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zer由於美國關稅大漲暫時拿掉官網Blade 16與Blade 18的購買選項
Razer的2025年式Blade 16與Blade 18是首發NVIDIA GeForce RTX 50行動版顯示卡的頂級電競筆電,不過Razer卻在官網暫時不再提供這兩款產品的預購,倘若利用Razer美國官網的商城會看到所有筆電系統都暫時不見,但如果從單一產品介紹則會發現Blade 14仍可訂購,但把關往轉向其它國家則仍可訂購;美國知名科技網站The Verge向Razer求證美國大漲關稅是否會影響Razer產品定價貨供應狀況時,Razer公關則表示不予置評。 ▲Razer北美官網的商城直接把筆電項目清空,不過從產品分頁仍可訂購還未改版的Razer 14 雖然Razer並未證實是否受到美國
3 個月前
NVIDIA 572版Game Ready驅動狀況多,inZoi與The First Berserker: Khazan開發者建議RTX 30與RTX 40玩家先使用舊版驅動
雖然NVIDIA近年在玩家心中以相對穩定的Game Ready驅動程式廣被讚賞,然而隨著GeForce RTX 50系列一起釋出的NVIDIA 572.xx系列驅動卻引發不少問題,在NVIDIA積極修正於GeForce RTX 50系列引發的狀況後,反而在GeForce RTX 40甚至GeForce RTX 30系列顯示卡引發其它狀況;現在連NVIDIA在新聞稿中提到的合作遊戲inZoi與The First Berserker: Khazan甚至以開發者身分建議使用GeForce RTX 40與GeForce RTX 30的玩家先使用566.36版本確保穩定。 ▲兩款遊戲罕見直接以開發者身分
4 個月前
華碩公布TUF Gaming B850-BTF WiFi W背插主機板,顯示卡背插供電可支援600W功率預留GeForce RTX 5090支援能力
在2023年與2024年的COMPUTEX活動,背插式設計主機板是相當熱門的話題,畢竟對於大量採用玻璃側板的新式電腦機殼,背插式主機板設計能進一步將線材藏匿,不過隨著2024年下半年Intel與AMD陸續公布新處理器平台與新主機板晶片,截至目前為止無論是Intel的800系列或是AMD的800系列都還沒有太多背插式設計的消息;華碩繼推出Z890晶片的BTF主機板後,也針對當前火熱的AMD平台推出一款背插式主機板,但並非選擇頂級的X870晶片,而是消費者接受度更高的B850晶片,為TUF Gaming B850-BTF WiFi W,且值得注意的是這張主機板還可支援背插式顯示卡,功率聲稱達600
4 個月前
NVIDIA推出基於生成式AI的系統助理Project G-Assist,幫助玩家打理遊戲相關的一切
NVIDIA宣布在COMPUTEX 2024所公布的AI系統助理Project G-Assist以實驗版本的模式於NVIDIA App提供,Project G-Assist利用裝置端生成式AI作為基礎,可在特定規格的GeForce RTX AI PC以裝置端方式執行,幫助玩家透過語音、文字指令操作各項PC設定,包括遊戲最佳化、系統設定、重要效能統計報表、控制周邊的燈光等,還能提供即時診斷與建議,甚至因應遊戲需求進行超頻;同時NVIDIA也開放AI開發者與愛好者建立個人專屬外掛程式擴充G-Assist功能。 ▲RTX 30以上世代、12GB的VRAM是最本門檻 Project G-Assist是
4 個月前
技嘉公布2025年搭載AMD、Intel與NVIDIA平台的AI電競筆電產品,導入AI助理GiMATE幫助玩家兼顧效能與散熱
技嘉於2025年3月25日宣布在台推出全系列搭載NVIDIA GeForce RTX 50獨立顯示的AI電競筆電,並因應高效能、輕薄平衡等不同需求,提供追求極致性能的AORUS MASTER、AORUS ELITE,以及輕薄全能的GIGABYTE AERO系列;此外除了Windows與第三方的AI功能,技嘉也為新一代AI電競筆電導入GiMATE AI助理應用程式,利用大型語言模型LLM,可透過一鍵語音使GiMATE為效能、電力管理、音效、隱私進行最佳化。 GiMATE ▲GiMATE是技嘉基於大型語言模型的AI應用,旨在利用AI增強使用者體驗 ▲GiMATE能協助管理效能、散熱 ▲可透過AI增
4 個月前
NVIDIA官方證實RTX 50已停止支援32位元CUDA應用程式
根據 Reddit 用戶 MrEWhite 的發現,NVIDIA似乎已經在旗下最新推出的 GeForce RTX 50 系列顯示卡上停止了對於 32 位元版本 PhysX 功能的支援,因為這位玩家在使用搭載最新顯示卡的電腦上遊玩 2012 年推出的《邊緣禁地2》時,發現他無法透過遊戲選項啟用 32 位元的 PhysX 設定,而在後續詢問 NVIDIA 官方後,他們也對此做出了正式的解釋。 在官方的支援論壇談論此事後,MrEWhite 收到了來自工作人員的回應,內容明確地證實了 RTX 50 系列顯示卡系列確實已經停止了對於 32 位 CUDA 應用程式的支援。 「對於 32 位元編譯原生與交叉
4 個月前
微星推出帶有13吋觸控螢幕的MEG VISION X AI 2nd電競桌機,頂規硬體結合互動AI外螢幕設計
微星宣布曾在COMPUTEX 2024展示的新一代AI電競主機MEG VISION X AI 2nd在台灣推出,最大的特色是正面具備13吋的MSI AI HMI觸控螢幕,整合MSI AI應用程式及語音交流,也可作為輔助螢幕使用;MEG VISION X AI 2nd提供NVIDIA GeForce RTX 50系列顯示卡搭配Intel Core Ultra處理器的組合,還支援高速的PCIe Gen 5 SSD,並具備Glacier Armor冷卻模組維持系統高效能,使玩家能暢玩AAA級大作,也獲得2025年CES創新獎殊榮。 MEG VISION X AI 2nd即日起開放預購,於2025年3
4 個月前
NVIDIA GeForce RTX 50系列顯示卡傳出0.5%產品ROP單元數量低於表定,可能影響4%遊戲效能
NVIDIA GeForce RTX 50系列顯示卡首波上市供不應求,不過也陸續傳出各種狀況,除了12V-2x6連接器與纜線熔毀,現在還傳出部分顯示卡的ROP數量低於表定,一開始是出現在特定品牌,但後續消息傳出後許多玩家紛紛透過軟體檢查手中GeForce RTX 50,發現多個品牌、跨GeForce RTX 5090、GeForce RTX 5090D、GeForce RTX 5080與GeForce RTX 5070 Ti都有零星案例,NVIDIA收到回報後指稱還在調查問題,不過據稱缺少ROP的產品將會影響平均4%遊戲性能。NVIDIA當前聲稱約莫有5%的GeForce RTX 50晶片可能
5 個月前
NVIDIA在美國針對GeForce RTX 50創始版推出優先購買計畫,確保死忠玩家能以建議售價購買創始版
對於追求利潤的板卡品牌而言,NVIDIA制定且要求的最低建議售價恐怕是一場惡夢,雖然市場上AIC品牌仍會提供符合NVIDIA官方最低建議售價的產品,不過多半不會提供太多的數量,主要會集中在高於建議售價的品項,不過對於NVIDIA直接經營的北美市場,玩家要以建議售價購買NVIDIA新顯示卡還有一個手段,就是透過官網訂購創始版,不過隨著GeForce RTX 5090與GeForce RTX 5080首波供貨不足,北美同樣出現搶購熱潮;NVIDIA為了讓死忠遊戲玩家能以建議售價購買創始版產品,推出Verified Priority Access計畫,簡單的說就是經過審核的優先登記制度。 ▲活動僅限
5 個月前
2025年話題AAA作品將至,選擇PC平台、家用主機遊玩各有優劣
對於遊戲玩家來說,2025年應該會是相當興奮的一年,許多話題AAA作品將接連推出,諸如上半年的Monster Hunter:Wilds,下半年的俠盜獵車手VI(GTA VI),還有很有機會推出的Death Stranding 2(死亡擱淺)等等,不過每每到有想玩的熱門作品的時刻,對於一些電腦許久未升級、遊戲機也還停留在上一個世代的玩家再次陷入購買全新PC主機或是新世代遊戲機的兩難,雖然小孩子才做選擇、大人全都要,但畢竟以一般玩家的情況可能還是會只有一筆可動用的預算,筆者以個人的想法針對兩個平台各自的特色提供一些想法。 家用主機派:相對低廉的硬體成本、不須花腦設定但也有些受限 ▲雖然PS5 Pr
5 個月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