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velle.fu

共20172則
甚麼都懂一點、甚麼都不精
OPPO 在台推出 Reno4 Z ,搭載聯發科天璣 800 、主打搭載同級最高更新率 120Hz 顯示器
OPPO 宣布在台灣推出 5G 新機 OPPO Reno4 Z ,主打支援 5G 技術外還擁有 120Hz 更新率螢幕,且不同於台灣當前多數 5G 手機多為高通平台, Reno4 Z 也是較少見搭載聯發科天璣 800 5G 平台的機種。 Reno4 5G 將在 9 月 18 日上市,建議售價為 12,990 元;另外 Reno4 也追加香芋紫新色,建議售價 17,990 元。 ▲ OPPO 的 Reno4 系列促銷活動 ▲ Reno4 家族追加搭載天璣 800 的 Reno4 Z Reno4 Z 搭載 6.5 吋 120Hz 2.5D 曲面螢幕,螢幕占比達 90.4% ,也是相近價格帶具備最高
4 年前
Astell & Kern 創辦人新品牌 Kontinum 首款播放機 K100 主打使用 21700 車用鋰電池
前韓國高級音響品牌 Astell & Kern 創辦人創辦了全新的品牌 Kontinum ,並宣布第一款播放機 K100 ,雖然整體造型仍有 Astell & Kern 的設計感,不過旨在解決高階播放機大功率輸出與電池老化問題, K100 破天荒的使用電動車鋰電池 21700 ,並且強調能夠更換。 K100 預計 9 月中下旬在日本推出,建議售價約 16 萬日幣 K100 是一款基於 Android 底層的客製化系統播放機,如同 Astell & Kern 一樣不具備 Play Store ,但可透過 apk 方式安裝特定串流服務;主架構搭載兩顆旭化成的 AK4497E
4 年前
基於 Ampere 架構的 Quadro RTX A6000 規格曝光,搭配完整版 GA102 核心與 48GB DDR6 記憶體
在 2018 年 NVIDIA 發表 Turing 圖靈架構時,是選在針對專業內容創作的 SIGGRAPH 以 Quadro RTX 繪圖卡進行架構首發,而此次 Ampere 架構則先以 AI 加速器 NVIDIA A100 首發、 GeForce RTX 30 接棒,理論上 NVIDIA 應該也會在不久之後推出新一代的 Quadro RTX ,而根據推特上的爆料, NVIDIA 將推出具備完整 GA102 核心的 Quadro RTX 繪圖卡,暫稱 Quadro RTX A6000 。 ▲ Quadro RTX A6000 的完整版 GA102 具備比 RTX 30 系列更多、達 10,75
4 年前
三星將在 9 月 23 日舉辦 Galaxy Unpacked for Every Fan ,預期發表 Galaxy S20 Fan Edition
三星官方宣布將在 9 月 23 日一場 Galaxy Unpacked for Every Fan ,強調是一場針對 Galaxy 粉絲的發表活動,可預期屆時將會推出傳聞中平價旗艦系列 Galaxy S20 Fan Edition 。 ▲短片中可看到 A 字樣由藍與綠變成粉與紅,暗示四種配色 根據 Galaxy S20 Fan Edition 先前曝光的資料, Galaxy S20 Fan Edition 的產品定位將會是類似先前 Lite 系列的定位,或許是藉由" Fan Edition "名稱改變" Lite "給人較為廉價的形象。 Galaxy S20 Fan Edition 據稱搭載
4 年前
NVIDIA 宣布以 400 億美金收購 Arm ,湊足最後一塊 CPU 技術拼圖
NVIDIA 可能收購 Arm 的消息已經傳了好一陣子,但以 IP 授權為主的 Arm 的定位特殊,若要收購會面臨複雜的反壟斷審議,加上其它同樣獲得 Arm 授權的廠商也有意透過聯合收購方式維持 Arm 的中立性,使得這樁收購傳聞變的不明確,不過稍早 NVIDIA 正式公布以股票加上現金共 400 億美金自 SoftBank 手中收購 Arm (不包含 IoT 技術),強調仍會維持 SoftBank 2016 年收購 Arm 對產業的承諾,保有 Arm IP 授權與客戶中立性,對 NVIDIA 而言,長程目標是打造基於 Arm CPU 技術的 AI 超級電腦。 雙方交易預計在 2021 年 9
4 年前
看起來像是 DirectStorage 卻又不是 DirectStorage 的 NVIDIA RTX IO 到底是甚麼
雖然晚了幾天,不過也終於在稍早取得 NVIDIA 針對專業技術編輯的 RTX 30 系列的技術簡報,在這份資料文件中, NVIDIA 也進一步針對在 RTX 30 發表時提到的 RTX IO 技術進行說明,並闡述 RTX IO 與微軟 DirectX 當中的 DirectStorage 有甚麼不同。 ▲傳統非壓縮材質將會因為檔案過大佔滿頻寬,且會大幅占用硬碟空間 ▲材質壓縮雖縮小檔案大小,但受限 CPU 核心數量解壓縮速度無法提升 DirectStorage 與 RTX IO 的目的大致上是相同的,皆是為了解決當代遊戲架構為了避免過大的材質檔案自硬碟到處理器之間的通道不足而採用材質壓縮的困境,
4 年前
NVIDIA 公告 RTX 2080 Ti 殺手 RTX 3070 將在 10 月 15 日上市
NVIDIA 在 9 月初的 GeForce 特別發表會公布新一代 Ampere 架構的 RTX 30 家族,除了即將在 9 月中旬上市的旗艦 RTX 3080 與等同於開放自製卡的 RTX Titan 的 RTX 3090 外,不少消費者所期待、號稱性能略超 RTX 2080 Ti 的 RTX 3070 也在官方論壇公布上市時間,將在 10 月 15 日開賣。 RTX 3070 具備 20 Shader-TFLOPS 、 40 RT-TFLOPS 與 163 Tensor-FLOPS 的性能,雖相較 RTX 2080 Ti 的 11GB GDDR6 記憶體少,不過搭載 8GB GDDR6 也
4 年前
輕盈但生產力效能媲美桌機的 AMD Ryzen 7 4700U 筆電, Acer Swift 3 動手玩
相較 AMD 桌上型 PC 平台藉由 Zen 平台突破僵局,在筆記型電腦雖於高效能系列開始有所突破,不過到 Ryzen 3000 APU 世代前,受限於續航力表現,市場上仍鮮少有採用 AMD 平台的輕薄設計筆記型電腦,但隨著採用 Zen 2 架構的 Ryzen 4000 APU 推出,也終於有較多廠商規劃 AMD 平台機種,尤以台灣也陸續看到幾款搭載 Ryzen 4000 U 系列的輕薄筆電。 ▲目前 Swift 3 的 Ryzen 4000 平台僅有單一規格配置 這次所要評測的機型是由 AMD 提供,屬於在台灣有正式上市( 線上架上缺貨、台灣 Acer 官網查不到...)的 Acer Swi
4 年前
RTX 3080 創始版動眼看,更緊湊的 PCB 、新 12pin 供電與創新風道設計理念
NVIDIA 將在 9 月中旬正式推出 RTX 3080 ,稍早台灣 NVIDIA 提供 RTX 3080 Founder Edition 創始版供拍攝,雖然整體長度近似 RTX 2080 創始版,不過此次不光只是風扇遮罩設計的改變,自 PCB 布局到散熱風道皆有顛覆性的改變。 ▲正面將散熱鰭片融入正面整體設計 ▲此次背板也帶有巨大的 X 字,後半段可看到散熱片 ▲三面皆以遮罩蓋住 ▲正面 X 框上有細小的 RTX 3080 刻字 ▲反面 X 框上為 NVIDIA 字樣 RTX 3080 創始版的風扇遮罩與背板設計呈現巨大的 X 型、或說是象徵 Infinity /無盡的設計,而細看鈦金色的
4 年前
5G 翻轉三眼怪, ZenFone 7 、 ZenFone 7 Pro 動手玩
華碩日前宣布新一代 5G 翻轉鏡頭旗艦機 ZenFone 7 、 ZenFone 7 Pro ,不同於去年以單一機型搭配不同儲存容量, ZenFone 7 以及 ZenFone 7 Pro 雖然儲存配置不同,不過包括處理器與相機模組仍有小小區別,扣除對儲存配置的偏好外,兩款孿生機該如何抉擇,這裡以簡單的測試與體驗,希望能提供在選擇規格前的參考。 ▲兩款裝置的關鍵差異 ▲ ZenFone 7 拜翻轉相機機構,正面無開孔、凹槽 ▲兩種配色 ZenFone 7 與 ZenFone 7 Pro 皆為 6.67 吋三星 AMOLED 顯示器,可支援 90Hz 、 DC 調光與 HDR10+ 認證等特性,
4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