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觀點 硬科技 intel 筆記型電腦 處理器 Rambus Pentium 晶片組 Timna 記憶體模組 硬科技:幻之處理器系列Intel Timna(1999年) 時代背景:在20世紀末,適用於筆記型電腦的低耗電處理器,可謂鳳毛鱗爪,也清一色是現有桌上型處理器的低電壓版本,簡直聊勝於無。當時市場上比較常見的產品,僅有Intel MMC (Mobile Module Connector) 封裝的Pentium MMX、Pentium II和Pentium III,或著AMD的Mobile K6與Mobile K6-2。 也為此,Intel在1999年3月,公開其歷史上首顆為了筆記型電腦與「600美元以下低價電腦」量身訂做的「Timna」,在單一晶片內整合Pentium III處理器核心、Direct Rambus記憶體控制器、S3的Savage 4繪圖核心 痴漢水球 3 年前
專家觀點 硬科技 AMD 處理器 伺服器 opteron 晶片組 硬科技:「簡報王」和他們的產地 夢幻32路AMD平台晶片組Horus 神似著納粹德國在1941年6月22日啟動的侵俄戰役,AMD在2003年4月22日,挾著將64位元推進x86指令集的號召,以Opteron之名,發動了x86處理器市場的歷史,前所未見的巨大攻勢 (如果希特勒提前2個月動手,歷史就註定要徹底改寫了)。雖然當時x64-64的軟體普及度,仍處於非常原始的階段,但仍藉由整合式記憶體控制器與HyperTransport匯流排,在伺服器系統架構取得長達5年的技術優勢,特別是4顆或8顆處理器的系統。 做為AMD全盛時期象徵的Opteron處理器:全盛期(2003-2007) 做為AMD全盛時期象徵的Opteron處理器:逆轉期(2007-2010) 做為AMD 痴漢水球 3 年前
專家觀點 硬科技 AMD intel Xeon x86 晶片組 伺服器市場 記憶體控制器 硬科技:做為x86伺服器象徵的Intel Xeon處理器 混亂期(2004-2006) 前情提要: 做為x86伺服器象徵的Intel Xeon處理器:醞釀期(1995-1998) 做為x86伺服器象徵的Intel Xeon處理器:草創期(1998-2001) 做為x86伺服器象徵的Intel Xeon處理器:擴張期(2001-2004) 這片晶圓的主角是2MB L2快取記憶體的Prescott 2M,這也是這段AMD在伺服器市場趁勢崛起的期間,Intel的64位元布局,被AMD的x86-64指令集、整合型記憶體控制器與原生雙核心策略,搞的陣腳大亂,陷入內外交逼困境的縮影:趕鴨子上架的64位元x86指令集、東拼西湊的效能改進方案、換湯不換藥的「雙餡水餃」雙核心。 為悼念Intel 痴漢水球 4 年前
新品資訊 intel 電腦主機 X99 晶片組 DDR4 Intel X99 CPU規格搶先看 Intel X99的產品上市在即,廠商紛紛搶在解禁前偷偷的曝光新產品,想盡辦法要搔到使用者的癢處,那小弟也來冒死搶先報吧!!勸敗真的是種樂趣XDD 明顯的可以從上面的ppt看到更新的部分,X99平台的CPU升級,在I/O介面也增加了些高速的選擇,根據官方資料表示整體表現比起一般i7 4核平台有超過45%以上的優越表現,且前一代的X79存在一段時間非常多功能都早已過時,例如沒有USB3.0、M.2、SATA Express等等新世代的高速傳輸介面,SATA的數量也沒有像X99那麼多個,僅有6埠其餘都是透過第三方晶片提供,而且處理器的核心數量最多僅6核心,X99不僅提供更高階8核心的選擇,SATA -=CyberPunk=- 10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