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 將推出 RX 6700 中階系列取代現行 RX 5700 系列,同時也有筆電用版本
AMD 此次 RDNA 2 架構首發產品 Radeon RX 6800 系列再度與 NVIDIA 旗艦產品正面交鋒,除了具備相當優秀的功耗效能比,也終於在 NVIDIA 整合光線追蹤加速技術後兩年導入符合微軟 DXR 1.1 的光線追蹤技術,除了旗艦產品外, AMD 也傳出將推出核心代號 Navi 22 的 Radeon RX 6700 系列,且將會提供筆記型電腦版本。據稱 Radeon RX 6700 系列可能會在 2022 年 CES 期間公開。 NV22 XT 186-211 W TGP (RX 6700 XT) 🧐 NV22 XTL 146-156 W TGP (RX 6700?) 1
4 年前
SIE 執行長稱至少還要 2-3 年才會有完全發揮 PlayStation 5 性能的原生遊戲
隨著 PlayStation 5 的上市,首波遊戲陣容也看到主打 PS5 全新光線追蹤技術、立體音效等特色的 AAA 遊戲,然而這些遊戲仍同步提供 PlayStation 4 的版本,加上 PS5 又能向下相容 PS4 的遊戲,有些媒體戲稱 PS5 實質上可以稱為 PS4 Pro 2.0 也毫不違和;不過原本新一代遊戲機推出就需要時間醞釀才會看到發揮其效能的遊戲,根據 SIE 總裁 Jim Ryan 接受俄羅斯通訊社( TASS )採訪表示,他認為 2022 年左右才會看到能發揮 PS5 性能的原生遊戲。 原本新一代遊戲機的推出對內容開發者就需要時間適應,以往歷代遊戲機也多半需要 2-3 年的
4 年前
國外測試顯示蘋果的 M1 處理器外接 eGPU 時仍有影像訊號輸出,唯缺 GPU 驅動故無法進行加速
先前蘋果發表 MacOS 的 Apple Silicon 轉移計劃的 M1 處理器後,對原本專業 MacOS 用戶比較頭大的是無法在使用原本 Thunderbolt 3 的外接 eGPU 功能,畢竟對一些專業使用者原本可藉由外接 GPU 補強原本 Intel 處理器貧弱的圖形效能,而根據外國測試,蘋果 M1 處理器倒也不是不能外接 eGPU ,比較像是缺乏外接 GPU 的驅動程式。 以原本 Thunderbolt 3 技術而言,外接 eGPU 是其物理部分的功能,不過要能夠使用外接 eGPU ,則系統也需要具備該 GPU 的驅動程式,這也是後來 NVIDIA 顯示卡無法透過外接盒連接到 Mac
4 年前
電馭叛客 2077 公布官方建議硬體配置,光線追蹤仍僅建議搭配 NVIDIA RTX 顯示卡
許多玩家期待已久、由巫師系列開發商打造的最新 AAA 大作電馭叛客 2077 / Cyberpunk 2077 沒意外(千萬不要再有意外了...)將於 12 月 10 日推出,稍早 CD PROJEKT RED 也公開 7 種層級的硬體建議配置,在未開啟光線追蹤特效之下,可見 NVIDIA 、 AMD 的 GPU 並列,並確認在這款遊戲 Radeon RX 6800 XT 的效能確實能與 RTX 3070 一戰,但若是光線的建議配置,則清一色是 NVIDIA RTX 的天下,建議清單並未列出 Radeon 系列顯示卡。 電馭叛客 2077 的最低硬體要求不算過分,僅需使用 i5-3570K 或
4 年前
AMD Smart Access Memory 技術將可支援 Intel CPU、NVIDIA 顯示卡 以提高運算效能
AMD所提出Smart Access Memory技術,實際上就是採用讓影像運算可藉由顯示卡上所搭載顯示記憶體進行緩存,並且讓Ryzen 5000系列處理器能直接透過存取、處理放在顯示卡記憶體的資料,進而直接讓顯示卡完成後續資料運算,同時進行結果輸出。 藉此推廣AMD旗下硬體產品 日前揭曉Ryzen 5000系列處理器與Radeon RX 6000系列顯示卡時,AMD表示可藉由名為Smart Access Memory技術,讓處理器與顯示卡能共用後者搭載記憶體容量,藉此加快整體運算效率。而在後續接受訪談時,AMD透露將與Intel、NVIDIA合作,讓此項技術也能在Radeon RX 6000
4 年前
硬科技:各位科科應該知道的AMD Zen 3祕密
2020年除了大幅改變人類日常生活的武漢肺炎,在電腦技術相關的世界,從8月的「擠牙膏大賽」IEEE HotChips 32一路到「雙A(Apple、AMD)」持續發表新品,全球的科技媒體彷彿集體被迫參加一連串的作文比賽,趕稿趕的沒日沒夜,測試測的焦頭爛額,不亦樂乎,好不熱鬧。 硬科技:AMD Zen 3來了 然後呢? 關於AMD的Zen 3,隨著越來越多的科技媒體,陸續收到樣品並進行大規模產品評測,相信最近眾多科科也留意到隨處可見的「看簡報說故事」,看完了一大堆不知所云的技術名詞後,除了一翻兩瞪眼的效能功耗測試數據,也只留下了「Zen 3好棒棒」的稀薄印象。所以筆者覺得還是得將那些「有字天書」
4 年前
AMD Big Navi 之 Radeon RX 6800 開賣,不過首波公版設計僧多粥少一卡難求
此次表現亮眼真正在 GPU 也重返榮耀的 RDNA 2 架構的" Big Navi " Radeon RX 6800 正式開賣,包括 RX 6800 、 RX 6800XT 兩款產品在今日推出,不過對於 AMD 粉絲恐怕也需要一點耐心等待,據稱台灣首波公版設計卡配額相當稀少,甚至比起 NVIDIA RTX 30 初期更短缺,各通路僅有零星到貨,基本上已經屬於完售狀態,非公版版本則要待到 12 月之後才會推出。 Radeon RX 6800 建議售價為 579 美金,台灣報價約 1.8 萬, Radeon RX 6800 XT 建議售價為 649 美金,台灣報價約 2 萬初。 Radeon RX
4 年前
微軟 Xbox One 安全晶片 Pluton 將套用在 Windows PC 強化加密防護效果
在Pluton安全晶片設計理,微軟採用名為SHACK的硬體等級加密金鑰技術,不僅能確保Pluton安全晶片本身不被攻擊,同時也能保護存放在Pluton安全晶片內的加密金鑰、安全憑證、用戶資料等數據安全,同時也將Pluton安全晶片運作與作業系統隔離,即便PC端遭駭客以惡意軟體或物理方式攻擊,均無法存取或刪除存放在Pluton安全晶片的加密數據。 與AMD、Intel與Qualcomm合作 微軟宣布與AMD、Intel、Qualcomm合作打造全新Pluton安全晶片,藉此降低外部攻擊風險,並且避免安全憑證與加密金鑰遭盜取情況。 依照微軟說明,Pluton安全晶片設計最早是應用在2013年推出的
4 年前
隨 AMD RDNA 2 架構的 Radeon RX 6000 將上市,內容開發商導入 DXR 1.1 光追、 VRS 技術等加速遊戲視覺創新
在 NVIDIA 於兩年前首度將硬體光線追蹤加速與 VRS 可變速率著色技術融入 Turing 圖靈架構後, AMD 也在今年全新世代的 RDNA 2 架構中導入這兩項技術,隨著採用 RDNA 2 的 Radeon RX6000 家族將於近日推出,與 AMD 友好的遊戲開發商也紛紛宣布加入 AMD 最佳化與增添全新視覺效果。 ▲ 隨著 RDNA 2 架構 GPU 將開賣,遊戲開發者也及早準備導入新視覺技術 包括眾神殞落、大地長征 5 、時空裂隙開拓者、魔獸世界-暗影之境等作品,皆預計加入多項 RDNA 2 所支援的新機能,包括由微軟制定的光線追蹤標準 DXR 1.1 、能夠提升畫面順暢度的可變
4 年前
AMD Zen 3架構、代號「Milan」的第三代EPYC系列處理器將在年底供貨 第四代也正開發中
MD強調在EPYC處理器多核、低耗電特性,在ALTAIR、ANSYS等模擬測試平台均可帶來雙位數的效能提升,同時也能推動更明顯的超算運作流程效率,並且創造更龐大的運算規模。 預計明年第一季廣泛應用在更多雲端、超算領域需求 日前宣布推出採Zen 3架構設計的Ryzen 5000系列處理器後,AMD在SC20超算活動上預告,將在2021年推出採Zen 3架構、代號「Milan (米蘭)」的第三代EPYC系列處理器產品。 不過,AMD將會從本季開始向雲端服務、特定超算應用產品客戶供貨,藉此加快多核架構運算應用模式。 就AMD說明,在2016年依然由Intel搶下89%市場使用比例,而AMD僅取得36
4 年前
友站推薦
AMD 如何挑戰 NVIDIA 王者地位?秘密武器就在即將發表的怪物晶片:MI300
INSIDE - Sisley
AI PC 要來拯救個人電腦市場了?2027 年將佔所有 PC 出貨量 6 成
INSIDE - Sisley
台積電資本支出下修面臨300億元保衛戰,受惠於超微2奈米大單長期前景看好
關鍵評論 - 莊貿捷
來穩供應鏈?AMD 蘇姿丰外傳下月來台舉辦發表會
INSIDE - 聯合新聞網
朱楚文:大AI時代,台灣科技產業的轉捩點來了嗎?
關鍵評論 - TechNice科技島
AMD 將收購 AI 軟體新創公司,以追趕輝達
INSIDE - 鉅亨網
蘇姿丰來台為 AI 晶片「固樁」!她曾如何領 AMD 起死回生?
INSIDE - 聯合新聞網
為何馬來西亞半導體產業相當重要?一切要從50年前落腳檳城的「八武士」談起
關鍵評論 - 杜晉軒
美國擴大晶片管制 AMD 中國傳裁員
INSIDE - 中央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