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Intel:將以第8代Core i處理器與硬體夥伴打造全新PC體驗這篇文章的首圖
Intel:將以第8代Core i處理器與硬體夥伴打造全新PC體驗
稍早揭曉旗下首款以10nm製程技術打造、採「Cannon Lake」架構設計的第8代Core i系列處理器之後,Intel很快地在北京舉辦說明活動,除再次說明新款處理器所帶來優勢及特性,更實際展示包含HP、Dell、華碩、宏碁、華為、海爾、聯想、三星在內品牌採用第8代Core i系列處理器機種。 第8代Coire i系列處理器將先以熱設計功耗僅達15W的U系列規格為主,預計將用於即將在IFA 2017期間揭曉的新款輕薄筆電機種,而宏碁稍早也已經揭曉採用新款處理器的2 in 1電競筆電Nitro 5 Spin。而Intel計畫在秋季間陸續推出對應桌機使用的S系列規格,至於對應無風扇機種設計的Y系
7 年前
是Intel 第八代 Core 處理器三代架構同堂,強調以整體使用體驗而非硬性以架構歸代這篇文章的首圖
Intel 第八代 Core 處理器三代架構同堂,強調以整體使用體驗而非硬性以架構歸代
在多媒體內容、網頁與應用持續發展,五年前的筆記型電腦也略顯老態,更不用說支援全新的編碼格式,這也是此次 Intel 發表第八代 Core 處理器所看重的市場潛力;在甫發表第八代 Core i U 系列處理器後, Intel 旋即在北京再展開一場產品與技術說明會。 Intel 表示,目前第八代 Core 平台已經有達 145 款即將上市的筆記型電腦產品採用。同時第八代 Core 產品將會在今年底推出採用 10nm 製程的處理器產品。 首波第八代 Core U 系列處理器囊括 i5 與 i7 、各兩個型號,重點在於此次全面升級四核心架構,雖然基礎時脈相較前一代降低,不過透過 Turbo Boost
7 年前
是 第8代Core i系列處理器揭曉 首度導入Intel 10nm製程技術這篇文章的首圖
第8代Core i系列處理器揭曉 首度導入Intel 10nm製程技術
在今年Computex 2017期間預告,Intel終於將第8代Core i系列處理器神祕面紗揭開,除了證實藉由增加額外兩組核心帶來40%以上效能提昇,並且宣布在多工處理效率也有顯著增加表現。而在第一波釋出處理器將是對應輕薄筆電使用為主的U系列規格,而針對桌機使用的S系列則將在秋季內推出,估計在即將來到的IFA 2017期間將會有更多機種採用此系列處理器。 先前就有不少傳聞的第8代Core i系列處理器,在Computex 2017期間宣布即將推出消息後,Intel很快地在今日 (8/21)宣布推出消息,首波預計以針對輕薄筆電打造的U系列規格為主,分別推出Core i7-8650U、Core
7 年前
是2017 年款 iMac 快速動眼看,主打歷年最佳顯示器與更強悍效能這篇文章的首圖
2017 年款 iMac 快速動眼看,主打歷年最佳顯示器與更強悍效能
蘋果在今年 WWDC宣布了改版的 iMac ,而最近也正式在台灣推出,稍早也有機會可一探 2017 年款的 iMac 的外觀;此次所提供的分別為 21.5 吋 4K 頂規版本,以及 27 吋 5K 入門版本;此次改版的重點有三項,分別是標榜 Mac 有史以來最好的螢幕,以及導入 Intel 第七代 Core 處理器、 AMD Radeon Pro 500 系列繪圖卡與更快的 SSD 。 更亮、色域表現更佳的新顯示器 此次 21.5 吋還提供一款入門級的 Full HD 顯示器搭配雙核心處理器與使用 Intel 內建顯示機種,不過並不在此次的主打範圍內;此次 iMac 改版的重點放在 Retin
7 年前
是薄型電競筆電先驅者光彩不減, Razer Blade ( 2017 ) Full HD 版動手玩這篇文章的首圖
薄型電競筆電先驅者光彩不減, Razer Blade ( 2017 ) Full HD 版動手玩
Razer 繼 2011 年發表 17 吋的 Razer Pro 之後,於 2013 年宣布尺寸更主流的 Razer Blade 14 ,如今已經演進至第六代,雖然設計並未有顯著的變化,不過內部規格也與時俱進持續升級,這次也借到 2017 年式樣的 Blade 14 Full HD 版本進行試用。 提到薄型化設計電競筆電 Razer 絕對是市場先驅,自第一款 17 吋的 Razer Blade 17 於 2011 年登場之後,在市場可說是孤獨的,畢竟當初的市場並未有任何廠商談薄型電競機種,筆電品牌仍認為玩家不會在乎重量與厚度,然而幾年的時間過去,處理器與 GPU 的功耗下降,也終於有其它筆電品
7 年前
是Intel Kaby Lake-X 平台鎖定直播主、影音創作與發燒超頻玩家,提供多工與極致運算力這篇文章的首圖
Intel Kaby Lake-X 平台鎖定直播主、影音創作與發燒超頻玩家,提供多工與極致運算力
Intel 在今年 Computex 正式宣布代號 Kaby Lake-X 的全新 Intel Core X 系列處理器,並在此系列中提供最高達 18 核心、 36 執行序的 Core i9 品牌,使其產品線從最低 4 核 4 執行序到最高 18 核心 36 執行序,整個系列鎖定的族群是以有深度多工需求的進階玩家,尤其包括直播主、影音創作者,同時也利於超頻玩家挑戰極限。 Kaby Lake-X 採用不鎖頻設定,不過即便是不擅長超頻的玩家,亦可透過原本搭載新一代的 Boost Max 3.0 技術使系統自動化在高負載時進行超頻,相較 Boost Max 2.0 僅使用單一核心進行自動超頻的設計,
8 年前
是華碩世界最輕 14 吋商務筆電 ASUSPRO B9440 在台推出,僅 1.05 公斤並通過美國軍規測試這篇文章的首圖
華碩世界最輕 14 吋商務筆電 ASUSPRO B9440 在台推出,僅 1.05 公斤並通過美國軍規測試
華碩在今年 CES 所發表的全球最輕 14 吋商務筆電 ASUSPRO B9440 宣布在台推出,這款筆電主打僅 1.05 公斤,搭配窄邊框設計使尺寸小於常規的 13 吋機種,機身採用鎂鋁合金機構,並通過美國 MIL-STD 810G 軍規耐用性標準,包括抗掉落、絞鏈耐用、面板抗壓與鍵盤防潑水等皆通過考驗; B9440 提供 Core i5-7200U 搭配 8GB RAM + 512GB SATA 3 SSD 與 Core i7-7500U 搭配 16GB RAM + 512GB PCIe SSD 兩種規格,皆附屬 ASUS Mini Dock ,建議售價分別為 40,900 與 52,90
8 年前
是MWC 2017 :鎖定行動娛樂與生產力市場,三星發表 Galaxy Tab S3 與 Galaxy Book (補充:同時發表新款 Gear VR )這篇文章的首圖
MWC 2017 :鎖定行動娛樂與生產力市場,三星發表 Galaxy Tab S3 與 Galaxy Book (補充:同時發表新款 Gear VR )
三星今年在 MWC 的重點放在兩款平板產品,分別為先前已經多次被曝光的 Android 平板 Galaxy Tab S3 ,還有先前並未有相關資訊的 Windows 10 平板 Galaxy Book ,前主強調具備影像瀏覽與遊戲體驗並兼具生產力,後者則強調運算能力能滿足專業人士對工作與娛樂的需求; Galaxy Tab S3 提供 9.7 吋 SuperAMOLED ,而 Galaxy Book 提供 10.6 吋 TFT LCD 與 12 吋 SuperAMOLED 兩種版本。 補充:三星也趁此次強調將發揮先前收購 HARMAN 集團的綜效,接下來將針對特定 Galaxy 手機提供針對隨附
8 年前
是Intel 推出新驅動,使 Skylake 與 Kabylake 能可支援 Vulkan這篇文章的首圖
Intel 推出新驅動,使 Skylake 與 Kabylake 能可支援 Vulkan
對 3D 內容開發者而言, Vulkan API 可說是被視為發揮 GPU 效能重要的關鍵,畢竟其具備跨行動裝置、電腦與遊戲機的特性,尤其對近期 VR 熱潮而言,除了能使高階硬體具備更好的運算力之外,亦能夠進一步降低對硬體的要求, Intel 也在稍早宣布推出 Windows 10 版的新 Iris GPU 驅動,使包括 Skylake 、 Kaby Lake 世代處理器的 Iris 500 與 Iris 600 系列 GPU 能夠支援 Vulkan 。 當然導入 Vulkan 的支援並不可能顛覆硬體先天上的限制,不過對於想要透過處理器內顯執行 3D 內容,至少可支援 Vulkan 後,能夠讓
8 年前
是搭載七代 Core 的 Razer Blade 正式發表, 4K 螢幕機型預計第二季推出這篇文章的首圖
搭載七代 Core 的 Razer Blade 正式發表, 4K 螢幕機型預計第二季推出
Razer 稍早宣布搭載第七代 Core 的 Razer Blade 開始於北美與歐洲 RazerStore.com 線上商店以及舊金山 Razer Store 推出,而除了 Full HD 機種以外, Razer 也預計將在今年第二季追加 4K 顯示器機種;目前 Razer Blade 台灣上市時間未定,不過建議售價已經公布,入門版 256GB Full HD 版本為 62,900 元台幣起,頂規 4K 1TB 版本為 92,990 元。 官網已經更新規格與售價:請點此 新一代 Razer Blade 搭載 Intel Core i7-7700HQ 處理器,搭配 16GB DDR4 RAM
8 年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