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結合Vega顯示架構的Ryzen Mobile處理器率先用於輕薄筆電、2 in 1裝置 下半年陸續推出這篇文章的首圖
結合Vega顯示架構的Ryzen Mobile處理器率先用於輕薄筆電、2 in 1裝置 下半年陸續推出
雖然Ryzen系列處理器功耗已經可用於筆電產品,但針對更輕薄的筆電、2 in 1裝置設計,同時確保運算效能需求,AMD仍額外推出Ryzen Mobile系列處理器,在此次Computex 2017確定將會在今年下半年內推出更多對應消費市場產品,而商用機種則預計在2018年上半年陸續推出。 鎖定輕薄筆電、2 in 1裝置產品使用的Ryzen Mobile處理器,本身也是基於Zen架構設計,並且整合Vega顯示架構,相比先前A系列APU約提昇50%處理器效能與40%GPU效能,同時在電力損耗更降低高達50%比例,強調在輕薄裝置內仍可維持發揮相當程度的運算效能,並且能以佔用體積更小特性應用在不同裝置
8 年前
是Ryzen 3系列處理器將於第三季推出 效能款Threadpipper預計夏季推出這篇文章的首圖
Ryzen 3系列處理器將於第三季推出 效能款Threadpipper預計夏季推出
今年3月起陸續推出Ryzen 7、Ryzen 5系列處理器後,AMD確定將在今年第三季推出。此外,採16核心與32執行緒設計,同時代號Whitehaven的Threadpipper平台桌機款處理器,將搭配AMD X399晶片組主機板使用,預計將在今年夏季問世。 代號Whitehaven的Threadpipper平台桌機款處理器鎖定高效能需求市場,主要對應玩家等級用戶設計,分別採16核心與32執行緒設計,同時搭配AMD X399晶片組主機板使用,預期將用於對抗Intel稍早正式揭曉的Core X系列處理器,以及更高解析度的遊戲遊玩體驗。 相比過往過度強調性價比使用特性,Ryzen系列處理器相較過
8 年前
是AMD伺服器處理器EPYC將於6月下旬供貨 鎖定人工智慧等巨量運算市場這篇文章的首圖
AMD伺服器處理器EPYC將於6月下旬供貨 鎖定人工智慧等巨量運算市場
先前於分析師日透露具體細節的伺服器用處理器EPYC,在AMD Computex 2017活動中確認將在6月20日出貨。 代號Naples的EPYC處理器,同樣採用Zen架構設計,最高核心數量達32核,支援64執行緒、雙4通道記憶體,以及最大128條PCIe Gen 3通道,並且用於2U形式設計的伺服器。 AMD強調EPYC處理器將可比競爭對手Intel旗下Xeon處理器帶來更高效能表現,藉此對應更具效率的巨量資料運算,進而對應更龐大的數據成長量,同時在應用設計也更具彈性,可對應不同機架使用需求。 此次強調在台灣地區發展超過30年,同時在接下來的巨量數據運算有更具體布局之下,AMD說明將藉由全新
8 年前
是AMD 資料中心品牌定名 EPYC ,首款產品預計 6 月登場這篇文章的首圖
AMD 資料中心品牌定名 EPYC ,首款產品預計 6 月登場
AMD 宣布原本代號 Naples 的新一代高效能數據中心處理器,正式定名為 EPYC ,將提供具備 32 核心的 Zen x86 核心處理器,而首款基於 EPYC 伺服器將在 6 月推出。 EPYC 為 32 核 64 執行序,每個處理器配置達 8 通道記憶體,在雙插槽環境中可配置達 32 條 DDR4 記憶體 ,並具備達 4TB 記憶體容量;而 EPYC SoC 本身就可支援 128 通道的 PCIE 3 介面,不需要搭配額外晶片,此外藉由 Infinity Fabric 互連技術使兩顆 EPYC 的快取資料維持一致性,此外處理器本身也具備專屬的硬體安全性。
8 年前
是Ryzen 高效能系列 Ryzen 5 推出,鎖定 169 美金到 249 美金價格帶這篇文章的首圖
Ryzen 高效能系列 Ryzen 5 推出,鎖定 169 美金到 249 美金價格帶
圖片來源: PC.Watch 繼 Ryzen 家族中極致系列的 Ryzen 7 上市後, AMD 也宣布高效能系列 Ryzen 5 將於 4 月 11 日上市,將推出 6 核心、 12 執行序的 Ryzen 5 1600X 、 Ryzen 5 1600 ,以及 4 核心 8 執行序的 Ryzen 5 1500X 與 Ryzen 5 1400 四款產品,價格將分別為 249 美金、 219 美金、 189 美金與 169 美金。 Ryzen 5 1600X 基礎時脈定於 3.6GHz , Boost 到 4GHz , TDP 為 95W ,不附贈風扇; Ryzen 5 1600 基礎時脈定於 3
8 年前
是AMD Ryzen 5 系列處理器即日開賣,頂級 1600X 台幣萬元內這篇文章的首圖
再戰頂級處理器市場, AMD Ryzen 極致效能處理器明日開賣
AMD 已經有將多年的時間沒有在桌上型處理器直接與 Intel 的 Core i7 系列正面交鋒過,都僅保守的鎖定 Core i3 與 Core i5 ,不過隨著醞釀多年的 Zen 架構正式投產, AMD 似乎又有重返高階桌上型處理器市場的本錢,而此刻 AMD 也正式解禁採用 Zen 架構的 Ryzen 處理器,並將於 3 月 2 日起正式推出首波三款高效能處理器 Ryzen 7 1800X 、 Ryzen 7 1700X 以及 Ryzen 7 1700 。 AMD 把這三款處理器個別鎖定特定假想敵,這三款處理器皆為 8 核心 16 線程,為無內建 GPU 產品,兩款 X 處理器為 140W
8 年前
是高效能與通用擴充的可能性,Thunderbolt 3 對於筆電擴充基座的定義有怎樣的變化這篇文章的首圖
高效能與通用擴充的可能性,Thunderbolt 3 對於筆電擴充基座的定義有怎樣的變化
在過去,幾乎只有商務筆電才可能會有專屬的擴充基座( Docking ),而且擴充基座幾乎都是針對特定筆電型號量身訂做,甚至在此款筆電改朝換代後也不一定能相容,不過隨著 Thunderbolt 3 介面的推出,似乎也為筆電擴充基座帶來新的曙光。 剛好前陣子 Atticus 幫忙買了新的工作用筆電,又剛好有朋友從美國帶了 Razer Core 回來,筆者就以這樣的組合簡單做了一些效能的測試,以及針對 Thunderbolt 3 之於筆電擴充基座提出一些觀點。 為什麼要使用擴充基座?或許對沒體驗過擴充基座的使用者可能比較難理解,擴充機做的好處不僅是提供筆電一個可固定安置的位置,同時藉由基座上的介面,
8 年前
是GLOBALFOUNDRIES 宣布全球生產強化計畫,成都半導體廠將擴建並於 2019 年投入 22FDX 量產這篇文章的首圖
GLOBALFOUNDRIES 宣布全球生產強化計畫,成都半導體廠將擴建並於 2019 年投入 22FDX 量產
圖片為 GLOBALFOUNDRIES 於紐約的 Fab8 工廠,照片來源: PC.Watch 美國 GLOBALFOUNDRIES 宣布,將強化對中國成都既有工廠的擴建計畫,將以 300mm 晶圓廠滿足中國客戶需求,預計在 2018 年開始導入主流工藝技術製程生產,而後主要針對 GF 商用化 22FDX 工藝,預計在 2019 年開始進行 22FDX 量產;除了成都的擴廠計劃以外,既有的美國與德國晶圓廠也將持續投資,而新加坡則將強化對主流技術的生產能力。 GLOBALFOUNDRIES 計畫美國紐約的 Fab8 工廠之 14nm 產能提升 20% 並預計在 2018 年初導入,同時也強調 G
8 年前
是CES 2017 : AMD 預告 2017 年上半年新一代 GPU VEGA 即將登場這篇文章的首圖
CES 2017 : AMD 預告 2017 年上半年新一代 GPU VEGA 即將登場
繼去年發表 POLARIS 架構後, AMD 在 CES 預告將在 2017 年上半年推出更新一代的 VEGA 架構 GPU , AMD 強調 VEGA 架構可滿足傳統 GPU 無法於遊戲、設計與人工智慧創造可能性打造,藉由其平行處理能力解決高密度工作附載,同時透過全新的記憶體子系統架構讓 GPU 處理不同記憶體類型的資料集,令藉由高頻寬快取記憶體進行資料移動微調, AMD 強調 VEGA 架構足以解決未來 5 年所面臨的各式娛樂、設計與運算問題。 VEGA 具備針對先進記憶體所設計的階層架構,藉由 HBM2 作為快取,達到 terebytes 等級的傳輸速度,同時具備小體積、大容量的優勢,可
8 年前
是CES 2017 :為 Ryzen 鋪路, AMD 合作夥伴公布多款基於 X370 、 X300 晶片組之 AM4 主機板這篇文章的首圖
CES 2017 :為 Ryzen 鋪路, AMD 合作夥伴公布多款基於 X370 、 X300 晶片組之 AM4 主機板
AMD 今年的重頭戲除了新一代高階 GPU VEGA 外,就屬規劃多年意圖能夠使其在 CPU 領域重返榮耀的 Ryzen (先前代號: ZEN )架構處理器,雖然先前已經有板卡廠商推出基於現行晶片組、為 Ryzen 設計的新插槽 AM4 的主機板,不過畢竟 AMD 晶片組已經久未翻新,規格性能都有點跟不上競爭對手,這次在 CES , AMD 多家合作廠商也很給面子的展示基於 AMD 新一代主機板晶片 X370 與 X300 的 AM4 主機板,包括華碩華擎、 BioStar 、技嘉、微星等,並有全球 17 家系統廠將推出搭載 Ryzen 與 AM4 主機板的系統。 X370 是這次的高階晶片組
8 年前
友站推薦
AMD 如何挑戰 NVIDIA 王者地位?秘密武器就在即將發表的怪物晶片:MI300
INSIDE - Sisley
美國擴大晶片管制 AMD 中國傳裁員
INSIDE - 中央社
為何馬來西亞半導體產業相當重要?一切要從50年前落腳檳城的「八武士」談起
關鍵評論 - 杜晉軒
台積電資本支出下修面臨300億元保衛戰,受惠於超微2奈米大單長期前景看好
關鍵評論 - 莊貿捷
朱楚文:大AI時代,台灣科技產業的轉捩點來了嗎?
關鍵評論 - TechNice科技島
AI PC 要來拯救個人電腦市場了?2027 年將佔所有 PC 出貨量 6 成
INSIDE - Sisley
來穩供應鏈?AMD 蘇姿丰外傳下月來台舉辦發表會
INSIDE - 聯合新聞網
「半導體女王」蘇姿丰抵台再掀AI風潮,台南囝仔用「5%法則」率領超微谷底翻紅
關鍵評論 - 中央通訊社
蘇姿丰來台為 AI 晶片「固樁」!她曾如何領 AMD 起死回生?
INSIDE - 聯合新聞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