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應用 微軟 資料中心 微軟水下伺服器密封倉實驗歷經兩年浮出水面,證實水下資料中心低故障且省電 微軟在 2018 年前啟動了一項創新伺服器實驗,微軟的 Project Natick 團隊把裝有 864 台伺服器與 27.6PB 的密封艙沉入水深 117 英尺的海底,利用海水與洋流散熱,而最近微軟也正式把這套實驗系統打撈出來,並強調實驗相當成功,利用海洋特性不僅使這套資料中心更可靠,也更具能源效率。 水下資料中心是在 2014 年的 ThinkWeek 提出的概念,旨在藉由將資料中心配置在海濱沿岸水底,為居住在沿岸的使用者提供高速的網路環境,同時藉由海水降溫。 ▲水下資料中心的故障率僅傳統資料中心 1/8 沉到海裡更可靠的說法聽起來有點奇怪,不過根據微軟的說法,一般伺服器會受到氧氣、濕氣腐 Chevelle.fu 4 年前
產業消息 資料中心 聯發科 5G 聯發科推出位資料中心與 5G 基礎設施規劃的 800GbE MACsec PHY 收發器 MT3729 ,以超低功耗為賣點 隨著各類數據資料日益龐大,用於統整數據的資料中心或是電信基礎設施也需要更高的骨幹頻寬,聯發科也藉此時機宣布品牌首款針對 5G 與基礎設施的 800GbE MACsec PHY 收發器 MT3729 ,主打具高頻寬的同時也保有低功耗;目前 MT3729 已經出貨上市,第一波客戶已經著手開發相關產品。 此平台是因應 2020 年資料中心對 400GbE 以上網路的需求激增,預估 2024 年 400GbE 以上網路將佔出貨的 25% 以上;聯發科 MT3729 是以聯發科 56G PAM4 SerDes 技術開發的標準產品,整合安全、高速資料傳輸與 5G 無線回程基礎設施所需的高精度 Class- Chevelle.fu 4 年前
科技應用 微軟 碳中和 氫燃料電池 柴油發電系統 微軟測試以氫燃料電池取代柴油發電做為資料中心備用電力,成功運轉 48 小時不停機 柴油發電是作為目前許多大型設施的主要備用電力,不過隨著環保意識抬頭,會產生顯著空氣汙染的柴油自然也被視為汙染源,但更重要的是以備援電力的角度,多數時間閒置不用的柴油實際上也相當浪費;微軟為了實現 2030 年碳中和的目標,也希望能在 2030 年擺脫以柴油做為備用電力的古老作法,微軟也公布他們成功的以氫燃料電池供給猶他州的 Azure 數據中心 48 小時不間斷的電力。 根據微軟的說法,以目前全球資料中心的建設情況,多半的時候都不會用到備用電力,但為了確保系統正常,一年也發生跳電、停電的情況不到一次,但為了確保系統運作無虞,每年還是至少會進行一次的開機測試,這也意味著絕多數時間柴油發電系統都是 Chevelle.fu 4 年前
產業消息 Google 資料中心 Google 僅有1%員工被允許進入資料中心 並以 6 個層級確保資料中心存放數據安全 Google在2013年於台灣彰濱啟用數據中心時,當時就曾透露除了正式啟用當天開放媒體等人在有限制情況入內參觀,後續就不會再對外開放入內參觀,即便是Google內部員工也無法隨意進出數據中心。 市場動態 網路 目前僅有1%比例的Google員工可被允許進入資料中心 依照Google說明,每一座旗下營運的資料中心都會透過6層實體安全設計進行防護,即便是Google內部員工也無法隨意進入。 實際上,Google在2013年於台灣彰濱啟用數據中心時,當時就曾透露除了正式啟用當天開放媒體等人在有限制情況入內參觀,後續就不會再對外開放入內參觀,即便是Google內部員工也無法隨意進出數據中心。 在相關說 Mash Yang 4 年前
產業消息 nvidia 資料中心 軟體定義網路 交換器 NVIDIA 繼併購 Mellanox 後,再收購網路軟體公司 Cumulus Networks 完整加速與軟體資料中心布局 隨著全球陸續架設新世代超級電腦,系統之間的高速網路互連技術也成兵家必爭之地,而 NVIDIA 日前正式收購 Mellanox 後,再宣布收購以軟體定義網路聞名的 Cumulus Networks ,以 GPU 加速為根的 NVIDIA 藉由吸收硬體技術的 Mellanox 與軟體定義網路的 Cumulus Networks 的技術,助其在擁有更完整的加速與軟體定義資料中心解決方案。 NVIDIA 自 2013 年就已經興起收購網路相關技術公司的計畫,當時也正是 Mellanox 制定開放式乙太網路策略之際,同時 2016 年 3 月的 開放雲端高峰會, Mellanox 與 Cumulus 也 Chevelle.fu 5 年前
產業消息 SSD 資料中心 QLC 美光看好資料中心傳統硬碟汰換趨勢,推出基於 QLC 的 Micron 5210 ION SSD 由於近期 SSD 價格下滑,容量也能滿足一般使用者需求,消費性市場的新款 PC 產品也漸漸採用 SSD 取代傳統硬碟,而另一方面,由於企業級與資料中心需要存放大量資料,雖然許多資料中心已經在熱資料儲存使用 SSD ,但冷儲存部分則仍是傳統機械式硬碟的天下,不過隨著技術逐漸演進,美光宣布將以基於 QLC Nand 的 Micron 5210 ION SSD 切入資料中心市場,這也是業界首款採用 QLC 顆粒的資料中心級 SSD 產品。 美光表示其 NAND 快閃記憶體足以達到過去 HDD 才具備的高工作負載處理效能,同時具備遠超 10K RPM HDD (萬轉硬碟)的隨機存取、循序資料傳輸的性能 Chevelle.fu 5 年前
產業消息 nvidia hpc AI 儲存 NVIDIA 收購資料儲存與管理平台 SwiftStack ,強化對超算、 AI 與資料中心的產品陣容 由於 NVIDIA 近年隨著基於 CUDA 加速的異構運算在超算與 AI 領域大放異彩, NVIDIA 也理解到能夠提供充裕的解決方案才能避免在特定領域受制於它人的情況,如早期與 IBM 合作開發了 NVLink ,與近日併購掌握 InfiniBand 技術的 Mellanox ,現在 NVIDIA 再度宣布收購 2011 年創立的數據儲存與管理平台公司 SwiftStack ,藉此擴充儲存領域的技術與產品陣容。 SwiftStack 是一家基於軟體為中心的資料儲存與管理平台,採取 OpenStack 開圓架構,提供包括公有雲、私有雲與邊際等模式,並且在去年 SwiftStack 去年發表的 Chevelle.fu 5 年前
產業消息 CES消費性電子展 資料中心 美光 DDR4 DDR5 CES 2020 :美光宣布開始進行 1znm 製程的 DDR5 測試,鎖定資料中心並較 DDR4 提升 85% 性能 隨著新一代資料中心的單一處理器核心數量激增,引發對記憶體需求增加,下一代資料中心平台也開始著手規劃支援新一代記憶體,美光也藉由 CES 之際宣布他們開始測試 DDR5 的 RDIMM 樣品,美光的 DDR5 採用 1znm 製程,性能較現行 DDR4 提升 85% ,同時具備更高的儲存密度,也意味著單一顆粒的容量得以激增;目前美光 DDR5 將會以資料中心為主要目標市場。 ▲ DDR5 與 DDR4 的特性比較(表格截取自美光官網) 相較 DDR4 , DDR5 的頻寬自 1600-3,200 MT / s 增加到了3200-6,400 MT / s ,並且工作電壓進一步自 1.2V 降低到 Chevelle.fu 5 年前
產業消息 Google 台南 Google資料中心落腳台南 預期增加更多工作機會與投資 隨著持續在台擴大資料中心運作規模,Google也預計在台灣地區增加更多就業機會,例如去年針對在台資料中心招收實習生,目前有幾位實習生已經在畢業後被聘用為正職員工,接下來也會持續擴大實習計畫規模。 Google稍早證實於台灣台南地區購買資料中心興建用地,藉此因應未來在台資料中心擴展計畫。 依照Google全球基礎建設與能源部資料中心專案負責人Mark Dolan說明,在台南購地事宜同樣透過嚴謹選址流程、評估技術與各項因素,最終才選擇台南作為興建資料中心的地點。 同時,Mark Dolan也表示包含經濟部工業局、台南市政府、台南科技工業園區、台灣電力公司,以及許多合作夥伴協助,才能讓此次選址流程順 Mash Yang 5 年前
雲端服務 Google Nokia 芬蘭 HMD HMD 為強化資料安全,攜手 Google Cloud 將 Nokia 的手機資料傳送到芬蘭 Hamina 資料中心 智慧手機廠商蒐集使用者資料在現在並不罕見,而 HMD Global 為了強化資料安全與隱私,宣布與 Google Cloud 合作,將 Nokia 手機回送的啟動與性能的資訊資料轉移到位於芬蘭的 Hamina 資料中心,而這些資訊將透過符合包括如 GDPR 等歐盟數據隱私的原則進行蒐集,當前首批將資料發送到芬蘭 Hamina 資料中心的機種包括 Nokia 4.2 、 Nokia 3.2 、 Nokia 2.2 ,其它機種則陸續在更新到 Android Q 之後將資料傳輸的目的地變更到芬蘭,此項轉移預計在 2020 年完成。 此數據中心蒐集的資料將透過數據芬斯、機器學習,並與 CGI 合作進行 Chevelle.fu 5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