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消息 工研院 自動駕駛 自駕 工研院展示與國內業者自動駕駛開發成果,自駕中巴、自駕商用車具先進輔助駕駛、車連網與 AI 系統 工研院今天公開展示與國內業者所合作的自動駕駛中巴、自駕商用車成果,其中自動駕駛中巴具備感知次系統自主技術,結合包括雷達、 LiDAR 、攝影機、衛星定位等感測器整合環境資訊,並透過車載系統認知號誌系統,透過 S3 還週環境感知次系統的深度學習進行感知與事件推理進行自動駕駛。 這次展示的感知次系統約超過一年以上的研發,具備路口交通號誌辨識能力,若未來在都會區用於公車專用道行駛,可望在路口等待號誌與其他車輛混雜時更具優勢,同時也有利於應用在都市背景相似的亞洲都會區半封閉場域。在經濟部科專計畫支持下,自駕中巴與包括國內車電廠昌王電子、電動巴士廠華德動能、 X-by-Wire 新創公司 iAuto 及 Chevelle.fu 6 年前
產業消息 Waymo將擴大投入6萬2000輛自駕車提供預約搭乘服務 日前取得美國境內自動駕駛商用營運執照,並且計畫今年內先在美國亞利桑那州鳳凰城內提供自駕車預約搭乘服務後,Waymo更準備在今年內投入超過6萬2000輛以克萊斯勒Pacifica混合動力車款為基礎的自駕車,讓自駕車預約搭乘服務能被普及使用。 Autodesk VRED Design 2017 根據CNBC電視台報導,Waymo將擴大與飛雅特克萊斯勒汽車集團合作,未來預計在亞利桑那州鳳凰城內大幅增加可投入自駕車搭乘服務的車輛編制數量,藉此讓自駕車預約搭乘服務能被普及使用。 目前Waymo預計今年下半年正式推行旗下自駕車預約搭乘服務,首波推行地點將以鳳凰城市區範圍為主,接下來將會進一步擴展至加州舊金 Mash Yang 6 年前
產業消息 自駕車搭乘服務上路 可能先面臨衛生清潔等問題 除了擔心自駕車可能造成更多司機失業,或是潛藏系統誤判產生車禍等隱憂,不少人則是更擔心自駕車普及後,或許將帶來更多問題,例如車內清潔及遭人用於情色方面用途。 不少市場看法認為,未來即將普及應用的自駕車,在各個廠商持續追求技術應用表現理想之餘,可能將面臨更大問題。 其中包含乘客在搭乘過程發生不適,導致在車輛內嘔吐,或是隨意棄置垃圾等情況,甚至在車內吸菸、吸食毒品,以及損毀車內裝設等問題,另外經歷多人乘坐之後,也可能因為汗水等分泌物造成提供乘坐服務的自駕車內部衛生問題,導致提供自駕車搭乘服務的營運公司必須額外花費人力等成本維護車輛清潔。 另一方面,除了前述提及車內吸毒等問題,部分使用者也可能在自駕車 Mash Yang 6 年前
產業消息 Audi 電動車 e-tron 自動駕駛 俥科技: Audi 宣布 Audi.Vorsprung 2025 品牌策略, 2021 年推出 Level 5 自駕車、 2025 年前推出 20 款電動車 隨著自動駕駛、電動化與節能議題加溫,汽車產業也面臨前所未有的轉型,而 Audi 在年度股東會由總裁 Rupert Stadler 公布全新的 Audi.Vorsprung 2025 品牌策略,為 Audi 展望 2025 年訂下諸多的目標,以永續性、數位化與城市化三大主軸,宣告在 2025 年推出 20 款以上的電動車,以及預計在 2021 年推出首款 Level 5 純電自動駕駛車 Audi Aicon 。 在去年底 Audi 通過行動暨改革計畫,希望能改善成本結構並加速企業在新商業模式轉型,至 2025 年預計投入 400 億歐元於電動車與自動駕駛發展,同時也包括工廠的數位化行動等; Au Chevelle.fu 6 年前
產業消息 Waymo說明自駕車發生事故時,車輛可自行向警察「說明」過程 根據Google自駕駕駛技術公司Waymo稍早向美國車輛管理局遞交文件,顯示Waymo計畫在加州境內佈署的52輛自駕車搭乘服務,將僅在特定地區約50平方英哩面積範圍內提供使用,同時一旦自駕車出現問題,將僅能由線上遠端連線排除車輛故障問題,或是在發生事故時由車輛本身向警察、醫護人員等特定對象提供必要資訊。 根據Waymo所遞交文件,顯示接下來預計在加州境內提供線上預約搭乘的自駕車,最高時速約可控制在65英哩內,並且能對應眾多路況分析,目前已經可在起霧、雨天或晚上「視線」不清情況正常運作。而若自駕車發生故障,系統將會讓自駕車停止運作,並且設法藉由自動或是透過遠端遙控等方式排除問題,但並不會讓乘客接 Mash Yang 6 年前
產業消息 Uber執行長透露未來幾個月內將可恢復自駕車上路測試 除了在活動過程展示與5家業者合作的飛行計程車原型設計,Uber執行長Dara Khosrowshahi更於第二屆Uber Elevate期間透露,預期在未來幾個月內將可恢復自駕車道路測試。 根據Dara Khosrowshahi的說法,一旦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報告出爐,同時完成內部安全審核之後,將會重啟Uber自駕車上路測試項目,同時也強調重新進入道路測試的自駕車將更安全可靠。 不過,種種情況似乎將使Uber日後在自駕車上路測試面臨更多批評,但Dara Khosrowshahi仍有信心使旗下自駕車重新回到路上測試,同時也強調自駕車將是未來Uber重點發展方向。 先前在亞利桑那州發生致死車禍事 Mash Yang 7 年前
產業消息 Google 自駕車 無人自駕車 Waymo 自駕車 Google I/O 2018:Waymo自駕車在險惡環境下也能安全行駛 Waymo自駕車不但可判斷目前正在高速行駛的車輛,同時還可預測此輛高速行駛的車輛是否將會闖紅燈以及行徑路線。經過600萬英里的測驗,在下雪中的險惡環境也能感測路旁車輛或其他障礙物。 Waymo可預測可能發生的突發狀況 且能惡劣環境下正常行駛 Google Waymo自駕車表示在技術上又更精進了,不但可以知道目前行駛的路況,還能模擬道路上其他駕駛者的行駛狀況,因此可以預測有可能發生的突發狀況。這次以闖紅燈來舉例,Waymo可以偵測到高速車遇到紅燈未減速,且預測此高速車將有可能闖紅燈,因此Waymo在偵測高速車的速度以及距離,在碰撞前就先做好安全煞車。Waymo除了上述應變以外,還強調Waymo可 艾莉莎 7 年前
科技應用 自駕車 Uber對手Lyft在美國賭城 提供搭載Aptiv技術自駕車搭乘服務 Aptiv先前在CES 2018期間提供體驗的自駕車表現,大致獲得5星評分中的4.99星等平均評價,預期此次在拉斯維加斯市區提供預約搭乘的車輛服務也能獲得相同評價。 今年在CES 2018期間與Aptiv合作展示自駕車線上預約搭乘服務後,Lyft宣布將進一步與Aptiv攜手合作,在美國內華達州拉斯維加斯境內提供30台新款自駕車,透過Lyft服務平台供消費者預約搭乘。 此項服務已經在美國西岸時間5月3日上線運作,並且在拉斯維加斯市區範圍提供線上預約搭乘服務,消費者將有機會在App內預約到採用Aptiv技術的自駕車。 不過,相比今年CES 2018期間投入400輛自駕車作為示範的情況,目前在拉斯維 Mash Yang 7 年前
產業消息 Google自駕車再度發生碰撞事故 但這次並未成為肇事車輛 目前由Alphabet旗下子公司Waymo發展的Google自駕車,稍早再度傳出車輛碰撞事故,但相比過去曾經在山景城街道上發生車禍情況,Google自駕車在此次是故中並非肇事車輛,而是因為一台由人駕駛車輛為了閃避另一台車輛,導致撞擊當時處於低速自動駕駛狀態的Google自駕車。 此次意外主因在於一輛行駛於亞利桑那州錢德勒市區內錢德勒大道往東前進的本田車輛,為了要閃避一台北向進入洛斯費利茲車道的車輛,導致在側向轉彎時以車頭直接撞擊同樣在錢德勒大道往西前進的Google自駕車。 撞擊發生後,本田車輛車頭幾乎全毀,而Google自駕車左側前方則有明顯撞痕,同時造成車上隨車人員輕微受傷。 目前錢德勒市 Mash Yang 7 年前
科技應用 中國將全面開放自駕車上路測試 車輛必須可快速切換手動駕駛、保留所有記錄資訊 對於自駕車的發展腳步,顯然中國地區的步伐會走的較快。中國政府稍早宣布釋出智慧聯網汽車道路測試管理辦法,將從5月1日起開放中國各地區省、市級政府主管部門可依據在地情況受理聯網車輛、自駕車道路測試工作。 相形之下,目前美國地區也僅在加州地區放寬自駕車上路測試限制,而更多地方甚至尚未核准自駕車上路測試申請,因此中國政府從5月1日起開放中國各地區省、市級政府主管部門可依據在地情況受理聯網車輛、自駕車道路測試工作,預期將使中國境內自動駕駛技術有更快成長表現。 不過,為了避免技術尚未達全面成熟應用的自駕車測試發生意外,中國政府也嚴格要求參與測試的自駕車必須具備自動駕駛與手動駕駛兩種模式,並且能快速切換,同 Mash Yang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