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應用 蘋果 自駕車 知名分析師郭明錤認為 蘋果自駕車處於早期發展階段 可能 2028 才揭曉 郭明錤認為依照蘋果對於產品的高度規格要求,自駕車有可能不會太快進入市場,甚至可能延後至2028年才正式揭曉。 同時也警告投資者避免在此時過度觀望相關股市投資機會 雖然過去也曾指出蘋果自駕車預計在2023年至2025年間問世,但天風證券分析師郭明錤在稍早提出分析報告表示,目前有關蘋果此項產品具體細節仍不明確,因此目前有可能仍處於早期開發階段,因此蘋果較有可能選在2025年至2027年間公布此項產品。 同時,郭明錤也認為依照蘋果對於產品的高度規格要求,此項產品有可能不會太快進入市場,甚至可能延後至2028年才正式揭曉。 但是相較市場認為蘋果自駕車將會改變傳統車廠發展,同時也會加速自駕車技術應用成長 Mash Yang 4 年前
科技應用 自駕車 Nuro 無人送貨車新創 Nuro 成為加州第一家獲准商用化的自駕車公司 比大拇指辨識就可無接觸取貨 Nuro已打造不具備方向盤、油門等控制介面的原型車R1,藉此讓車輛存放貨物容積增加,並且透過讓收貨人自行點按車門上觸控螢幕解鎖,現在更讓收貨人可對著自駕車上的鏡頭比大拇指,即可由遠端監控人員確認收貨人身分後將車門開啟,實現真正無接觸的貨品領取方式。 目前先在舊金山灣區、聖塔克拉拉拉郡、聖馬刁郡特定道路提供貨品遞送服務 由曾經負責自駕技術發展的前Google員工朱佳俊與Dave Ferguso共同創立的Nuro,稍早宣布成為加州第一個以自駕技術投入商業應用的新創公司。 Nuro創立於2016年,最早是以Toyota Priuse油電混合車款改裝,並且透過人力手動方式遠距操作,後續則打造不具備方向 Mash Yang 4 年前
科技應用 atari DeepMind 人工智慧技術 MuZero DeepMind 打造會自主學習的人工智慧 MuZero 有助自駕車、機器人面對新的未知狀況 DeepMind在MuZero技術採用不同作法,而是讓人工智慧可依照當前蒐集資訊進行分析學習,藉此縮短在變動條件環境運算所需時間,其中包含當前決策價值、最佳運算決策,以及前一個決策執行成果,藉此進行反覆學習,進而從中學習最佳規則執行決策能力。 可在更短時間熟悉未知規則運算模式 Alphabet旗下人工智慧技術公司DeepMind,宣布推出名為MuZero的人工智慧系統,標榜在完全不了解規則情況下,即可快速熟悉圍棋、西洋棋、將棋,或是57款Atari電子遊戲遊玩規則,並且取得更好遊玩表現。 依照DeepMind說明,MuZero的技術背後,代表可藉由人工智慧技術也覺日常生活中複雜規則,或是事前無 Mash Yang 4 年前
蘋果新聞 蘋果 自駕車 光達設計 iPhone 12 Pro 蘋果自駕車輛 蘋果自駕車輛可能於 2024 年量產 採用全新電池與光達設計 將改變傳統汽車發展模式 蘋果已經與外部合作廠商打造用於測距,並且協助自駕車輛建構3D立體視覺的光達元件,其中部分光達元件技術源自蘋果內部開發設計,電池部分預期採用單芯設計,並且採用活性材料填充的電池規格,其中包含磷酸鐵鋰成分,藉此降低電池使用過程發熱情況,不僅可讓電池對應續航距離更長,同時也能確保使用安全。 預期將會改變傳統車輛市場發展模式 日前才傳出蘋果最快可能會在明年第三季公布旗下自駕車輛產品,路透新聞更進一步報導指稱此款自駕車輛將會在2024年進入生產,並且採用突破性電池技術,藉此提高車輛運作行駛距離,同時也能降低電池製造成本。 而路透新聞報導所指時間,恰好與日前天風證券分析師郭明錤表示蘋果自駕車輛將會在202 Mash Yang 4 年前
蘋果新聞 車載系統 蘋果 i Car 蘋果推出 iCar? 已要求台灣車零件商備貨 車載系統或自駕電動車可能在明年第三季亮相 依照經濟日報報導指稱,蘋果已經開始要求和大、貿聯-KY、和勤、富田等台灣車用零件商開始備貨,因此被猜測可能準備對外揭曉旗下車輛產品,預期最快會在明年第三季,亦即9月左右的秋季對外揭曉。 但目前仍無法確認蘋果是否準備打造完整車輛,或是與車廠合作車載系統 蘋果從很早之前就陸續傳出準備打造具備自動駕駛功能的電動車消息,而近期更有說法指稱蘋果最快會在明年第三季對外公布此款產品。 事實上,蘋果內部確實有不少工程人員投入車輛應用設計,其中包含可作為車輛導航及娛樂系統的CarPlay功能,以及今年推出可模擬車輛數位鑰匙的CarKey功能,讓使用者透過手機解鎖車輛,同時也宣布與BMW車款合作此項功能。 至於是 Mash Yang 4 年前
科技應用 Uber lyft 自駕車 Motional Lyft 將在 2023 年起將自駕搭乘服務推廣到美國更多城市 Lyft與Aptiv、現代投資成立的自動駕駛技術公司Motional合作,近期獲准可在拉斯維加斯公開道路上以無人隨車形式提供自駕搭乘服務,而Lyft也計畫在近幾個月內讓此項服務對外運作,推廣到美國其他城市。 與Uber一樣採外部合作模式推廣自駕搭乘服務應用 Lyft已經在美國拉斯維加斯完成10萬趟自駕搭乘服務,接下來則計畫從2023年起將自駕搭乘服務推廣到美國境內更多城市,讓更多人可以體驗自駕搭乘服務所帶來便利性。 目前Lyft是與Aptiv、現代投資成立的自動駕駛技術公司Motional合作,在過去幾年持續在拉斯維加斯進行測試有專人隨車的自駕搭乘服務之後,近期更獲准可在拉斯維加斯公開道路上以 Mash Yang 4 年前
科技應用 舊金山 自駕車 Zoox Level 5 robotaxi 亞馬遜收購的自駕車新創 Zoox 推出首款 Level 5 等級 4 人座全自駕電動公車:robotaxi robotaxi最高時速可達每小時120公里,內建電池電量約為133kWh,一般情況下約可對應16小時運作時間。而感應部分則透過車頂6組LiDAR光達元件,以及車上多組攝影鏡頭、雷達感應器,最遠可觀察至150公尺遠外的物體,另外也在座位配置安全氣囊系統,在意外發生時確保乘客安全。 預計在舊金山、拉斯維加斯提供搭乘服務 在2018年獲得加州首張自駕車接載服務許可執照,並且在今年6月由亞馬遜收購的自駕車新創公司Zoox,稍早公布旗下第一款無方向盤設計,並且以「robotaxi」為稱的全自駕電動公車。 與Sony、Panasonic打造的全自價接駁車相仿,「robotaxi」也採用箱型、低底盤與大輪 Mash Yang 4 年前
科技應用 Uber lyft Waymo 自駕車 加州將核發自駕車收費搭乘服務營運執照 包含配置隨車人員的搭乘服務與全自動運作的搭乘服務 加州收費自駕車搭乘服務中,將區分有配置隨車人員的自駕車搭乘服務,以及全自動運作的自駕車搭乘服務,兩者均可作為收費使用服務項目,但對於採全自動運作˙自駕車搭乘服務將會要求更高安全規範。 Waymo、Uber與Lyft將開始經營收費搭乘的自駕車服務 加州公用事業委員會 (California Public Utilities Commission)稍早發出聲明,表示將批准可提供安全搭乘體驗的自駕車業者經營收費服務,預期將使Waymo、Uber與Lyft旗下自駕車業務在取得合法經營執照,開始在加州境內提供服務。 而申請經營執照的業者,必須在每季繳交報告,其中包含去名化的乘客使用服務資訊、服務使用車輛 Mash Yang 4 年前
汽車未來 俥科技 遠傳 自動駕駛 台北市 5G 台北市 5G 自駕巴士將開放民眾試乘,貫串中正、大安信義 已經在台北市測試多時的"台北市信義路公車專用道自駕巴士創新實驗計畫"自即日起要開放民眾試乘了,自即日起至 2021 年 2 月,民眾免費可預約自深夜 0 點 30 分至 2 點 30 分的搭乘體驗,將自信義路 101 公車站發車,沿路將停靠信義東門路口、信義新生路口,終點將停靠在信義光復路口。 有興趣搭乘的民眾可藉由服務體驗計畫網站報名:台北市信義路公車專用道自駕巴士 由台北市政府、台灣智慧駕駛與遠傳共同規劃的 5G 自駕巴士由台灣智慧駕駛公司主導與開發,測試期間於深夜延著台北市信義路一段到五段的公車專用道行駛,來回雙向約 13.7 公里,並由遠傳在沿線架設 25 座 5G Chevelle.fu 4 年前
科技應用 Apollo 自動駕駛 Waymo 自駕車 百度 Apollo Go 自駕車載客服務 將擴展至北京測試 與Waymo的自駕車載客服務一樣,中國使用者可以透過百度地圖app,或是透過Apollo官網預約,但目前暫時還無法確認是否比照先前在滄州以免費形式進行體驗,或許會以酌收費用方式測試民眾接受程度。 相較Alphabet旗下Waymo在鳳凰城、舊金山等地區持續測試旗下自駕車載客服務,被喻為中國Google的百度近期也宣布在北京啟用旗下自駕車載客測試項目。 先前在四月於長沙啟用測試,並且在八月進駐滄州後,此次進駐北京啟用第三個城市測試項目,百度預計讓旗下搭載Apollo Go自駕車系統的車輛,在廣大北京市區內總計長達700公里的測試路段,並且覆蓋包含亦莊、海淀、順義等繁忙商圈,以及較多人往來的生活區 Mash Yang 4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