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科技:政治不正確的ThinkPad大和實驗室回憶錄(下) 沒比較就沒有不滿
前情提要。很久很久以前,筆者某次造訪某間日式料亭,碰到老婆是四川人的廚師老闆,跟某位客人抬槓中國未來可能會發生的內部問題,老闆就講了一句話,讓筆者畢生難忘:「不滿,是透過比較出來的。」嗯,大和實驗室之旅,有沒有松花堂便當這件事的確很重要,沒有的話我就會比較不滿。 所以2019年底就有某位神經病一次扛著平日的3台筆電:公司配發的Surface Book 2、公司同事借用的Macbook Air、以及自己私用的傳統七列鍵盤的ThinkPad 25週年紀念機,從台灣飛到日本,行李重量暴增,只為了在大和實驗室的日本人面前好好的比一比,當然現場的並不只是比較鍵盤,更是筆者長期累積的心得分享,當3台筆電在
5 年前
微軟 Surface Laptop 3 在台推出,率先引進 13.5 吋機型
微軟在 2019 年 10 月宣布新一代 Surface 產品陣容時,也將產品線當中唯一的一款傳統筆記型電腦設計產品 Surface Laptop 進行大幅度更新,除了平台全面升級到 Intel Ice Lake 外,白金色與鈷藍色的 C 件的 Alcantara 材質,全機身具更強烈的金屬質感,其中 15 吋版本更首度採用與 AMD 客製化的 Ryzen APU ,而台灣微軟也終於在 2020 年 2 月宣布在台推出 13.5 吋版本,引進墨黑、砂岩金、白金與鈷藍四色,官方建議售價自 36,088 元起,線上通路的價格則為 32,888 元起。 ▲ Surface Laptop 3 具備 U
5 年前
[經典技研堂] 帶著微軟原力出生的高生產力平板電腦:Microsoft Surface
時間回到 2012 年,過去幾年,Microsoft //Build 和 Intel 最核心的 IDF 雖然場地不見得在同一個,卻總是安排的時間很接近,方便與會者直接請一週公假,然後一次上完「 Wintel 」神教的信徒大會。結果,當年台灣科技業整個暑假的茶餘飯後八卦,全部圍繞在 Wintel 聯盟是否真的要崩解這件事情上面。 看其他經典技研堂筆電:華碩EEEPC、IBM ThinkPad 蝴蝶機、SONY Vaio UX50、Panasonic Toughbook以及MBA。 Surface 是微軟公司第一個電腦硬體 那幾年,我們都知道 Microsoft 和 Intel 已經像是貌合神離的
微軟真無線耳機Surface Earbuds確定延至明年春季推出
Surface Earbuds操作介面主要透過圓形外側表面觸控,耳塞部分則採用貼近耳型設計,針對Spotify加入可透過在外側表面滑動、觸控控制音樂播放功能,搭配充電攜行盒使用的話,將可對應長達24小時使用時間,建議售價249美元。 微軟原訂今年底推出的真無線耳機Surface Earbuds,稍早由微軟產品長Panos Panay證實將延後至2020年春季。 依照Panos Panay的說法,主要是為了更好使用體驗與產品品質,因此才延後至明年春季推出。不過,Panos Panay並未說明現行設計有哪些細節影響使用體驗。 相比其他真無線耳機,Surface Earbuds採用圓形外側造型,除了
5 年前
Surface Pro X簡單玩:微軟與高通再度合作 對應更豐富的常時連網體驗
以目前使用情境來看,Surface Pro X不免還是會面臨應用軟體、服務原生相容,以及常時連網使用體驗伴隨著多組網路資費問題,同時使用者所需使用軟體仍僅能透過模擬方式相容使用,可能還是會造成使用者在價格與使用體驗考量之下,選擇目前也能做到更加輕薄設計,同時待機使用時間同樣可以拉長的一般筆電產品。 相比過去推出第一款採用Arm架構設計的Surface RT,由於累積先前與Qualcomm合作基於Snapdragon處理器的常時連網筆電設計經驗,使得微軟今年推出的Surface Pro X有更高完成度。 採用Arm硬體架構設計,使得Surface Pro X機身變得更為輕薄 在Surface P
5 年前
微軟Surface產品將帶動軟硬體整合效益 雙螢幕比可凹折螢幕提供更大多工效率
微軟認為現行使用體驗實體雙螢幕設計比可凹折螢幕較能帶動多工效率,同時對於OEM廠商、開發者來說也較能打造實際應用產品,或是推行對應雙螢幕使用體驗的服務內容,提昇更高的工作效率。 在台灣宣布推出Surface Pro 7及Surface Laptop 3上市消息後,微軟隨後也在中國地區舉辦Surface系列產品上市活動,同時也邀請微軟產品長Panos Panay實際介紹稍早於美國紐約發表會上揭曉產品,其中更包含採雙螢幕設計的Surface Neo,以及雙螢幕手機Surface Duo。 微軟產品長Panos Panay 對於Surface系列機種的想法,Panos Panay認為不同的Surfa
5 年前
Surface Pro 7台灣開賣 售價28088元起 新款Surface Laptop 3將於12月推出
Surface Pro 7同樣主打2 in 1使用體驗,以及觸控、鍵盤、滑鼠與手寫操作模式,並加入USB-C連接埠設計、支援65W供電,並採用Intel第10代Core i系列處理器,售價新台幣28088元起跳、最高售價為新台幣74888元。Surface Laptop 3,則將推出15吋版本與AMD Ryzen處理器版,11月11日開放預購,並且在12月提供銷售,具體硬體規格、實際上市時間與售價都還沒有公布。 今年在10月初於紐約發表會上隨著眾多Surface品牌產品推出的Surface Pro 7,稍早隨著新款Surface Laptop 3一同進到台灣市場,其中前者將以新台幣28088元
5 年前
微軟UWP形式Windows App 可轉換相容搭載Android作業系統的Surface Duo雙螢幕手機
微軟認為開發者透過Universal Windows Platform形式打造的App,可藉由Xamarin工具轉換成Android平台相容App,如此即可在Surface Duo執行運作,或是透過其他模擬方式達成相容使用效果。 對於稍早對外揭曉採用Android作業系統的Surface Duo,微軟在回覆開發者相關質疑中,透露Surface Duo將可相容使用以Universal Windows Platform形式打造的App。 依照微軟先前說法,透過Surface Duo串接Google Play Store應用資源,同時也能使用微軟旗下服務,將能藉此發揮更大效益。 由於採用Androi
5 年前
微軟認為軟性螢幕實用性不佳 Surface Duo才採用獨立雙螢幕設計
微軟認為單面、可凹折的軟性螢幕確實較美觀,甚至可以在單一螢幕顯示完整畫面內容,但仍有大量生產難度,以及軟性螢幕凹折處可能會有凹痕、相對容易損壞等實際使用情況,因此微軟採用獨立分開的雙螢幕設計,還是有其考量原因。 在發表會後續中,微軟產品長Panos Panay進一步解釋此次揭曉的Surface Duo設計理念,同時也說明為什麼在此項產品採用兩組獨立分開的螢幕設計,而非採用單面、可凹折的軟性螢幕。 依照產品定位來看,Surface Duo在Surfae系列產品中補齊手機產品缺口,使得Surface系列產品涵蓋桌機、筆電、2 in 1變形平板,以及行動力更高的手機使用需求。 而此次推出搭載雙螢幕設
5 年前
微軟Windows 10 X再次喚醒雙螢幕裝置使用趨勢 將搭載在更多裝置
Surface Neo與Windows 10 X的問世,更代表未來多螢幕形式的筆電設計將會成為主流,同時也預期會有更多配合跨螢幕、跨裝置,甚至同時可在多螢幕上使用的應用服務將會越來越普遍。 此次配合Surface Neo一同亮相的Windows 10 X,是微軟特別針對雙螢幕設計裝置打造的Windows作業系統,同時也明顯針對雙螢幕使用需求量身打造合適操作介面。而在微軟Surface Neo正式對外揭曉後,Windows 10 X作業系統預期也會開始提供給合作夥伴使用,因此接下來應該就會看見越來越多採用Windows 10 X作業系統的雙螢幕裝置問世。 實際上,雙螢幕設計的裝置從很早之前就已經
5 年前
友站推薦
微軟 Q4 財報因晶片短缺略顯疲態,反觀雲端服務 Azure 逆勢成長
INSIDE - Archer
全新二合一高效能筆電 Surface Pro 7 在台上市
關鍵評論 - 市場快訊
微軟硬體產品動作頻頻,除了號稱iPad殺手的Surface Go上市、更定於明年上市手機
INSIDE - 【合作媒體】iFanr愛範兒
微軟可能針對 Azure 伺服器、Surface 系列產品打造自製 Arm 架構處理器
INSIDE - Mashdigi
2017 年最難修的電子產品:微軟第一,蘋果第二
INSIDE - 【合作媒體】iFanr愛範兒
微軟將停止生產 Microsoft 品牌滑鼠、鍵盤,售完為止
INSIDE - Chris
微軟 Surface 新機亮相 專為 Windows 11打造
INSIDE - 中央社
微軟 Q1 財報亮眼,雲端業務飆漲五成,首次單季純益破 200 億美元!
INSIDE - 趙正瑋
就是要雙螢幕!微軟 Surface 發表會新品總整理
INSIDE - 鉅亨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