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消息 nvidia VRAM RTX 30 NVIDIA Ampere 傳 NVIDIA 將在 9 月初發表 3 款 RTX 30 系列,最多配有 20GB VRAM 根據外媒 wccftech 取得的獨家消息, NVIDIA 將在 9 月初發表基於 Ampere 安培架構的 RTX 30 系列顯示卡,首波將先推出 3 款產品,並在 10 月再發表 1 款系列產品,同時還有 2 款還未定時間的 RTX 30 ,其中最頂規的 RTX 30 將搭載 24GB VRAM 。 ▲ wccftech 掌握的線報指出現階段 RTX 30 家族將有 6 款產品、首波將先公布其中 3 款 如同 NVIDIA 過往的發表慣例,首波發表仍是以旗艦產品優先,做為旗艦的是代號 PG132-10 的 24GB 顯卡,將取代 RTX 2080 Ti ,另外還有做為取代 RTX 2080 Chevelle.fu 4 年前
科技應用 CG 國網中心 NVIDIA V100 Quadro RTX 8000 影像視覺 國網中心以 NVIDIA V100 與 Quadro RTX 架構,為台灣影視娛樂產業提供好萊塢等級的雲算圖農場 CG 電腦影像視覺特效是當代廣泛用於戲劇、遊戲與廣告的重要技術,然而要處理逼真的 CG 特效就連一般的工作站還是不夠的,多需要透過由大量工作站構成的 Render Farm 算圖農場進行處理,對於許多電影製作單位而言,除了少數好萊塢大型製片公司有充裕的預算建構自己的算圖農場外,多需委外專門的算圖農場處理 CG ;不過現在台灣也有好萊塢級的算圖農場,且還是基於雲技術,更重要的是這家算圖農場居然還是公有雲,這家強大的算圖農場正是台灣的國網中心以 NVIDIA 的 NVIDIA V100 結合 Quadro RTX 所建構。 國網中心的算圖農場雖然對一般民眾比較陌生,不過獲得坎城影展大獎的" Chevelle.fu 4 年前
新奇搞笑 ROG Fractal design amd ryzen NVIDIA RTX 20 Henry Cavill 亨利卡維爾 巫師演員亨利卡維爾上傳了一段 DIY 組電腦短片,用了 AMD Ryzen 平台搭配 NVIDIA RTX 20 受到武漢肺炎影響,今年不少電影、影集的拍攝受到影響,不過這些演員也紛紛透過社群平台與影迷互動,而扮演當前 DC 電影中的"超人"與 Netflix 影集"巫師"主角的 Henry Cavill 亨利卡維爾在他的社群平台上傳了一段自己組裝電腦的短片,選擇以目前相當主流的 AMD CPU 平台與 NVIDIA RTX GPU 的組合。 ▲採用 AMD Ryzen 搭配 NVIDIA RTX 20 的組合 從短片開頭的零組件包裝,可看到亨利卡維爾選擇了 Ryzen 3900X ,搭配華碩 ROG 的 Crosshair VIII Hero 、ROG-STRIX Chevelle.fu 4 年前
遊戲天堂 死亡擱淺 nvidia rtx rtx 20 DLSS 2.0 死亡擱淺 PC 版將導入 NVIDIA DLSS 2.0 ,助 RTX 2060 達成 4K 60p 流暢體驗 NVIDIA 在今年原定 GDC 遊戲開發者大會期間發表新一代基於 AI 的影像強化技術 DLSS 2.0 ,相較原本須針對不同遊戲訓練專屬 AI 模型的 DLSS , DLSS 2.0 可藉由單一通用 AI 模型套用支援此技術的遊戲;而即將在 7 月中旬推出的死亡擱淺 PC 版也宣布導入 DLSS 2.0 ,足以使 GeForce RTX 2060 在 4K 解析度達到平均 60P 的流暢表現,在 1440P 甚至可達到 100fps 的水準。 死亡擱淺是由知名遊戲製作人小島秀夫自離開 Konami 後重新出發的首款遊戲,由於獨特的遊戲方式與世界觀,成為一款玩家好惡分明的遊戲,而 PC 版本 Chevelle.fu 4 年前
開箱評測 rog strix rtx 20 Ryzen 3000 AMD B550 用料不遜於 X570-I 的中階小鋼砲, Asus ROG Strix B550-I Gaming ITX 主機板動手玩 在 Ryzen 3000 CPU 與 X570 晶片發表一年後, AMD 也終於推出全新的中價位 PCIe 4.0 晶片組 B550 ,除了比起 X570 價位更平易近人以外,也由於一年的時間差,不少 B550 主機板的特定規格甚至更超前於 X570 ,華碩此次也推出一張隸屬 ROG Strix 的 B550-I Gaming ,乍看下與一年前的 X570-I 神似,對於偏好小型主機的玩家似乎值得期待。 作為中價位的 PCIe 4.0 主機板,相較旗艦 X570 , B550 勢必在部分地方有所精簡,但 ITX 先天僅 17x17 大小的限制下,比起 M-ATX 與 ATX 主機板的感受還不會 Chevelle.fu 4 年前
遊戲天堂 nvidia 光線追蹤 RTX RTX 30 RT Core 傳 NVIDIA 將光線追蹤分離到 PCB 反側的協處理器,藉此降低 RTX 30 高階卡的成本 隨著 RTX 30 系列的 Founder Edition 散熱器照片曝光,獨特的正反雙面風扇設計也引發不少遐想,因為傳統的顯示卡多半考慮到布局設計,多半是把風扇配置在同一側;根據一位 YouTuber Coreteks 的推測, NVIDIA 此舉很可能是為了此次高階卡使用的雙面 PCB 設計,將在一面配置 GPU ,另一面則配有針對光線追蹤的協處理器。 據傳聞, NVIDIA 此次將會在 RTX 3080 與更頂級的 RTX 3090 使用這種獨特的雙面 PCB 布局,其中一面就是 RTX 30 的 GPU 核心,另一面則是光線追蹤用的協處理器,這也說明為何公版的散熱器如此龐大且採用雙面風 Chevelle.fu 4 年前
新品資訊 nvidia geforce Ampere NVIDIA GeForce RTX3080 照片曝光 搭載前後風扇設計、電路板更小 預計 8 月公布 NVIDIA採用Ampere顯示架構的消費等級顯示卡預計會在8月對外公布,預期NVIDIA也會同步揭曉新款專業繪圖卡產品,同時透過PCIe 4.0連接埠提昇運算顯示效果傳輸率。 外觀具有濃厚蒸汽龐克風格 NVIDIA確認今年將以Ampere顯示架構同時對應超高運算,以及專業繪圖與遊戲顯示需求之後,目前在網路上出現多張疑似GeForce RTX 3080顯示卡外觀,其中一改過去GeForce RTX 20系列「瓦斯爐」造型設計,取代的是採用前後各一組散熱風扇,並且搭配蒸汽龐克風格設計。 (圖/擷自 Videocardz網站) 而從相關標示來看,顯示卡採用PCB電路板長度僅佔整體三分之二左右,其中 Mash Yang 4 年前
開箱評測 ROG rog strix Comet Lake-S i5-10600K Intel H470 Intel 第 10 代 Core S 非無鎖頻版的 ITX 好搭檔,華碩 ROG Strix H470-I Gaming 動手玩 繼上週 Intel 第十代 Core S 系列 125W TDP 不鎖頻處理器與 Z470 系列主機板效能測試解禁後,這週則輪到 65W TDP 的一般版處理器與其它 400 系列主機板解禁,這次要測試的是華碩 ROG Strix H470-I Gaming ,由於 Intel 僅統一提供鎖頻版本供測試,故此次即以較主流之 i5-10600K 搭配。 ▲右邊的是 ROG Strix H470-I Gaming ,左為 ROG Strix Z490-I Gaming ▲ ROG Strix H470-I Gaming 具兩組乙太網路與 Audio Type-C ▲ H470-I Gaming 的 Chevelle.fu 4 年前
科技應用 nvidia ReSTIR GeForce RTX 30 NVIDIA 提出 ReSTIR 演算技術 即時光線追跡效果提昇高達 60 倍 最快應用於 GeForce RTX 30 系列 ReSTIR技術讓每組像素最多可對應8組光線即時追跡,並且在50毫秒內完成處理多達340萬組動態光線與自體發光的多邊形物件所產生光線,預期接下來將會應用在Ampere顯示架構的GeForce RTX 30系列顯示卡,最快有可能會選在今年9月前後揭曉。 預期會應用在下一代顯示卡產品 NVIDIA研究人員與美國達特茅斯學院視覺運算研究室合作,提出名為ReSTIR的全新即時光線追跡演算技術,標榜能比現有即時光線追跡表現提昇6-60倍效果。 目前由NVIDIA提出的即時光線追跡應用,主要是藉由整合RT Cores的Turing顯示架構GPU進行運算加速,而後也允許一般未搭載RT Cores的顯示架構, Mash Yang 4 年前
科技應用 nvidia 光線追蹤 ray tracing rtx 2080 ti titan rtx ReSTIR NVIDIA 研究公布光線追蹤演算法 ReSTR ,使Taitan RTX 可實現數百萬個即時的動態光源與陰影 受到武漢肺炎影響,今年各大展會與技術活動也紛紛改以線上方式實行,同樣針對電腦視覺影像的 SIGGRAPH 也不例外; NVIDIA 研究人員也在此時機發表與 Dartmouth College 的 Visual Computing Lab 合作的結果,發表一篇介紹全新的即時光線追蹤演算法 ReSTR 的論文,這項技術能夠以消費級的 RTX 2080Ti 的性能實現數百萬個即時的動態光源與陰影效果,不過由於場景資訊量龐大,需要較高的 VRAM ,最終使用 Titan RTX 進行展演。 如同基於深度學習的 AI 技術一樣,光線追蹤技術也同樣不是甚麼嶄新的概念與技術,只是過往也同樣受限硬體性能,以 Chevelle.fu 4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