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式 AI 催生智慧產線,製造業搶當「智造業」
如同描述未來世界的科幻電影一樣,一座自動運迎的智慧工廠中,有不僅有機械手臂左右移動的調整精度,還有人型機器人穿梭其間搬運重物、輸送帶上抬頭一看還有螢幕儀表顯示數據,三者之間傳輸著即時資料監控每一站製造流程中的環節數值,包裝完畢後再由自動物流配送,廠區少了勞力密集,更在智能調控下達到節能減廢,符合碳、水運用的標準。 這樣的場景是否很美好呢?是的,它正是我們夢寐以求得工業 4.0,為「製造業」提供了一條全新並富競爭力的光明道路,連起物聯網、大數據、機器設備、智慧應用,其中最必要的關鍵就是近來火紅的人工智慧,然而若生成式人工智慧尚未崛起,恐怕這一切仍僅止於想像。 因此我們需要思考,究竟生成式 AI(
2 個月前
Intel打造台灣、印度企業交流平台促進合作與開拓商機
Intel在2024年4月12日舉辦Intel台印區域合作夥伴交流會,包括Intel總裁暨台灣分公司總經理汪佳慧、印度台北協會會長葉達夫(Manharsinh Laxmanbhai Yadav)、印度電子暨手機協會(ICEA)主席Pankaj Mohindroo,以及資策會數轉院國合中心主任王志翔參與活動,透過活動提供Intel台灣與印度生態夥伴溝通對話,希藉促成台灣與印度相關產業的生態系合作與拓展更多的商機。 ▲Intel總裁暨台灣分公司總經理汪佳慧(圖片來源:Intel) 此次英特爾台印生態系媒合會集結多家與Intel關係密切的台印夥伴,台灣ICT產業指標夥伴包含宏碁、營邦企業、鴻佰科技、
1 年前
GTC 2024:Omniverse數位孿生、Isaac自主機器人與生成式AI,NVIDIA為未來製造業帶來嶄新樣貌
NVIDIA的Omniverse數位孿生與Isaac自主機器人結合生成式AI技術,能為下一代的製造業帶來嶄新的樣貌;實際上,隨著虛擬仿真技術生活到數位孿生,許多工廠的規劃已經在Omniverse環境以數位孿生方式進行模擬,包括對空間的最佳化利用、內部通道的最佳化規劃,同時隨著Issac機器人技術與Omniverse結合,並將生成式AI的靈活與突破結合機器人技術,新一代的智慧工廠因此受益。 NVIDIA在GTC 2024大會展示許多合作夥伴利用數位孿生建構的現代化智慧工廠產線,借助Omniverse技術,可先建構廠房的數位孿生環境,並先行規劃設備、產線,同時透過仿生技術,在數位孿生模擬產線人員、
1 年前
每天進行各種實驗就是身為製造工廠的浪漫
一家位在大阪的工廠,專門設計、生產與維修某種專門領域的零件,經營twitter仍然有聲有色,因為時不時就胡搞推出一些沒有目的的實驗,像是把1000℃的鐵球丟到洗髮精、清潔泥和竹筒看看有什麼反應、用廢舊金屬自製腹肌滾輪、用廢軸承DIY超man的項鍊、瓦斯槍切冰塊…等,具有危險性但又有點有趣的實驗。 1000℃の鉄球を竹に置いてもほとんど燃えないんです😊1000℃シリーズ何かと実験している弊社であります😎#製造業 pic.twitter.com/sFSPoTvvcG — 大阪染織機械株式会社【公式】 (@osakasenshoku) March 20, 2023 スライムに1000℃鉄球入れた場合
2 年前
【INSIDE 趨勢論壇#1】三大世代之爭,將造就電動車成為台灣新護國神山
面對能源、半導體、造車這三大競爭趨勢,INSIDE 舉辦【台灣新護國神山 軟硬通吃的電動車產業】論壇,讓產業、政策菁英向大家分享電動車上下游的產業商機,幫助零組件供應商、系統整合業者、到營運策略佈局者,找到這波產業洪流中的路線! 根據國際能源署(IEA)新報告,2021 年一整年全球插電式汽車銷量為約 660 萬輛,是 2020 年 300 萬輛的兩倍之多、是 2019 年 220 萬輛的三倍。雖說還只佔全球新車市場約 9% 份額,但從諸多車廠、政府都積極投入電動化的程度來看,在這個時間點包括消費者、投資人或是車廠本身,似乎已沒有人會質疑電動車是汽車工業的現在進行式,反而會讓更多人在意是否有新
3 年前
【INSIDE 趨勢論壇#1】軟硬通吃的電動車產業,你知道這裡面的商機有多大嗎?
隨著各種技術日趨到位,世界各國陸續宣布禁售燃油車、環境議題發燒,電動車成為傳統車廠以及汽車電子供應鏈積極發展的落地商機,在全球普遍看好的情況下,台灣的機會在哪?你上對車了嗎? 唯一場!國內三電大廠齊聚對談 讓你兩小時搭上三電鼎立的獲利順風車 INSIDE 邀請保時捷、東元電機、勤崴國際、泓德能源等不同單位的業界專業人士暢談全球電動車市場發展趨勢及最新技術、以及在台灣的整體商機,更從「三電」(電機、電池、充電樁)、以及軟體跟材料零組件等上下游供應鏈中的產業發展優勢切入,加上由淺入深的案例分享跟講者間的精彩對談,只要2小時就能輕鬆掌握電動車市場龐大商機、掌握投資趨勢! 活動資訊: 活動名稱:【IN
3 年前
友站推薦
中國4月出口大漲、進口大跌、對俄貿易翻倍,這些現象意味著什麼?
關鍵評論 - BBC News 中文
【AWS re:Invent】AWS 透過五個領域創新協助製造業實現數位轉型:訪智慧製造全球技術主管 Steve Blackwell
INSIDE - Mia
為製造業打造 AI 杰倫智能完成 1 億 7 千萬 A 輪募資 
INSIDE - 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2021 INSIDE 未來日】智慧製造是維持台灣產業競爭力關鍵!Redefine Innovation、杰倫智能、先知科技組隊助台廠轉型
INSIDE - Mia
後疫情時代數位轉型成顯學,地方政府輔導漸成趨勢
INSIDE - 廣編企劃
《金融時報》表示「越南經濟時刻已來到」,但離2045年高收入經濟體願景尚有一段距離
關鍵評論 - 吳象元
受益於美中貿易戰後供應鏈轉移,馬來西亞正掀起半導體投資熱潮
關鍵評論 - 財訊
傳產突圍!成祐精機攜手 awoo 用數位戰鬥力搶攻世界商機
INSIDE - 廣編企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