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 鐵粉新選擇,聯想 Legion 系列 Ryzen 5000 搭配全校能 RTX 30 電競筆電登台
聯想 Lenovo 今日宣布在台正式推出今年 CES 所發表的三系列 AMD 平台 Legion 電競筆電,強調除了搭配高效能的新一代 Ryzen 5000H 平台以外,亦搭配全功率的 NVIDIA RTX30 顯示卡,為玩家提供最極致的遊戲體驗,其中 Legion 7 、 Legion 5 Pro 更可搭配 16 吋 16:10 QHD 165Hz IPS 顯示器,並支援 G-Sync 與 FreeSync 技術;同時 Lenovo 也一併宣布推出 Legion H600 Wireless Gaming Headset 無線電競耳機。 Legion 7最高可選配 Ryzen 9-5900HX
4 年前
Intel 支援光追的高階遊戲卡 Xe-HPG DG2 曝光,採台積電 6nm 、性能接近 RTX 3080 等級
Intel 在去年底的架構日就預告將推出高階遊戲卡 Xe-HPG ,而根據 YouTube 頻道 Moore's Law is Dead 爆料,這款產品將以 Xe-HPG DG2 作為產品名稱,並指出這款產品的性能將接近到 NVIDIA RTX 3080 與 AMD Radeon RX 6800 XT 層級的性能,且除了支援光線追蹤外,還有類似 NVIDIA DLSS 的 AI 強化技術,稱為 Xe Super Sampling / XeSS 。 先前在 Intel 官方簡報,即指出 Xe-HPG 將委由台積電代工,而 Moore's Law is Dead 指稱 Xe-HPG DG2 並非
4 年前
雪白光害巨獸,採 2.9 Slot 、軸向三風扇的 ROG Strix RTX 3080 潮競白顯示卡動眼看
由於近期不少新機殼紛紛透過玻璃側板透出內部組件,而顯示卡部分更結合延長線與直立架設計,讓玩家能夠看到機殼內酷炫的零件,故現在零組件不光指示燈效設計,包括散熱片與遮罩的設計、配色也成為不少玩家選擇組件的考量,華碩近日把 ROG Strix 系列的 RTX 30 系列換上潮競白新色,讓偏好白色風格的玩家能有更好的一體感。 ▲ NVIDA 官方 RTX 3080 Founder Edition 採用雙風扇設計 NVIDIA 宣布推出消費級的 Ampere 架構顯示卡 GeForce RTX 30 系列之際,固然藉由新製程與架構革新帶來驚人的效能提升,不過就連 NVIDIA 的 Founder Edi
4 年前
NVIDIA 與板卡夥伴正式釋出 RTX 30 全系列支援 Resizable BAR 的 BIOS ,進一步提升遊戲性能
NVIDIA 部分板卡合作夥伴已經率先為旗下 RTX 30 系列顯卡釋出支援 Resizable BAR 的 BIOS , NVIDIA 則在北美時間 30 日宣布與板卡夥伴全面釋出旗下 RTX 30 系列的新 BIOS ,使除了率先支援 RTX 3060 以外的 RTX 30 、包括 RTX 3090 、 RTX 3080 、 RTX 3070 、 RTX 3060 Ti 可獲得 Resizable BAR 技術支援。 Resizable BAR 是一項基於 PCIe 協議的技術,使 CPU 能不受過去僅能透過排程逐次存取每顆 vRAM 內的遊戲材質限制,可一次對 GPU 上所有的 vRAM
4 年前
AMD Ryzen 5000 、 NVIDIA RTX 30 頂配規格加上光軸鍵盤, ROG Strix SCAR 17 G733Q 動手玩
今年對於 AMD 在筆記型電腦市場可說是更為豐收的一年,繼去年成功以高效能與卓越的續航力突破以往被 Intel 佔據的薄型機種市場,今年在電競筆電更出現高階 APU 搭配 NVIDIA RTX 30 旗艦級顯示卡的機種,使得整體戰力足以與 Intel 分庭抗禮,此次要測試的是隸屬華碩 ROG Strix 系列當中的 ROG Strix SCAR 17 G733Q ,即是具備 AMD Ryzen 9 5900HX 搭配 RTX 3080 的頂規機種。 ▲雖然 AMD 在行動 GPU 還未能向 NVIDIA 扳回一城,不過 CPU 效能出色之於也終於可選配頂規的 NVIDIA GPU 去年基於 Z
4 年前
越南網咖因應疫情改轉戰挖礦廠,結果賺更大
在這波全球武漢肺炎疫情,許多娛樂場所因此陷入營運困境,例如餐廳、電影院、卡拉 OK 、網咖等都受到相當大的衝擊,不過腦筋動得快的商人仍不會放棄任何一絲希望,根據越南籍網咖老闆的分享,他在疫情期間把原本新購置的電腦改為挖礦系統,同時把網咖變成挖礦場,結果就是比本來網咖更賺錢。 When COVID attacked my country again and this was the idea of big ​​CafeNet's crazy minds Hint: There are 3080 graphics cards with very nice RGB (first image)@Vid
4 年前
華碩 ROG Flow X13 可能推出不含 XG Mobile 單機版,價格僅剩套裝一半不到(補充台灣建議售價)
華碩與在今年 CES 線上發表活動最受矚目的筆電莫過於與 AMD 合作的 ROG Flow X13 ,採用 13 吋 16:10 螢幕,搭載 AMD Ryzen 9 5900HS 與內建 GTX 級 GPU ,同時維持纖薄的設計 並可透過 PCIe 3.0 X8 外接方式擴充稱為" XG Mobile "的 eGPU ,不過一整套組合開出 3000 美金的高價,可能僅有金字塔頂端玩家才能接受。但根據華碩官方 YouTube 頻道針對歐洲市場的 ROG Pulse 線上直播活動中表示, ROG Flow X13 將提供不包含 XG Mobile 的單機版本,且價格將自 1,200 歐元起。 補充
4 年前
Razer 推出搭載 RTX 30 的全新 Razer Blade 15 ,提供入門與進階雙機型
Razer 在 NVIDIA 宣布筆電版 RTX 30 後,旋即宣布推出全新改款的 Razer Blade 15 ,包括採用 8 核心 i7 、最高可選 RTX 3080 進階機型,與搭配 6 核心 i7 與最高 RTX 3070 的入門機型。 入門機型搭配 RTX 3060 與 144Hz 螢幕售價自 59,990 台幣起,進階機型搭配 RTX 3070 與 QHD 240Hz 螢幕 87,990 元起,最頂規的進階機型搭配 4K OLED 螢幕與 RTX 3080 為 115,990 元。 ▲兩種版本規格差異 新版 Razer Blade 15 採用 15 吋窄邊框螢幕,進階機型可選 4K
4 年前
NVIDIA 宣布 RTX 30 登陸筆電,帶來 Ampere 架構與結合 AI 之全新 Max-Q 技術、 1 月底推出
NVIDIA 在 CES 的另一項產品宣布是針對筆記型電腦的 RTX 30 系列,將推出 RTX 3060 、 RTX 3070 與 RTX 3080 ,其中 RTX 3080 除了 8GB 版本外將提供達 16GB VRAM 的版本,且目前已有達 70 款採用 RTX 30 的電競筆電,其中半數的機種提供 240Hz 更新率螢幕供選擇,預計在 1 月 26 日起陸續上市。 ▲ Dynamic Boost 2.0 透過 AI 分配 CPU 、 GPU 與 VRAM 功率資源 ▲寧靜模式 2.0 NVIDIA 強調此次 RTX 30 在筆電平台除了帶來全新的 Ampere 架構與相關技術,也同時
4 年前
歐洲筆電品牌 SKIKK 已列出採用 RTX 3080 、 RTX 3070 與 RTX 3060 筆電
外界預期 NVIDIA 應該會於 CES 發表 Ampere 架構的 RTX 30 筆電版本,現在歐洲筆電製造商 SKIKK 的網站也間接證實這點,在 SKIKK 的產品規格網頁的 15 與 17 吋機型,已經列出包括 RTX 3080 、 RTX 3070 與 RTX 3060 的 GPU ,不過記憶體部分與桌上型版本配置不太相同, RTX 3080 配有 16GB RAM 、 RTX 3070 配有 8GB RAM ,而 RTX 3060 則搭配 6GB RAM 。 ▲行動版 RTX 30 系列的記憶體容量配置與桌上型版本略為不同 SKIKK 列表上,採用 RTX 3080 16GB 與
4 年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