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參與過 K7 、 Zen 架構的 CPU 架構首席工程師 Jim Keller 離開 AMD這篇文章的首圖
參與過 K7 、 Zen 架構的 CPU 架構首席工程師 Jim Keller 離開 AMD
AMD 對於代號 Zen 的下一代 x86 CPU 架構寄予厚望,不過曾參與過 AMD K7 處理器、一度在蘋果負責 A4 、 A5 處理器,後又於 2012 年回到 AMD 並參與 Zen 開發的 CPU 架構工程師 Jim Keller ,又再度要離開 AMD 了, AMD 指稱 Jim Keller 的離去並不影響 Zen 的開發, Zen 仍將於 2016 年打樣、 2017 財年推出。 不過 AMD 的 CPU 持續疲弱也不是一兩天的狀況,除了 Zen 之外, AMD 原本預計在 2016 年推出的 ARM 架構 K12 處理器也將延遲到 2017 年,等於 AMD 的 CPU 在
9 年前
是AMD 宣布與明導國際擴大技術合作,強化嵌入式產品開發布局這篇文章的首圖
AMD 宣布與明導國際擴大技術合作,強化嵌入式產品開發布局
雖然在 x86 PC 與伺服器市場表現不佳,不過 AMD 近期積極地把目標放在嵌入式領域,畢竟相較利潤已經遭高且市場需求趨緩的傳統 PC 領域,重視穩定性與機能性的嵌入式市場則是相對穩定的; AMD 稍早宣布與自動化設計大廠明導國際 Mentor Graphics 強化雙方合作,提供可支援 AMD x86 以及 AMD ARM 嵌入式結構的開發工具 Mentor Embedded Sourcery CodeBench Lite 工具。 AMD 與明導國際於 2014 年達成協議,提供多樣嵌入式開發工具,而在雙方協議下,嵌入式開發商可獲得多樣的嵌入式客製化 Linux 開發資源,包括支援 64b
9 年前
是是斷尾求生抑或另闢新路? AMD 宣布成立 Radeon 繪圖技術事業群這篇文章的首圖
是斷尾求生抑或另闢新路? AMD 宣布成立 Radeon 繪圖技術事業群
照片為 Radeon R9 Fury AMD 當年併購 ATi 時曾意氣風發,也一直以業界唯一擁有 x86 CPU 加上 GPU 專利與技術而自豪,不過近年 AMD 處理器表現不理想,甚至連 Intel 也將假想敵轉到基於 ARM 架構的高通,只剩下 GPU 領域還稍有些許表現,不過近期仍被 NVIDIA 壓著打。 稍早 AMD 宣布為了強化沉浸式運算領域,決定成立 Radeon 繪圖技術事業群,同時宣布由具 20 年實務經驗的 Raja Koduri 擔任資深副總裁暨首席架構師,他將掌管包括 APU 、獨立 GPU 、半客製化與 GPU 運算等繪圖領域相關發展,同時直接匯報給 AAMD 總裁
9 年前
是AMD Radeon R9 Fury 顯示卡第三發,針對小型主機的 Fury Nano 登場這篇文章的首圖
AMD Radeon R9 Fury 顯示卡第三發,針對小型主機的 Fury Nano 登場
AMD 稍早正式發表了 Radeon R9 Fury 家族第三位成員 Fury Nano ,這款同樣基於 Fiji 核心、採用創新 HBM 記憶體的 GPU 是針對小型化主機所打造,核心也與 Fury X 同樣具備不縮水的 64 個運算單元、 4,096 個流處理器,記憶體大小亦為 4,096bit 的 4GB HBM (反而先前發表的標準風扇 Fury 在核心架構縮減為 56 個運算單元、 3,584 個流處理器),然而功耗卻大幅降低到 175W ,僅需一個 8Pin 接頭,至於官方版預設長度為 6 吋(實際將按各版卡廠風扇大小而定)。 正式推出時間為 9 月 7 日,建議售價 649 美金
9 年前
是最新 TOP 500 超級電腦戰鬥力排行公布,平行運算機種越來越多、中國天河二號蟬聯五年冠軍這篇文章的首圖
最新 TOP 500 超級電腦戰鬥力排行公布,平行運算機種越來越多、中國天河二號蟬聯五年冠軍
針對全球超級電腦排行的 TOP 500 公布今年度全球超級電腦排行榜,今年的超級電腦運算力之王依舊由基於 Intel Xeon 搭配 Xeon Phi 加速器的中國天河二號繼續蟬聯,這也是天河二號五度衛冕,畢竟目前它在 Linpack 下的運算力高達 33.8627PFLOPS ,遠超過第二名的美國能源局橡樹嶺國家實驗室的 Cray XK7 " TITAN "的 17.59PFLOPS 。 不過由於超級電腦建設需要與規畫需要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故前十名榜單變化不大,主要都是 2011 或是 2012 年建設的系統,唯一新上榜的是來自沙烏地阿拉伯的 Shaheen II (基於 Cray XC40
9 年前
是是斷尾求生抑或另闢新路? AMD 宣布成立 Radeon 繪圖技術事業群這篇文章的首圖
AMD 空冷旗艦顯卡 Radeon R9 Fury 明日開賣
圖片來源: PC.Watch 繼採用一體式水冷的頂級顯示卡 Radeon R9 Fury X 之後, AMD 預計將於明日推出次一階可採用空冷或是水冷的 R9 Fury ,此系列與 R9 Fury X 同樣採用新一代 HBM 記憶體,在規格方面則是有所縮減,如同 R9 Fury X 鎖定的是 NVIDIA 的 GTX 980 Ti , R9 Fury 則是瞄準 GTX 980 。 R9 Fury 與 R9 Fury X 同為 64 個運算單元,不過流處理器縮減為 3,584 個,核心時脈設定在 1GHz , HBM 也同樣為 4,096bit 、 4GB 容量,需要採用兩組 8Pin 供電,
9 年前
是針對專業級運算伺服器, AMD 發表具 32GB RAM 之 FirePro S9170 GPU這篇文章的首圖
針對專業級運算伺服器, AMD 發表具 32GB RAM 之 FirePro S9170 GPU
AMD 稍早發表了一款針對大型資料集運算的單 GPU 產品 FirePro S9170 ,這款 GPU 基於 GCN 2.0 架構,單精度浮點運算效能達 5.24 TFLOPS 、雙精度浮點運算效能可達 2.62 TFLOPS ,最大的特色是搭載高達 32GB 的 512bit GDDR5 RAM ,每秒頻寬達 320GB ,並可執行 DGEMM 矩陣乘法等高度雙精度工作附載,同時支援 OpenCL 2.0 。 這款產品的目標市場是針對密集運算工作負載設計,尤其是如科學運算、資料分析、地震數據等超級電腦應用所設計,標榜比起競爭對手高出 40% 雙精度浮點運算效能、但功耗少了 10% 。除了支援
10 年前
是SCE 宣布將推出第二世代 PlayStation 4 ,更輕、更省電這篇文章的首圖
SCE 宣布將推出第二世代 PlayStation 4 ,更輕、更省電
圖片來源: AV.Watch SCE 宣布將於六月下旬發表第二世代的 PlayStation 4 ,代號 CUH-1200 ,硬碟為 500GB ,同樣提供黑、白二色,主要的差異在於重量減少 10% (新版重量為 2.5 公斤),耗電量減低 8% ,另外外殼的加工方式採用新的處理方式,至於機能方面則沒有變化。 新聞來源: AV.Watch 你或許會喜歡 高CP值+金色外型,ZenFone2萬元有找 行動電源還是阿愣才是王道啊!
10 年前
是AMD 針對 R9 Fury X 技術、設計理念進行解說,強調 4GB HBM 足以應付 4K 遊戲這篇文章的首圖
AMD 針對 R9 Fury X 技術、設計理念進行解說,強調 4GB HBM 足以應付 4K 遊戲
由於 Radeon R9 Fury X 為全球首款搭載 HBM 記憶體的 GPU ,應該不少人對於 Fiji 核心、 R9 Fury 系列顯示卡有疑問,在台灣技術說明會之後, AMD 幾位主管也接受媒體團訪,並解答一些關於 Fuji 與 R9 Fury 系列的問題。 貴為全新的旗艦 GPU ,為何 Fiji 並未使用更新的製程而是維持 28nm ? AMD 的解釋是這一切都是由於 Fiji 的架構改變太大,相較先前的架構改變將近 450 個以上的結構設計,加上 Fiji 的架構從多年前就開始規劃佈局,相較於使用更先進的製程, AMD 選擇以成熟的 28nm 生產 Fiji ,不過透露明年沒意外
10 年前
是基於首款採用 HBM 記憶體的核心 Fiji , AMD R9 Fury 系列顯示卡六月底陸續登場這篇文章的首圖
基於首款採用 HBM 記憶體的核心 Fiji , AMD R9 Fury 系列顯示卡六月底陸續登場
AMD於 E3 宣布推出採用 HBM 記憶體,核心代號 Fiji 的 Raden R9 Fury 系列顯示卡, AMD 表示 R9 Fury 系列是專為 4K 娛樂體驗所設計的全新架構產品線,支援包括 Direct X 12 、 Vulkan 等新一代 API ,也提供如 LiquidVR 技術,提供搭配新式 VR 頭戴顯示器的娛樂效果。 產品家族首個登場的產品為 R9 Fury X ,將於 6 月 24 日開賣,另外次旗艦 R9 Fury 也預計於 7 月 13 日推出,版卡廠可採用風冷或水冷設計,此外還有採用 6 吋 PCB 、僅需一個 6PIN 、 耗電量為 176W 的 4K 級遊戲鋼
10 年前
友站推薦
AMD 將收購 AI 軟體新創公司,以追趕輝達
INSIDE - 鉅亨網
AI PC 要來拯救個人電腦市場了?2027 年將佔所有 PC 出貨量 6 成
INSIDE - Sisley
劉德音SEMICON演講:CoWos產能短缺造成AI晶片缺乏為短期現象,台積電評估投資安謀這1、2週會決定
關鍵評論 - 中央通訊社
「半導體女王」蘇姿丰抵台再掀AI風潮,台南囝仔用「5%法則」率領超微谷底翻紅
關鍵評論 - 中央通訊社
來穩供應鏈?AMD 蘇姿丰外傳下月來台舉辦發表會
INSIDE - 聯合新聞網
為何馬來西亞半導體產業相當重要?一切要從50年前落腳檳城的「八武士」談起
關鍵評論 - 杜晉軒
AMD 如何挑戰 NVIDIA 王者地位?秘密武器就在即將發表的怪物晶片:MI300
INSIDE - Sisley
朱楚文:大AI時代,台灣科技產業的轉捩點來了嗎?
關鍵評論 - TechNice科技島
蘇姿丰來台為 AI 晶片「固樁」!她曾如何領 AMD 起死回生?
INSIDE - 聯合新聞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