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VIDIA 與 NTT DoCoMo 共同打造結合 GPU 加速的 5G 網路,為日本帶來高效能、軟體定義的無線網路服務
NTT DoCoMo 宣布將活用 NVIDIA 的 GPU 加速技術,於日本部署的的網路環境導入由富士通提供、基於 NVIDIA GPU 加速的無線解決方案,並釋放基於 Open RAN 的靈活性,將有助提升效能、降低總持有成本與能源改進,預計可解決等同數十億美金的問題; NTT DoCoMo 也將成為全球第一家實際部署 GPU 加速商用 5G 網路的電信公司。 NTT DoCoMo 與其 5G Open RAN 生態系體驗( OREX )服務品牌夥伴正向全球電信營運商社群推廣一種多供應商、符合 Open RAN 標準的 5G vRAN 解決方案,借助日本的商用化部署可作為驗證其架構可行性的象
1 年前
VMWare 攜手 NVIDIA 推出 VMWare Private AI Foundation with NVIDIA ,協助企業在公眾雲環境安全且高效率的使用生成式 AI 技術
VMWare 於 2023 年 VMware Explore 大會宣布與 NVIDIA 合作,針對當前火熱生成式 AI 成立 VMWare Private AI Foundation with NVIDIA ,使企業能在安全、確保資料隱私的前提高效率且具擴充性於 VMWare 的平台使用完整的 NVIDIA AI Enterprise 資源與技術,同時企業可透過直連 GPU 或虛擬 GPU ( vGPU )進行擴展,使用最多 16 個 vGPU 進行 AI 模型訓練。 VMWare 預計於 2024 年初與 NVIDIA 共同推出 VMWare Private AI Foundation wi
1 年前
微軟虛擬化開發環境服務 Dev Box 推出預覽版 各地的開發者可上雲共同完成相同開發項目
目前開發者可以透過Dev Box打造桌機、行動裝置、物聯網或網頁應用服務,同時也能透過Windows 10、Windows 11的Linux或Android子系統打造應用服務。 微軟在今年Build 2022期間公布針對開發者提供的自助式服務項目Dev Box,可透過雲端運作模式讓開發者隨時連接預先建置的開發環境,讓開發團隊成員能以一致的開發環境打造服務內容,而稍早則是對外宣布釋出公開預覽版,讓開發人員可以測試此項服務是否適合用於開發項目。 Dev Box服務同樣基於Windows 365運作模式,透過雲端虛擬工作環境,讓開發者能預先建置相同的開發環境,藉此透過相同虛擬工作站對應相同執行運算效
2 年前
2022 年網路交換器如何選擇?QNAP 威聯通科技點出三大關鍵重點!
說到了 NAS 類型的產品,QNAP 威聯通科技絕對是大家一定會提到的品牌之一,這個成立超過 18 年的台灣本土品牌擁有強悍的硬體與軟體研發整合能力,多年來也走向多角化發展,提供更多網通應用解決方案,包括視訊監控、網路交換器、無線路由器與各類型的虛擬化應用…等。目前 QNAP 除了 NAS 與伺服器產品,著力甚深的莫過於網通交換器類型,這點倒是引起筆者的注意與好奇。為何本業為 NAS 儲存設備的品牌,會「斜槓」到網通交換器的另一個產品領域呢? 在接下來的文章中,就將為大家深入分析其中的策略佈局,同時也要分享一下 2022 年選擇網路交換器產品時不可忽略的三大關鍵重點,同時也要進一步解析 QNA
2 年前
從 NVIDIA 的 Omniverse 協作平台,窺見建構在全雲端運算的網路遊戲能性
近期遊戲產業的熱門話題除了結合區塊鍊外,就是基於雲端串流的雲遊戲服務,不過雲串流遊戲的本質是一種結合虛擬化的遠端桌面應用,然而若談到基於雲串流服務的遊戲方式,筆者認為多年前曾在 GPU 虛擬化開始成形時參加國外研討會所聽到的超大型雲端網路遊戲,雖然當時的概念至今還未能實現,不過作為第一家正式發表 GPU 虛擬化技術的 NVIDIA 當前積極推廣的 Omniverse 協作平台,卻可視為下一代超大型雲端網路遊戲的雛形。 ▲相較一般遠端桌面,現代雲遊戲借助虛擬化方式可因應遊戲內容調度硬體資源 現行的雲端遊戲是利用雲端資料中心的虛擬化技術,並透過網路串流的方式使玩家執行遊戲內容,相較傳統以單一固定系
3 年前
虛擬化軟體服務業者 Citrix 以 165 億美元出售 年中後恢復私有化 也可能與 Tibco 合併為更大規模的軟體服務提供商
Citrix早期也是提供企業虛擬化應用服務,後期也因應運算型態改變,因此也跟進提供行動裝置管理與企業資安上雲等服務,甚至在近期發展中更計畫與VMware等業者抗衡,計畫提出以訂閱制形式提供服務,但仍無法讓投資者滿意,甚至引發投資者希望Citrix藉由出售公司尋求全新發展機會。 同樣以虛擬化應用聞名的Citrix,稍早宣布以165億美元價格轉讓給私募基金公司Evergreen Coast Capital,以及Vista Equity Partners。而在此筆交易之後,將使Citrix恢復私有化。 依照Citrix說明,此筆交易已經獲得董事會同意,預計在今年年中完成交易。而此筆交易將以全現金交易
3 年前
硬科技:科科們應該知道的SmartNIC與DPU
各位科科在了解軟體定義網路 (SDN) 和網路功能虛擬化 (NFV) 之後,接著就可以進入SmartNIC (智慧型網路介面卡) 和NVIDIA宣稱「比SmartNIC更加強大」的DPU。 硬科技:在了解Smart NIC和DPU前科科需要知道的軟體定義網路(上) 硬科技:在了解Smart NIC和DPU前科科需要知道的軟體定義網路(下) 首先,我們必須先明確定義什麼是SmartNIC,和一般的NIC又有什麼不同。以曾經佔了10G以上網路卡70%市占率的Mellanox為例,他們對SmartNIC的定義是可卸載通常由CPU處理工作的網路卡,利用其獨立於CPU的額外運算能力與板載記憶體,完成更高
3 年前
AMD 宣布專業雲端工作負載的 Radeon PRO V620 GPU ,單卡具備 32GB GDDR6
近日包括雲遊戲、雲端 3D 影像處理、雲端辦公桌面環境等基於雲端的工作負載越來越盛行, AMD 也在稍早發表一款針對此類雲端工作負載的專業產品 Radeon PRO V620 GPU ,除了具備 RDNA2 架構與先進多重串流硬體加速編碼器以外,還提供高達 32GB GDDR6 記憶體,能在虛擬化應用給與多位使用者充裕的資源,從具備 72 個 CU 可推測為 Radeon RX 6800XT 的姊妹產品。 ▲ Radeon PRO V620 為 Radeon RX 6800XT 的專業應用版本,記憶體高出一倍容量 ▲鎖定雲端遊戲、虛擬化辦公等各式雲應用 AMD 強調 Radeon PRO V6
3 年前
AMD 、 NVIDIA 再於雲服務攜手,新一代 GeForce Now RTX 3080 雲遊戲平台採 Ryzen Threadripper PRO
NVIDIA 上週宣布 GeForce Now 雲遊戲服務升級,新一代 GeForce Now RTX 3080 會員服務可提供 RTX 3080 等級性能的雲端串流遊戲體驗,而 AMD 亦旋即公布此項 GeForce Now RTX 3080 服務是採用 AMD Ryzen Threadripper PRO 為基礎。 ▲ AMD Ryzen Threadripper PRO 可說是 AMD EPYC 的孿生版本 AMD Ryzen Threadripper PRO 可說是 AMD EPYC 的孿生版本,鎖定準專業工作站需求,具備高核心數量與高時脈,同時單一處理器提供 128 條 PCIe G
3 年前
Arm 宣布 Arm Virtual Hardware Targets 服務,基於 Corestone 整合子系統進行雲端虛擬化藉此變革物聯網開發流程
Arm 今日宣布 Arm 物聯網全面解決方案,這是 Arm 一項對於物聯網設計的重大解決方案,其中最重要的一項即是稱為 Arm Virtual Hardware Targets ( Arm 虛擬硬體目標)的服務,此項技術藉由把 Arm Corestone 整合式子系統藉由虛擬化與雲端的方式,使開發者能率先在雲環境進行經過驗證的虛擬環境進行軟硬體的共同設計與開發,可使產品開發時程自 5 年縮減至 3 年時間,使物聯網技術得以加速發展。 目前 Arm 虛擬硬體目標率先在亞馬遜 AWS 提供服務,開發者可藉由 Arm Flexible Access 計畫取得相關資源。 ▲ Arm Corestone
3 年前
友站推薦
疫病日常的時間性(上):台灣與密西根,兩個城市與病毒同步的時間經驗
關鍵評論 - 芭樂人類學
還記得童年旋轉收音機的樂趣嗎?今日的電子大廠紛紛淘汰旋鈕設計、走向更複雜的虛擬鍵盤
INSIDE - 【合作媒體】iFanr愛範兒
我們賦予權柄讓高科技公司為世界編碼,也讓自己落入圈套
關鍵評論 - 精選書摘
Mac 採自製晶片,未來無法再以 Boot Camp 模式用 Windows 系統
INSIDE - Heemie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