019:AMD發表Ryzen 9規格的第三代Ryzen處理器 售價399美金起 AMD Ryzen 9 3900X、Ryzen 9 3800X,以及Ryzen 7 3700X三款處理器,分別將以499美元、399美元與329美元價格推出,預計在今年7月7日開放銷售。 在今年CES 2019期間預覽採用Zen 2架構設計的第三代Ryzen處理器之後,AMD執行長蘇姿豐在稍早舉辦的Computex 2019展前活動宣布將於第三代Ryzen處理器加入更高階的Ryzen 9規格,同時也確認首波將推出Ryzen 9 3900X、Ryzen 9 3800X,以及Ryzen 7 3700X三款處理器,建議售價分別為499美元、399美元與329美元。 對比Intel推出的Core i9 Mash Yang 5 年前
科技應用 COMPUTEX台北國際電腦展 AMD navi radeon 顯示卡 Computex 2019 Computex 2019:AMD Navi顯示卡將命名為Radeon RX 5000系列 預計7月推出 AMD Navi顯示卡將以Radeon RX 5000系列為稱,Sony PS5也已經確認將採用AMD Navi顯示卡,以及Zen 2架構設計的Ryzen 3處理器。 在此次Computex 2019展前活動上,AMD確認將於代號Navi的新款顯示卡採用全新RDNA顯示架構,藉此取代過往採用的GCN架構設計,同時也確認Navi顯示卡將以Radeon RX 5000系列作為正式名稱,首先預計在今年7月推出名為Radeon RX 5700的顯示卡,而更多細節則預計在美國西岸時間6月10日展開的E3 2019活動上揭曉。 AMD表示,RDNA顯示架構分別在運算單元、多層級快取重新設計,同時也針對每運 Mash Yang 5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