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天堂 光線追蹤 nvidia rtx rtx 20 RTX 30 RTX ON 採用 NVIDIA RTX 光線追蹤技術的 Atomic Heart 開放技術展演版下載 曾在 NVIDIA 於 2018 年德國科隆遊戲展發表 Turing 架構的 RTX 20 系列時,做為當時 RTX 光線追蹤遊戲示範的 Atomic Heart 原子之心終於有更多的進展,開發團隊 Mundfish 在官網開放 RTX 光線追蹤的 RTX Tech Demo 供玩家試用,當然畢竟這是一款採用 NVIDIA RTX 技術的內容,原則上需要搭配 NVIDIA RTX 20 系列或是 RTX 30 系列顯示卡才能執行,官方提到雖然亦可嘗試使用 GTX 級顯示卡,不過涉及複雜的光線追蹤恐怕無法順暢執行。 ▲ Atomic Heart 是一款開放世界第一人稱 ARPG Atomic H Chevelle.fu 4 年前
新品資訊 gigabyte 技嘉 電競筆電 aorus NVIDIA Studio RTX 30 NVIDIA Ampere 創作者筆電 技嘉發表搭載 RTX 30 筆電,提供電競 Auros 與創作者 AERO 兩大系列共 7 款機種 隨著 NVIDIA 正式宣布 RTX 30 筆電版本,各家筆記型電腦品牌也陸續宣布採用 RTX 30 的各式筆記型電腦,其中技嘉推出共 7 款機種,包括電競級的 AORUS 15預購P 、 AORUS 15G 、 AORUS 17G ,以及針對創作者的 AERO 15 OLED 、 AERO 15 、 AERO 17 HDR 與 AERO 17 等。 此七款機種已經開始於電商與門市接受預購,皆為 Intel 第 10 代 Core H CPU 搭配 RTX 30 的組合 ▲ AORUS 15G 提供 240Hz IPS 、可選最高 RTX 3080 ▲ AORUS 15P 標榜有更好的散熱能搭 Chevelle.fu 4 年前
新品資訊 CES消費性電子展 華碩 ROG rog strix TUF Gaming RTX 30 Ryzen 5000 華碩 ROG 電競筆電大舉升級 Ryzen 5000 搭配 RTX 30 組合,採外接 GPU 的 ROG Flow X13 為最大亮點 華碩電競產品線 ROG 在今年 CES 攜手 AMD 推出多款採用 Ryzen 5000 APU 與 NVIDIA RTX 30 的新機種,其中 ROG Flow X13 二合一獨顯機種可再搭配外接 GPU 設計為最大亮點, ROG Strix Scar 、 ROG Strix G 整體機構進行大幅度升級,同時 TUF 品牌新機除了採用全新設計外還是華碩旗下率先宣布採用 Intel H35 平台的產品線。 ROG Flow X13 ▲ Flow X13 主視覺採用重力波圖騰 ▲採用翻轉機構 雖然外接 GPU 設計不是甚麼新概念,早在多年前 Sony Vaio Z13 就曾透過特殊的光纖介面擴充 Chevelle.fu 4 年前
新品資訊 電競筆電 RTX 3070 RTX 3080 RTX 3060 Razer Blade 15 Razer 推出搭載 RTX 30 的全新 Razer Blade 15 ,提供入門與進階雙機型 Razer 在 NVIDIA 宣布筆電版 RTX 30 後,旋即宣布推出全新改款的 Razer Blade 15 ,包括採用 8 核心 i7 、最高可選 RTX 3080 進階機型,與搭配 6 核心 i7 與最高 RTX 3070 的入門機型。 入門機型搭配 RTX 3060 與 144Hz 螢幕售價自 59,990 台幣起,進階機型搭配 RTX 3070 與 QHD 240Hz 螢幕 87,990 元起,最頂規的進階機型搭配 4K OLED 螢幕與 RTX 3080 為 115,990 元。 ▲兩種版本規格差異 新版 Razer Blade 15 採用 15 吋窄邊框螢幕,進階機型可選 4K Chevelle.fu 4 年前
產業消息 電競筆電 Max-Q NVIDIA Studio RTX 30 RTX 3070 RTX 3080 RTX 3060 NVIDIA 宣布 RTX 30 登陸筆電,帶來 Ampere 架構與結合 AI 之全新 Max-Q 技術、 1 月底推出 NVIDIA 在 CES 的另一項產品宣布是針對筆記型電腦的 RTX 30 系列,將推出 RTX 3060 、 RTX 3070 與 RTX 3080 ,其中 RTX 3080 除了 8GB 版本外將提供達 16GB VRAM 的版本,且目前已有達 70 款採用 RTX 30 的電競筆電,其中半數的機種提供 240Hz 更新率螢幕供選擇,預計在 1 月 26 日起陸續上市。 ▲ Dynamic Boost 2.0 透過 AI 分配 CPU 、 GPU 與 VRAM 功率資源 ▲寧靜模式 2.0 NVIDIA 強調此次 RTX 30 在筆電平台除了帶來全新的 Ampere 架構與相關技術,也同時 Chevelle.fu 4 年前
新品資訊 nvidia 顯示卡 NVIDIA Ampere RTX 3060 NVIDIA 宣布僅 329 美金的 RTX 3060 ,搭配 12GB RAM 、二月下旬上市 雖然 NVIDIA 才推出 RTX 3060 Ti 不久,目前 RTX 30 系列也還未在供貨達到正常,然而 NVIDIA 在 CES 2021 宣布將於 2 月下旬推出 RTX 3060 ,建議售價 329 美金起,並配有 12GB VRAM 。 ▲ RTX 3060 旨在成為光追世代的 GTX 1060 RTX 3060 的產品目的是在定位在光追世代的 GTX 1060 替代品,能夠在新世代 RTX On 遊戲結合 DLSS 技術達到 60fps 。而 RTX 3060 也承襲 Ampere 架構,支援包括光線追蹤、 DLSS 、 RTX IO 等先進技術,此外效能達 13 Shader- Chevelle.fu 4 年前
開箱評測 AMD X570 Ryzen 5000 Ryzen 7 RTX 3060 Ti Zen 3 架構革新之力, AMD Ryzen 7 5800X 與 X570 、 NVIDIA RTX 3060 Ti 系統動手玩 AMD 自去年宣布推出 Zen 3 架構的 Ryzen 5000 系列後,除了原本就強勢的多核效能外,單核心效能亦急起直追,整體表現與同級的 Intel 平台都能正面抗衡,不過也因為處理器炙手可熱一顆難求, AMD 方面也,在近期才終於輾轉與同業借到一顆 Ryzen 7 5800X 進行測試,搭配主流的 X570 晶片與 NVIDIA RTX 3060 Ti 。 ▲此次的組合為 Ryzen 7 5800X 搭配 X570 與 RTX 3060 Ti 的 A + N 紅綠配 AMD 的 Ryzen 處理器採用的 Zen 架構可說是史 AMD 再度翻盤的關鍵,但直至 2019 年發表 Zen2 架 Chevelle.fu 4 年前
產業消息 RTX 30 NVIDIA Ampere RTX 3070 RTX 3080 RTX 3060 歐洲筆電品牌 SKIKK 已列出採用 RTX 3080 、 RTX 3070 與 RTX 3060 筆電 外界預期 NVIDIA 應該會於 CES 發表 Ampere 架構的 RTX 30 筆電版本,現在歐洲筆電製造商 SKIKK 的網站也間接證實這點,在 SKIKK 的產品規格網頁的 15 與 17 吋機型,已經列出包括 RTX 3080 、 RTX 3070 與 RTX 3060 的 GPU ,不過記憶體部分與桌上型版本配置不太相同, RTX 3080 配有 16GB RAM 、 RTX 3070 配有 8GB RAM ,而 RTX 3060 則搭配 6GB RAM 。 ▲行動版 RTX 30 系列的記憶體容量配置與桌上型版本略為不同 SKIKK 列表上,採用 RTX 3080 16GB 與 Chevelle.fu 4 年前
產業消息 RTX 30 NVIDIA Ampere RTX 3080 RTX 3060 華碩網站證實載有 20GB VRAM 的 NVIDIA RTX 3080Ti 確實存在 在 AMD 發表 Radeon RX6800 系列時,除了存性能以外也死咬 NVIDIA RTX 系列吝於提供更大的 VRAM ,不過先前就已多次傳出 NVIDIA 有推出搭載更大 VRAM 的 RTX 30 Ti 系列的計畫,根據推特爆料指出,華碩某國官網的消費者服務與下載頁面已經證實 RTX 3080 Ti 的存在 。 🥳 pic.twitter.com/yPwhGDX4sq — HXL (@9550pro) December 25, 2020 根據華碩的命名方式,也可確認隸屬在 ROG Strix 系列的 ROG-STRIX-RTX3080TI-20G-GAMING 備有 2 Chevelle.fu 4 年前
遊戲天堂 windows dos DirectX API Eric Engstrom Windows 遊戲時代幕後最大功臣 DirectX API 創造者過世 享年55歲 早期遊戲開發者習慣在DOS環境下打造,原因在於當時普遍使用的Windows 3.1與其說是作業系統,更像是基於DOS環境運作的圖像介面,反而造成開發者必須解決更多圖形顯示驅動程式等問題,工程師Eric Engstrom等人研發出DirectX API,後續並與著名遊戲開發者、id software創辦人John Carmack合作,推出以DirectX API打造的DOOM 95,藉此奠定DirectX API在遊戲產業影響力。 讓許多遊戲內容設計變得相對容易 協助微軟創造DirectX API的工程師Eric Engstrom,因為受傷產生併發症而在12月1日過世,享年55歲。 Eric E Mash Yang 4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