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載 AMD Ryzen 9 6900HS 的 Lenovo Yoga Slim 7 Pro X 筆電評測,輕薄有形、效能超出想像的強大的創作者機型
AMD 在 2022 年繼續於行動平台挹注更多的資源,採用 Zen 3+ 架構的 Ryzen 6000 行動平台因應產品型態提供更多元的產品線,同時也加入許多因應行動平台使用體驗的新技術;此次 AMD 提供一款採用 Ryzen 9 6900HS 高效能平台的 Lenovo Yoga Slim 7 Pro X 進行評測,有著輕薄但超乎預期的效能表現,顛覆 AMD 平台過往在筆電僅主打高效能或是輕薄省電機型的刻板印象。 ▲ Ryzen 9 6900HS 屬於輕薄高效能機型的處理器產品線 AMD 在 Ryzen 6000 系列將產品線分為追求最高效能、達 45W TDP 與 45W TDP 以上的
2 年前
華碩再度攜手知名電音 DJ Alan Walker ,打造基於 AMD 平台的 Zephyrus G14 AW SE 特別版筆電
華碩在稍早再度與知名電音 DJ 合作,發表雙方第二款聯名筆電 Zephyrus G14 AW SE ,與前一代同樣採用 AMD Ryzen 平台搭配 NVIDIA 平台的 Zephyrus G14 作為基礎,並在設計添加大量 Alan Walker 的識別性設計,上蓋的AniMe Matrix LED 亦自白光改為幽靈藍外,諸如鍵盤的 W 鍵也置換成 Alan Walker 的標誌,同時盒裝內除附屬 Alan Waker 限量潮品以外,接上筆電還可化身 ROG Remix 混音盒,可發出 18 種 Alan Walker 音效。 ▲外盒接上筆電可化身 ROG Remix ,提供 18 種 Al
3 年前
Razer 也加入 AMD 真香行列發表 AMD 版 Blade 14 ,同時宣布 130W GaN 4 埠充電器
雖然先前就已經傳出 Razer 將在 Computex 前後發表 AMD 版本的 Blade 筆記型電腦,不過直至今日 Razer 才正式公布這款採用 AMD Ryzen 9 5900HX CPU 搭配 NVIDIA RTX 30 GPU 的 Blade 14 。螢幕尺寸選擇 14 吋的原因應該可推測是試圖與 Intel 版本的 Blade Stealth 13 、 Blade 15 做出區隔。另外, Razer 也宣布一款 130W 的 GaN 多埠充電器,提供兩個 USB Type-C 與兩個 USB Type-A 埠。 ▲ Balde 14 官網限定的入門版採用 FullHD 144Hz
4 年前
AMD 鐵粉新選擇,聯想 Legion 系列 Ryzen 5000 搭配全校能 RTX 30 電競筆電登台
聯想 Lenovo 今日宣布在台正式推出今年 CES 所發表的三系列 AMD 平台 Legion 電競筆電,強調除了搭配高效能的新一代 Ryzen 5000H 平台以外,亦搭配全功率的 NVIDIA RTX30 顯示卡,為玩家提供最極致的遊戲體驗,其中 Legion 7 、 Legion 5 Pro 更可搭配 16 吋 16:10 QHD 165Hz IPS 顯示器,並支援 G-Sync 與 FreeSync 技術;同時 Lenovo 也一併宣布推出 Legion H600 Wireless Gaming Headset 無線電競耳機。 Legion 7最高可選配 Ryzen 9-5900HX
4 年前
AMD Ryzen 5000 、 NVIDIA RTX 30 頂配規格加上光軸鍵盤, ROG Strix SCAR 17 G733Q 動手玩
今年對於 AMD 在筆記型電腦市場可說是更為豐收的一年,繼去年成功以高效能與卓越的續航力突破以往被 Intel 佔據的薄型機種市場,今年在電競筆電更出現高階 APU 搭配 NVIDIA RTX 30 旗艦級顯示卡的機種,使得整體戰力足以與 Intel 分庭抗禮,此次要測試的是隸屬華碩 ROG Strix 系列當中的 ROG Strix SCAR 17 G733Q ,即是具備 AMD Ryzen 9 5900HX 搭配 RTX 3080 的頂規機種。 ▲雖然 AMD 在行動 GPU 還未能向 NVIDIA 扳回一城,不過 CPU 效能出色之於也終於可選配頂規的 NVIDIA GPU 去年基於 Z
4 年前
AMD 宣布 Zen 3 架構 Ryzen 5000 系列 11 月上市, 最多 16 核心、較 Ryzen 3000 提升 20% 遊戲性能
AMD 十月上半的重頭戲即是宣布 Zen 3 架構的 7nm 製程 Ryzen 產品, Zen 3 架構的 Ryzen 產品線最終以 Ryzen 5000 系列為名,藉由持續改良架構,較 Ryzen 3000 的 IPC 提升 19% ,並強調首發的 12 核心旗艦 Ryzen 9 5900X 較 Intel 的 Core i9-10900K 節能 28% ,同時首度在 CineBench R20 的單核心測試以壓倒性的 631 分擊敗 Core i9-10900K 的 544 分。 ▲ 16 核的 Ryzen 9 5900X 建議售價為 799 元 ▲ 12 核心 549 美金、 8 核心
4 年前
AMD Ryzen 9 4900HS 吹響筆電反擊的號角, ASUS ROG Zephyrus G14 動手玩
雖然目前 AMD 的 Ryzen CPU 在桌上型電腦、小型工作站獲得不錯的迴響,不過相較之下直至 Ryzen 3000 APU ,在筆記型電腦仍未有如桌上型電腦的亮眼表現,然而全新的 Ryzen 4000 行動版 APU 卻將為 AMD 在筆記型電腦吹響反擊的號角,此次也在 AMD 的協助下測試搭載 AMD 新一代 Ryzen 9 4900HS 平台的華碩 ROG Zephyrus G14 。 ▲ Ryzen 4000 APU 採用與 Ryzen 3000 CPU 相同的 Zen 2 架構,輔以 Vega GPU 雖然 Ryzen 3000 CPU 給消費者留下相當深刻的印象,不過 Ryze
5 年前
NVIDIA RTX 2080 Super 動手玩,源自 RTX 2080 的超級王者
NVIDIA 在日前發表 RTX Super 系列時,一口氣發表三款系列產品,其中 RTX 2060 Super 是介於 RTX 2060 普通版與 RTX 2070 Super 的新級距,而 RTX 2070 Super 與 RTX 2080 Super 則是完全取代原本的 RTX 2070 與 RTX 2080 而來,這款仍舊定位在 RTX 卡皇 RTX 2080 Ti 下的新卡王到底有多少戰力,接下來將進行簡單的介紹與評測。 ▲ RTX 2080 Super 仍採 RTX 2080 同源的 TU104 系晶片,細部規格仍可看出端倪 不同於另外兩款 Super 新卡, RTX 2080 S
5 年前
AMD Ryzen R9-3900X 、 Ryzen R7-3700X 測試報告,不僅是超值、更有多核性能優勢
在稍早 AMD 的 Ryzen 3000 系列處理器正式解禁性能測試,此次 AMD 也提供其中的 Ryzen R9-3900X 與 Ryzen R7-3700X 、 Radeon RX5700 、 Radeon RX5700XT ,以及技嘉、華擎的 X570 主機板、技嘉 AORUS PCIe 4.0 SSD 、芝奇的 DDR4 3600 記憶體等供測試,而在稍早台灣的報價也已經出爐,消費者可藉測試數據評估此次 AMD 的戰力。 ▲此次取得的平台是 Ryzen 9 3900X 與 Ryzen 7 3700X 此篇將以 Ryzen R9-3900X 與 Ryzen R7-3700X 兩款處理器為
6 年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