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顆還不夠用、那就用兩顆, AMD 推出單卡雙 Vega 虛擬化繪圖卡 Radeon Pro V340
先前顯示卡性能之戰正激烈時, AMD 與 NVIDIA 除了 CrossFire 與 SLI 多卡串接技術以外,亦曾推出在單張 PCB 上搭載雙 GPU 的顯示卡,雖然直至今日在消費領域已經較少看到這樣的設計,不過 AMD 似乎是看到專業繪圖虛擬化領域的需求,推出了一張搭載雙 VEGA 的專業虛擬化繪圖卡 Radeon Pro V340 ,希望藉單張雙 SLOT 的雙芯繪圖卡,提供給更多虛擬化使用者。 Radeon Pro V340 預計在第四季出貨給合作夥伴,目標鎖定在 CAD 、設計與虛擬桌面、雲端遊戲等應用 Radeon Pro V340 採用兩顆具 56 個 CU 的 VEGA 核心,
6 年前
是Intel再次強調旗下新款獨立繪圖卡將於2020年正式回歸這篇文章的首圖
Intel獨立繪圖卡即將回歸 宣布2020年全新「開始」
Intel獨立顯卡真的要回來了,在挖角AMD傳奇架構師,以及過去曾打造Intel獨顯的成員也回歸後,現在宣布2020年將有新產品推出。 在此次SIGGRAPH 2018期間,Intel僅強調電影《巨齒鯊 (The Meg)》中的75呎長的巨鯊,是以2500組Intel Xeon處理器構成10萬核心的人工智慧系統,搭配電影特效工作室Scanline VFX旗下Ziva VFX軟體技術打造,並未特別針對NVIDIA提出Turing顯示架構的Quadro RTX系列專業繪圖卡,或是AMD提出1000美元即可購得的專業繪圖卡Radeon Pro WX 8200做出任何回應。 不過,Intel仍透過官方
6 年前
是AMD揭曉新款專業繪圖卡Radeon Pro WX 8200,1000美元也能有更好工作站級運算表現這篇文章的首圖
AMD Radeon Pro WX 8200新專業繪圖卡發表 不到1000美元也有高CP值工作站級運算表現
AMD Radeon Pro WX 8200把競爭產品設定為NVIDIA的Quadro P5000或P4000,但是NVIDIA接下來也準備在SIGGRAPH 2018揭曉新款Quadro專業繪圖卡。 趕在NVIDIA推出新款Quadro系列新卡之前,AMD稍早於SIGGRAPH 2018宣布推出新款專業繪圖卡Radeon Pro WX 8200,標榜將能以1000美元以下價格提供最佳工作站圖形運算效能。 Radeon Pro WX 8200採用與Radeon RX Vega 56相同的第5代GCN顯示架構,由GLOBALFOUNDRIES代工14nm FinFET製程打造,對應56組運算單元
6 年前
AMD 第二世代 Ryzen Threadripper 將自八月中旬陸續上市, Ryzen Threadripper 2990WX 將達 32C 64T 與 250W TDP
在 Computex 預告的第二世代 Ryzen Threadripper 稍早已釋出新聞稿,而作為此世代最高階的 Ryzen Threadripper 2990WX 也將是此系列搶先上市的先鋒軍,預計在 8 月 13 日開賣,其它同屬第二世代 Ryzen Threadripper 的三款產品則陸續在八月底與十月份問世; Ryzen Threadripper 2990WX 的規格也相當誇張,具備 32C 64T ,功耗也達到驚人的 250W TDP ,比起一般 Ryzen Threadripper 的 180W TDP 高出許多, AMD 聲稱在其專業超頻團隊透過液冷,將時脈推上 5.1GHz
6 年前
中國山寨遊戲機之王小霸王 SUBOR 再現江湖,採用搭載 AMD 客製化 Zen + VEGA 處理器
曾在中國山寨遊戲機相當知名的小霸王在今年中國遊戲展 ChinaJoy 重出江湖,同時也跟進微軟與 Sony ,採用 AMD 的客製化處理器方案,且這款主機的性能顯然較 Xbox One 許多,核心採用基於 Zen 架構的 3.0GHz 4C 8T Ryzen 搭配 24CU 的 VEGA GPU (基本上圖形效能與 Intel i7-8809G 相同)的 SoC 方案,同時搭配 8GB GDDR5 的 RAM 。 這款主機將有兩個版本,一款是將在 8 月推出的遊戲 PC ,年底則會推出客製化系統的遊戲機版本,此外也因為架構關係,將具備 Radeon Software Adrenalin Edi
6 年前
NVIDIA 、微軟、 Oculus 、 Valve 、 AMD 共通 VR 顯示介面標準化救產業,推動基於 USB Type-C 之 VirtualLink 標準
雖然 VR 技術比起裸視 3D 或是 3D 顯示技術發展較為順遂,不過當前也面臨在消費性市場找不到突破點,扣除硬體性能、顯示技術等問題,複雜的連接介面也是令人頭痛的狀況;而在稍早由整個產業界包括 NVIDIA,Oculus,Valve,Microsoft 和 AMD 等 VR 產業重大廠商共通開放式連接標準 VirtualLink ,基於使用上相對便利的 USB Type-C 介面同時解決高流量影像、音訊、數據傳輸、供電等需求。 現在 VirtualLink 聯盟的官方網站也提供規格前導介紹,作為正式公布 1.0 規範前給有志採用此規範的廠商做為參考,有需求的廠商可到官網進行申請獲得閱覽文件的
6 年前
86191d9fb3a778ef570ab06c41613458
AMD 強調在第三方公正單位壓力測試下, AMD 無論繪圖卡或是顯示卡驅動穩定性皆更勝 NVIDIA
雖然目前扣除挖礦市場之外,在消費與專業領域 AMD 的市佔率與 NVIDIA 仍有所差距,不過 AMD 搬出第三方公正單位獨立軟體品質保證專業機構 QA Consultants 的測試結果,以兩家各 6 張 GPU ,在其它硬體、作業系統版本皆相同的條件下比對,以每款 GPU 進行連續 4 小時 Crash 測試,每天進行 6 次測試,共 12 天的連續測試下, AMD 共在 432 項測試通過 401 項,雸 NVIDIA 則通過 356 項, AMD 也自豪的指出其驅動程式無論在消費或是專業級距皆較 NVIDIA 競品穩定。 雙方的硬體與驅動各別為 AMD Vega RX 64 、 RX
6 年前
是更新2018年款MacBook Pro之餘,蘋果也與Blackmagic推出外接顯示卡盒這篇文章的首圖
蘋果官網推出Blackmagic外接顯示卡盒 搭載8GB RAM版AMD Radeon Pro 580顯卡 售價699美金
蘋果官網推出由Blackmagic打造的外接顯示卡盒,內含AMD Radeon Pro 580獨立顯示卡,售價699美金 除了宣布推出換上Intel第8代Core i系列處理器與T2晶片的新款MacBook Pro系列,蘋果針對額外顯示效能擴充需求,同時也在官網放上由Blackmagic打造的外接顯示卡盒配件,其中將採用AMD Radeon Pro 580獨立顯示卡,並且藉由Intel Thunderbolt 3連接埠傳遞顯示數據,讓使用者能輕易搭配MacBook Pro使用更高顯示效能,藉此應用在4K以上解析度影片內容剪輯製作,或是對應虛擬實境等高效能演算需求。 由Blackmagic打造的
6 年前
是不甘示弱 AMD開始挖角Intel大將填補顯示技術研發空缺這篇文章的首圖
Intel、AMD展開挖角大戰 這次是AMD搶到Navi顯示架構研發工程師
Intel、AMD最近一直互挖牆角,AMD已經挖角Intel工程師Martin Ashton,未來將負責AMD圖形技術發展,預期將接手Vega顯示架構之後產品研發。 就在許多AMD老戰將跳槽Intel之後,AMD似乎也開始挖角原本Intel大將。 從LinkedIn更新資料顯示,原本在Intel視覺與核心運算部門任職的架構工程師Martin Ashton將加入AMD擔任副總裁。在此之前,Martin Ashton則是在Imagination Technologies擔任執行副總裁職務,並且負責PowerVR GPU相關研發業務。 而就AMD稍早回覆說法,Martin Ashton未來將向Rad
7 年前
是AMD 藉中國合資公司讓中國晶片商海光得以利用 Zen 架構生產 x86 處理器這篇文章的首圖
AMD 藉中國合資公司讓中國晶片商海光得以利用 Zen 架構生產 x86 處理器
截至目前為止,能夠生產 x86 架構晶片的僅有 AMD 、 Intel 與 VIA 威盛,然而中國晶片商海光 Hygon 宣布藉由 AMD 的 Zen IP 生產針對伺服器的 Dhyana 禪定 x86 處理器,而海光之所以能合法使用 AMD Zen 架構,主要還是 2016 年 AMD 因為財務不佳,找上中國天津海光先進技術投資有限公司設立合資公司,並藉由設立兩家公司,藉此避開 AMD 與 Intel 在 2009 年簽署的交叉協議。 AMD 與天津海光成立海光微電子技術公司,以及這次作為品牌的成都海光集成電路設計公司 Hygon ,其中 AMD 擁有海光微電子技術公司過半的股份,在名義上仍
7 年前
友站推薦
AMD 如何挑戰 NVIDIA 王者地位?秘密武器就在即將發表的怪物晶片:MI300
INSIDE - Sisley
為何馬來西亞半導體產業相當重要?一切要從50年前落腳檳城的「八武士」談起
關鍵評論 - 杜晉軒
蘇姿丰來台為 AI 晶片「固樁」!她曾如何領 AMD 起死回生?
INSIDE - 聯合新聞網
朱楚文:大AI時代,台灣科技產業的轉捩點來了嗎?
關鍵評論 - TechNice科技島
AI PC 要來拯救個人電腦市場了?2027 年將佔所有 PC 出貨量 6 成
INSIDE - Sisley
AMD 將收購 AI 軟體新創公司,以追趕輝達
INSIDE - 鉅亨網
美國擴大晶片管制 AMD 中國傳裁員
INSIDE - 中央社
劉德音SEMICON演講:CoWos產能短缺造成AI晶片缺乏為短期現象,台積電評估投資安謀這1、2週會決定
關鍵評論 - 中央通訊社
台積電資本支出下修面臨300億元保衛戰,受惠於超微2奈米大單長期前景看好
關鍵評論 - 莊貿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