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AMD 實地展出 Polaris 10 與 Polaris 11 ,強調功耗效能比壓倒性強於競品這篇文章的首圖
AMD 財報會議證實新 GPU 架構 Navi 將在第三季問世,定位繼承 Polaris 鎖定中階市場
先前市場已經不斷傳聞 AMD 將在今年下半年推出新一代 GPU 架構 Navi ,而在近期的財報會議上, AMD 執行長 Lisa Su 也證實 Navi 架構的 GPU 預計在 2019 年第三季推出,且產品定位、價格將會鎖定在當前卡皇 Radeon VII 之下,換句話說, Navi 的產品定位是繼承礦卡王者 Polaris 的中階架構。 據先前的資訊推測, AMD 應該還是會在今年 Computex 的主題演講提供一部分 Navi 的相關資訊,也很有可能會如過往一樣由執行長 Lisa Su 手持 Navi 晶圓或是原型卡,但正式的發表很可能會選擇在 8 月德國的 Gamescon ,附帶
6 年前
Computex 2019 :最高 12 核心 AMD 第三代 Ryzen 7 月 7 日開賣, Navi GPU Radeon RX5700 將在 E3 公布更多細節
Computex 第一場大型活動,就以今年大會新增的 CEO Keynote 揭開序幕,在由近期聲勢大漲的 AMD 執行長 Lisa Su 作為嘉賓,將不大的會場塞滿海內外媒體, Lisa Su 表示,雖然在介紹時提及 AMD 是第一次參加 Computex ,不過 AMD 每年都會參加這場國際電腦盛會,不過是第一次參加主題演講。 今日的重點聚焦在四大產品,其一是第二世代的 Epyc "ROME",其次是玩家期待已久的全新 GPU 架構" Navi ",接下來是第三世代的 Ryzen 3000 系列,最後以整個 AMD 運算生態鏈作為總結。 在超算捲土重來的 EPYC AMD 在超算領域沉寂一
6 年前
好像跑步游泳一樣,傳 AMD 也將追隨 NVIDIA 以上一代 NAVI 架構推出礦卡產品
有時候業界就是你做甚麼我做甚麼,猶如食神的經典台詞"好像跑步游泳一樣,還不是你做什麼他就做什麼!",在 NVIDIA 宣布將推出 CMP 礦卡系列、並被爆出本質是採用上一世代的 Turing 架構後,現在也傳出 AMD 也打算如法炮製推出以第一代 RDNA 架構的 Navi 10 、 Navi 12 的礦卡。 根據傳聞, AMD 在去年 10 月就被發現提供給 Linux 的 Kernal Patch 出現禁用包括 DCN 、 VCN 等輸出與視訊相關架構的 Navi 10 GPU 資訊,而今年 3 月 3 日的新版 Linux Kernal Patch 也再度被挖掘到同樣缺乏顯示輸出功能的
4 年前
是消息指稱AMD將於Computex 2019展示Navi XT、Navi Pro兩款顯示卡這篇文章的首圖
AMD在Computex 2019預期將展示Navi XT、Navi Pro兩款顯示卡
AMD Navi XT顯示效能表現將對比NVIDIA GeForce RTX 2070,甚至更高,至於Navi Pro則介於GeForce RTX 2060到GeForce RTX 2070之間,至於頂規顯示卡依然今年初揭曉的Radeon VII。 依照Reddit論壇網站釋出消息,顯示Sapphire中國區產品經理與公關總監在說明AMD 50週年相關內容時,同時也透露一些有關AMD接下來即將在Computex 2019期間公布消息,其中確認即將揭曉的Navi架構顯示卡至少會有兩種版本,其中一款售價為499美元,另一款則是399美元。 原本報導內容源自中國知乎網站,但目前已經被下架處理,而從T
6 年前
AMD Navi 架構之 Radeon 5700XT 、 Radeon 5700 正式發表,鎖定 RTX 2070 與 RTX 2060 層級表現
AMD 一如今年在 Computex 所預告,正式於 E3 展會期間宣布基於 RDNA 架構的 Navi 系列 GPU 產品 Radeon 5700 系列,當前 Radeon 5700 家族有兩款產品,分別為 40 個流處理器的 Radeon 5700XT ,以及 36 個流處理器的 Radeon 5700 ,預估售價在 449 美金與 379 美金,目標性能鎖定 NVIDIA 的 RTX 2070 與 RTX 2060 ,但定價策略則各別低一層級。 Radeon 5700 家族將與第一波 Ryzen 3000 系列 CPU 同步於 7 月 7 日上市。 ▲ AMD 將在 7 月 7 日同步推
6 年前
傳 AMD 旗艦級 RDNA3 GPU 將採 MCM 設計,性能有望擊敗屆時 NVIDIA 下一代 Ada Lovelace 消費級 GPU
日前已經傳出 NVIDIA 將率先在新一代加速與超算 GPU 產品 Hopper 導入基於 Chiplet 的 MCM 架構,根據最新的爆料指出, AMD 也將在 RDNA 3 架構的旗艦級 GPU Navi 31 與 Navi 32 採用 MCM ( AMD 稱為 MCD ),效能將較 RDNA2 提高三倍,屆時基於 RDNA 3 的 Radeon RX 7000 系列在能耗、效能、光線追蹤能力有望全面擊敗屆時 NVIDIA 的下一代消費級 GPU " Ada Lovelace "。 不同於 NVIDIA 將先於高利潤的運算級產品 Hopper 導入 MCM 多晶片架構, AMD 將在新款消
3 年前
AMD 發表 RX 5500 與 RX 5500M ,鎖定 FullHD 高畫質體驗並將 Navi 帶入筆電領域
AMD 在今年正式宣布採用 RDNA 架構的第一款 Navi 產品 RX 5700 ,鎖定 QHD 等級遊戲最佳體驗,當然看好主流價位市場的 AMD 也不會讓 Navi 止步於此,在今日宣布第二款 Navi 家族成員 RX 5500 與筆記型電腦版的 RX 5500M ,同樣強調使用新一代 RDNA 架構,將目標鎖定在提供 Full HD 等級的高畫質娛樂。 Radeon 5700 將自近期推出公板設計版本,而板卡品牌自製卡將在今年第四季推出,不過當前還未公布正式發售時間與參考定價。 ▲ MSI Alpha 15 為第一款發表將採用 RX5500M 的筆記型電腦 同時 AMD 也宣布微星 MS
5 年前
AMD 財報會議由 CEO Lisa Su 親口證實 Navi GPU 將在第二季問世
雖然近期 AMD 憑藉基於 Vega 架構的 Radeon VII 與小改版 Polaris 系列顯卡有不錯的聲勢,不過價格對一般消費者仍偏高、且想買還不見得買的到的 Radeon VII 似乎離主流還是太遠了些,然而 Polaris 產品線與 Vega 系列之間仍有空窗,對 AMD 的死忠愛好者而言仍缺乏合宜的中價位產品;根據 AMD 的財報會議,由 CEO Lisa Su 親口證實, AMD 將在今年第二季推出基於 7nm 的新一代中階 GPU 產品 Navi 。 在 AMD 先前公布 Navi 時,就有消息指出 Navi 並非作為 Vega 的下一代架構,而是以取代 Polaris 的中
6 年前
是Google Satia 雲串流服務採用 AMD 客製化方案,可在雲伺服器進行多 GPU 運算為其架構重點這篇文章的第1圖
Vulkan 版本透露 Google Stadia 的客製 CPU 採用 Vega 56 調整而來,並非次代的 Navi 架構
當 Google 宣布其串流遊戲服務平台 Stadia 時,不少人推測 Stadia 採用的 GPU 是採用 AMD 新一代的 Navi 架構或是 7nm 的 Vega 架構,但根據 Vulkan API 組織公布的 Vulkan 版本支援資訊卻透露,當前 Stadia 採用的 GPU 很可能是由第一世代的 Vega 56 做為基礎進行半客製化而來,而非 7nm 先進製程產品。 據掌管 Vulkan 的 Khronos 公布的資訊, Google Stadia 的 GPU 是符合 AMD GCN 1.5 的 GPU 硬體,也就是 Vega 56 與 Vega 64 的世代,但 7nm 的 Ve
6 年前
AMD 的 Navi 23 將作為 NVIDIA 頂級顯示卡抗衡的產品,預期具備硬體光線追蹤技術
AMD 在今年中旬正式推出採用新一代架構 Navi 的中階 GPU 產品,同時也在最近正式宣告基於 Vega 架構的旗艦產品 Radeon VII 退市,而當前 Navi 的產品僅有兩款針對中價位的 Radeon RX5700 與 Radeon RX5700XT ,還未能與 NVIDIA RTX 20 家族的高階產品抗衡,事實上即便是 Radeon VII 也還難以挑戰 RTX 2080 Ti ,而根據外電報導, AMD 正著手規劃 Navi 20 系列的產品線,預計在 2020 年,其中 Navi 23 甚至被 AMD 內部視為" NVIDIA "殺手。 根據外媒報導, Navi 20 將有
5 年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