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y Honda Mobility 北美製造電動車 最快 2026 年春季在美國開始交車 2026 下半年在日本交車
Sony Honda Mobility將由本田提供車輛相關開發、生產,以及後續銷售與客戶服務資源,並且由Sony提供電子技術、通訊、網路,以及娛樂相關技術整合。同時,Sony Honda Mobility更強調相較其他業者,將在軟體技術上有更大整合競爭優勢。 Sony在今年6月宣布與本田合資以Sony Honda Mobility為稱的獨立公司,並且透露將在2025年投入電動車銷售消息後,Sony Honda Mobility執行長水野泰秀進一步說明將在2026年春季使旗下電電動車於美國市場交車,日本市場則預計在2026年下半年交車,同時也考慮進軍歐洲市場。 同時,水野泰秀更說明Sony Ho
2 年前
日本四大摩托車車廠推動的 Gachaco 電池交換系統聯盟 東京都內 23 區、大阪等地區的換電站 10/25 將啟用提供服務
除了在日本境內推行「Gachaco」換電系統,Honda與YAMAHA更額外攜手KTM、Piaggio等車廠,於日本境外成立「SBMC」 (Swappable Batteries Motorcycle Consortium)換電系統聯盟,但目前暫時還無法確認是否同樣會以Honda電池交換系統「Honda Mobile Power Pack e:」為基礎運作。 今年4月由Honda (本田)、YAMAHA (山葉)、Suzuki (鈴木)與Kawasaki (川崎)四家車廠,加上日本最大石油業者ENEOS合組的「Gachaco」 (ガチャコ)電池交換系統聯盟,稍早確定將從10月25日開始於日本境
2 年前
日本電動機車交換聯盟 Gachaco 將於 10 月啟動商用電池交換服務,初期僅有 Yamaha E-Vino 與本田 Benly e: 可用
由日本本田 Honda 、川崎 Kawasaki 、鈴木 Suzuki 與山葉 Yamaha 四大機車廠與能源商 ENEOS 共同成立的 Gachaco 電動機車換電聯盟在 2022 年 4 月宣布成立,在將近半年後宣布將在 10 月 25 日針對商用電動機車提供換電服務。 雖然聯盟成員包括日本四家知名機車品牌,不過除了僅提供企業使用以外,屆時服務上線僅有 Yamaha 的 E-Vino 與 Honda 商用商用車 Benly e: 系列可使用 Gachaco 服務, Kawasaki 與 Suzuki 皆還未推出電池交換式電動車。 ▲ Gachaco 的營運模式初期先以商用車為主,並非針對一
2 年前
Gogoro Network 完成花東海岸線換電網路串聯, 10 月底於金門增設兩座 GoStation
Gogoro Network 宣布,藉由與中油擴大合作,取得中油 111 年度電池交換站標案達 136 站,預計在 2022 年底可增設達 136 個全新站點,其中包括台東市區經沿海公路往花蓮的 3 個 GoStation ,使環島路線的花東台 11 線完成串聯,同時東台灣首座 Super GoStation 「台東好站」也在 8 月初正式啟用, PBGN 車主現在在東台灣也更容易在環島路線找到便利的換電站點;另外繼小琉球與澎湖開站後, Gogoro 預計在 10 月底金門開設兩座 GoStation 。 ▲在台 11 線站點交換電池並於齡近 7-ELEVEN 加蓋戳章可交換能量補給品 為了慶
2 年前
亞馬遜未來 5 年在歐洲投資超過 10 億歐元 擴大電動貨卡車隊規模
除了亞馬遜希望降低貨運物流過程所產生碳排放問題,包含UPS、Fedex與DHL等貨運者也也開始著手改善期貨運流程所產生碳排放量,其中包含導入電動車輛、重新調整貨運流程,甚至透過簡化轉運次數等方式讓貨品遞送時的碳排放量可大幅減少。 亞馬遜表示,將在未來5年投資超過10億歐元,預計歐洲境內打造包含電動貨車、卡車車隊,並且配合低碳排放設計的物流中心,藉此加速其零碳排放目標。 在此之前,亞馬遜已經立下在2040年以前實現碳中和目標,同時也積極佈局貨運車輛電動化、重新調整貨運流程等,藉此降低整體碳排放量。 而此次說明將在未來5年投資超過10億歐元資進,其中包含在2025年以前擴充位於歐洲境內的電動貨車、
2 年前
鴻海協助電動車新創 INDIEV 製造第一輛可量產原型車 INDI One 凸顯鴻海電動車產品代工量產製造能力
INDIEV強調以高品質汽車工藝,以及嚴格電子產品製造標準打造車款,預期將藉由INDI One創造全新駕駛體驗。而INDI One配置95kWh電池模組,理論續航里程可達275英哩 (約442公里),並且可在5.5秒內完成加速至每小時60英哩速度,至於建議售價則將設定在4.5萬美元,目標與Tesla的Model 3車款競爭。 創立於2017年、總部位於美國洛杉磯的電動車新創公司INDIEV,稍早宣布將與鴻海合作,透過其近期收購的俄亥俄州工廠製造第一輛可量產原型車INDI One。 在此之前,鴻海在今年5月完成原本隸屬通用汽車的俄亥俄州工廠收購後,目前已經著手量產電動貨卡,而拖曳車產品則計畫在2
2 年前
Opel 回歸台灣市場 第四季引進 Mokka-e 電動車等車款
Opel也將啟用台灣官網與Facebook官方粉絲團頁面,藉此向台灣消費者提供更即時資訊,並且將配合My Opel app,讓Opel車主可以獲取更便利的行車服務,例如透過app預約保養,或是確認即時續航里程,甚至透過遠端連接預先開啟車內空調系統。 過去曾在台灣推行車款的Opel,在2012年退離台灣市場發展之後,今年再度宣布回到台灣市場,並且確定將以「德藝放閃」定義品牌核心價值,同時也宣布將在台引進全新Mokka、Mokka-e、Astra,以及Grandland在內四部主力車款。 另外,Opel也宣布從今年起至明年第一季期間,將陸續於全台6都建置6座Opel全方位服務展示中心,並且將在20
2 年前
鴻海「Model B」5 門版電動車發表 10/18 日公布具體細節 鎖定一般個人或家庭使用需求
鴻海稍早透過影片形式公布以5門車款形式打造的「Model B」,預計在10月18日即將舉辦的鴻海科技日上公布具體細節。 相比去年以「Model C」名稱亮相,並且確定冠上納智捷品牌、以Luxgen N7作為正式名稱的SUV車款,此次公布的「Model B」車長約為4.5公尺、車高約在1.5公尺,並且以5門形式打造,包含駕駛在內可乘坐最多5名乘客,將鎖定一般個人或家庭使用需求。 而車身設計將以現代化造型曲線打造,並且採用全電子式後視鏡設計,亦即以攝影鏡頭取代傳統後視鏡,讓使用者能以更清晰影像判斷後方狀況,同時也能配合影像識別方式提醒駕駛後方車輛靠近等。 此外,車輛前後LED燈組更採用動態形式顯示
2 年前
亞馬遜更新 Echo Auto 智慧車載系統 強化 Alexa 車輛助理應用佈局 並與 BMW 深入合作
亞馬遜更宣布與BMW深入合作,確定BMW新款車輛將深度整合Alexa數位助理服務,並且透過全新Alexa Custom Assistant功能量身打造客製化服務,例如可在車輛電池電力不足情況下預先提醒使用者,並且自動預約鄰近充電站位置。 針對車內使用Alexa數位助理服務需求,亞馬遜在此次年度硬體發表會中更新自2018年推出的Echo Auto設計,讓使用者能在車輛行進間更方便使用Alexa數位助理服務。 新款Echo Auto採用更輕巧設計,能有更大安裝彈性,並且可透過5組獨立麥克風接收聲控指令。 而使用者可以在Echo Auto與車輛連接情況下,透過Alexa數位助理服務控制車輛播放音樂,
2 年前
光陽 1 億美元入股的哈雷旗下電動車品牌 LiveWire 正式於紐約掛牌上市
從LiveWire發展腳步來看,當前僅推出單一車款LiveWire One,而哈雷接下來計畫透過LiveWire品牌在推出三款電動重型機車,預計在2030年於全球市場銷售達19萬台電動機車,藉此在傳統燃油車市場逐漸受到各國永續發展目標影響而縮減情況下重新尋找發展機會。 去年底由光陽宣布以1億美元資金投資,並且取得其4%股權的哈雷旗下電動機車品牌LiveWire,稍早正式宣布透過特殊目的收購公司 (SPAC)形式,於美國紐約證交所正式掛牌上市,成為去年4月在美掛牌上市的Gogoro之後,第二間在美國境內掛牌上市的電動機車業者。 而在掛牌上市之後,開盤股價即達9.085美元,並且累積交易超過8萬3
2 年前

相關話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