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velle.fu

共20172則
甚麼都懂一點、甚麼都不精
高通宣布將在 2021 年初推出 5G 的 Snapdragon 400 平台、 Moto 、 OPPO 與小米皆將成首波客戶
高通宣布繼 Snapdragon 800 、 Snapdragon 700 與 Snapdragon 600 系列後,將在 2021 年第一季推出支援 5G 的 Snapdragon 400 系列,進一步將 5G 技術延伸到中階產品。 ▲高通藉由將 5G 帶到 Snapdragon 400 產品,將 5G 技術普及到主流價位手機 在新聞稿中,包括 Motorola 、 OPPO 、小米等品牌,都宣布將推出支援 5G 的 Snapdragon 400 平台裝置。
4 年前
高通推出可針對耳塞密閉程度彈性調整降噪的 Active ANC 技術,率先用在 QCC514x 藍牙真無線晶片
高通在原訂 IFA 期間發表新一代真無線耳機應用 Qualcomm Adaptive Active Noise Cancellation / Adaptive ANC ,旨在改善傳統主動降噪技術需要搭配封閉耳機設計才能具備良好效果,利用此技術可在未完全封閉情況提供良好的主動降噪效果,此項新技術將率先應用在高階的 QCC514x 藍牙真無線平台。 ▲ QCC514x 藍牙真無線平台將率先導入 Adaptive ANC 技術 Qualcomm Active ANC 是一項主動調整技術,可使消費者不需要把耳機戴緊與密合,可針對耳機當前的佩帶密閉程度透過主動調整方式提供良好的降噪效果,且此技術強調可在
4 年前
華碩隨 Intel Tiger Lake 發表 B9 、ZenBook S 、 ZenBook Flip S 、 ZenBook 14 等新一代筆電
隨著 Intel 正式發表 U 系列的 Tiger Lake 平台,各家筆記型電腦品牌也陸續發表搭載 Tiger Lake 平台的新機種,華碩即在解禁後藉由 Built for Brilliance 線上發表活動公布包括 B9 ( Refresh ) 與新版 ZenBook S 、 ZenBook Flip S 、 ZenBook 14 等 Tiger Lake 平台機型,亦為 ZneBook Pro 15 推出維持 Comet Lake 但搭配 ScreenPad 版的 ZenBook Pro 15 。 ▲三種風扇控制模式 ▲強調輕盈特性 ▲隨 Tige Lake 而來的 Thunderbo
4 年前
虎湖來臨, Intel 第 11 代 Core U 系列平台 Tiger Lake 偕 Xe GPU 正式發表
Intel 正式宣布革新架構的第 11 代 Core U 系列 Tiger Lake 平台,除了延續 Ice Lake 的改良式 10nm SuperFin 製程,採用新一代時脈可達 4.8GHz 的 CPU 架構與 Iris Xe GPU ,並具備 Thunderbolt 4 、 Wi-Fi 6 介面,同時新一代符合 Intel Project Athena 規範的第 11 代 Core 電腦也將冠上 Evo 平台的名稱。 搭載第 11 代 Core " Tiger Lake "的筆記型電腦預計在切季陸續上市。 關於 Tiger Lake 的新技術可見日前架構日的報導: Intel 2020
4 年前
Intel 啟用全新企業識別標誌,以簡約幾何圖形再造品牌與旗下產品標誌
隨著 Tiger Lake 發表, Intel 不僅為 Tiger Lake 啟用全新的 Core 平台識別標誌,還有公布全新的平台計畫 EVO ,並宣布 Intel 重新設計其企業商標與旗下產品商標。 ▲在 Tiger Lake 首度啟用的新 Core 標誌 ▲全新的 Intel EVO 平台 ▲ Intel 與旗下產品線皆將換上嶄新的標誌設計 此次是 Intel 第三度變更企業標誌設計,藉由簡約的幾何圖形為主軸,強調對稱、平衡,為 Intel 品牌與旗下產品標誌進行再造,象徵 Intel 邁向嶄新的世代。
4 年前
Panasonic 推出第四款全幅機 LUMIX DC-S5 ,採用 S1 同級 24MP 元件且體積小於 GH5
Panasonic 正式宣布 Lumix 系列第四款 35mm 全片幅可交換鏡頭相機 LUMIX DC-S5 / LUMIX S5 ,這也是 Panasonic 當前最小的全片幅機身,甚至小於 M43 旗艦機 GH5 ,最大的特色是搭載 S1 同級 24MP 背照式元件,且在 8bit 錄影時沒有錄影時間限制。 LUMIX S5 預計在 9 月中旬於北美開賣,單機身 1,999 美金,搭配 20-60mm F3.5-5.6 為 2,299 美金。 ▲ LUMIX S5 未有機頂 LCD ,但換來比 S5 更小巧的尺寸 ▲ LUMIX S5 具備多角度翻轉 LCD LUMIX S5 採用 S1
4 年前
三星不小心把即將上市的 980 Pro SSD 頁面上線,採 PCIe 4.0 並達 7,000MBps 傳輸速度
三星在今年 CES 就已經率先展示旗下最新一代的 980 Pro SSD ,採用 PCIe 4.0 介面且具備 7,000MBps 的傳輸速度令人眼睛為之一亮;雖然這款產品遲遲到現在還未正式公布上市消息,但最近三星似乎不慎在上架產品頁面時把這款 980 Pro SSD 放上,雖然網頁隨後下架,不過也遇間接預告這款新世代 SSD 即將上市。 ▲讀取速度最高可達 7,000MBps 在暫存頁面上, 980 Pro SSD 將提供 250GB 、 500GB 與 1TB 三種版本,基於三星 V-NAND MLC 顆粒與 Elpis 控制器,採 2280 格式,符合 PCIe 4.0 與 NVMe 1
4 年前
微軟宣布 DirectStorage 技術也將作為 DirectX 的一部分導入 PC 平台,藉 GPU 加速處理儲存資料
NVIDIA 在發表 GeForce RTX 30 系列產品時,提及 RTX 30 將支援 NVIDIA RTX IO 技術,可與微軟的 DirectStorage 技術並用,以 GPU 協助處理 SSD 的檔案資料,使 NVMe SSD 進一步發揮高速儲存的優勢。微軟也一併宣布 DirectStorage 將作為 DirectX API 的一環,預計在 2021 年正式導入 Windows 10 平台。 微軟最早提到 DirectStorage 是在 Xbox Series X 的技術介紹,當時就有提到此項技術會率先在 Xbox Series X 導入,未來將在 Windows 10 進行更
4 年前
NVIDIA RTX 的 NVIDIA Studio 將獲 AI 新應用,秋季免費推出 NVIDIA Broadcast 與 Omniverse Machinima
雖然回到兩年前 NVIDIA 發表 Turing 圖靈架構時,外界不少聲浪指出 NVIDIA 不該把寶貴的電晶體空間塞入前景與應用在消費娛樂皆不明確的 Tensor Core ,然而在兩年的持續耕耘與實驗,包括實驗性的 DLSS 、 RTX 語音降噪等技術展演, DLSS 2.0 帶來大幅的視覺效果與運算性能提升也證實 AI 對遊戲能帶來莫大的幫助。 ▲深度學習與 AI 在各領域逐漸發威 隨著越來越多準專業級創作者開始採用消費級的 GeForce RTX 顯示卡,也促使 NVIDIA 攜手專業軟體開發商把 AI 技術導入應用,藉由此次 RTX 30 系列發表, NVIDIA 也宣布把 DLSS
4 年前
華碩 ROG Meta Buffs 發表新一代 RTX 30 顯示卡、 360Hz 電競顯示器、自有光軸鍵盤與多款周邊
在 NVIDIA 發表 RTX 30 系列 GPU 後,華碩旋即透過 ROG Meta Buffs 發表一系列 ROG 產品,包括散熱設計大幅更新的 ROG Strix GeForce RTX 30 系列顯示卡,達 360Hz 更新率的 ROG Swift 360Hz 電競螢幕、 ROG Strix XF 120 系統風扇、 ROG Rapture GT-AXE11000 電競路由器、搭載自有光軸的 ROG Strix Scope RX 鍵盤、不到 80 克的 ROG Keris Wireless 滑鼠、 ROG Scabbard II 滑鼠墊與支援 MQA 的 ROG Delta S 耳機。
4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