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因應 AMD 新卡推出, NVIDIA 祭出新單芯卡皇 GTX780 Ti 與降價攻勢這篇文章的首圖
因應 AMD 新卡推出, NVIDIA 祭出新單芯卡皇 GTX780 Ti 與降價攻勢
NVIDIA 宣布將在美西時間 11 月 7 號推出新一代單芯卡皇 GTX 780 Ti ,預估售價 699 美金,以因應 AMD 全新旗艦卡 R9-290X ;另外 GTX 780 以及 GTX 770 即日起建議售價也調降為 499 美金與 329 美金。
11 年前
是NVIDIA 將於 28 號釋出 ShadowPlay 以及 Game Stream 機能這篇文章的首圖
NVIDIA 將於 28 號釋出 ShadowPlay 以及 Game Stream 機能
圖片來源: NVIDIA Blog NVIDIA 宣佈,已經預告多次的遊戲影像錄製功能 ShadowPlay ,還有日前隨 Shoield 發售公佈的 Game Stream 的正式版本,將在 10 月 28 日正式隨著 GeForce Experience 1.7 開放,這兩項技術都是透過 Kepler 架構的 GeForce GTX 600 以及 GTX 700 顯示卡的 H.264 硬體編解碼能力進行影像擷取,並用在影像紀錄以及影像串流。 新聞來源: NVIDIA Blog( ShadowPlay),(Game Stream) 跳轉繼續 ShadowPlay 將提供兩種不同的模式,分別是
11 年前
是AMD R7 、 R9 顯卡陸續解禁,挾與次代遊戲機相同架構優勢要提供頂級遊戲享受這篇文章的首圖
AMD R7 、 R9 顯卡陸續解禁,挾與次代遊戲機相同架構優勢要提供頂級遊戲享受
先前代號 Hawai 的 AMD 新一代 GPU 系列今天陸續解禁,以 R7 與 R9 分別作為針對一般使用者與發燒玩家的產品定位,並且標榜採用與 PS4 、 Xbox One 同樣的 GPU 架構,擁有 AMD GCN 架構以及 DX 11.2 的支援,搭配可利於開發跨平台遊戲的 Mantle API 與 Mantle Driver ,號稱能加速 PC 遊戲與主機遊戲跨平台開發。 這次先解禁的包括 R9 280X 、 R9 270X 、 R7 260X 與 R7 250 、 R7 240 等,而 AMD 更視針對狂熱玩家的 R9 280X 以及 R9 270X 是瞄準 199 美金與 299
11 年前
是取材自魚類?影馳推出梯形 PCB 板設計的 GT610 冰鱗版顯卡這篇文章的首圖
取材自魚類?影馳推出梯形 PCB 板設計的 GT610 冰鱗版顯卡
圖片來源:影馳 如果就規格來看,這張顯示卡應該是沒有特別值得一提的必要,畢竟是採用 NVIDIA 目前入門級據的 GT610 晶片作為核心,但 Galaxy 影馳這張 GT610 冰鱗板卻有著獨特的散熱片與罕見的梯形 PCB ,據稱散熱片取材自魚的造型,並且採用高效率的 DM32 鋁錳合金製造而成,這樣的設計真的有助於散熱或是造型噱頭成份較高而已哩? 新聞來源:影馳 , PC.Watch
11 年前
是延續 GTX 660 Ti 定位, NVIDIA 推出 GTX 760 顯卡這篇文章的首圖
延續 GTX 660 Ti 定位, NVIDIA 推出 GTX 760 顯卡
NVIDIA 的 Kepler 架構繼推出搭載 GPU Boost 2.0 的數款中高階顯卡後,再度針對先前 GTX 660 Ti 等級推出 GTX 760 ,將取代 GTX 660 Ti 的定位,至於先前的 GTX 660 則將繼續販售,故到今年秋季為止, NVIDIA GTX 700 系列將以 GTX 760 為等級分水嶺,以下的產品線仍以現有 GTX 600 系列續戰(但嚴格來說 GTX 650 Ti Boost 算是準 GTX 700 家族成員)。 跳轉繼續 GTX 760 擁有 1,132 個 CUDA 核心,基礎時脈 980MHz 、可 Boost 至 1,033MHz ,運算效能
12 年前
是前 NVIDIA 副總兼筆電事業群總經理 Rene Haas 投奔 ARM這篇文章的首圖
瞄準電競市場, NVIDIA GeForce GTX 700M 系列顯卡讓筆電既薄又強勁
NVIDIA 除桌上型 Kepler 架構的 GPU 邁入 GeForce 700 世代外,筆電級距的 GeForce 700M 也在稍早解禁了,而且一口氣解禁數款 GTX 等級的筆電用獨立顯示晶片;改版的範圍與桌上型相同,相較前一世代增加 CUDA 核心、提高記憶體速度與增加 GPU Boost 2.0 技術。 跳轉簡單介紹這次 GeForce GTX 700M 系列的特色與重點 此次推出的 GTX 700M 系列有四款產品,其中 GTX 760M 以及 GTX 765M 基本架構相同,主要差異在於時脈高低。而相較前一代 GTX 600M 同級產品,這一代至少效能提昇達 30% ,尤其以 G
12 年前
是NVIDIA GeForce 700 家族次旗艦 GTX 770 登場這篇文章的首圖
NVIDIA GeForce 700 家族次旗艦 GTX 770 登場
繼 NVIDIA GeForce 700 系列單 GPU 旗艦 GTX780 發表後一週,次旗艦 GTX 770 也接著亮相,這張二哥同樣比起前一代擁有更多的 CUDA 核心、更快速的記憶體與新一代的 GPU Boost 2.0 ,相較兩代前的 GTX570 效能高出 65% 。 跳轉繼續 相較前一代 GTX 670 , GTX 770 雖同樣延續 Kepler 架構,但 CUDA 核心從 1344 增加到 1536 個,記憶體除了 2GB 版本還多了 4GB 版本可選,為 256-bit 之 GDDR 5 ,而記憶體速度從 6 Gbps 提升到 7Gbps 。 GTX 770 效能方面相較
12 年前
是Kepler 架構再升級, NVIDIA 發表 GeForce 700 家族單芯旗艦顯卡 GTX 780這篇文章的首圖
Kepler 架構再升級, NVIDIA 發表 GeForce 700 家族單芯旗艦顯卡 GTX 780
按照 NVIDIA 的規劃表,今年的 NVIDIA GeForce 700 系列仍是基於 Kepler 架構,而今天解禁的就是 GeForce 700 家族單 GPU 顯卡旗艦 GTX 780 ; GTX780 將是 GTX 680 的進化版本,將提供更多的 CUDA 核心以及更高的記憶體以及管理能力更好的 GPU Boost 2.0 技術。 跳轉繼續 GTX 780 擁有 2,304 個 CUDA 核心,相較 GTX 680 的 1,536 個 CUDA 核心多出 50% ,並且記憶體也從原本 256 Bit 的 2GB GDDR 5 提升到 384 Bit 的 3GB GDDR5 ,這兩項
12 年前
是下放 GPU Boost 並搭配更高規記憶體, NVIDIA GTX 650 Ti Boost 動手玩這篇文章的首圖
下放 GPU Boost 並搭配更高規記憶體, NVIDIA GTX 650 Ti Boost 動手玩
在先前 NVIDIA 公佈 Kepler 架構後,主打經濟實惠的 Kepler 架構的就是 GTX 650 家族,其中 GTX 650 Ti 在效能與功耗的表現算是很均衡的選擇;而在三月底左右, GTX 650 又多了一款新的成員,及是基於 GTX 650 Ti ,但是導入更多用於高階顯卡的設計的強化版 GTX 650 Ti Boost ,比起 GTX 650 Ti 提昇約 40% 的效能,整體效能更貼近 GTX660 。 筆者這次借到的是 NVIDIA 提供的原廠卡,市售版本擁有 2GB 與 1GB 版本,這張公板卡為 2GB 設定,跳轉開始介紹。 GTX 650 Ti Boost 與 GT
12 年前
是中階型號、高階內在的 GCN 顯卡, MSI AMD Radeon HD7790 動手玩這篇文章的首圖
中階型號、高階內在的 GCN 顯卡, MSI AMD Radeon HD7790 動手玩
AMD 在去年發表採用 GCN 架構的 HD7000 系列 GPU 時,位於中階的 Radeon 7770 是一大亮點,以主流的價位但直逼前一代中高階顯卡 HD6850 的效能,最大功耗僅比 7770 多出 5W 為 85W ,獲得許多挑選中階顯卡玩家的好評,畢竟效能更高 HD6850 末期價格固然與 HD7770 相近,但最大功耗達 130W 且發熱也較高,無形中也增加電腦系統的建置成本。 而 AMD 在發表 HD7000 系列旗艦,採用單卡雙芯的 HD7990 之前,也發表 HD7000 家族最新的旗艦產品 HD7790 ,標榜功耗不會比 HD7770 更高的功耗,卻擁有更接近 HD785
12 年前
友站推薦
【NVIDIA 2022 秋季 GTC】GeForce RTX 40 系列登場!4090 10 月出貨
INSIDE - 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Intel 獨立顯卡 Arc 最快 Q1 在筆電問世!桌機版 Q2 推出
INSIDE - Chris
原定在 CES 發表的 NVIDIA 新顯示卡意外提前曝光!
INSIDE - Mashdigi
加密貨幣引起的「挖礦」風潮 影響尋找外星文明?
關鍵評論 - Kayue
【CES】AMD 發表 199 美元顯示卡 瞄準汰舊換新的使用者
INSIDE - MoneyDJ理財網
雙方打了 30 年,AMD 與 NVIDIA 下一場仗要奪 AI 皇座
INSIDE - 林宗輝
半導體庫存「壓力山大」、摩爾定律已死,AI教父黃仁勳:靠第三代網路突圍
關鍵評論 - 財訊
穿黑皮衣的台灣囝仔,「兆元俱樂部」輝達執行長黃仁勳掀AI熱潮
關鍵評論 - 中央通訊社
Intel 跟 Acer 進一步合作桌機顯示卡!型號 Arc A770 Predator BiFrost
INSIDE - Mashdigi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