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新聞 macbook MacBook Pro intel ARM x86 MacOS 現行 MacBook Pro 13" 將成短命款,知名分析師郭明錤預估蘋果年末將先把 MacBook 13 轉為 Arm 架構 雖然蘋果才預期在稍晚宣布把 MacOS 轉換到 Arm 架構,筆者個人預測蘋果可能先從輕度設備如 MacBook 、 MacNook Air 或 Mac Mini 陸續轉換,但根據知名分析師郭明錤的預估報告,蘋果首波的 Arm 架構 MacOS 設備將是才剛改版不久的 MacBook 13" 與 24 吋的 iMac ,且基於 Arm 架構的 MacBook 13" 最快可能在年底就會問世。 郭明錤在預測報告中指出,蘋果的 MacOS Arm 架構轉移計劃約略將有 12 到 18 個月的產品緩衝期,在轉換平台後,可望較現行 Intel 硬體提升 50% 到 100% 性能; Chevelle.fu 4 年前
蘋果新聞 蘋果全球開發者大會 Mac macbook intel ARM WWDC 2020:蘋果將Mac處理器換成ARM架構有何企圖? 這並非蘋果第一次更換Mac產品線的處理器,但綜觀過去改革的歷史,總有脈絡可循。這次蘋果預計將Mac產品線的處理器從Intel x86架構改為ARM架構處理器,為什麼呢?對於蘋果又有些什麼好處? 初期不會全面換上Arm架構設計 依照市場消息指稱,蘋果將在今年首度以線上形式具辦的WWDC 2020活動上,公佈過去已有不少傳聞的Arm架構MacBook,而在面臨原本適用於Intel x86架構處理器硬體環境的軟體會有相容運作挑戰,蘋果為什麼還會想要改用Arm架構處理器? 蘋果並非首次在Mac系列產品更換處理器 實際上,若蘋果確實在接下來的WWDC 2020活動公佈首款採用Arm架構處理器的MacBo Mash Yang 4 年前
蘋果新聞 macbook intel ARM x86 MacOS WWDC 2020:蘋果將MacOS自x86轉移到Arm 為的是掌握硬體自主權 雖然數年前即傳出蘋果將全面在 iOS 與 MacOS 使用基於 Arm 的自主架構 CPU ,不過至今仍未實現,但根據近期傳聞與爆料,蘋果應該有望在 2020 年的 WWDC 正式宣布推出基於 Arm 架構的 MacOS 計畫,面對自 2006 年宣布從 PowerPC 轉向 Intel x86 架構也差不多 15 年,若此次真的成真,那也是一個時代的結束與新開始。 只要技術達標就不願受制於人的蘋果 ▲ iPad Pro 不斷強調性能不遜於文書筆電,但畢竟 iOS 與 MacOS 本質不同,仍難以相互取代 對於蘋果而言,為什麼要自 Intel 轉向自主開發處理器,筆者認為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掌握更 Chevelle.fu 4 年前
產業消息 ARM gpu 虛擬化 mali vgpu 虛擬機器 Arm 針對車載需求,為 Mali GPU 推出具虛擬化功能的 DDK 驅動程式開發套件 除了中控台的車載娛樂系統以外,現在在汽車電子領域,虛擬座艙系統也蔚為主流,同時在智慧手機的使用體驗推波助瀾下,新一代的駕駛人也希望在車載顯示器與人機互動有類似智慧手機的體驗;作為目前在數位駕駛艙有高達 85% 市佔率以及在智慧手機有 99% 以上市佔率的 Arm ,也看到汽車電子市場產生新需求,推出全新的 Arm Mali DDK 驅動程式開發套件,針對數位駕駛艙情境提供 GPU 虛擬化功能。 而 Arm 在數位駕駛艙的重要夥伴 Audi 也將使用來自三星的 Exynos V9 解決方案平台,並於 2022 年式車款使用 Arm Mali GPU 虛擬化技術。 Arm Mali GPU 虛擬化 Chevelle.fu 4 年前
蘋果新聞 Mac intel ARM WWDC 2020 蘋果 WWDC 2020 可能公布基於 Arm 架構的 Mac 產品 短期內與 Intel x86 處理器並行推出 蘋果短時間會採取Intel CPU與Arm架構處理器併行使用模式,但若日後Arm架構處理器所能對應效能,以及在指令集功能持續精進,或許蘋果將會考慮在更多Mac產品導入Arm架構處理器設計。 聽內容: 顯然是為了讓Mac開發者能提前準備 彭博新聞報導指稱,蘋果將會在今年透過線上呈現的WWDC 2020活動上,正式揭曉採用Arm架構處理器的Mac產品計畫,藉此讓Mac開發者能提前為此做好準備。 先前有不少分析看法認為蘋果最快會在今年底,或是明年初推出換成Arm架構處理器的MacBook,預計開始從目前採用x86架構設計的Intel處理器,逐漸全面移轉至Arm架構處理器,讓Mac系列機種能有更低耗電 Mash Yang 4 年前
科技應用 三星 ARM M6 exynos Cortex-X 三星透露已放棄研發的第六代自製處理器架構 M6 資訊 原本可大幅提昇運算效能 針對後來取消自製處理器架構發展,轉向與Arm深入合作客製化處理器架構設計,三星表示主因在於指令集編寫資源不足,因此後續決定與Arm深度合作,藉其資源繼續發展客製化處理器設計。 但後續隨著團隊解散而胎死腹中,後來轉與Arm合作客製化方案 由三星奧斯汀研究中心團隊於電機電子工程師協會 (IEEE)舉辦的國際計算機架構會議 (ISCA)所公布論文,其中透露三星過去以來在自製處理器架構設計的演進,其中更包含三星奧斯汀研究中心團隊在去年底解散之前提擬的第六代自製處理器架構M6設計細節。 三星奧斯汀研究中心團隊於2011年成立,第一款自製處理器架構應用在2015年推出的Galaxy S7所搭載處理器Exy Mash Yang 4 年前
產業消息 三星 CPU AMD ARM 智慧手機 聯發科 AMD 傳推出 Ryzen C7 處理器,採台積電 5nm 製程、 Arm 半客製 Cortex-X1 CPU 、 RDNA 2 架構與搭配聯發科 5G 數據機 AMD 雖然與 Arm 進行授權許久,原本也規畫有 Arm 架構的伺服器,不過目前為止除了原本伺服器處理器計畫擱淺外,主要是在 CPU 產品使用 Arm 的安全核心架構;而先前 AMD 宣布與三星合作,將 RDNA GPU 授權給三星,計畫做為三星未來行動處理器的 GPU ;不過最近有個奇特的傳聞,表示 AMD 將進行行動平台,推出名為 Ryzen Mobile 的產品線,而架構則將以 Arm CPU 授權與自家 RDNA 整合,同時採用台積電 5nm 製程,搭配聯發科 5G 數據機技術,若傳聞為真,也給人許多遐想空間。 Arm 推出 Cortex-A78 CPU 、 Cortex-X Cus Chevelle.fu 4 年前
科技應用 CPU ARM Snapdragon Cortex-X Arm 推出 Cortex-X CPU 客製設計方案 打造更多差異的處理器產品 並實現更高峰值運算效能 相比過去提供可加入合作夥伴自訂硬體指令集,但仍須依循Arm既有CPU架構、實際可做出明顯差異比重不高的半客製化設計方案,Arm預期藉由Cortex-X CPU客製設計方案讓日後由不同合作夥伴打造處理器產品,可以有更明顯區隔,甚至可以針對特定運算領域需求進行強化,而非僅只是在運作時脈、指令集等部分有差異。 同時也計畫讓更多合作夥伴打造處理器有明顯差異化 針對此次提出的Cortex-X CPU客製設計方案,與先前Arm所提供半客製化設計方案的差別,Arm台灣應用工程總監徐達勇說明主要在於設計需求上的差異,後者主要是針對Arm提出設計方案加入合作夥伴獨有硬體指令集,而在前者中則會以合作夥伴針對特定運 Mash Yang 4 年前
科技應用 ARM gpu Mali-G77 GPU Mali-G68 GPU Arm 揭曉全新 Mali-G78 GPU 設計 比 G77 提升 25% 效能 Arm Mali-G78 GPU將在Arm架構處理器實現PC等級或等同電玩主機般的遊戲畫面表現,同時也能應用在影像識別等機器學習領域,甚至對應更沉浸的混合實境視覺體驗,約比上一款Mali-G77 GPU提昇25%效能表現。 同步推出針對中階處理器打造的Mali-G68 GPU 去年在Computex 2019期間揭曉Mali-G77 GPU設計後,Arm此次宣布更新同樣以Valhall架構打造的Mali-G78 GPU,同時也連帶推出新款定位中階規格的Mali-G68 GPU。 相比去年推出的Mali-G77 GPU採用最高16組核心,此次揭曉的Mali-G78 GPU最高可對應24組核心設計 Mash Yang 4 年前
科技應用 CPU ARM Cortex-A77 CPU Cortex-X Arm 新款 Cortex-A78 CPU、彈性更高的Cortex-X客製設計方案發表 未來包含Qualcomm、三星、聯發科在內處理器廠商都會採用Arm此次提出設計,相關處理器產品預期會在2021年前後陸續問世。 針對運算效能需求越來越高的手機等產品打造 接續去年推出的Cortex-A77 CPU設計,Arm此次揭曉的Cortex-A78 CPU將以更精簡製程技術打造,同時帶來至少20%運算效能提昇。同時,Arm也宣布提供能以更具體客製化形式打造處理器的Cortex-X CPU客製設計方案,而Cortex-X1 CPU更是第一款以此設計方案打造產品,約比Cortex-A77 CPU額外帶來30%效能提昇表現。 Arm此次提出的Cortex-A78 CPU,同樣採用DynamIQ Mash Yang 4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