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口罩、N95口罩、PM2.5口罩種類怎麼分?各類口罩功用、適用場合、檢測標準整理
隨著武漢肺炎疫情持續延燒,口罩需求大增,也有越來越多人關心口罩的相關資訊。市面上販售的口罩種類有很多,包括常聽見的N95、一般醫療用外科口罩、布口罩、還有前陣子熱門的PM2.5口罩等等,根據生產目的不同,也有不同的功能。那麼,是哪種口罩才能夠有效防止病毒飛沫傳染呢?還有除了N95以外,其他口罩對付病毒有效用嗎?本篇整理各類口罩相關訊息,配戴正確的口罩類型才能有效防止疾病傳染。 更新 政府最新版 15款藥局口罩庫存地圖整理:口罩供需資訊平台 關鍵評論網 「武漢肺炎」來勢洶洶,口罩該買哪種? 口罩實名購買將上路 全台灣健保藥局地圖查詢 醫用外科口罩、N95口罩皆可達到防疫效果 每當有疫情爆發的時候
5 年前
Google為強化醫療應用 與美國醫療保健系統合作「南丁格爾計畫」 取得數百萬名病患診斷資料
Google取得這些數據是為了強化醫療應用發展,同時也會提供Google Brain成員應用在人工智慧研究項目,而Google母公司Alphabet內部也已經有諸如Google Health單位投入醫療應用發展,甚至透過Calico、Verily部門單位投入疾病控制與衰老抑止研究。 相關消息指稱,Google與美國第二大醫療保健系統Ascension合作名為「南丁格爾計畫 (Project Nightingale)」的發展項目,其中涉及蒐集美國境內21個州內數百萬名病患個人健康資訊。 依照華爾街日報報導表示,Google此項發展項目是從去年秘密啟動,並且與涉及2600間醫院、醫生辦公室,以及相
5 年前
CEATEC 2019 : Sony 希望以影像、分析、儲存、傳輸甚基於光碟技術發展的細胞分離技術,使活用在醫療產業升級
Sony 在今年也參與 CEATEC ,不過展示的並非多數人熟悉的消費電子領域,而是醫療相關應用,以 Sony 的感測器、影像強化、特殊儲存、 4K 低延遲影像等技術活用在醫療領域,甚至也將原本開發光碟的蝕刻技術應用在細胞分離上。 ▲ 4K 與 3D 攝影機使開刀確認患部位置更為精確 ▲利用 4K 解析度的影像可提供更清晰的影像,同時 Sony 提供高品質、小型化的感光元件也有助縮減內視鏡尺寸 ▲廣色域技術結合影像強化能使醫師更容易區別患部 ▲醫療用廣色域 OLED 顯示器 Sony 在醫療影像的部分與 Olympus 醫療合作,結合 Olympus 在醫療光學的技術與 Sony 的感測器與圖
5 年前
一對小C立大功,隔絕長時間配戴對耳後的霸凌
有時候戴口罩或是眼鏡時,不太合臉就會讓耳朵後方受到壓力,長時間下來會造成耳後疼痛。醫療配件製造商S&K發表了一款造型是二個C的隔絕產品,因為是使用製作奶嘴等醫療級彈性體為材料,柔軟無氣味抗敏感可水洗。 有四種尺寸選擇,售價540日元這裡看更多。
5 年前
NVIDIA 與美國放射學會 AI-LAB 共同合作,將 AI 放射診療技術應用到北美數千醫院
由於人口老齡化、各式文明病等因素,現在全球醫療資源也面臨人力不足的情況,醫療產業也希望結合新技術改變醫療流程,此時 AI 技術就在醫療轉型扮演重要的角色,目前 AI 已經逐漸於醫療領域獲得廣泛的應用,包括患者資料彙整、症狀推斷輔助、 X 光與各類視覺應用判斷等,而 NVIDIA 宣布與美國放射協會展開深入合作,以針對醫療的 NVIDIA Clara AI 套件強化美國放射協會的 AI-LAB ,打造適用於各別臨床需求的放射醫學診斷 AI 應用。 在此之前,美國放射協會與 NVIDIA 已經展開 3 個月的先導計畫,同時也獲得豐碩的成果,後續美國放射協會將整合 NVIDIA Clara AI 工
6 年前
台北醫學大學推出痣能達人 MoleMe ,藉 AI 分析身上的痣助民眾自主預防皮膚癌
台北醫學大學在三年前宣布攜手 IBM 導入 Waltson 華生 AI 作為輔助診斷後,今天再度宣布攜手由台北醫學大學育成催生的皮智股份有限公司,推出第一款能讓民眾進行皮膚癌自我預防檢測的免費服務"痣能達人 MoleMe ",透過 LineBot 的方式,民眾僅需回答五個簡單的基本問題,上傳一張拍攝身上痣的清晰照片,即可由 AI 判斷是否建議就診,希望透過創新服務幫助民眾判斷身上的痣是否為惡性,而今天的"痣能達人 MoleMe "是台北醫學大學與皮智的第一項醫療 AI 服務,接下來也預計推出更多的醫療 AI 應用。 人的身上原本就會出現痣,然而民眾對於突然出現的痣只有極端的處理方式,不是無視於
6 年前
HTC Deep 攜手彰化基督教醫院,共建包辦診前至診後全方面服務、整合區塊鍊的對話型 LINE Bot 蘭醫師
隸屬 HTC 旗下的人工智慧部門 DeepQ 宣布與彰化基督教醫院合作,開發蘭醫師醫療照護對話機器人 LINE Bot ,蘭醫師不僅只是對話型的 Chat Bot ,標榜整合 AI 科別導診、看診前問題筆記、到診後個人衛教等服務,並以醫療區塊鍊技術確保個人隱私資安,同時串聯彰化基督教體系十家醫院的服務。 蘭醫師也是作為 DeepQ 繼結合 AR 、 VR 的醫療創新之後的新舉,由 HTC DeepQ 區塊鏈團隊與臺灣大學及史丹佛大學合作,開發多層次醫療區塊鍊技術,使醫療資料可跨院,並提升醫療資寮安全層級,從醫療照護自單一醫院延伸到院外照護。 蘭醫師的設計是予 mUX 專家與區塊練團隊合作,透過
6 年前
是1/6正式上路!5點了解「病人自主權利法」這篇文章的首圖
病人自主權利法1/6上路:每個人都該瞭解最後該怎麼離開
生老病死不可免,在臨終之時能夠選擇自己想走的路,是很重要的。 台灣第一部以病人為主體的醫療法規,也是全亞洲第一步完整保障病人自主權利的專法《病人自主權利法》,將於今年1月6日正式上路。建立此專法的目的是尊重病人醫療自主、保障其善終權益、促進醫病關係和諧。 預立醫療決定 具完全行為能力的意願人可以跟親友與醫療機構討論自己的善終意願,並簽署「預立醫療決定」,選擇自己在處於「末期」、「不可逆轉的昏迷狀況」、「永久植物人狀態」、「極重度失智」、「其他經公告之病人疾病狀況或痛苦難以忍受、疾病無法治癒且依當時醫療水準無其他合適解決方法之情形」等5種特定臨床條件下,是否接受或如何接受醫療行為。 病人的自主決
6 年前
將 AI 導入臨床診斷應用協助醫療影像判斷,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攜長佳智能、 NVIDIA 率先引進亞洲首台用於醫療體系的 DGX-2 超級電腦
雖然不少台灣醫療體系對 AI 充滿興趣,也設想能透過 AI 提升醫療品質,不過實際付諸實行、同時已經將 AI 技術導入前線的卻不多,但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可說是在台灣將 AI 投入現場的先驅者,在人工智慧醫學診斷中心主任黃宗祺博士與中國醫藥大學副校長蔡輔仁醫師兩人為首的主導下,從 2016 年先期的試驗性評估到 2017 年底購入 NVIDIA 超級電腦 DGX-1 ,如今已經開始在臨床門診使用 AI 技術,也因為不僅只是在研究領域而是實際投入應用,並在台灣 NVIDIA 的協助與積極爭取下,中國醫藥學院附設醫院成為亞洲首個正式導入 DGX-2 並應用在醫療領域的醫院體系,同時由中國醫藥學院轉
6 年前
威聯通AI團隊與臺大醫療研究單位合作,開發精準醫療人工智慧輔助決策系統
威聯通科技與臺大醫院醫療體系達成技術合作,由 QNAP 擔任 AI 技術顧問,協助臺大醫療研究單位執行「臺大醫神 ─ 精準醫療人工智慧輔助決策系統」計畫。QNAP 將使用 AI-ready NAS「TS-2888X」及業界首創的「QuAI」機器學習模型解決方案,與臺大腦瘤醫師合力完成腦腫瘤醫療影像分割的篩選與圈註,訓練出成熟的 AI 模型,可作為電腦刀(Cyberknife)放射線手術前的精密定位,達成精準範圍的放射線治療,減輕治療團隊工作負擔並提升效率。 進行腫瘤放射治療時,醫療團隊需檢測患部腫瘤位置,如腫瘤鄰近重要器官(眼球、視神經、腦幹等),則更需精密標定病灶位置,並透過重組多組醫學影像
6 年前
友站推薦
聯合國:以色列、哈瑪斯皆犯下戰爭罪;加薩醫療條件惡劣,醫生經常在無麻醉下做截肢手術
關鍵評論 - 中央通訊社
長照政策比一比:賴清德「長照3.0」住宿式機構補助提高至18萬;柯文哲主張成立中央專責機構、開徵長照保險
關鍵評論 - 中央通訊社
【圖輯】斯里蘭卡癌症患者與死神拔河,經濟崩潰、藥物短缺令病人命懸一線
關鍵評論 - Louis Lo
紅十字會暫停加薩醫療救援48小時,糧食、衛生資源匱乏,孩童被迫吃動物飼料
關鍵評論 - 張博丞
Apple Vision Pro 進軍手術房!護理師配戴來協助開刀,直言:比 HoloLens 2 厲害
INSIDE - Jocelyn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