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應用 Google 數據中心 Google Cloud Google Cloud卡達數據中心啟用 已遍佈全球26個地區 Google將會積極擴展Google Cloud全球業務,希望能藉此追趕亞馬遜及微軟在雲端業務發展腳步。這次宣布在更多地區啟用數據中心,同時也代表接下來會有更多Google Cloud在地服務應用進駐更多地區。 市場動態 網路 Google宣布,將從即日起正式啟用位於印度德里、卡達多哈、澳洲墨爾本,以及加拿大多倫多的全新數據中心,使得Google數據中心累積遍佈全球26個地區。 在更早之前,Google表示將會在印尼雅加達、美國拉斯維加斯與鹽湖城,以及南韓首爾與波蘭華沙建造全新數據中心,而在不久時候則是先讓美國鹽湖城境內數據中心正式啟用,此次在印度、澳洲與加拿大啟用全新數據中心,更可讓這些地區 Mash Yang 5 年前
產業消息 Google 數據中心 Google投資100億美元 在美國共11州境內擴大辦公室與數據中心規模 Google的100億美金投資將涵蓋美國境內11州,其中包含科羅那多州、喬治亞州、麻薩諸塞州、內布拉斯加州、紐約州、奧克拉荷馬州、俄亥俄州、賓州、德州、華盛頓州,以及Google總部所在的加州。 Google與Alphabet執行長Sundar Pichai稍早於官方部落格說明,將繼續投資100億美元,預計擴展美國境內辦公室及數據中心規模。 而在此投資之中,同時也會帶動更多美國境內就業機會,其中不僅包含Google內部職缺,更包含與數據中心維護、運作相關職務,以及相關再生能源應用業務相關職缺,連帶也會帶動辦公室或數據中心所在位置相關經濟發展,因此預期將能透過此項投資增加更多就職機會。 依照說明 Mash Yang 5 年前
科技應用 ARM 數據中心 Arm要以7nm製程打造全新Neoverse系列平台 2020年更將進入5nm製程 藉由更小製程設計,Arm預計將可在處理器內放入更多運算核心,藉此提供更高運算效能,但相對僅需以相同或更少能耗即可運作,對於數據中心等高運算密度需求建置,預期將能產生全新吸引力。 Arm稍早宣布對應數據中心至終端邊緣運算需求的全新處理器平台Neoverse系列,相比現行採Cosmos (宇宙)平台設計、以台積電16nm FinFET製程打造的Cortex-A72與Cortex-A75,預計2019年即將推出的Ares (戰神)平台將以7nm製程打造,預計2020年推出的Zeus (宙斯)平台則將以7nm+製程技術打造,而預計在2021年推出的Poseidon (海神)平台則將進入5nm製程。 即 Mash Yang 6 年前
產業消息 Facebook 數據中心 Facebook亞太地區第一座數據中心落腳新加坡 2022年正式啟用 採用再生能源運作 Facebook認為新加坡有豐富人才與地利之便,所以該地興建亞太第一座,也是全球地區地15座數據中心,將在2022年正式運作且採用再生能源。 Facebook稍早宣佈,將在新加坡投資超過10億美元資金建造數據中心,並且將提供超過數百個工作機會。 根據Facebook基礎設施數據中心部門副總裁Thomas Furlong說明,由於新加坡有豐富人才與地利之便,因此決定在新加坡建造Facebook於亞太地區第一座數據中心,同時也是Facebook在全球地區地15座數據中心,預計佔地超過17萬平方公尺面積,並且將在2022年正式運作。 與其他地區數據中心一樣,Facebook預計在新加坡啟用的數據中心 Mash Yang 6 年前
文化創意 Google microsoft ibm AI 數據中心 富比世文章指出 Google 、 IBM 與微軟爭相在台投資,關鍵在於划算的人力、電力與美中的相互矛盾 近期許多歐美大廠爭相在台宣布擴大投資,包括 Google 藉由收購 HTC 硬體部門也宣布將台灣列為重要硬體發展中心,以及輔佐台灣培育 AI 人才的智慧台灣計畫,微軟在年初宣布在台灣成立 AI 研發中心,而 IBM 也將在台擴編與設立雲端研究中心等,過往在中國大量進行投資的外資,接連在接近的時間點在臺宣布投資台灣,似乎也透露許多的端倪。根據富比世一位自 2006 年就開始深入台灣並觀察台灣經濟與兩岸關係的撰稿人 Ralph Jennings 也對此現象提出他的看法。 他認為台灣之所以近期獲得歐美企業的加碼投資,可歸類為三大因素,包括經濟、經濟與美中關係;經濟面,台灣優秀人才的人力成本相對美國低 Chevelle.fu 7 年前
產業消息 qualcomm 數據中心 Centriq 2400 Falkor 高通公布 Centriq 伺服器處理器的 Falkor 核心架構細節,以模組化設計提供更彈性多核架構 高通在去年底宣布專為數據中心應用的伺服器所設計的 Centriq 2400 處理器產品,並提及其架構使用高通基於 ARMv8 指令集的 Falkor 核心設計,而稍早高通也公布更多 Falkor 架構的細節。 Falkor 是高通針對雲運算特性,以基於 ARMv8 指令集所設計的自主架構,不同於針對消費級的 Kryo 架構以能源效率優先, Falkor 更重視多工性能; Falkor 以雙核心作為架構模組基礎,使單一模組藉由搭載雙 Falkor 核心設計提供雙工能力,每個雙核心模組具備共享的 L2 快取與 IO 介面,模組之間透過 QSB 環狀技術相互溝通,在設計理念上 Falkor 設計以雙 Chevelle.fu 7 年前
產業消息 COMPUTEX台北國際電腦展 AMD ARM hpc server 數據中心 Computex 2016 : ARM 伺服器戰略鴨子划水,適用於儲存管理然依舊能用於 HPC ARM 自從宣布跨進伺服器領域後,乍看之下沒有太多的動靜,然檯面下卻猶如鴨子划水一般將生態鏈陸續茁壯,以目前檯面上已經有多家晶片廠商與伺服器廠商藉由基於 ARM 架構的晶片用於儲存型伺服器,也同時不少數據中心開始導入 ARM 架構伺服器用於管理大量資料數據。ARM 的架構優勢,就在於可規模化、高度彈性以及基於低功耗為出發點,這樣的特性與數據中心的需求一拍即合,向是在他們展示區展出由 Ambedded 以基於 Marvell Amada 385 晶片搭配八套混合儲存(前端 SSD 、後端傳統硬碟)的儲存伺服器,整個功耗平台僅 60W ,同時還是無風扇設計,對於資料中心而言無論是設備本身的耗電與散 Chevelle.fu 8 年前
新品資訊 雲端服務 intel ericsson IOT 廣達 數據中心 5G 3gpp Ericsson 回顧今年 MWC ,強調 5G 將成為行動網路、物聯網與雲端的基石 Erisccon 今天由台灣總經理何可申與媒體分享今年他們在 MWC 所看到的幾項重要趨勢,今年在 MWC 大會上的三大亮點是 5G 技術、 IoT 以及 VR ,過去幾年常談到的雲端技術並非消失,而是已經融合到這三大趨勢中。何可申強調,在目前的世界, IT 、媒體與通訊已經逐漸整合,現在的各家服務廠商已經走入模式上的創新以及跨界合作進行轉型,而這次 Ericsson 也於 MWC 宣布與台灣廣達電腦策略合作,由廣達為其 HDS 8000 軟體定義基礎建設設備進行生產,同時也加入開放運算計畫,以開源的方式加速數據中心解決方案導入。同時 IoT 也將擴大網路服務的觸角,根據預測到 2021 年, Chevelle.fu 9 年前
產業消息 數據中心 FDC2 香港金融數據 NTT Communications 香港金融數據中心二期 (FDC2)啟用,提供更優質可靠的數據中心,滿足企業高速增長的IT需求 由於近幾年來大數據、雲端等概念技術相繼出現,需求漸多,也使得IT基礎設施工程也有重大的改變。對於企業來說,數據中心的可靠性也就相對重要。NTT Communications的香港金融數據中心二期(FDC2)近來也完成了第二期作業並且於2015年開始營運,第二期設計基於第一期(FDC1)為藍圖並導入先進科技,採用不少創新技術,為企業客戶不同於以往的數據體驗。 從影片中可以看得出來FDC2大約有幾項特色:冷卻電池: 先進的分層熱能儲存系統,能夠儲存2 X 1,800,000升冷卻水,提供42分鐘的後備冷卻。水側自然冷卻系統: 當濕球溫度為10.5度或以下,水側節能器會繞過冷卻系統,利用冷卻水塔直接 池塘裡的鯉魚 9 年前
開箱評測 microsoft 微軟 big data 數據中心 電影關鍵報告可預測未來的情節,會因為大數據時代成真嗎? 在上上週末與微軟亞洲研究中心餐敘時,馬維英副院長與媒體分享了許多關於大數據的未來藍圖,筆者聽完之後也有了一些想法。不知道各位看過電影關鍵報告嗎?電影當中,主角可以從一套由突變人構成的系統,預言不久後的將來會發生的犯罪。 這類可預測未來的科幻小說情節,也許很快就會在現實生活上演,不過構成預言系統的主要角色,可能會是由 Big Data 大數據最為基礎的一套系統。以人類的生活型態,有一種被稱為”經驗法則”的名詞,也就是藉由眾多的經驗往往可以推測出一套公式,並且套用在一些對應的法則上,雖然凡規矩必有例外,不過隨著經驗累積的越豐富,往往預測也會變的更準確。 跳轉繼續 這與大數據 Chevelle.fu 12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