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消息 pc intel ARM x86 高通 併購 晶圓代工 個人電腦 反壟斷 華爾街日報指稱高通將與Intel接洽收購事宜,可能為2018年博通嘗試收購高通後最大收購案 路透社曾在2024年9月初報導高通Qualcomm有意收購Intel,並引發電子產業一陣譁然,而在2024年9月21日,華爾街日報信誓旦旦的聲稱高通將在短時間與Intel洽談收購事宜,倘若高通真如傳聞宣布收購Intel計畫,將是自2018年博通對高通發起以1,420億美金惡意收購案後的新高,不過就如同當初博通收購高通的計畫一樣,高通倘若打算收購Intel勢必面對多重的挑戰。在消息傳出後,Intel股價上漲3.3%、高通則下跌2.9%。 高通收購Intel的目的並非全面接手Intel業務,實際上高通的主要目標放在個人電腦處理器領域,只不過一旦高通宣布收購計畫,將會面對全球各地的反壟斷審查;在此之 Chevelle.fu 9 個月前
產業消息 OpenAI 華爾街日報 新聞集團 內容授權 華爾街日報母公司新聞集團授權OpenAI使用內容 換得現金和技術2.5億美元 華爾街日報母公司「新聞集團」(News Corp)與人工智慧新創公司OpenAI今天宣布達成歷史性的內容授權協議。華爾街日報指出,合約包括OpenAI的現金及技術提供,5年內價值可能超過2.5億美元。 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引述知情人士消息指出,雙方交易的主要內容包括OpenAI可使用「新聞集團」面向消費者的新聞產品,來回答OpenAI用戶的查詢,並訓練其發展最新技術。 知情人士告訴華爾街日報,交易5年內價值超過2.5億美元(約新台幣80億),新聞集團獲得現金收入、使用OpenAI技術積點作為補償。 「新聞集團」旗下品牌除華爾街日報,還包括紐約郵報(New 中央社 1 年前
蘋果新聞 iPhone 中國 鴻海 印度 中美貿易戰 華爾街日報指稱蘋果預計將印度iPhone產量提高到總量的1/4 中國過往由於人工相對便宜成為全球電子產品生產重鎮,但隨著中國工人薪資提高,以及近年受到中美關係緊張的影響,甫以Covid-19期間中國產線一時中斷,許多電子公司也著手進行多元供應鏈布局,避免將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的風險;據華爾街日報指稱,蘋果計畫在未來三年左右擴大印度iPhone產線的產能,目標是提高到總量的1/4,等同印度產線每年將生產超過5,000萬台iPhone。 ▲iPhone 15是首次印度產線在產品發表後就即刻供貨的機型 雖然iPhone的主要產線仍難以擺脫中國,不過印度產線的產能增加也意味著蘋果慢慢解決與印度法規相關的問題,產線得以擴大產能;由於原本印度工會反對12小時輪班制度,蘋 Chevelle.fu 1 年前
產業消息 華為 華爾街日報 補貼 中國政府 華為否認華爾街日報指稱中國政府鉅額補貼 過去10年補貼不到營收千分之三 華為強調與中國其它民營企業一樣,在中國政府明定政策下獲得補貼資助,此外並未有任何從中國政府獲取特殊待遇,過去10年從中國政府方面取得補助金額,實際上未達整體營收的千分之三,甚至去年從中國政府獲取補助金額僅佔營收的千分之二。 在美國政府持續指控華為背後有中國政府資助關係存在情況,華爾街日報稍早更報導表示華為已從中國政府獲得高達750億美元鉅額財政補貼,其中包含稅收減免、融資與廉價資源協助,藉此讓華為能在全球市場擴大發展。不過,華為在後續對此發出聲明,除了斥責華爾街日報以選擇性報導扭曲事實,更強調將對此保留法律追溯權益。 依照華爾街日報報導內容,中國政府在過去超過20年時間內,總計 Mash Yang 5 年前
產業消息 中國 任天堂 switch 華爾街日報指出,任天堂將部分 Switch 產線移出中國避免中美貿易衝擊 先前已經有謠言指出任天堂將推出兩款新設計的 Switch ,根據華爾街日報指出,由於任天堂擔心中美貿易會對中國製造產生研究的衝擊,任天堂的供應鏈爆料任天堂已經將部分產線轉移到東南亞,減少未來輸出到美國時可能的稅制衝擊,最終目標是在中國外提供能滿足美國市場的產能。 先前的傳聞指出,任天堂的新版 Swicth 將提供性能更強的高階版,與聽說可能取消可分離控制器、尺寸更小巧的便宜版本,然而在兩款新 Switch 問世後,現行的 Swicth 仍將繼續推出,因為據爆料指出現行的 Switch 也將在東南亞產線繼續生產。 先前傳聞任天堂將藉 E3 的發表活動公布,不過最終並未在發表會亮相,但隨著量產的消 Chevelle.fu 6 年前
蘋果新聞 華爾街日報 蘋果 蘋果新聞+訂閱服務順利拉攏華爾街日報加盟 但內容仍嫌不足 蘋果新聞+雖然無法拉攏紐約時報加入,但也說服了知名的華爾街日報提供內容,月費9.99美金相較於華爾街日報目前訂閱月費39美金,也是相當便宜,但其實這一次雙方都各有盤算。 稍早宣布推出的新版新聞+訂閱服務中,蘋果宣布與華爾街日報在內新聞媒體建立合作關係,讓使用者透過每月9.99美元的訂閱方案也能閱讀華爾街日報提供內容。但相比華爾街日報本身同樣藉由每月39美元的付費訂閱方案,使用者透過蘋果新聞+訂閱服務所能觀看內容僅包含3天以內的文章,顯然華爾街日報與蘋果的合作確實會作明顯區隔。 在與蘋果新聞+訂閱服務合作中,華爾街日報僅開放3天以內的文章內容提供閱讀,不過使用者同樣可以觀看所有類別文章,但與華爾 Mash Yang 6 年前
蘋果新聞 訂閱 蘋果 蘋果明年春季推行全新新聞雜誌訂閱服務 將包含華爾街日報、紐約時報 蘋果全新付費訂閱服務將包含華爾街日報、紐約時報在內收費閱讀內容,比照Apple Music以按月訂閱形式讓使用者觀看所有新聞、雜誌內容。 先前就有消息指稱蘋果準備以數位雜誌訂閱平台Texture資源打造全新付費訂閱服務,而相關消息更透露蘋果預計會在明年春季推出此項服務內容。 彭博新聞引述消息來源表示,蘋果最快將在明年春季宣布推出以Texture資源打造的全新付費訂閱服務,其中預期包含華爾街日報、紐約時報在內收費閱讀內容,預期比照Apple Music以按月訂閱形式讓使用者觀看所有新聞、雜誌內容。 過去不少新聞、雜誌內容因應數位化趨勢轉型,但終究僅只是將閱讀形式從紙本轉移到數位載具,加上越來越多 Mash Yang 6 年前
產業消息 聯發科 基頻數據機 蘋果 高通 蘋果 高通 qualcomm 華爾街日報:蘋果槓上高通後,將尋求 Intel 與聯發科提供裝置的基頻技術 蘋果與高通的關係已經僵到極點,除高通已經宣布不再提供蘋果基頻測試用軟體外,根據華爾街日報的報導,蘋果在正式做出自己的基頻晶片的過渡期前,蘋果明年將尋求 Intel 與聯發科為下一代產品提供基頻技術,作為在少了高通的奧援後的替代方法,但目前這個說法仍被質疑,因為蘋果自 iPhone 4 由於要擴大電信商合作,棄缺乏 CDMA2000 技術的 Infineon 基頻技術(也引發後續 Infineon 將基頻部門賣給 Intel )轉向高通合作,雙方的長期合作也持續到今年初雙方鬧翻之前。 這份傳聞還是有些值得質疑的地方,因為目前為止蘋果缺乏與聯發科的合作經驗,這也意味著若要採用聯發科的產品,亦需要進 Chevelle.fu 7 年前
華爾街:今年新款iPhone外觀不變 華爾街日報稍早取得消息指出,預計今年秋季揭曉的新款iPhone (可能命名iPhone 7)在外觀將不會有任何變化,預期將與現有iPhone 6、iPhone 6s系列相同,至少要等到2017年推出的iPhone 7s才會有明顯不同。 其實在華爾街日報取得相關消息之前,市場已經有類似說法表示蘋果將調整新機明顯變動頻率,預期將從現有約兩年大改情形,調整為每隔三年才做大改,亦即從2014年推出的iPhone 6外型設計、區分4.7吋與5.5吋形式,將會延續到2016年秋季準備推出的iPhone 7,而在2017年推出新款iPhone 7s的時候,預期將會導入全新外型設計。 另外,2017年恰好是i Mash Yang 9 年前
人物專訪 電動車 電動機車 WallStreetJournal 潔淨能源 Gogoro 乾淨能源 smart scooter 陸學森 華爾街日報專訪 Gogoro 執行長陸學森:打造潔淨能源的未來 從台北出發 癮科技編:本篇文章引述華爾街日報專訪 Gogoro 執行長陸學森「Tech Entrepreneur Creates a Cleaner Future Starting in Taipei」一文,並由 Gogoro 熱心騎士蕢鴻恩翻譯並允許轉載。 陸學森(Horace)在2011年創立了gogoro這家公司,gogoro 生產及研發電動機車(smartscooter)以及電池交換系統(Gostation),Horace在創立gogoro之前曾在 Nike 擔任 Brand designer、Microsoft研發第一代的Xbox、HTC創意長。 今年七月 Gogoro 交出第一台智能電動機車, atticus 9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