癮觀點:空汙法優先針對市區二行程機車取締 郊區加強勸導不開單
先前空汙法針對二行程機車檢驗、取締等環節引請不少愛車族、環保團體討論,昨日環保署發表新聞稿宣布,空氣汙染防制法執法上上做了一些彈性,109年的新標準實施後,會優先針對人口密集達20萬人以上的都會區執法,取締於市區行駛的烏賊車,而鄉村地區則是以加強宣導為主。 空汙法2套標準:嚴罰、勸導 8月1日環保署公告空氣汙染防制法最新辦法,同時發出一份聲明表示主要是二行程機車汙染排放較為嚴重,因此鼓勵民眾淘汰換新,自97年鼓勵淘汰至今已有8成二行程機車淘汰,但仍有部分偏鄉地區仍在使用二行程車機車代步。對於剩下的2成,環保署仍繼續鼓勵淘汰補助機制,一直持續到108年年底為止,至於偏鄉地區的弱勢族群則會從移動汙
6 年前
科技編年史:賈伯斯出全錄記 賠了夫人又折兵
蘋果與微軟在科技史上交手過很多次,早年賈伯斯與比爾蓋茲也是亦敵亦友的關係。雙方鬧不愉快的爆發點是什麼呢?其中一個原因就是賈伯斯借鏡了全錄(Xerox)PARC設計的圖形介面與滑鼠,卻又多嘴告訴了比爾蓋茲有這項發明,後來讓微軟推出了圖形介面的Windows 3.0並造成轟動,雙方的關係則越來越差。這過程中到底發生了那些事情,讓我們來看看吧! ▲很久很久以前,有兩個相鄰的大國,分別是 MAC 國、Microsoft 國,附近還有一個鼻屎般大的小國——全錄國。MAC 國內有一個博學多聞的知名人物,叫做賈伯斯,他在國內有一群近乎宗教狂熱般的粉絲,因此我們稱他為賈僧。 ▲賈僧心心念念著要為他的 MAC
6 年前
光陽 Ionex 今天公布了電池租賃優惠,每月 99 元的背後真的適合買來代步通勤嗎?
今天光陽機車在宣布 Ionex 首款車款 Many 110 EV 將在 8 月 1 日開始接單,也打出第一年電池租賃僅 99 元的優惠價,一年可享有平均每個月 1,000 公里的騎乘距離,乍看下似乎相當便宜,不過魔鬼總是藏在細節裡,若是一個需要代步使用、又在觀望電動車的消費者,這樣真的划算嗎? 只有第一顆租賃電池享 99 月租優惠 先來解釋光陽有點複雜的 Ionex 系統, Ionex 車款可裝載兩顆 Ionex 電池模組,由於是採用並聯設計,故僅需一顆電池就可驅動,等第一顆電池沒電後才會使用到第二顆電池,與 Gogoro 藉由兩顆電池串聯才能驅動不太一樣,消費者則可依照個人需求租賃一顆 Io
6 年前
是觀點/採開源架構設計的RISC-V有可能擊敗Intel主導的x86,或是ARM主導架構嗎?這篇文章的首圖
CPU市場三分天下 RISC-V有機會與Intel主導的x86、ARM架構一搏嗎?
Intel主導的x86市場應用規模目前難以被RISC-V架構取代,而RISC-V架構看似有相當大的發展空間,但實際上也有不少問題,目前RISC-V架構雖然吸引不少一線廠商採用,但現階段要成為市場主流,似乎還需要更多時間投入發展。 以目前CPU市場來看,大致區分以Intel為主的x86架構,以及ARM推行的ARM架構設計為大宗,雖然過去也有諸如MIPS或IBM主導的PowerPC等架構設計,但規模並未像x86、ARM架構佔據大部分處理器市場。而自2010年從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以研究專案打造的RISC-V架構設計,本身以開源架構形式吸引包含IBM、恩智浦、Weatern Digital、NVIDI
6 年前
癮觀點:IBM、七列鍵盤、小紅點 ThinkPad十四年回憶錄(下)
前情提要:「癮觀點:IBM、七列鍵盤、小紅點 ThinkPad十四年回憶錄(中)」。明眼人都很清楚ThinkPad放棄傳統鍵盤的理由:三太子上身、想強迫筆電都變成MBA山寨版的的Intel,拼命對所有筆電廠商威脅利誘,強迫產品線全面Ultrabook化。 堅持產品特色的筆電廠商剩多少? 能抗拒誘惑,堅持自身獨特產品特色的筆電廠商並不多,很遺憾的Lenovo並不是其中之一。畢竟對於一年出貨動輒千萬台的Lenovo來說,只要「一美元」的回扣(Rebate),就是驚人的總金額,這招偏偏在個人電腦產業獲利持續奈米化的當下,特別的有效。一年多個幾千萬美元拿來發紅利難道不會爽嗎?只是Lenovo這些年到底
6 年前
癮觀點:IBM、七列鍵盤、小紅點 ThinkPad十四年回憶錄(中)
前情提要:「癮觀點:IBM、七列鍵盤、小紅點 ThinkPad十四年回憶錄(上)」。無獨有偶,Lenovo在2006年恢復邀請台灣的小黑重度用戶至神奈川大和市的Yamato Lab參訪,除了對信徒傳教洗腦外,也趁機了解我們這些「大膽刁民」對產品設計的意見。 當時已經參加過一次的TPuser站長,詢問筆者是否有意願共襄盛舉時,當然是當下義不容辭的刷好機票和旅館了。拜託,難得可以在研發團隊大頭前慷(ㄆㄧㄣ)慨(ㄇㄧㄥ、)陳(ㄅㄠ、)詞(ㄩㄢ、)的難得機會,怎麼能放過呢? 2010年10月20日,筆者為了抱怨x201會有鍵盤下陷的毛病,就當著全場展示塞滿名片「防震」的自用x201,以及x300「小太
6 年前
硬科技:大型主機Mainframe到底是什麼?
因有人一直好奇「IBM不是已經有傲視世界的Power處理器了,為何還有看起來好像更厲害卻又不知道到底用來幹嘛的Z系列,而且還是藍色巨人真正的伺服器台柱?」,筆者不得不重炒「大型主機(Mainframe)」這盤歷史超過半個世紀的冷飯。不過為何方便各位科科迅速進入狀況,就採用腦內補完的問答,希望不會被編輯部視為詐騙稿費的不當行為。 今日的大型主機,其定義是什麼? 如果要筆者真心話大冒險,根據當下的市場現況,只要一句「從1964年的IBM S/360一路發展到今日System Z的徒子徒孫」就打死了,但這極度的政治不正確,所以請各位科科繼續爬文看下去。 是不是電腦看起來比較大,外觀像冰箱,就叫做大型
6 年前
硬科技:回顧消失在歷史洪流的Intel旗艦處理器Itanium(下)
前情提要:「硬科技:回顧消失在歷史洪流的Intel旗艦處理器Itanium(中)」1994年Intel與HP合作啟動IA-64指令集與Itanium處理器專案時,那時候HP的處理器研發團隊尚未移籍到Intel,為了保護HP的商業機密,Intel特別建立「防火牆」隔離x86與IA-64的研發人員,妨礙了內部的技術交流,IA-64團隊難以汲取現有x86專案的數據和經驗,加重了研發工作的困難度,替由Santa Clara總部操刀的第一代Itanium「Merced」大延期,埋下了災難的種子。 更糟糕的是,肖想進攻高階伺服器市場的Intel高層,目標在1999年就讓IA-64逐步取代x86,下令「x8
6 年前
硬科技:回顧消失在歷史洪流的Intel旗艦處理器Itanium(中)
前情提要:「硬科技:回顧消失在歷史洪流的Intel旗艦處理器Itanium(上)」。俗語說的好:過猶不及,物極必反。為了擺脫昔日x86包袱而過度反動的IA-64,早在Intel公佈指令集架構之際,就不乏來自外界的質疑,尤其同時擁有CISC大型主機(S/360體系,zSeries, System Z)和RISC效能王者(Power體系,pSeries, System P)的藍色巨人IBM,對IA-64的專業批評,事隔多年,通通一語成讖。 2000年的Microprocessor Forum,就上演了IBM與宣稱「非循序執行超純量處理器已經過時」的Intel/HP陣營,針鋒相對的強碰戲碼。IBM提
6 年前
硬科技:回顧消失在歷史洪流的Intel旗艦處理器Itanium(上)
2017年2月中旬,Intel宣佈開始發貨代號「Kittson」的Itanium 9700系列處理器,是繼2012年的Itanium 9500系列「Poulson」後,睽違五年的「更新」,除了聊勝於無的稍稍提高點時脈,仍沿用與前代相同的老舊32nm製程,與充滿懷舊風的DDR3-1067記憶體規格。Kittson將是Itanium的終點,一場糾纏著處理器巨人的二十年惡夢,也從此劃下了休止符。在今天,腦海中仍對Itanium存有印象者,恐怕不外乎骨灰級電腦玩家,或著年紀不小的企業IT人員吧。 不知道Itanium該怎麼念?科科們就請記得發音很像「唉坦你啞」就好了。 算上後繼的蝴蝶效應(NetBur
6 年前

相關話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