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Computex 2015 後記:該害怕的不是那些本來就不會參展的大廠不來,而是一個採購展連海外買主都變少...這篇文章的首圖
Computex 2015 後記:該害怕的不是那些本來就不會參展的大廠不來,而是一個採購展連海外買主都變少...
對於今年 Computex ,筆者感到有些憂心,不是因為大會對媒體的不貼心,因為這個展會本來的目標就是採購買主,買主們開心就好;也不是某些台廠胳膊向外對台灣媒體不理不睬,因為連某台灣大廠往年在 Computex 內舉辦的"國際記者會"都不會發給台灣媒體;對於這個展會,媒體只不過是觀察者,並不是舞台的重點。 但雖然有幾年的 Computex 並未感受到新意,然而今年會場中詭異而沉寂的氛圍卻是近年來罕見,貿協雖打出參訪記者人數人數成長 6% ,然而對於 Computex 而言,該關心的,恐怕還是海外買家到訪的情況吧?如果一個採購展無法吸引到買主,還能說是採購展嗎?另外,連參加活動的海外大廠貴賓層級
10 年前
是Computex 2015 :為 Windows 10 準備, Dell 展出多款預計於 Windows 10 推出後發表之機種這篇文章的首圖
Computex 2015 :為 Windows 10 準備, Dell 展出多款預計於 Windows 10 推出後發表之機種
(照片為 Inspiron 5000 系列) 為了即將問世的 Windows 10 , Dell 在 Computex 展出多款預計於 Windows 10 推出後正式發表的電腦,包括主流平價機種 Inspiron 5000 系列筆電(包含 14 吋、 15 吋與 17 吋,提供 Intel 與 AMD 兩種平台)、具可翻轉轉軸的 Inspiron 15 7000 系列二合一筆電,以及針對大中華區市場規劃的 Inspiron 15 7000 系列高效能機種。 (照片為 Inspiron 15 7000 ) Inspiron 15 7000 延續 Insipron 14 吋高 CP 值路線,但採
10 年前
是Computex 2015 : AMD 展出新一代旗艦顯卡 Fury 核心封裝這篇文章的首圖
Computex 2015 : AMD 展出新一代旗艦顯卡 Fury 核心封裝
AMD 於 Computex 發表活動透露,代號 Fury 的次代旗艦顯示卡將於 6 月 15 日美國 E3 展正式發表,目前已知 Fury 將會搭載全新的2.5D 製程的晶片堆疊式高頻寬記憶體(High Bandwidth Memory;HBM)技術,同時 AMD CEO Lisa Su 也搶先拿出 Fury 的核心封裝。 你或許會喜歡 宅宅攻略守則一:送超高C/P值又能讓女生開心的小玩意~~ 快閃購物日3折起!每檔限時優惠3分鐘
10 年前
是Computex 2015 : 全新 Excavator CPU 架構結合 GCN 3.0 的筆電級高效能 SoC , AMD 第六代 APU Carrizo 正式發表這篇文章的首圖
Computex 2015 : 全新 Excavator CPU 架構結合 GCN 3.0 的筆電級高效能 SoC , AMD 第六代 APU Carrizo 正式發表
AMD 在今年 Computex 的重頭戲,就是第六世代的高效能 APU "Carrizo",這也是 AMD 首度在高效能 APU 採用整合 CPU 、 GPU 與南北橋之 SoC 設計的產品; Carrizo 的重點在於雖與前一代的 Kaveri ,不過拜全新高效能 CPU 架構 Excavator 搭配 GCN 3.0 所賜,在相近的 DIE 尺寸下多了近 20% 的電晶體,且 IPC 效能也提升 15% ;同時 Carrizo 也正式符合 HSA 1.0 規範所需的架構,還具備 H.265 解碼。 Cazzizo 鎖定的目標市場是目前筆電市場最大宗的 400~700 美金左右,旨在滿足此
10 年前
是AMD 全新桌面型 APU A10-7870K “Godavari” APU 正式解禁,主打遊戲效能可超越 i3 + GT740這篇文章的首圖
AMD 全新桌面型 APU A10-7870K “Godavari” APU 正式解禁,主打遊戲效能可超越 i3 + GT740
AMD 本日解禁 Godavari 桌面版 APU ,宣布 A10-7870K 正式推出,這款 APU 具備 4 個 CPU 與 8 個 GCN GPU ,構成 12 個運算單元, CPU 時脈預設為 3.9GHz ,可 Turbo 至 4.1GHz , GPU 時脈則設定在 866GHz 。 A10-7870K 建議售價為 137 美金。 AMD 將目標鎖定在採用 Intel i3 處理器搭配 NVIDIA GT740 獨立顯示卡的組合,標榜整體效能超越競品組合,並且在熱門線上遊戲效能也明顯超越競品,但 APU 的價格不到競品 CPU + GPU 的一半。 此外在一些主流遊戲體驗,以 Ful
10 年前
是Oculus 公布 Rift VR 頭戴設備的搭配電腦需求,至少需要搭配一張準卡皇級顯示卡這篇文章的首圖
Oculus 公布 Rift VR 頭戴設備的搭配電腦需求,至少需要搭配一張準卡皇級顯示卡
日前 Oculus 已經預告將於明年開始針對一般消費者販售創新的 VR 頭戴式裝置 Rift ,而最近再度釋出要能夠順暢執行這款頭盔所需的硬體配置,推薦的硬體規格至少需要是一台搭載 Intel i5-4590 CPU 、 8GB RAM 以及 NVIDIA GTX970 或是 AMD R9-290 顯示卡的主機,另外為了安裝 Rift ,還需要有兩個 USB 3.0 插槽、支援 297MHz 的 HDMI 1.3a 端子以及 Windows 7.1 sp1 以上的系統。 新聞來源: Oculus Blog 為何需要用到如此等級的顯示卡?官方部落格提到,一般處理 FullHD 60Hz 的遊戲畫
10 年前
是AMD 全新 7000 系列 APU 與 300 系列 GPU 登場,初期鎖定 OEM 市場這篇文章的首圖
AMD 全新 7000 系列 APU 與 300 系列 GPU 登場,初期鎖定 OEM 市場
AMD 發表一系列 APU 與 GPU 產品,包括原先代號 Carrizo-L 的 7000 系列行動級 APU 、針對行動繪圖的 Radeon M300 GPU 、暫時先透過 OEM 夥伴提供的 Radeon 300 系列 GPU 以及針對零售市場的新版 A 系列桌上型 APU 。 新一代的 7000 系列行動版 APU 目前公布五款產品線,從雙核心的 E1-7010 一直到四核心的 A8-7410 ,主打整合節能型 CPU 以及 GCN 架構 GPU 、 AMD 安全處理器與 I/O ,同時也符合 Windows 10 以及 DirectX 12 的需求,此系列 APU 將用於包括筆記型電
10 年前
是AMD 宣布與明導國際擴大技術合作,強化嵌入式產品開發布局這篇文章的首圖
AMD 公布新藍圖,全新 x86 架構 Zen 核心、自主 ARM 架構 K12 與具 HBM 技術 GPU 逐步亮相
AMD 於財務分析師大會公布新的產品藍圖,其中三大方向分別是全新的 x86 架構 Zen ,以及首個採用自主架構的 ARMv8 64 位元指令集核心 K12 ,還有宣布下一代 GPU 將導入基於 2.5D 製程的晶片堆疊式高頻寬記憶體(High Bandwidth Memory;HBM)技術。 Zen 是 AMD 全新的 x86 架構,採用全新的快取子系統設計,同時還具備同步多執行緒(simultaneous multi-threading;SMT)功能,號稱相較現行架構效能,在每時脈周期可執行的指令集效能提升達 40% ,預計此核心架構將用於新一代的 PC 與伺服器核心; AMD 也宣布預計
10 年前
是富士通春季商務筆電在台發表,特定機種搭載高安全性之掌紋辨識技術這篇文章的首圖
富士通春季商務筆電在台發表,特定機種搭載高安全性之掌紋辨識技術
富士通今日在台舉辦春季商務筆電發表活動,一口氣發表四款機型,包括超輕機種、標準商務機種、二合一機種與具獨立顯示卡等系列,而其中 LIFEBOOK S935 與 U754 兩款機型還搭載獨家的掌紋辨識技術,辨識錯誤率僅 0.00008% 。 具掌紋辨識系統的超輕商務型 LIFEBOOK S935 具備 13.3 吋 IGZO WQHD 觸控螢幕,採鎂鋁合金機身,重量僅 1.16 公斤,但可承受達 200kgf 重壓,同時支援 4G LTE 網路支援,處理器採用 Intel Core i7-5600U ,記憶體最高支援 12GB ,儲存可選擇傳統硬碟與 SSD ,同時可支援硬碟加密技術以及 TPM
10 年前
是AMD 於 DX12 世代的兩大王牌:多重指令緩衝與非同步著色器這篇文章的首圖
AMD 於 DX12 世代的兩大王牌:多重指令緩衝與非同步著色器
AMD 為了迎接 DirectX 12 鋪了許久的路,隨著 DirectX 12 正式公布以及 Windows 10 將於今年推出, AMD 也陸續公布一些針對 DirectX 12 規劃的技術,其中包括針對多核心最佳化的多重指令緩衝(Multi-threaded Command Buffer Recording ),以及非同步著色器(Asynchronous shaders)技術。 剛好隸屬於 UL 旗下的 Futuremark 甫公布導入 DirectX 12 API 的 3DMark 更新, AMD 也藉此展示這些新技術帶來的效能提升;至於 AMD 的 Mentle API 在 Dire
10 年前
友站推薦
劉德音SEMICON演講:CoWos產能短缺造成AI晶片缺乏為短期現象,台積電評估投資安謀這1、2週會決定
關鍵評論 - 中央通訊社
AMD 如何挑戰 NVIDIA 王者地位?秘密武器就在即將發表的怪物晶片:MI300
INSIDE - Sisley
AI PC 要來拯救個人電腦市場了?2027 年將佔所有 PC 出貨量 6 成
INSIDE - Sisley
朱楚文:大AI時代,台灣科技產業的轉捩點來了嗎?
關鍵評論 - TechNice科技島
美國擴大晶片管制 AMD 中國傳裁員
INSIDE - 中央社
AMD 將收購 AI 軟體新創公司,以追趕輝達
INSIDE - 鉅亨網
來穩供應鏈?AMD 蘇姿丰外傳下月來台舉辦發表會
INSIDE - 聯合新聞網
為何馬來西亞半導體產業相當重要?一切要從50年前落腳檳城的「八武士」談起
關鍵評論 - 杜晉軒
台積電資本支出下修面臨300億元保衛戰,受惠於超微2奈米大單長期前景看好
關鍵評論 - 莊貿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