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再推新款 32:9 曲面顯示器 C49J89 ,提供可供電的 DisplayPort over USB-C 連接
三星在去年發表了採用量子點技術的 32:9 電競螢幕 C49HG90 ,以等同兩顆 16:9 螢幕搭配 1800R 曲面獲得不少關注,而稍早三星再推出另一款 49 吋 32:9 的 C49J89 ,同樣採用 1800R 曲面,同時還支援 DisplayPort over USB Type-C ,可透過一條符合規範的 USB Type-C 線材連接到筆電或是支援此規範的手機,同時提供顯示輸出、數據傳輸與提供裝置供電。 C49J89 提供 3,840 x 1,080 解析度,並具備 144Hz 更新與 5ms 反應速度,亮度為 300cd/m 平方,原生對比為 3,000:1 , sRGB 為 9
7 年前
癮觀點:2017年度手機銷售733萬支 過半數人仍是買低價機
全台灣人口2300多萬人,去年整年手機銷售量733萬支,以比例來計算身邊可能很多人都有換手機。根據ePrice的數據顯示,去年實體店面的手機銷售量達733萬支,超過百萬銷售量的品牌有蘋果與三星。然而這麼多手機當中,多數仍是5000元以下的入門機款,比例達5成左右。單價超過15000元的手機銷售量,則約佔21%。 買手機依舊是價格先決 不得不說華碩的Zenfone策略十分出色,以手機銷售來說排名第三,僅次於蘋果(22.95%)與三星(20.68%),比例約為12.7%。蘋果與三星在台灣手機銷售上往往是互有勝負,以ePrice的數據來看,去年推出多款手機的蘋果稍微領先三星約2%。至於將部分手機業務
是三星Galaxy S9對決Sony Xperia XZ2:外型、功能、拍照全面比一比這篇文章的首圖
三星Galaxy S9對決Sony Xperia XZ2:外型、功能、拍照全面比一比
在今年MWC 2018實際把玩三星與Sony Mobile分別推出的Galaxy S9、Xperia XZ2,後續在兩款新機先後在台灣地區上市後,筆者也實際取得兩款新機進行實際體驗,分別針對外型設計、相機功能,以及整體體驗感受分析兩款新機如何選擇比較好。 先前較完整實機體驗可以參考以下內容: Xperia XZ2有明顯設計改變感受,三星主打相機拍攝體驗 整體來看的話,若與去年旗艦機種Galaxy S8相比,三星今年推出的Galaxy S9系列在外型部分其實沒有明顯差異,雖然官方強調在上下邊框進一步收窄,讓螢幕顯示範圍具體增加一些,但對於消費者而言則可能不會有太大感受。 至於在尺寸部分,Gala
7 年前
三星發表新一代中階 Exynos 處理器 Exynos 9610 ,劍指 Helio P60 、 Snapdragon 700
三星也宣布推出隸屬於 Exyns 7 系列的最新成員 Exynos 9610 ,主打的也是結合基於 DSP 的 AI 技術的視覺與拍照應用,並未如蘋果或是其它品牌導入 AI 加速架構,與高通現行的 AI 支援策略相似,不過沒有 AI 加速並不代表不支援 AI ,這點是需要釐清的。從整體設計與架構來看,純運算性能與聯發科 Helio P60 的等級應該相當類似,沒意外的話高通甫發表的 Snapdragon 700 也將會是此級距的競爭者。 Exynos 9610 基於四核心 2.3GHz Cortex-A73 搭配四核心 1.6GHz Cortex-A53 ,搭配 Mali-G72MP3 ,可支
7 年前
是藉記憶體生產線增加產能 三星計畫在影像感光元件市場超越Sony的第1張圖
瞄準未來物聯網與自駕車用途 三星擴大感光元件產能 目標要超越Sony
雖然目前市場絕大多數手機均採用Sony提供感光元件,但仍有部分機種使用三星提供感光元件。而從現有第三方數據顯示,Sony提供感光元件市佔約在46%,三星提供感光元件市佔則在19%,若三星希望能在感光元件市場一舉超越Sony,除了在產能上提昇之外,似乎還需要積極擴展合作使用廠商。 絲威然市場絕大部分智慧型手機採用相機感光元件多半是採用Sony生產製品,但三星本身其實也投入ISOCELL系列感光元件設計,並且應用在旗下Galaxy系列機種。而在未來規劃中,三星更目標在影像感光元件市場超越Sony。 雖然未透露在年度旗艦新機Galaxy S9使用感光元件是否採用Sony提供技術,但顯然三星近年來在自
7 年前
s9-cover
男友視角拍攝攻略:「手機界的單眼」春遊考驗,Samsung Galaxy S9+ 網美(的男伴)實測
Galaxy S9+ 共有午夜黑、珊瑚藍和丁香紫三種顏色,若是喜歡亮眼款式的朋友,藍與紫兩色都是相當不錯的選擇! 男生們是不是都有一個經驗,老婆 or 女友 or 女性朋友 or 只是朋友 一直抱怨你們幫她拍的照片總是畫質糊糊色彩又失真,害她貼上臉書和IG時,還被朋友關心是不是最近身體不好或是工作太忙,怎麼臉色這麼差…但明明就不是我拍照技術不好啊…怎麼會有這麼落漆的狀況咧?這問題,肯定就出在手機的相機不給力吧? ▲Galaxy S9+ 擁有出色的相機功能,對於時時刻刻都要美美自拍打卡上傳的網美女友來說,應該會是讓她「一拍即合」的利器吧? Samsung 旗艦系列手機一向有「手機界的單眼」稱號,
7 年前
gs9.jpg
手機拍照亦能為攝影家的創作利器,三星攜手 2018 Wonder Foto Day打造首個 Galaxy S9 攝影作品展
即將在 3 月 16 日至 18 日於松山文創園區開跑的台北國際攝影藝術交流展 2018 Wonder Foto Day 是許多新銳攝影師展露頭角的舞台,台灣三星繼 2017 年與 Wonder Foto Day 合作之後,今年再度聯手,將共同呈現國際攝影師藉由三星 Galaxy S 手機捕捉的世界,而今年的重點當然也是即將上市的 Galaxy S9 Plus ,在此次 2018 Wonder Foto Day 當中,更將成為全球第一個 Galaxy S9 攝影作品的公開落地展。 此次由台灣新銳攝影師許豐凱 KK 前往西班牙,藉由 Galaxy S9 Plus 進行創作,將巴塞隆納城市的美景盡
7 年前
gs914_0
一鏡雙光圈帶來更多攝影彈性, Galaxy S9 Plus 動手玩
三星今年上半年的重頭戲仍是 Galaxy S 系列的新傳人 Galaxy S9 ,乍看下延續 Galaxy S8 的風格,不過除了硬體規格提升以外,細部設計也有不小的調整,然而回到現實使用層面, Galaxy 最大的突破點,則是能在如此薄型設計的智慧手機首度導入雙光圈可變設計,這也為拍照這檔事提供了更高的彈性,至於這次試用的 S9 Plus 則還具備雙主鏡頭的特色。 Galaxy S9 Plus 的整體設計在正面與前一代的 Galaxy S8 Plus 相當接近,同樣搭載 18.5:9 的 6.2 吋顯示器,此外並未跟風的採用自由邊框設計的螢幕,雖然如此,但早在 Galaxy S8 時三星就在
7 年前
s913.jpg
三星 Galaxy S9 、 S9+ 網美體驗星據點,為女孩們打造一場華麗探險
隨著三星旗鑑 Galaxy S9 、 S9+ 即將上市,台灣三星也不免俗地舉辦大型的消費者體驗活動,不過不同於一般旗艦機體驗活動僅以冰冷的技術體驗,三星在信義相提戶外廣場以 Lady's Night 發想,為女孩以四大主題打造主題體驗區,並輔以粉色、櫻花等點綴,打造網美最愛的各式打卡情境,希望能吸引與過往旗艦機不同的年輕消費族群進行體驗。 創意女孩區以全新的虛擬人偶功能,讓女孩透過 Galaxy S9 、 S9+ 建立個人專屬形象,遊走於現實與虛擬之間,以獨一無二的虛擬替身作為自己在虛擬世界的另一種發聲形象。 微光女孩區讓水水們在日與夜當中感受一鏡雙光圈捕捉的剎那與永恆,感受 F1.5 與 F
7 年前
gs914_0
MWC 2018 : Galaxy S9 設計概念、 DeX Pad 與周邊動眼看
在昨天台灣時間凌晨三星發表了新旗艦機 Galaxy S9 與 Galaxy S9+ ,台灣也在稍早舉辦小型體驗活動,給予未能前往西班牙的媒體搶先體驗;由於昨天就已經搶先體驗 Galaxy S9 與 Galaxy S9+ 本身,就以與 PM 閒聊與產品設計與功能有關的部分再做介紹。 一鍵雙光圈並非軟體虛擬 這次 Galaxy S9 在相機部分最大的突破點是搭載一鍵雙光圈主相機設計,對於手機相機來說是極大的突破;雖然先前已經有幾款手機嘗試在相機設計部分盡可能接近數位相機的機構,不過在微型化趨勢的影響下,最終無論是直接挪用數位相機光學模組的真實光學變焦,或是以潛望式光學機構達成變焦的手法都未能成為主
7 年前
友站推薦
突破美國技術封鎖?華為新機Mate60用7奈米晶片引熱議,專家:已達技術極限
關鍵評論 - 中央通訊社
台灣廠商助攻華為突破美國封鎖?《彭博社》:美中晶片大戰,台灣是「破口」
關鍵評論 - BBC News 中文
三星聘用前台積電研發高層,曾統籌 450 項專利
INSIDE - 聯合新聞網
特斯拉第一個智慧家庭合作夥伴是三星 SmartThings!CES 2024 將亮相
INSIDE - Sisley
【三星 2022 Q4】營業利潤創 8 年來新低!看淡 2023 上半年表現
INSIDE - 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美晶片法補助細則出爐,防構成國安疑慮國家受惠,台積電、三星等國際半導體廠可能被迫撤出中國
關鍵評論 - 中央通訊社
搶走三星生意!Google Pixel 手機純客製化晶片 傳將由台積電製造
INSIDE - 聯合新聞網
三星宣稱「感光元件技術超越 Sony」!逐漸瓜分手機市場
INSIDE - Mashdigi
三星有望成輝達 HBM 供應商,股價勁揚逾 5%
INSIDE - 鉅亨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