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科技:三星旗艦手機自主心臟M3核心微架構解析
Apple為自家產品研發行動處理器,進一步涉足自主的處理器核心微架構和繪圖核心,身為Android手機出貨龍頭、並高度掌握關鍵性零組件的Samsung也不例外,早在2010年就採用自製的Exynos 3系列處理器,更在2016年初推出的Galaxy S7系列,其心臟Exynos 8890處理器的「大核心」導入了Mongoose 1 (M1) 核心微架構,接連在2017年的S8與2018年的S9陸續採用M2 (M1的10nm FinFET版本,類似Intel Tick-Tock的Tick)和全新設計的M3,而預定2019年問世的新處理器,幾乎篤定出現自主研製的繪圖核心,亦步亦趨的緊追著Apple
6 年前
硬科技:當AMD Vega繪圖核心與Intel的處理器送作堆
實裝AMD第五世代GCN架構的「Vega (織女星)」,應當是近10年來最具話題性的AMD繪圖晶片了,尤其隨著看似不可思議、卻證據確鑿地流傳於街坊好一陣時日的「Kaby Lake-G」,在2017年11月終於「狼來了」還同場加映AMD繪圖晶片高階主管隨即跳槽Intel的肥皂劇,這段「送鹽予敵」的脫線戲碼,註定讓Vega在繪圖晶片史上留下不朽的地位—即使AMD繪圖晶片的最大競爭者NVIDIA還是一副不痛不癢的樣子,近期嶄新的Turing微架構又再度讓AMD看不到NVIDIA的車尾燈了。 大多數讀者看到Kaby Lake-G,第一時間會直覺聯想到的不外乎「啊,只不過又是使用Intel的『高級膠水技
6 年前
是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猛毒是索尼反派宇宙的「奇點」這篇文章的首圖
Sony蜘蛛人反派宇宙有沒有譜 就看電影《猛毒》夠不夠力了
猛毒是十分受歡迎的反派角色,但當初導陶比麥奎爾蜘蛛人系列的導演山姆‧雷米並不喜歡猛毒,本來只想專心處理好沙人與綠惡魔兩個反派角色,卻一直受到索尼的慫恿,只好追加猛毒進去。 (圖片取自 Venom臉書) 索尼全力打造的反派英雄「猛毒」即將在10月3號在台上映;有湯姆哈迪等實力派演員加持,《猛毒》受到許多人的期待,其預告片釋出後,YouTube的觀閱人次竟超越去年如日中天的《神力女超人》。儘管如此,猛毒這個角色對索尼來說不僅事關重大,也有很多不好的回憶。 索尼讓蜘蛛人回漫威老家後,想打造一個全新的反派英雄宇宙,而《猛毒》正是這個宇宙的「奇點」(根據宇宙大爆炸理論,宇宙源自一個「奇點」singula
6 年前
是觀點/從Windows到雲端,再從雲端到人工智慧,微軟改變什麼?這篇文章的首圖
在行動運算失足 從全面運算爬起 看微軟從Windows到雲端 再從雲端到人工智慧的改變
微軟認知若要吸引更多人使用,以及為了讓更多數據互通交流,藉此推動更多元雲端應用與人工智慧技術成長,勢必要改變傳統作業系統使用模式,亦即讓作業系統「平台化」,藉由連網帳號登入方式讓使用者能隨時使用,並且存取放置在雲端的資料與應用服務內容。 從過去迭代更新,讓使用者、企業用戶每隔幾年就必須付費更新版本的使用模式,到目前僅維持單一Windows 10版本,並且藉由持續免費升級方式讓作業系統隨時維持最新狀態,甚至能依照市場需求加入全新功能,一直到開始擴大推動雲端協同運算,並且導入大量人工智慧技術應用,微軟從過去到現在做了那些改變? 以目前的微軟發展模式,跟過去由Steve Ballmer領軍時期最大改
6 年前
是顛覆想像,龍蝦與牡蠣以前是窮人的食物,天天吃龍蝦還被視為懲罰這篇文章的首圖
吃龍蝦是一種羞辱?你無法想像的龍蝦翻身史
19世紀美國一些臨海城市的監獄曾規定,一週內不可供應龍蝦太多次,那時的人認為只給犯人吃龍蝦「並不人道」,是「殘酷」的。 (圖片取自pixabay) 到了秋天,即將迎來海產肥美的寒涼天氣,魚蝦螃蟹自不可少,若能大啖生蠔、龍蝦更是令人滿足。龍蝦與牡蠣在現代被視為高檔食物,殊不知,倒退一兩百年前,此二者可是窮人不得已的選擇。 以前龍蝦與牡蠣並非稀有漁獲,兩者的生命力皆頗旺盛,且可適應廣大範圍的各溫度海域,以往只要用簡單的器具就能大量捕獲,因此不難想像龍蝦與牡蠣在以往是低賤的食物。《金融時報》的專欄作家Tim Hayward曾撰文指出,龍蝦與牡蠣的身價是被刻意炒高的,回顧人類的歷史,此二者其實是廣大勞
6 年前
Windows 10全球裝機沒破10億 但是微軟OS生態系統規模已經足夠驚人
即便實際尚未能趕在2018年內實現Windows 10裝機數量累積超過10億台目標,但從目前Windows 10依然成為全球相當多人使用的作業系統,實際建立的作業系統生態規模也十分驚人。 今年7月底時,微軟曾透過官方Twitter透露全球Windows 10裝機數量已經累積超過7億台,而稍早於美國佛州奧蘭多舉辦的Ignite 2018活動上,微軟也再次提及此項數據。 由於微軟在2015年的Build開發者大會上宣布,將在未來3年內實現超過10億台的Windows 10裝機數量目標,因此Windows 10後續各個階段的裝機數量成長表現,幾乎成為關注微軟發展動態必然留意項目。 微軟當年之所以敢提
6 年前
是摩根大通研究:Uber 司機、快遞員收入僅剩 5 年前一半這篇文章的首圖
共享經濟夯 但是Uber 司機、快遞員收入卻直直落
Uber等共享服務的司機,由於投入人數變多,平台補貼變少的關係,收入只剩下五年前的一半。 Photo Credit: Reuters當 Uber 司機似乎越來越辛苦了。根據 摩根大通的新研究 ,2017 年美國 Uber、Lyft 等網約車司機以及 Uber Eats、Postmates 等快遞人員的平均收入比 2013 年減少了將近 53%。 這些從事共享交通、共享快遞勞動者的每月平均收入從 2013 年的 1,469 美元降到了 2017 年的 783 美元。但要注意的是:那些共享租賃像 Airbnb,Turo,Parklee 和其他租用房屋,汽車或停車場等平台,他們會員的平均收入則是上升
是兩年只開了一家店的 Amazon Go,憑什麼在未來四年再開 3000 家?這篇文章的首圖
亞瑪遜Amazon Go無人商店 單店硬體成本100萬美金 憑什麼想展店3000家?
Amazon Go作為高科技無人商店,開店成本自然很高,一間店光硬體設備就高達100萬美金,高成本的Amazon Go商店也將定位為,在都會區銷售新鮮預製食品的便利商店。 Photo Credit: SounderBruce本文來自合作媒體 極客公園 ,INSIDE 授權轉載 彭博社報導,亞馬遜公司正在計劃在未來幾年間,在全美開設 3000 家 Amazon Go 無人零售店,亞馬遜發言人對此不予置評。消息一出,沃爾瑪、塔吉特、克羅格、Walgreens 等諸多家美國大型連鎖零售商股價都紛紛下跌。 耗時近兩年的第一家店 亞馬遜最初在 2016 年提出了無人零售店的概念,但直到 2018 年 1
是ICO 照妖鏡 — 非工程專業的大眾如何判斷區塊鏈案子或虛擬貨幣這篇文章的首圖
ICO防騙守則:掌握三個W 判斷區塊鏈案子或虛擬貨幣
市場上滿滿都是區塊鏈或虛擬貨幣的資訊,要如何判斷這些名稱炫目的玩意是真的科技應用,還是框錢噱頭呢? Photo by Andre Francois on Unsplash作者 TK Chen,目前任職美國矽谷創投 Quest Venture Partner 擔任 Asia Community Partner 一職。又稱「創業甘道夫」,本身創業失敗過三次,期望藉由自己的血淚經驗可以協助更多台灣創業家。目前轉戰創投單位,但仍堅持提醒自己,要用創業家的心態去做任何一件事情。 原文刊登於作者 Medium,INSIDE 獲授權轉載。 「Not all ICO』s are bad, but all ba
怎麼那麼棒!當個Maker可以抗憂鬱治病防老
文/旻諭 還記得國高中的家政課曾經拿起鉤針,把不同顏色的毛線織成各種美麗圍巾、毛帽、杯墊(或四不像)嗎?(淚奔) 又或者,小時候你爸媽也曾買過只有黑線的卡通繪圖本,讓你隨意拿 36 色彩色筆在繪本上盡情揮灑創意?又或是當家裡添購需要組裝的新傢俱,你總是興高采烈跟家人一起把好多片木板拼拼裝裝? 你知道嗎?其實像編織、木工、製陶等等「手做」的活動,似乎是轉移注意力、減輕壓力、治療疾病,甚至是預防老化的好物喔! 當我們認真編織時,壓力釋放、心情也美麗 你是否曾經有過這樣的經驗:在一針一線織出作品時,特別容易進入一種「超然」的境界?現在有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當我們從事像編織、手工藝等同時需要創意和技術

相關話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