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揚科技推出一張僅有 3.5 吋硬碟大的 Intel 第 10 代 Core S 工控主板,支援 35W 處理器
工業用主機板的世界比起一般家用系統更重視微型化與省電,故往往會搭配筆電級處理器、低電壓處理器,亦有不少僅有卡片大小的特殊設計,而華碩旗下子公司研揚宣布一款 3.5mm 硬碟大小的工業用主機板,乍聽之下好像沒甚麼了不起的,不過這張 GENE-CML5 卻是使用標準第 10 代 Core S 處理器的 LGA 1200 腳位,可支援 T 系列 35W 低電壓版桌上型處理器。 GENE-CML5 鎖定的目標市場為訴求需要桌上型電腦效能的應用,尤其如邊際 AI 的應用場域。 ▲採用標準 LGA 1200 插槽 GENE-CML5 為 146x101.7mm 大,鎖定工業應用,故搭配的晶片組也非消費市場
4 年前
NVIDIA 與板卡夥伴正式釋出 RTX 30 全系列支援 Resizable BAR 的 BIOS ,進一步提升遊戲性能
NVIDIA 部分板卡合作夥伴已經率先為旗下 RTX 30 系列顯卡釋出支援 Resizable BAR 的 BIOS , NVIDIA 則在北美時間 30 日宣布與板卡夥伴全面釋出旗下 RTX 30 系列的新 BIOS ,使除了率先支援 RTX 3060 以外的 RTX 30 、包括 RTX 3090 、 RTX 3080 、 RTX 3070 、 RTX 3060 Ti 可獲得 Resizable BAR 技術支援。 Resizable BAR 是一項基於 PCIe 協議的技術,使 CPU 能不受過去僅能透過排程逐次存取每顆 vRAM 內的遊戲材質限制,可一次對 GPU 上所有的 vRAM
4 年前
繼 RTX 3060 後, NVIDIA 預計於 3 月底為其它桌上型 RTX 30 顯示卡釋出新 VBIOS 支援 Resizable BAR
在日前 NVIDIA 介紹筆記型電腦版的 GeForce RTX 30 技術時,曾提到名為 Resizable BAR 的新技術,此技術透過 PCIe 介面,使 CPU 能直接透過獨立通到存取 GPU 的 VRAM 顆粒,使每顆 VRAM 的資訊不用排隊傳輸,提升遊戲的存取效率。不過此技術並非筆記型電腦版本獨有,日前一推出就馬上又被搶購一空的 RTX 3060 也率先支援此項技術,然而 NVIDIA 也宣布,將於 3 月底針對其它桌上型 GPU 提供新版 VBIOS ,使所有的 RTX 30 顯示卡都可支援 Resizable BAR 。 Resizable BAR 簡單的說是在進行遊戲時利用
4 年前
聯想在台推出新款 ThinkPad / ThinkStation P 系列工作站,提供專業重度工作負載性能
聯想 Lenovo 宣布在台灣引進新一代的 ThinkPad P 與 ThinkStation P 系列行動與桌上型工作站,全系列搭載 Intel 第 10 代 Core 平台與 NVIDIA Quadro 繪圖卡,並標榜提供消費者可彈性客製化記憶體與儲存的項目;同時對於專業用戶而言,此系列工作站通過主流獨立軟體廠商 ISV 認證,確保與專業軟體的相容與可靠。 P14s / P15s ▲ P14s 是 P 系列最輕薄的行動工作站 ▲ P15s 可選 4K UHD 顯示器 P14s 與 P15s 是 P 系列當中主打輕薄的機型,縱使是僅 1.47 公斤的 P14 亦可選配達 48GB RAM 與
4 年前
Intel 花了大量時間交叉評測,只想證實無論筆記型或桌上型 Core i 對上 Ryzen (在實際使用)並沒有輸
雖然將在 9 月發表的 Tiger Lake 對 Intel 在消費市場無非是一劑強心針,但同時 AMD Ryzen 系列持續壯大對當下的 Intel 也是相當頭痛的問題,自去年起 Intel 不斷強調" The Real World Performance ",今年也持續積極與媒體溝通競爭對手的比較基準並非符合實際情境。 ▲ Intel 強調 SYSmark 的測試項是集結多數消費者常用軟體進行測試 ▲雖然 PCMark 測試看似公允,不過許多基準軟體是使用一般消費者不會使用的開源軟體 ▲ Intel 認為以一般人常用軟體進行測試的結果才有意義 Intel 指出, AMD 的測試方式是以跑分
4 年前
Intel 第 10 代 K A 處理器真身公布,原是與漫威復仇者聯盟合作的不鎖頻處理器特別包裝
在在好一陣子之前,市場上就傳聞 Intel 將推出第 10 代 Core 平台的 KA 版本處理器,然而對熟悉 Intel 產品現況的資深玩家會覺得相當困惑,畢竟代號 Comet Lake 的第 10 代桌上型 Core K 版處理器已經差不多到極限了, K A 版本到底是個更便宜或是如先前 KS 版一樣的全核最高時脈版本,而在稍早 Intel 官方推特正式揭開 K A 處理器的面紗,令人跌破眼鏡的是, K A 的 A 代表漫威的復仇者聯盟,所謂的 K A 系列是" Marvel's Avengers Collector's Edition Packaging ",也是針對即將上市的"漫威復仇
4 年前
Intel 第 10 代 Core i9-10850K 官網現身, Boost 最高時脈為 5.2GHz
先前就傳聞 Intel 將推出一款價格較低的解鎖版第 10 代 Core i9 桌上型處理器,稍早這款 i9-10850K 也在 Intel 官網出現,不過現在的情況也相當特殊,目前是可透過搜尋方式找到這款平台,但產品介紹頁面卻顯示無法找到的情況,不過 Intel 官方平台資訊站 Ark 則可找到這款產品,目前官方網站還未提供建議零售報價。 ▲目前還沒有官方建議報價 根據搜尋出的資料, i9-10850K 為 14nm 產物,採 10 核心、 20 執行緒、搭配 UHD Graphic 630 GPU 與 20MB Smart Cache 的產品,因應不解鎖 K 系列可超頻的特色, TDP 為
5 年前
Intel 第 10 代 Core S 非無鎖頻版的 ITX 好搭檔,華碩 ROG Strix H470-I Gaming 動手玩
繼上週 Intel 第十代 Core S 系列 125W TDP 不鎖頻處理器與 Z470 系列主機板效能測試解禁後,這週則輪到 65W TDP 的一般版處理器與其它 400 系列主機板解禁,這次要測試的是華碩 ROG Strix H470-I Gaming ,由於 Intel 僅統一提供鎖頻版本供測試,故此次即以較主流之 i5-10600K 搭配。 ▲右邊的是 ROG Strix H470-I Gaming ,左為 ROG Strix Z490-I Gaming ▲ ROG Strix H470-I Gaming 具兩組乙太網路與 Audio Type-C ▲ H470-I Gaming 的
5 年前
突破性的高時脈與達 10 核心的 14nm 最後榮光, Intel 第 10 代 Core i5-10600K 、Core i9-10900K 動手玩
今天是作為 Intel 第 10 代 Core S 系列主流桌上型處理器的 K 與 KS 版與 Z490 主機板效能解禁、開賣的日子,在先前已經針對此次評測的 Core i5-10600K 、 Core i9-10900K ,以及來自華碩、華擎三款主機板進行基本開箱介紹,此次也在有限的時間簡單針對兩顆處理器、三款主機板進行測試。 離 Intel 發表第 9 代主流桌上型 Core 處理器已有近兩年的時間,兩年前 Intel 首度在消費級平台冠上 i9 名稱,其 8 核心的 i9-9900K 以高達 5.0GHz 的時脈,至今仍是消費級處理器的顛峰之作,不過隨著 AMD 自去年發表 Zen 2
5 年前
華碩公布旗下 Z490 主機板 PCie 4.0 相容性,強調 PCIe 4.0 非平台原生功能但確實多數主機板皆通過驗證
雖然隸屬 Intel 第 10 代 Core S 的 Comet Lake-S 處理器並未支援 PCIe 4.0 技術,不過由於此次搭配的 Intel 400 系列主機板已經採用全新的 LGA 1200 插槽,而下一代 Core 處理器也隱約被證實支援 PCIe 4.0 技術,多家版卡廠商也率先在此次 Z490 主機板開始宣傳預留對下一代 Core 處理器的 PCIe 4.0 的規格相容性。 ▲華碩提供之旗下 Z490 主機板 ≦0.5 ps RMS 的 PCIe 4.0 測試標準抖動量測列表 相較其它品牌紛紛把支援未來處理器之 PCIe 4.0 通道作為 Z490 中高階主機板的宣傳重點,華
5 年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