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AMD 談由嵌入式進入 IoT ,以具備雙架構技術與 GPU 作為後盾這篇文章的首圖
AMD 談由嵌入式進入 IoT ,以具備雙架構技術與 GPU 作為後盾
AMD 稍早由兩位負責嵌入式方案的主管針對 AMD 在 IoT 的產業布局做了簡單介紹,分別為嵌入式解決方案行銷總監 Kamal Khori (照片右)以及嵌入式產品管理部資深經理 Colin Cureton (照片左),在談到 IoT 布局前, Mr. Khori 先簡述 AMD 如何定義 IoT 。 Mr.Khori 認為,由於媒體宣傳行銷的關係, IoT 一詞被視為針對周邊連結的小型設備,但以 IoT 的概念下,指的是各類設備透過聯網彼此獲得溝通,並藉此獲得全新的應用模式,除了終端設備外,基礎建設也是隸屬 IoT 的一環;而這些基礎設施相當多都是基於 AMD 所看重的嵌入式市場,包括網通
10 年前
是從魷魚泡清酒發想的木質加工技術,專訪催生 JVC 木質振膜的資深技術開發顧問三浦拓二先生這篇文章的首圖
從魷魚泡清酒發想的木質加工技術,專訪催生 JVC 木質振膜的資深技術開發顧問三浦拓二先生
照片右為技術部門資深技術顧問三浦拓二先生,左為海外行銷資深經理池邊步先生 木頭,是許多樂器的製作素材,也廣泛的被應用在音箱上,理論上若一款用於聆聽的音箱或耳機可從外殼到單體都用木頭製造,應該更能感受原音重新;耳機的框體不乏有廠商使用木殼,但幾乎沒看過有廠商將木質用於動圈單體的振膜,不是因為沒有廠商願意嘗試,而是木質振膜相當難完成。 但很困難並不代表做不出來,日本 JVC Kenwood 花了二十年的時間,希望藉由全木設計達到理想的原音再現,不斷的嘗試各種可能,就想將木頭用於振膜上;最終 JVA 完成了喇叭用的 Wood Cone 單體,更進一步的將此技術延伸到耳機,推出 JVC FX-800
10 年前
是當長達 40分鐘 iPhone6 評測影片瀏覽數已經超過500萬次 你就一定得認識Zealer王自如這篇文章的首圖
當長達 40分鐘 iPhone6 評測影片瀏覽數已經超過500萬次 你就一定得認識Zealer王自如
前二年我因緣際會收到一封來自於中國、以影片評測為主的 3C 新媒體 Zealer 的募資計畫書,因為需要的金額太過龐大所以直覺地跟我無太多關係,但也啟動了開始看這個以「王自如」先生為主角的3C產品的評測影片。 和一般我們在網路上看評測影片的慣性完全不同,Zealer 的影片有腳本、有剪輯、最驚人的是動輒30分鐘起跳,在這個只要超過30秒我們就不耐煩的急速時代裡。王自如選了一條我們都不相信的路,但最新評測的 iPhone 6 / 6Plus 影片中,以一個月的時間締造了全中國超過500百萬的瀏覽量。 如果我的直覺沒錯的話,這將是下一個聚焦在3C產業上的Discovery,而且原生出現在網路環境中
10 年前
是Olympus 小川社長訪台,強調未對片幅設限但求畫質體積均衡這篇文章的首圖
Olympus 小川社長訪台,強調未對片幅設限但求畫質體積均衡
Olympus 社長小川治男即將在 12 月 13 日於台灣野鳥生態攝影展暨 Olympus 攝影大賽聯展擔任攝影講座特別嘉賓前夕,再與台灣媒體分享其產品理念。小川社長強調, Olympus 並未堅持 4/3 片幅是唯一的選擇,然而 Olympus 所重視的是光學品質與機身的均衡點,而目前 4/3 片幅是能夠取得 Olympus 理想中畫質與體積的雙方均衡。 小川社長也針對 M.ZUIKO PRO 的鏡頭產品線進行解釋,此系列的鏡頭乃是隨著 E-M5 的發表後, Olympus 針對專業攝影族群以滿足全局解像力(包括中央與邊緣解像)、防塵滴結構所規劃的專業級鏡頭群,以 4/3 片幅的特性達到小
10 年前
是今天不談創業,讓亞太總經理 Troy Malone 告訴你「為什麼 Evernote 不用你」!這篇文章的首圖
今天不談創業,讓亞太總經理 Troy Malone 告訴你「為什麼 Evernote 不用你」!
Evernote 是一個什麼樣的軟體?簡單說,他就是一個筆記本軟體;但放大來說,他又是一個能幫助你與同事合作、讓你更容易開會做簡報、甚至讓你能「躺在床上開會」的方便 App。但 Evernote 的設計初衷真的是這樣嗎?Evernote 到底跟其他文書處理軟體有何不同呢?Evernote 的徵才標準是什麼?為什麼 Evernote 的標誌是一隻大象且以綠色為主體色調?今天我訪問了 Evernote 亞太區總經理 Troy Malone 馬龍先生,就讓我們拋開所有媒體都愛問的「創業」問題,直接切進 Evernote 的核心設計思想等有趣問題,看看 Evernote 到底跟我們想像的「有多麽不一樣
10 年前
是ACS 聽力保健創辦人 Andy Shiach 低調訪台,預告新系列監聽耳機明年正式問世這篇文章的首圖
ACS 聽力保健創辦人 Andy Shiach 低調訪台,預告新系列監聽耳機明年正式問世
在 Computex 期間宣布將在台灣正式設立合資公司艾爾仕的英國聽力保健品牌 ACS 創辦人 Andy Shiach 在上周來台,由於他來台目的主要是進行員工培訓,故並未特別找媒體進行曝光,恰好筆者看到他來台的消息並與艾爾仕先溝通,就以非正式的方式與 Mr. Shiach 小聊了一下。 不過這次的產品也與先前在 Computex 大為不同,因為適逢 ACS 產品線大改款,在 Computex 看到的 T1 、 T2 與 T3 已經換成新一代的產品線的展示機,新一代的產品線將以 Evoke 一單體 , Evolve 三單體, Encore 五單體作為命名。 如果以多數玩耳機的朋友的觀點, AC
10 年前
是以 Brilliant Beauty 重新定義自拍之美:專訪 Casio TR-50 設計團隊這篇文章的首圖
以 Brilliant Beauty 重新定義自拍之美:專訪 Casio TR-50 設計團隊
Casio 在今日台灣 TR-50 的發表活動也請到來自日本的 QV 事業部商品企劃室開發部的宮坂淳一先生(照片右)、產品設計中心產品設計部門設計經理長山洋介先生(照片右),與負責亞太區 QV 戰略部部長重岡正之先生(照片中)與媒體分享 TR-50 的設計理念。 重岡先生表示,自拍神器 TR 系列的始祖可追溯到當時想提供多元創意拍攝模式的 TR-100 開始,而在第三世代的 TR-15 正式定調專為自拍市場強化,至今推出的 TR-50 已經是第四世代,不僅延續 TR-100 的創意拍攝設計,也再度回歸 TR 系列愛好者最重視的自拍,以拍攝效果、外型兩方面著手,已讓使用者享受到美,並以閃耀的感覺
10 年前
是Sony 耳機技術擔當投野耕治介紹 MDR-Z7 、 XBA-Z5 設計理念:呈現當代錄音水準並具音響空氣感的鑑賞耳機這篇文章的首圖
Sony 耳機技術擔當投野耕治介紹 MDR-Z7 、 XBA-Z5 設計理念:呈現當代錄音水準並具音響空氣感的鑑賞耳機
隨著 Sony 在台發表新一代鑑賞旗艦耳機 XBA-Z5 與 MDR-Z7 , Sony 第二代耳型職人、也是開發擔當的投野耕治先生也來台解釋這次 Sony 旗艦耳機的設計理念;這次的重點以 Feel the Air 、也就是所謂的空氣感作為產品開發的重點,如何在封閉結構的耳機感受到聲音的空氣感,成了這次 XBA-Z5 與 MDR-Z7 的使命。 MDR-Z7 的誕生,不光只是旗艦產品的更新,而是對於 Sony 帶有多重的意義;投野先生表示, Sony 的耳機開發方針一直照著三個方向,包括音響技術的提升、符合當代音樂格式能夠呈現的水準、當時主流音樂的風格取向,同時 Sony 持續與 Sony
10 年前
是癮人物:攝影無關資歷!學生長曝達人馬茂源鏡頭下的「看見台灣之美」這篇文章的首圖
癮人物:攝影無關資歷!學生長曝達人馬茂源鏡頭下的「看見台灣之美」
「喔!這是國家地理雜誌上的圖對吧?你騙不倒我的!」 上圖:馬茂源的作品(雙燭台嶼)曾在知名攝影社群 500px 中拿到最高評分 99.0 分(照片取自馬茂源部落格:http://brian41005.blogspot.tw) 回想第一次見到馬茂源本人時他還是個高中生,在他父親陪同下來跟我交換一顆 Nikon 105mm 微距鏡頭。那時候他告訴我「他專拍微距攝影」,而拍昆蟲則是他的專長,當時我對於這種說法就是一笑置之,因為怎麼樣我都無法想像一個高中生能拍出多厲害的照片來。臨走前加了他的 FaceBook,回家後爬了一下他的照片,用現在最夯的文章標題寫法來說的話,就是: 「原本覺得他很可笑,看到作
10 年前
是堅持走自己的發燒之道,再訪 HiFiMAN 創辦人邊仿博士這篇文章的首圖
堅持走自己的發燒之道,再訪 HiFiMAN 創辦人邊仿博士
去年底 HiFiMAN 在台正式發表 HM-700 時,曾與品牌創辦人邊仿博士進行過訪談,此次又趁著 HiFiMAN 於第 24 屆台北國際 Hi-End 與 Hi-Fi 音響展參展再度與邊仿博士進行訪談;此次 HiFiMAN 也展出多樣即將上市的新品,包括平頭耳塞 ES100 、入門款平面振膜耳機 HE400i 以及專為 HE560 規劃的入門級管晶擴大機 EF100 。 先從平頭耳塞 ES100 聊起,為何會想做全新的平頭耳塞,是因為邊仿博士從以前就認為平頭耳塞潛力相當的大,只是因為平頭耳塞的結構會對耳孔尺寸有所侷限,而入耳式耳機結構較容易相容於多數人種的耳孔,是故市場一面倒的頃向耳道式耳
10 年前

相關話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