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科技:AMD併購Xilinx各位科科該怎麼看?
Xilinx執行長Victor Peng,以前曾經歷過ATI和AMD,他本人在說明會說「這是他第二次加入AMD」。 對於曾有幸目睹AMD在2006年的夏天,動用54億美元(42億美元現金)併購ATI的科科們,想必對發生沒多久的Xilinx併購案感到五味雜陳。如果科科們的人設,還外掛了「AMD鐵粉」的屬性,內心也或多少擔憂著這耗費350億美元(全額股票)的收購案,讓AMD再次步上10年黑暗期的後塵。 但筆者只能說,除非AMD願意缺席5G基地台和人工智慧的商機,否則他們已經沒有任何選擇,非得吃下這間FPGA第一大廠不可,而Xilinx不僅在人工智慧布局已久,在2018年併購中國的DEEPHi(深鑑
4 年前
支援光追、能耗效能提升 50% 的" Big Navi "來了, AMD Radeon RX 6900XT / 6800XT / RX 6800 正式發表
AMD 在這個月初發表 Ryzen 5000 系列 CPU 後,在今日宣布" Big Navi " RDNA 2 架構的 Radeon RX 6000 系列,除了效能較 RDNA 大幅提升外,更彌補 RDNA 架構的 Radeon RX 5000 系列缺乏如光線追蹤、 VRS 等先進規範支援的缺憾; AMD Radeon RX 6000 系列與 NVIDIA Ampere 叫陣意味相當濃厚,一口氣推出 Radeon RX 6900XT ( 999 美金)、 Radeon RX 6800XT ( 649 美金)與 Radeon RX 6800 ( 1499 美金),分別對應 RTX 3090 (
4 年前
AMD 宣布以 350 億美金收購 Xilinx 擴充 AI 軍備,以換股方式交易並避開重組稅金
今年電子業界大型併購案再添一樁,AMD 宣布以 350 億美金收購 FPGA 老字號的 Xilinx ,藉此為 AMD 的 AI 布局擴充版圖,不過雙方將透過交換持股方式合併,並以 AMD 股東持有新公司 74% 、 Xilinx 股東持有 26% 比重的方式,避開美國聯邦稅目的重組稅金。 AMD 與 Xilinx 已經獲得雙方董事會的批准,不過除了董事會以外,也還要獲得各監管機關允許,雙方預計在 2021 年前完成合併,但在正式合併前,雙方仍維持獨立運作。 一旦雙方完成合併,現 AMD 執行長 Lisa Su 將續任執行長,而 Xilinx 總裁暨執行長 Victor Peng 將加入 AM
4 年前
AMD Radeon RX 6800XT 非公版部分數據曝光,以 290W TGP 達到 2.5GHz 時脈
AMD 預計在台灣時間 10 月 29 日凌晨宣布被玩家稱為 Big Navi 的 Radeon RX 6000 系列,而根據國外爆料華碩 ROG Strix Radeon RX 6800XT 工程版的規格, GPU 核心時脈達到驚人的 2.5GHz ,相較傳聞中的標準設定的最大 2.25GHz 高出不少。 AMD 預計在台灣時間 10 月 29 日凌晨 0:00 分透過官網的線上直播活動" WHERE GAMING BEGINS "發表 Radeon RX 6000 系列產品。 Here are some results with a TGP of 255 W. Don't ask me w
4 年前
玩家揶揄 Intel 擠牙膏,促成 Intel 中國與高露潔跨界合作
由於 Intel 近年處理器技術始終卡在 14nm 製程,玩家常以"擠牙膏"揶揄 Intel 近年的產品布局,不過也許是被喊久之後 Intel 也看開了, Intel 中國為了結合天貓雙 11 宣傳全新登場的第 11 代 Core " Tiger Lake ",不僅以"擠爆牙膏、性能炸裂"作為宣傳標語,還宣布將攜手高露潔推出聯名抽獎盒,不過目前 Intel 還未公布雙方聯名的神祕贈品內容。 ▲與高露潔跨界聯名的商品相當引人好奇 此次 Intel Tiger Lake 平台相較前幾年確實是有相當顯著的進步,以全新的 CPU 架構結合 Xe GPU ,提供 PCIe 4.0 通道支援與 Thund
4 年前
HPE 奪下歐洲 LUMI 超級電腦訂單,將以下一代 AMD EPYC + Instinct 平台構成的 HPE Cray EX 實現 550 PFLOPS 算力
繼桌上型電腦、筆記型電腦後, AMD 醞釀多時、結合 Zen CPU 架構與 CDNA 超算加速架構的超級電腦市場也終於開始開花結果,除了美國新一代超級電腦 Frontier 、 El Capitan 以外, HPE 也宣布取得歐洲新一代超級電腦 LUMI 訂單,將以下一代 AMD EPYC 結合 AMD Instinct 的 HPE Cray EX 系統,提供達 552 PetaFLOPS 的效能,較今年 TOP 500 最強的日本富岳的 513 PetaFLOPS 更高。 LUMI 將設立在芬蘭,作為醫療保健、天氣預報與 AI 等領域使用,預計 2021 年中旬開始投入營運。 ▲ LUMI
4 年前
硬科技:GPU虛擬化為何超級難搞(下)
我們在前面大致了解了GPU虛擬化的困難度和幾種可能的手段,現在就來瞧瞧Intel、AMD和NVIDIA他們這幾年的作法。其實講的白一點,NVIDIA在2013年發表GRID K1產品線時,就註定了他們遙遙領先其他競爭者的局面,寫再多都令人感到多餘。 但在繪圖技術遠遠落後GPU雙雄的Intel,卻早在2011年就著手進行vGVT (Mediated Pass Through virtualization for GPU) 的概念驗證,在2013年的Haswell世代與Iris Pro內顯時,官方開始支援Xen Hypervisor的XenGT。 Intel隨即在2014年4月,將其GPU虛擬化技
4 年前
硬科技:歷史上著名的逆轉秀NVIDIA NV40篇(下)
以GeForce 6800 Ultra做為開路先鋒的NV40家族,堪稱NVIDIA「脫下褲子跟ATI拼了」的代表作,從3D API支援性、架構創新、到運算單元規模,均毫無妥協。NV40和R420相比,帳面上的理論規格與效能,看似輸人一截,但「架構性的效率」卻天差地遠,更罔論NV40還支援了DirectX 9.0c的Shader Model 3.0,讓R420變成相對規格落伍的產品。 NV40有幾個值得注意的重點,當中還包括了一般媒體和電腦達人不會留意到的地方。 在IBM 130nm製程的加持下,雖然NV40電晶體超過2億,是前代NV38的1.7倍之譜,但發熱量卻非常的出色,讓NVIDIA高階顯
4 年前
三星最快 2022 年將 AMD Radeon GPU 設計導入 Exynos 處理器
藉由與三星的合作,更可讓AMD Radeon GPU技術能進一步擴展至行動裝置市場,甚至在蘋果準備讓Mac裝置逐漸往Arm架構靠攏情況下,依然能與蘋果維持深度合作。 預期也將使AMD有機會與逐漸轉向Arm架構的蘋果維持合作 相關消息指稱,三星最快會在2022年將AMD旗下Radeon GPU設計整合在旗下Exynos處理器,藉此強化其處理器顯示運算效能。 AMD在去年6月期間宣布與三星建立合作,預計將Radeon繪圖晶片技術導入智慧型手機應用,而三星在後續說明也表示此項合作至少長達兩年。 由於相較Qualcomm處理器所搭載Adreno GPU,往往在手機顯示運算效能有明顯突出表現,使得長時間
4 年前
硬科技:HotChips 32的新牙膏AMD Renoir篇
長期有關心筆記型電腦的科科,絕對強烈感受到網路上對於AMD筆電機種的討論熱度,像什麼AMD Yes或AMD真香,越來越屢見不鮮。 從2006年併購ATI至今已14年,一路跌跌撞撞,AMD總算摸索出其APU的最佳市場定位與規格。這也讓AMD在筆電市場的市占率急速升高,2020下半年各大知名品牌筆電頻頻出現「同系列的產品,AMD版狂電Intel版」的世界奇觀,大概也不是太讓人感到意外的發展。 硬科技:簡報王與他們的產地:AMD Fusion篇 AMD Next Generation 7nm RyzenTM 4000 APU 但去年底陸續流出的謠傳規格,卻指出現在這顆Renoir APU「應該」會有
4 年前
友站推薦
蘇姿丰來台為 AI 晶片「固樁」!她曾如何領 AMD 起死回生?
INSIDE - 聯合新聞網
朱楚文:大AI時代,台灣科技產業的轉捩點來了嗎?
關鍵評論 - TechNice科技島
AMD 如何挑戰 NVIDIA 王者地位?秘密武器就在即將發表的怪物晶片:MI300
INSIDE - Sisley
來穩供應鏈?AMD 蘇姿丰外傳下月來台舉辦發表會
INSIDE - 聯合新聞網
AMD 將收購 AI 軟體新創公司,以追趕輝達
INSIDE - 鉅亨網
「半導體女王」蘇姿丰抵台再掀AI風潮,台南囝仔用「5%法則」率領超微谷底翻紅
關鍵評論 - 中央通訊社
為何馬來西亞半導體產業相當重要?一切要從50年前落腳檳城的「八武士」談起
關鍵評論 - 杜晉軒
AI PC 要來拯救個人電腦市場了?2027 年將佔所有 PC 出貨量 6 成
INSIDE - Sisley
美國擴大晶片管制 AMD 中國傳裁員
INSIDE - 中央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