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AMD 想通了? R9 Fury Nano 定價狂砍 150 美金至 499 美金這篇文章的首圖
AMD 想通了? R9 Fury Nano 定價狂砍 150 美金至 499 美金
AMD 目前的頂級顯示卡系列出現一款現階段 NVIDIA 未有同尺寸效能相當產品的 R9 Fury Nano ,這張卡可說是發揮 R9 Fury 系列採用 HBM 記憶體帶來的電路板精簡優勢,但這張卡推出後卻始終面臨叫好不叫座的問題,但價格也幾乎一刀未剪...不過 AMD 終於做出決定,將 R9 Fury Nano 定價大砍,從原本的 649 美金降到 499 美金,競爭力也提升不少。 這張顯卡雖在頂級的 4K 遊戲中仍可能遭遇 4GB 記憶體不夠用的問題,不過對多數遊戲已經是相當強悍的,尤其在降價後大概與 NVIDIA 的 980 差不多,但卻更省電且能用於小型機殼,對一些想打造頂級遊戲機的
9 年前
Marvell與全球系統和軟體製造商合作,拓展Andromeda Box 平台系列與合作夥伴加速連網裝置發展
Marvell發表Andromeda Box Connect平台,提供開放式IoT閘道器 解決方案給OEM廠商和開發者 【2016年1月5日,加州聖塔克拉拉暨拉斯維加斯訊】全球儲存、雲端基礎建設、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 IoT)、連網和多媒體半導體解決方案領導者Marvell 邁威爾 (NASDAQ:MRVL) 今天宣佈Andromeda Box™平台系列新成員Andromeda Box Connect,該可延展閘道器平台提供寬頻上網、有線和無線網路以及儲存選項,支援快速原型開發以及IoT閘道器和智慧型裝置。日前Marvell發表針對Brillo和Weave通訊解決方案
9 年前
是Oculus Rift 最新的軟體更新讓玩家無法在 Vive 玩到它的平台獨佔遊戲這篇文章的首圖
CES 2016 : Oculus Rift 售價公布,一套 599 美金、三月出貨
雖然早有預感這東西不會太便宜,不過正式公布後還真的有點大吃一驚牛肉麵,總之 Oculus 公布了 Oculus Rift 市售版的價格,一套是 599 美金,並且預計在 3 月出貨,不過據 re/code 報導,目前首波可能已經銷售一空,銷售平台上面顯示預計出貨時間已經要到四月份。 套裝內將包含一個 Oculus Rift 頭盔,以及 Oculus 的控制器以及一隻 Xbox One 控制器,另外二月份之後也提供 Oculus Rift 套件與 PC 主機共同銷售的套裝,要價 1,499 美金,或是先預購套件,而後再追加 700 元購買主機。 Oculus 也在官網提供一個硬體檢測小程式,讓使
9 年前
是CES 2016 : Razer 宣布首款 Untrabook Blade Stealth ,可搭配 Razer Core 在家享受高品質遊戲這篇文章的首圖
CES 2016 : Razer 宣布首款 Untrabook Blade Stealth ,可搭配 Razer Core 在家享受高品質遊戲
Razer 在 CES 宣布品牌首款 Ultrabook " Blade Stealth " ,而且如同多數的 Ultrabook 一樣,這款 Blade Stealth 也沒有搭載獨立顯示卡,那這樣一來不就電競筆電都不電競了?別擔心, Razer 在這款 Blade Stealth 搭載基於 USB 3.1 Type-C 介面的 Thunderbolt 3 輸出,並可連接到外接桌上型 GPU 的擴充盒 Razer Core ,在家同樣還是可用來享受高階遊戲。 入門級的 QHD 128GB 版本為 999 美金,頂級的 UHD 512GB 版本為 1,599 美金 新聞來源: Razer Ra
9 年前
是CES 2016 : HTC 公布新款 HTC Vive Pre 開發套件,改善配戴感以及外觀更洗鍊這篇文章的首圖
CES 2016 : HTC 公布新款 HTC Vive Pre 開發套件,改善配戴感以及外觀更洗鍊
如先前於北京開發大會所預告, HTC 於 CES 正式宣布新版 HTC Vive Pre 開發者版本,將整體設計進行改良,提升人體工學設計,同時也於頭戴顯示器中央加入相機,並且養將控制器進行大幅度的修改。 第一版開發套件可見先前的文章:請點此 新款的頭戴式顯示器將束帶進行改良,同時也將內部加入可替換海綿系統,並加入鼻墊設計,除了可與鼻型更貼合,也考慮戴佩戴眼鏡的使用者,使戴眼鏡的使用者仍能舒適使用。另一個重點是加入前方的相機,號稱可提供類似 AR 的真實與虛擬混合,不過在新聞稿內並未強調是否用於 AR 體驗,而是強調配戴後可藉前置相機看到環境的物體,能輕鬆走回座位、喝飲料或與朋友聊天。 全新的
9 年前
是CES 2016 : AMD 公布第四代 GCN 架構北極星,號稱每瓦效能史上最大突破這篇文章的首圖
CES 2016 : AMD 公布第四代 GCN 架構北極星,號稱每瓦效能史上最大突破
圖片來源: VideoCardz.com 忘了那個只有 4GB RAM 的 Fury 吧! AMD 在 CES 宣布將於 2016 年導入的第四代 GNN 架構,代號北極星( Polaris ),目前公布的資訊包括採用 14nm FinFET 製程(可能為 Global Foundries 或是三星製品),另外也將搭配新一代的顯示引擎,並支援 HDMI 2.0a 與 DisplayPort 1.3 ,同時支援 4K H.265 硬體編解碼。 AMD 強調新一代的 Polaris 將於功號效能比再次突破,比起同等級對手約可省下 61% ,以近期熱門遊戲星球大戰:前線(聽說迪士尼要求統一 Star
9 年前
是迎接 VR 元年, 3DMark Holiday Beta 新增 VRMark這篇文章的首圖
迎接 VR 元年, 3DMark Holiday Beta 新增 VRMark
2016 年被不少廠商視為 VR 元年,主要仍在於除了硬體之外,整個產業也有較明確的發展計劃;身為效能基準評測軟體重要廠商的 Futuremark 也沒閒著,已經針對 VR 項目於最新的 3DMark Holiday Beta 中提供 VRMark ,讓軟硬體開發者可作為設備與軟體內容的開發參考,也能為媒體在準備 VR 用的 PC 主機時當作效能評估基準。 這項測試項目是 Futuremark 被 UL 收購後首度推出的軟體,強調結合 UL 的專業認證實驗室以及熟知 PC 業界的 Futuremark 兩者所長,測試包括系統效能、延遲與精確度,並以照片、影片、遊戲等總和性內容做為測試基準;此外
9 年前
是HTC Vive 開發峰會:宛若驚異大奇航般的 VR 應用,將 Vive 應用於腦神經外科的醫療改變這篇文章的首圖
HTC Vive 開發峰會:宛若驚異大奇航般的 VR 應用,將 Vive 應用於腦神經外科的醫療改變
先前曾提及 Vive 在歐美已經有醫療單位考慮導入,作為輔助外科手術的手術前檢測,在下午的場次中,由 Moty Avisar 的 CEO Surgical Theater 介紹了將 Vive 用於外科手術的可能性。 透過斷層掃描建立患者的患部 3D 視覺影像並不是太新穎的概念,畢竟透過 3D 建模之後,更有助於手術團隊了解患者患部的狀況;不過透過 Vive 的沉浸式體驗應用,就像 20 世紀經典電影驚異大奇航系列一樣,讓配戴 Vive 的醫生像是把自己縮小到人體之中,以 3D 透視的方式預先觀測患者患部的情況,有助於正式開刀時的規劃。 不過這也必須建立在 3D 斷層掃描到產生影像的階段需要相當
9 年前
是HTC Vive 開發峰會: Vive 帶來無限可能, Vive 平台即日起先開放給開發者、四月開放給消費者這篇文章的首圖
HTC Vive 開發峰會: Vive 帶來無限可能, Vive 平台即日起先開放給開發者、四月開放給消費者
HTC 於 12 月 18 日在北京舉辦首場 HTC Vive 宏達無限開發者峰會, HTC 董事長王雪紅表示, VR 是下一波偉大的技術革命,體驗後的感動難以言語形容,故在此次峰會設置四天的體驗活動,供民眾體驗;王董事長表示,上一次有這樣的感動是首次設計智慧手機,當初王董事長還在早期 PC 時代時曾感嘆當初的筆記型電腦的笨重不便,希望能有一個方便攜帶的電腦,而在 1997 成立 HTC 後,與微軟手機合作推出智慧手機並實現夢想,而能實現 VR 的 Vive 為她帶來相同的感動,並認為 VR 不僅只是未來趨勢,而是無限的可能。 HTC 兩年前與全球遊戲領導廠商 Valve 共同合作推出 Viv
9 年前
是HTC 王雪紅: 2016 將是虛擬實境元年,盼 HTC 能助台灣開發者實現其創意這篇文章的首圖
HTC 王雪紅: 2016 將是虛擬實境元年,盼 HTC 能助台灣開發者實現其創意
HTC 董事長王雪紅在北京舉辦的 HTC Vive 宏達無限開發峰會前一日接受台灣媒體採訪,王董事長表示先前 HTC 曾推估 VR 設備將於三年內發展成熟,然以目前 Vive 的硬體設計成熟度以及市場的接受情況,她認為 VR 技術將會比預期更為加速,並認為 2016 將是虛擬實境元年。 雖然乍看下針對 PC 的 VR 設備似乎比較偏金字塔頂,相較下基於手機的行動 VR 例如 Google 的 Cardboard 的門檻較低,然而王董事長認為兩者其實是能相互配合,成為一個由下而上的產業線,而 HTC 與 Google 也有相當緊密的合作,希望使行動 VR 到高階 VR 的內容開發可以成為一站式的
9 年前
友站推薦
台積電資本支出下修面臨300億元保衛戰,受惠於超微2奈米大單長期前景看好
關鍵評論 - 莊貿捷
「半導體女王」蘇姿丰抵台再掀AI風潮,台南囝仔用「5%法則」率領超微谷底翻紅
關鍵評論 - 中央通訊社
朱楚文:大AI時代,台灣科技產業的轉捩點來了嗎?
關鍵評論 - TechNice科技島
AMD 將收購 AI 軟體新創公司,以追趕輝達
INSIDE - 鉅亨網
蘇姿丰來台為 AI 晶片「固樁」!她曾如何領 AMD 起死回生?
INSIDE - 聯合新聞網
為何馬來西亞半導體產業相當重要?一切要從50年前落腳檳城的「八武士」談起
關鍵評論 - 杜晉軒
劉德音SEMICON演講:CoWos產能短缺造成AI晶片缺乏為短期現象,台積電評估投資安謀這1、2週會決定
關鍵評論 - 中央通訊社
來穩供應鏈?AMD 蘇姿丰外傳下月來台舉辦發表會
INSIDE - 聯合新聞網
AMD 如何挑戰 NVIDIA 王者地位?秘密武器就在即將發表的怪物晶片:MI300
INSIDE - Sisley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