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未來 Subaru 電動車充電 NACS Subaru 加入北美充電標準 NACS 電動車充電更便捷 Subaru將自2025年開始,讓電動車款兼容NACS充電介面,進一步促進統一電動車充電標準。 包含現代、Toyota在內車廠接連宣布加入支援北美充電標準NACS之後,Subaru稍早也確定將從2025年開始使北美地區銷售的電動車款也加入支援相同充電規格。 Subaru表示,預計從2025年開始讓2019年推出的電動車,能透過轉接器相容使用北美充電標準NACS的充電器,並且能透過北美地區超過15000座的Tesla充電站補充車輛電力。 同時,Subaru從2025年開始將會在北美地區推出的電動車開始採用北美充電標準NACS充電介面,而此後推出車款也會採用此充電標準設計。 在今年6月確定的新發展 Mash Yang 1 年前
汽車未來 Toyota 電動車 Tesla NACS 聯合充電系統 Toyota 加入 Tesla 的北美充電標準 NACS 加速電動車充電普及 Toyota自2025年開始採納北美充電標準,加入Nissan、福特等車廠行列,NACS有望成為電動車主流充電規格。 在越來越多車廠陸續宣布加入採用以Tesla充電規格為基礎的北美充電標準 (NACS)之後,Toyota也宣布將自2025年開始加入此充電標準。 除了Toyoya,日本車廠Nissan也已經宣布加入採用北美充電標準,包含福特、通用、現代、Volvo在內車廠也已經在日前宣布加入。而在目前擁有全球最大車輛銷量的Toyota也確定加入北美充電標準,意味此標準將有可能超越CCS聯合充電系統成為電動車統一充電標準。 Toyota預計從2025年推出特定車款,以及Lexus全電車款都會開始採 Mash Yang 1 年前
科技應用 Google AI 人工智慧 機器人新創 Geoffrey Hinton Vayu Robotics 「AI 教父」前 Google 副總裁 Geoffrey Hinton加入機器人新創 Vayu Robotics 機器人新創 Vayu Robotics專注於AI視覺技術,希望不依賴精準地圖,就能讓機器人自動識別道路。 有「人工智慧教父」 (Godfather of AI)稱號的加拿大電腦與心理學者Geoffrey Hinton,在今年5月宣布辭去Google副總裁與工程學者職務之後,確定加入機器人新創Vayu Robotics擔任顧問。 Vayu Robotics創立於2021年,主要藉由人工智慧視覺取代光達等感測元件,同時也標榜不仰賴精準地圖資訊,透過少量真實影像進行訓練,即可讓機器人能自動識別道路狀態,並且以自動化形式上路運作。 而Vayu Robotics共同創辦人暨技術長Nitish Sriva Mash Yang 1 年前
汽車未來 機車 KYMCO 光陽 國民車 Many RCS Moto 光陽以 TIME TO ROAR 公布魔鬥系列四大白牌旗艦燃油機車,包括 RCS Moto 運動旗艦、 Many Moto 個性旗艦、 RomaGT 休閒跑旅與 K1 全民旗艦 光陽 KYMCO 在 2023 年 8 月至 9 月憑藉 GP125 拿下台灣白牌機車單一車款銷售冠軍,再次引燃台灣燃油機車的戰火;光陽除了藉機趁勝追擊推出更多優惠車款以外,也理解消費者對於個性化車款的需求,於 2023 年 9 月 26 日舉辦「轟動時刻 TIME TO ROAR 」發表會,接連公布四款「 Moto 家族」魔鬥系列旗艦白牌燃油車款,包括強調為賽道而生的運動旗艦 RCS Moto ,復古個性車款 Many Moto ,主打「白牌小 AK 」的運動跑旅 RomaGT ,與配有大動力、 LED 頭燈的全民旗艦 K1 。此外光陽也宣布將與義大利 miniGP 賽道品牌 OHVALE Chevelle.fu 1 年前
新奇搞笑 Google 簡訊 SMS RCS iPager Google 為呼籲蘋果淘汰過時的 SMS 簡訊架構並轉換到 RCS ,拍攝一支嘲諷意味十足的 iPager 短片 Google Android 為了呼籲蘋果捨棄過時的 SMS 簡訊系統並轉換到新式的 RCS 即時通訊架構 ,在 Android 官方頻道上傳了一支嘲諷味十足的 Meet iPager - Help Apple #GetTheMessage 短片,利用虛構的復古呼叫器 iPager 諷刺蘋果至今仍在使用於 1991 年問世、缺乏加密、群組聊天功能不佳、停留在像素解析度圖片的 SMS 。 Google 虛構的 iPager 對公元 2000 年後才出生的年輕人應該相當陌生,畢竟 iPager 就是已被時代淘汰的呼叫器(或稱 BB 扣),大約在 1990 年代呼叫器的重要程度與現在智慧手機差不多, Chevelle.fu 1 年前
科技應用 ericsson 華為 5G 華為與 Ericsson 簽定全球專利交叉許可協議 涵蓋 3G 至 5G 技術 華為與Ericsson簽約,共同授權3G、4G及5G網路技術專利,可能預示華為將重返5G手機市場。 華為近期宣布與Ericsson簽署長期全球專利交叉許可授權協議,其中涵蓋3G、4G及5G行動網路在內技術,並且對應3GPP、ITU、IEEE與IETF等國際標準,而對應設計則包含通訊網路基礎設施及終端設備。 依照協議內容,將允許華為、Ericsson在全球範圍使用彼此交叉授權許可授權專利,同時也將強化華為在3G、4G及5G連網技術專利應用佈局。 而華為強調在過去20年以來持續成為行動網路、Wi-Fi及多媒體編解碼技術主要資訊及通訊科技標準提供者,更在2022年在歐洲專利遞交申請4505項技術專利 Mash Yang 1 年前
遊戲天堂 Android qualcomm AYANEO Snapdragon G3x Gen 2 遊戲掌機 Gamecson 2023 :中國遊戲掌機品牌 AYANEO 宣布將推出搭載 Snapdragon G3x Gen2 的 AYANEO Pocket S 早在 Steam Deck 問世前,市場上就不乏採用 x86 晶片與 Windows 系統的遊戲掌機,只是當時缺乏天時地利人和,軟硬體整合需要玩家自己多作功課,故僅受到部分狂熱者關注與使用;而深耕 PC 架構遊戲掌機多年的中國 AYANEO 繼 2022 年公布搭載聯發科天璣 1200 的 Android 掌機 Pocket AIR 後,在 Gamescon 2023 高通公布全新 Snapdragon G 系列遊戲掌機平台後,宣布將於 2023 年內推出搭載 Snapdragon G3x Gen 2 的 AYANEO Pocket S 。 ▲此次公布的 Pocket S 機型為著重輕巧的標準 Chevelle.fu 1 年前
開箱評測 Panasonic 藍牙耳機 ldac 真無線耳機 Technics EAH-AZ60M2 Technics EAH-AZ60M2 真無線降噪耳機評測,較前一代聲音更純淨、三點裝置連接更方便 隸屬 Panasonic 旗下高階音響子品牌 Technics 在 2023 年為其真無線耳機增加更多產品選擇,其中追加頂級產品 EAH-AZ80 ,同時將前一代旗艦產品 EAH-AZ60 與入門產品 EAH-AZ40 換上全新數位平台,推出小改版的 EAH-AZ60M2 與 EAH-AZ40M2 ; EAH-AZ60M2 在相同的物理技術設計採用新一代藍牙平台,得到音質的些許提升與新功能,其中值得矚目的是支援三個裝置的三點連接,與後續預計透過軟體更新支援 LE Audio ,此次也針對 EAH-AZ60M2 進行評側。 ▲包裝設計較前一代縮小,並採用無塑永續材質 ▲耳塞使用 DURATION Chevelle.fu 1 年前
科技應用 Google Google Drive Workspace Docs 電子簽名功能 數位簽名 Google Docs、Google Drive 文件內容新增電子簽名功能 Google Workspace中加入電子簽名功能,允許使用者在Docs和Drive文件簽名,目前僅為Beta版功能,希望可優化數位化工作流程,並與Box、Dropbox競爭。 Google宣布在其Workspace服務增加電子簽名功能,並且以公開測試形式開放使用者體驗,讓使用者能在Google Docs或Google Drive服務內的文件內容進行數位簽名。 此功能先前是以Alpha版本透過有限功能形式提供測試,此次更新為Beta版本,則是預計在未來15天內開始向個人Workspace用戶提供,而小型工作室與企業則可向管理人員申請使用。 除了能在文件內簽署數位簽名,Google接下來還計畫增 Mash Yang 1 年前
產業消息 ericsson mediatek 聯發科 5G 行動寬頻 FWA 固定無線接取 Ericsson 與聯發科 565Mbps 再度突破 5G 上行紀錄,鎖定基於 5G 固定無線接取應用 Ericsson 日前與聯發科 MediaTek 共同實現 440Mbps 的 5G 上行紀錄後,雙方再攜手超越先前紀錄,以 2.1GHz 的 FDD 頻段與 3.5GHz 的 TDD 頻段進行上行單用戶多路徑傳輸 SU-MIMO 與上行鏈路載波聚合,透過 3 個發射( 3Tx )天線實現 565Mbps 的上行新紀錄;此次的突破性上傳速率將有助於近期市場需求升溫的固定無線接取( FWA ,或俗稱無線固網)應用,提供更高速的聯網速度與容量,無論對消費級應用或企業專網都將帶來突破性的體驗。 FWA 是行動寬頻的延伸應用,旨在利用行動寬頻高速、不須架設電纜的屬性取代有線固網,在難以架設光纖或電纜的 Chevelle.fu 1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