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應用 三星 SmartThings CES 2023 Family Hub Plus 三星 Family Hub Plus 智慧冰箱發表 有 32 吋大觸控螢幕 可線上訂購日常用品、顯示照片影片、網路影片等 三星也與亞馬遜密切合作,讓Family Hub Plus智慧冰箱能直接透過連網方式,讓使用者點按螢幕內容即可完成線上訂購商品,並且透過亞馬遜服務快速地送到家。 在CES 2023正式開展前,三星預先宣布名為Family Hub Plus的智慧冰箱,並且將冰箱門上顯示螢幕尺寸一口氣從原先的21吋增加至32吋。 而將螢幕尺寸放大,更意味此款智慧冰箱可顯示內容將變得更加豐富、多元,並且能讓使用者用於顯示家人照片、影片,或是用於線上訂購日常用品,以及與SmartThings連網裝置互動。 隨著此次將機身螢幕加大,三星更進一步提升與SmartThings物聯網裝置互動功能,並且進一步整合包含空氣品質維護 Mash Yang 2 年前
新品資訊 三星 筆電 5G Windows on Arm Snapdragon 8cx Gen 3 三星公布搭載高通 Snapdragon 8cx Gen 3 的 Galaxy Book2 Pro 360 筆電,號稱影片播放電力達 35 小時 雖然高通的自主架構筆電處理器最快要至 2024 年才能商用化,不過高通在這段過渡期也仍持續公布 Snapdragon cx 系列處理器,只是 2021 年底公布的新一代平台 Snapdragon 8cx Gen 3 至今採用的裝置仍不多,印象中就是聯想在 MWC 首發的 ThinkPad X13s 與微軟的 Surface Pro 5G 版本;不過三星在 2022 年將結束之際公布了一款採用 Snapdragon 8cx Gen 3 的新筆電 Galaxy Book2 Pro 360 ,雖是與 2 月公布的 Intel 版本相同的外型與機構設計,但借助平台轉換到高通平台,影片續航力具備驚人的 Chevelle.fu 2 年前
產業消息 三星 台積電 Galaxy Z Galaxy S22 Galaxy Z Fold4 Snapdragon 8 Gen 2 Galaxy S23 Galaxy Z Flip 4 中國爆料者指稱三星摺疊機已佔三星高階機 1/5 出貨,並吐槽三星製程達不到 Galaxy S23 使用的 Snapdragon 8 Gen 2 高頻版時脈 中國爆料者冰宇宙 Ice Universe 在個人微博連續貼出兩則與三星相關的消息,其一是三星在 2022 年的旗艦機銷售比重有所變化, Galaxy S22 系列的表現略減,但摺疊機 Galaxy Z 系列的銷售顯著提升,使得三星摺疊機在三星旗艦機的比重達到 1/5 ;另一個與三星相關的消息則是指稱 Galaxy S23 將使用的高時脈版 Snapdragon 8 Gen 2 仍為台積電代工,因為三星 4nm 製程的良率無法達到高時脈。 ▲三星 Galaxy Z 摺疊機較上一代出貨成長近 3 成,使得摺疊機佔三星高階機比重達 1/5 根據冰宇宙的說法, Galaxy S22 在 10 個月累 Chevelle.fu 2 年前
產業消息 三星 AMD gpu AI 加速運算 HBM-PIM AMD Instinct MI 100 三星將 AMD Instinct MI 100 加速 GPU 改用 PIM 技術記憶體建構 96 個 GPU 的加速系統,較傳統記憶體提升 2.5 倍效能與減少 2.67 倍能耗 三星電子宣布以高達 96 個 AMD Instinct MI 100 加速 GPU 與 PIM 記憶體晶片結合,建構一套超大型加速運算系統,也是全球首個結合 PIM 晶片與 GPU 的加速架構,在進行 T5 語言模型訓練時相較搭配原本不具備 PIM 技術的 HBM 記憶體,整套系統能夠提升 2.5 倍效能與減少 2.67 倍能耗,將有助大幅提升 AI 運算性能。 ▲ PIM 記憶體技術是在記憶體內整合 AI 運算架構做為將資料傳輸最佳化的手段,能減少不必要的資料傳輸與移動行為 PIM 記憶體全稱是 processing-in-memory ,是一種在記憶體內整合 AI 運算的記憶體晶片,強調可 Chevelle.fu 2 年前
產業消息 三星 台積電 半導體 三星 2023 年將擴大半導體產能 市場需求恢復時可快速銜接 在Intel、台積電接連在美國亞利桑那州興建擴廠產線,三星顯然也計畫在美國大規模生產3nm製程晶片產品,藉此吸引更多無晶圓廠公司如NVIDIA、Qualcomm等晶片業者青睞。 相較其他競爭對手對於未來規劃相對保守情況,三星計畫在2023年擴大其半導體產能,以利在日後需求增加情況下,可以更快銜接市場發展。 依照首爾經濟日報 (Seoul Economic Daily)取得消息,三星計畫提高位於平澤市 (Pyeongtaek)的P3廠產生,藉此增加12吋晶圓動態記憶體產能,預期將使產能提升至每月7萬片,此外也將擴展提供晶片代工的4nm製程技術產能,同時也將採購增加至少10台極紫外光設備。 三星目 Mash Yang 2 年前
科技應用 三星 4K UHD MINI LED Odyssey Neo G7 Smart Hub 三星在 Odyssey Neo G7 電競螢幕在台灣推出 支援量子點技術 提高遊戲遊玩體驗 除了進階的電競效能,Odyssey Neo G7更搭載量子矩陣技術、符合HDR600規格與4K UHD解析度,並且內建Smart Hub智慧功能,使用者僅需連上網路即可輕鬆觀賞Netflix、YouTube和Disney+等OTT串流媒體服務,加上防眩光設計,藉此降低眼睛疲勞。 今年初在台灣市場推出Odyssey Neo G8電競顯示螢幕後,三星稍早接續推出Odyssey Neo G7平面UHD電競螢幕,採用高畫質Mini LED量子矩陣技術、防眩光霧面螢幕設計,藉此滿足更多遊戲使用體驗。 Odyssey Neo G7 43吋平面UHD電競螢幕,以高畫質的Mini LED量子矩陣技術,搭配防眩 Mash Yang 2 年前
新品資訊 三星 4k UHD freesync 電競螢幕 MINI LED Odyssey Neo G7 三星推出採用 Mini LED 量子矩陣的 Odyssey Neo G7 平面 UHD 電競螢幕,採用防眩光 43 吋面板 三星宣布在台推出 Odyssey 系列電競螢幕新成員 Odyssey Neo G7 ,為 43 吋 UHD 平面大螢幕機種,同時具備 Mini LED 量子矩陣背光技術與防眩光霧面面板,同時還支援 Smart Hub 影音串流功能。 ▲年節促銷活動 Odyssey Neo G7 建議售價為 39,900 元,預計 2023 年 1 月中旬在台推出;此外台灣三星也在新春之際提供多款 Odyssey 電競螢幕的新春優惠,如 Odyssey Ark 55 吋可選 Nintendo Switech ( OLED 款)或是 Galaxy Z Flip5 ( 8GB RAM + 128GB )擇一,高階機 Chevelle.fu 2 年前
產業消息 三星 Android galaxy s galaxy a Galaxy A7x 傳三星將再精簡 Galaxy A 系列產品線, Galaxy A7x 系列將成絕響 三星的 Galaxy A 系列在中價位與入門級產品相當受歡迎,其中又以中高階機型 Galaxy A5x 系列最受消費者喜愛,現在傳聞三星將調整 Galaxy A 系列產品線,有意將不上不下的 Galaxy A 旗艦系列 Galaxy A7x 系列取消。 ▲三星 Galaxy S FE 原本是作為填補 Galaxy S 與 Galaxy A 之間的產品,但最後也由於產品線過於細分而不再推出 以較早期的產品規劃, Galaxy A 系列甚至還出現過不遜於 Galaxy S 系列的 Galaxy A9 等級產品,不過最終也在進行產品線簡化後,進一步被 Galaxy S FE 系列取代;而這次傳出被取 Chevelle.fu 2 年前
產業消息 三星 AMD 記憶體 amd zen DDR5 12nm 三星宣布 2023 量產 12nm 製程 DDR5 記憶體,並完成與 AMD Zen 架構處理器相容認證 三星電子宣布完成業界首個基於 12nm 製程的 DDR5 記憶體顆粒開發,並預計於 2023 年進行量產,將鎖定包括運算、資料中心與人工智慧等應用領域。三星此新型 DDR5 記憶體採用 12nm 製程,單顆粒為 16Gb DDR5 容量同時也完成與 AMD 的記憶體顆粒的相容性認證。 ▲三星 12nm 製程 DDR5 記憶體將可達 7.2Gbps 傳輸性能 三星 12nm DDR5 的關鍵技術是能增加電容的新型 High-K 材質與改善關鍵電路特性,結合 EUV 技術,使這項技術生產的顆粒能有業界最高的密度,同時能將晶圓生產良率提升 20% ;此外依據最新的 DDR5 規範,三星 12nm D Chevelle.fu 2 年前
科技應用 三星 Galaxy 三星將解除成本控管限制 設法讓旗下產品更具競爭力 不與中國品牌在低價市場競爭 過往三星主力推動的Galaxy系列旗艦機種逐漸被各品牌產品瓜分市佔,尤其蘋果推出iPhone機種更持續佔據多數旗艦手機市場,而新興市場、中國市場更面臨中國業者競爭,同時目前主打的螢幕可凹折手機更處於早期發展階段,因此並未有出色表現。 韓國經濟日報報導指稱,三星副總裁韓宗熙在近期的內部會議中指示,將透過解除成本控管限制,將進一步讓旗下產品更具競爭力,避免陷入與中國業者在低價產品競爭局面。 三星過往為了競爭新興市場,藉由成本控管方式推出A系列中階及入門機種,但仍不敵中國業者藉由大量壓低成本的競爭壓力。而在高階機種部分,除了與其他品牌Android機種競爭市場之外,三星也面臨與蘋果搶奪市場的壓力,形 Mash Yang 2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