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 發表 RX 5500 與 RX 5500M ,鎖定 FullHD 高畫質體驗並將 Navi 帶入筆電領域
AMD 在今年正式宣布採用 RDNA 架構的第一款 Navi 產品 RX 5700 ,鎖定 QHD 等級遊戲最佳體驗,當然看好主流價位市場的 AMD 也不會讓 Navi 止步於此,在今日宣布第二款 Navi 家族成員 RX 5500 與筆記型電腦版的 RX 5500M ,同樣強調使用新一代 RDNA 架構,將目標鎖定在提供 Full HD 等級的高畫質娛樂。 Radeon 5700 將自近期推出公板設計版本,而板卡品牌自製卡將在今年第四季推出,不過當前還未公布正式發售時間與參考定價。 ▲ MSI Alpha 15 為第一款發表將採用 RX5500M 的筆記型電腦 同時 AMD 也宣布微星 MS
5 年前
傳 PlayStation 5 的 GPU 性能據傳為 PlayStation 4 Pro 兩倍以上,直逼 RX5700 XT
雖然距離新一代 PlayStation 上市還有一年左右的時間,不過畢竟遊戲主機的規畫週期相當長,先前 SIE 也已經預告新一代 PlayStation 的硬體架構與特性,而最近一位 Twitter 用戶"比屋定さんの戯れ言@Komachi "暗示了新一代 PlayStation 採用的 GPU 時脈將達 2GHz ,另一位 Twitter 使用者" Is A Parrot "則進一步暗示新一代 PlayStation 的 GPU 性能將較現行 PlayStation 4 高出一倍以上。 Oberon A0. Gen2 : GFXCLK = 2.000GHz Gen1 : GFXCLK = 0
5 年前
是AMD傳打造代號Navi 23的「NVIDIA Killer」顯示卡這篇文章的首圖
AMD內部代號「NVIDIA Killer」顯示卡 加入即時光影追跡技術 預計明年推出
AMD內部代號「NVIDIA Killer」的Navi 23顯示卡,採用新一代RDNA顯示架構設計,預期比現有Radeon RX 5700 XT有更高顯示效能,同時也預期正式加入即時光影追跡 (Ray Tracing)技術應用,預計會在明年正式推出。 先前AMD執行長蘇姿豐透露接下來準備推出高階顯示卡產品,進一步與NVIDIA正面抗衡之後,相關消息進一步指出AMD內部以「NVIDIA Killer」為代稱,產品代號為Navi 23的顯示卡,預計會在明年正式推出。 就相關消息指稱,Navi 23採用新一代RDNA顯示架構設計,預期比現有Radeon RX 5700 XT有更高顯示效能,同時也預期
5 年前
AMD Radeon VII 結束階段性任務,目前國外已經開始炒高價格
在 AMD 推出基於新世代 RDNA 架構的 Radeon RX5700 與 Radeon RX5700XT 前, AMD 為了在 GPU 產品空窗期維持話題,,在今年初推出 Vega 架構的頂級顯示卡 Radeon VII ,而這款幾乎是將專業繪圖卡放在零售市場大特賣的當前旗艦也將停售,根據報導指出, AMD 已經在 6 月底宣告停止 Radeon VII ,消息一出也讓市場上的 Radeon VII 水漲船高。 ▲新世代 RDNA 架構的 RX5700 系列有不錯的第一步 Radeon VII 的本質幾乎舊是針對超級電腦、 AI 的 Radeon Instinct MI50 ,採用 7nm
5 年前
AMD Radeon RX5700 、 Radeon RX5700XT 動手玩,新架構、新氣象
AMD 的 CPU 在轉換到 Zen 架構後脫胎換骨,一步一步提升競爭力,演進到稍早解禁的 Ryzen 3000 系列已經有能與 Intel 頂級消費處理器一較長短的實力,而同時 AMD 的 Radeon GPU 也面臨全新的歷史轉捩點,也在此刻解禁的 Radeon RX5700 系列採用全新的 RDNA 架構取代 2011 年至今的 GCN ,而 RDNA 能否如 Zen 般脫胎換骨?也請見以下評測。 由於此次測試時間也受到工作時間影響,故無法完整評測兩款處理器組合,將使用 Ryzen 9-3900X 處理器,搭配技嘉 X570 AORUS MASTER 主機板,芝奇幻光戟 DDR4 360
5 年前
AMD 客製化方案於遊戲機新領域左打 Intel 、右踹 NVIDIA ,對業界產生甚麼影響?
今年對 AMD 應該可說是另一個高峰,不光只是 Ryzen 處理器與 RDNA 新架構的 Navi GPU 發表,更值得注目的是, AMD 搶下 Google 雲串流遊戲服務 Stadia 的客製化 GPU ,同時又陸續在 E3 前後確認再度與兩大家用遊戲機 Sony 、微軟再續前緣,以客製化方案作為兩者次代遊戲機的平台。 AMD 能左打 Intel 、右踹 NVIDIA 後,獲得遊戲機與初步的大規模商用雲遊戲的青睞,完整的半客製化方案與當前的遊戲生態圈是最大的關鍵, AMD 的半客制方案能夠提供 CPU 與 GPU 的一站服務,同時現在的遊戲市場已經越來越趨向由 PC 架構引領、以及以手機引
6 年前
AMD Navi 架構之 Radeon 5700XT 、 Radeon 5700 正式發表,鎖定 RTX 2070 與 RTX 2060 層級表現
AMD 一如今年在 Computex 所預告,正式於 E3 展會期間宣布基於 RDNA 架構的 Navi 系列 GPU 產品 Radeon 5700 系列,當前 Radeon 5700 家族有兩款產品,分別為 40 個流處理器的 Radeon 5700XT ,以及 36 個流處理器的 Radeon 5700 ,預估售價在 449 美金與 379 美金,目標性能鎖定 NVIDIA 的 RTX 2070 與 RTX 2060 ,但定價策略則各別低一層級。 Radeon 5700 家族將與第一波 Ryzen 3000 系列 CPU 同步於 7 月 7 日上市。 ▲ AMD 將在 7 月 7 日同步推
6 年前
三星取得 AMD Radeon GPU 與 RDNA 架構授權,將用於包括智慧手機等行動裝置等低功耗產品
先前市場曾傳聞三星打算強化自主架構設計,自行開發 GPU 架構,不過顯然考慮到市場上的專利還有研發等問題,三星顯然還是妥協了, AMD 宣布與三星達成技術授權協議,三星將透過 AMD 的 Radeon GPU 與新一代的 RDNA 架構,打造用於行動裝置以及 AMD 當前並未涉獵的低功耗產品領域。 就 AMD 的立場,此舉除了可藉此獲得來自三星的技術與專利授權金外,同時也將 AMD Radeon 的技術"重新"帶到行動設備上(註:高通的 Adreno GPU 的前身就是 AMD 早期的行動 GPU 部門),使 AMD Radeon 的半客製化方案橫跨新遊戲機( PlayStation 與 Xb
6 年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