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消息 intel 摩爾定律 Gordon Moore 訂定摩爾定律的Intel共同創辦人高登摩爾逝世 享耆壽94歲 謝謝你高登摩爾先生,只要摩爾定律還有效的一天,我們就不會忘記您和創辦的Intel。 英特爾公司(Intel Corp.)宣布,共同創辦人摩爾今天與世長辭,享耆壽94歲。摩爾是半導體產業先驅,曾提出「摩爾定律」,預測電腦運算能力將在數十年間穩定成長。 路透社報導,英特爾與摩爾(Gordon Moore)的家族慈善基金會說,摩爾在夏威夷的住家過世,他的家人隨侍在側。 英特爾公司成立於1968年,在草創階段有3名科技專家加入,摩爾是其中親力親為的工程師之一,他們最終讓全球超過80%的個人電腦使用Intel Inside處理器。 摩爾在1965年撰文提到,自早些年積體電路發明以來,由於科技進步,積體電 中央社 6 個月前
科技應用 intel 摩爾定律 Intel 將演進摩爾定律 使晶片電晶體數量增加至 1 兆規模 相較現今千億數量規模成長 10 倍 要實現1兆規模的電晶體數量,Intel認為現行採用的FinFET鰭式場效電晶體設計將面臨極限,因此將在2024年進入量產的Intel 20Å (埃米)製程,將會放棄使用FinFET設計,轉向日前公佈的RibbonFET環繞式閘極設計,並且搭配PowerVIA背部供電模式,讓晶片內可容納更多電晶體,進而實現1兆規模的電晶體數量配置。 近期在Hot Chips 34高效能運算年度技術大會中,Intel除了展示「Ponte Vecchio」伺服器GPU建構平台算力表現,並且預覽代號「Meteor Lake」、「Arrow Lake」,以及「Lunar Lake」的Core系列處理器設計, Mash Yang 1 年前
專家觀點 硬科技 intel 台積電 摩爾定律 Pentium 硬科技 硬科技:摩爾第二定律的詛咒 完全沒有任何學理基礎(唯一可參考的佐證僅有1960年到1965年的數字曲線)、骨子裡根本不是定律的「摩爾定律」,想必各位科科耳熟能詳到幾乎要忘記它的存在。這條由Intel創辦人之一的Golden Moore所創立的「Intel登山寶訓」,預測積體電路上的電晶體數量,從他本人「初版」的12個月、官方白紙黑字文宣的24個月、到後來取中間值的18個月,就會翻倍1次,Intel也被普遍視為摩爾定律的最具代表性象徵與最大既得利益者。 硬科技:一路鐘擺到擠牙膏的Intel 硬科技:簡報王與他們的產地:Intel半導體製程篇 至於假如沒有摩爾定律,半導體產業會不會進步的更快,那又是另一個層面的大哉問了。天知 痴漢水球 2 年前
產業消息 品牌大傳奇 創新 IOT 摩爾定律 半導體 ADI 品牌大傳奇:解決最棘手問題;實現最創新發明, ADI工程大業獨領風騷迎戰萬物聯網時代 圖片來源:ADI 很多新創公司第一個辦公室來自家裡的車庫,大家熟知的蘋果、Google、Amazon這幾家傳奇公司都是典型案例。有時他們的創業故事,甚至比產品更讓人津津樂道。而有一家比上述企業都還長壽的半導體科技大廠:Analog Devices (簡稱 ADI),創立之初同樣來自簡陋的小房間,1965年,兩位創辦人Ray Stata和Matthew Lorber,在麻省劍橋市租下一層公寓大樓的地下室。從簡陋實驗室開始,兩人一磚一瓦,建築起他們的工程王國。根據統計,全球500强公司的平均壽命約47年,如今 ADI 已超過半世紀之久。它現在不僅是一家市值300億美元企業,更是全世界半導體行業中, 陳薪智 5 年前
蘋果新聞 產業消息 intel 鴻海 foxconn 代工 摩爾定律 攻獨人牲:摩爾定律、蘋果與鴻海、Lativ 小叮嚀:上週筆者腸胃型感冒了四五天整個人幾乎都報廢了...各位要小心身體阿 >_<摩爾定律、蘋果與鴻海以及 Lativ 有什麼關聯性呢?真的要說有的話,就是消費者胃口已經被養壞了這回事。先從摩爾定律談起,這個以 Intel 創始人 Gordon Moore 為名的定律指的是經過一段時間(最早 24 個月 、1975年改為 18 個月),積體電路的電晶體數量將會增加一倍、效能也會提昇一倍,亦可變相的解釋為相同的價格,在一段時間後能夠買到兩倍的效能。在過去的產業發展狀況,仍舊維持相同價格效能(品質)增加的情形,但是當低價品效能(品質)發展到一般消費者都能接受時,消費者則會逐漸選擇價格較 Chevelle.fu 11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