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未來 電動車 yamaha 法規 歐洲 Yamaha 社長認為因應政策 2035 機車純電動化技術上可行,但消費者能否接受又是另一回事 根據日本報導, Yamaha 發動機社長日高祥博在接受採訪時表示,若是為了因應日本政府 2035 年燃油車輛退市規劃, Yamaha 認為在技術上是絕對可行的,不過從消費者的立場是否接受全面電動化又是另一個層面的情況。 根據日高祥博社長的說法,以汽車產業電化的過程,電動技術能夠為汽車帶來像是加速與動力,不過車輛也會變得笨重,且當前的價格仍對消費者較難負擔;但相較之下用於日常的二輪電動輕載具則較電動汽車有較低的門檻,雖當前對機車愛好者而言當前電動機車也較缺乏樂趣與吸引他們的動機,不過從日常使用僅需每天一次的充電就相當足夠,對一般僅將機車用於通勤日用,轉型電動二輪車也能夠減低成本。 ▲以 Yama Chevelle.fu 4 年前
產業消息 電動車 歐盟 碳排放 歐盟將修訂排碳標準 2030 年讓境內電動車應用數量達 3000 萬輛 歐盟計畫在明年6月之前修訂傳統轎車、商用車款排碳標準,並且計畫在2022年修訂大型重工車輛排碳標準,藉此加速車輛往零排碳目標發展,並且刺激電動車導入應用比例成長。 下一階段也計畫讓大型飛機、船隻進入零排碳準備階段 歐盟為了加速歐洲地區電動車應用普及,預計在2030年將使境內電動車應用數量達3000萬輛。 目前在歐盟地區實際使用的電動車數量約在140萬輛左右,而歐盟有信心在未來10年內讓此數量增加至3000萬輛。從相關研究數據顯示,歐洲地區預計在2028年時將會有總計2800萬輛油電混合,以及純電運作車輛上路。 為了實現這樣的目標,歐盟計畫在明年6月之前修訂傳統轎車、商用車款排碳標準,並且計畫在 Mash Yang 4 年前
汽車未來 俥科技 電動車 中華汽車 emoving 換電 Gogoro Network PBGN Gogoro Network 再添出乎意料新夥伴, eMoving 宣布加入 PBGN 再添出乎意料新夥伴, eMoving 宣布加入 PBGN 聯盟 Gogoro Network 宣布最新 Power by Gogoro Network / PBGN 聯盟成員,相當令人意外的居然是發展電動車已久、中華汽車工業旗下的中華 eMoving 電動二輪車,也成為繼 Yamaha 、 Aeonmotor 宏佳騰、 PGO 電動車、台鈴 eReady 後第五家 PBGN 成員。 ▲ eMoving 將與台鈴 eReady 同樣採充電、換電並行策略 中華汽車 eMoving 在加入 PBGN 聯盟後,與台鈴 eReady 同樣充電與換電產品並行的模式,預計 2021 年第四季推出採用 Gogoro Network 換電平台的電動車。中華汽車 eMovin Chevelle.fu 4 年前
汽車未來 俥科技 電動車 nxp MEB 福斯集團 福斯集團 MEB 模組化電動車平台採 NXP 電池管理方案,助其續航力顯著提升 福斯集團在內燃機時代就大量採用模組化平台設計提供彈性的車輛開發,而在電動車世代福斯也推出電動車模組化平台 MEB,當前也廣泛應用在集團下的 Volkswagen 的 ID.3 、 ID.4 、 Audi e-Tron 與保時捷 Taycan ;當然電動車設計當中,電絕對是重要的關鍵, NXP 恩智浦也在其 NXP Connects 2020 線上峰會宣布,作為 MEB 關鍵要素之一的電池管理解決方案則由 NXP 提供,在其技術加持下,為 MEB 平台大容量電池車款提供達 340 英里的續航力。 NXP 提供的電池管理解決方案具備針對低壓與高壓電池的應用靈活性,同時能夠藉由精密的電池管理在充電與 Chevelle.fu 4 年前
汽車未來 俥科技 電動車 零排放 無人駕駛技術 通用汽車將原本要關閉的底特律工廠重啟,將轉型電動車與自動駕駛車專屬的 Zero Factory 縱使傳統車廠對內燃機引擎還有諸多迷戀,不過在歐、美、中國的零排放政策促使之下,也都早早產生再不轉型就得等死的危機意識,積極投入電動車、無人駕駛技術的開發;也因為這樣的產業變化,間接挽救原本六月要關閉的通用汽車/ GM 底特律 Hamtramck 組裝工廠。原本計畫在 2019 年 6 月關閉的 Hamtramck 工廠在通用汽車與工會協商後,決定轉型電動車與自動駕駛技術的新工廠,而且有個很酷的新名稱,叫做 Zero Factory 。 Zero Factory 指的是三個領域的 Zero ,包括零排放、零肇事與零堵塞;零排放指的是電動技術,而零肇事與零堵塞則是指自動駕駛技術;未來 Zero F Chevelle.fu 4 年前
汽車未來 俥科技 電動車 智慧 Gogoro 產線 Gogoro 組裝產線智慧工廠參訪,結合自動化、雲管理與 AGV 無人裝載車建構新形態生產流程 今日受 Gogoro 睿能之邀,前往位於桃園龜山的 Gogoro 組裝產線工廠參訪,當前 Gogoro 有三座自有工廠,包括馬達產線、電池產線與今日參觀的組裝產線,而 Gogoro 強調其組裝產線不同傳統機車的生產工廠型態,結合自動化技術、雲端資料管理以及透過 AGV 無人裝載車構成的組裝區,更標榜由 AGV 構成的組裝產線能快速且彈性因應車款不同進行調整,可在 72 小時內完成對不同車款產線的生產調整。 ▲位於桃園龜山的組裝工廠 Gogoro 強調,機車的生產組裝向來被視為相當傳統的高度人力密集產業,而 Gogoro 希望能夠結合科技的優勢,降低人力在產線的變數與負擔,並藉由科技管控生產流程 Chevelle.fu 4 年前
科技應用 電動車 Elon Musk Tesla Tesla 將採用全新 4860 電池芯設計電池模組 目標讓電動車售價可控制在 2.5 萬美元內 除了採用全新電池技術,Tesla也開始構思將電池置入車身框架內,藉此降低車身重量,並且增加車內可使用空間,另外也計畫透過在美國內華達州沙漠採掘鋰金屬,藉此降低生產電池所需原物料。 在稍早舉辦的電池日活動裡,Tesla宣布採用全新4860電池芯設計的電池模組,其中採用可降低電阻的無極耳設計,並且進一步簡化生產流程,藉此降低電池生產成本,同時相對可讓電池生產效率提昇。 依照Tesla說明,新電池模組設計約能在每千瓦小時 (KWh)成本減少高達56%,同時也強調扣除外部合作供應商之外的自有電池產能,可在2022年實現每年可達100吉瓦小時 (GWh)產能,甚至在未來10年內實現每年可達300萬兆瓦小 Mash Yang 4 年前
汽車未來 俥科技 電動車 宏佳騰 Ai-1 PBGN Ai-3 宏佳騰 Ai-3 Comfort+ 動眼看,酷似 Ai-1 Comfort 但更圓潤柔和 宏佳騰稍早公布旗下第三款、也是第二款正式市售 PBGN 車款 Ai-3 系列,場地也陳列 Ai-3 Comfort+ 的實車供媒體拍攝,遠看酷似 Ai-1 系列的 Ai-3 在細節實為全新設計,接下來也就外觀特色進行簡單的介紹。 ▲遠看線條酷似 Ai-1 ▲較為圓潤的大燈造型,但強調亮度與廣度與 Ai-1 相同 ▲燈具周遭的設計由銳利變成圓潤 ▲強調針對女性嬌小身材調整的坐墊 ▲左右置杯架 ▲較為圓潤的小風鏡 ▲全新後扶手造型 ▲尾燈造型也較 Ai-1 更圓潤、柔和,由車身延伸的後土除無 Ai-1 的蜂巢造型點綴 ▲ Ai-3 Comfort+ 獨有的車廂燈與 USB 充電孔(請忽略右邊不知為 Chevelle.fu 4 年前
科技應用 電動車 Uber Uber 2040年將全面採用電動車載客 將提撥 8 億美金協助司機換車 目前Uber已經在美國與加拿大地區開始向使用電動車提供服務的司機提供每趟額外1美元補貼,但使用者若選擇以電動車搭乘的話,則必須在每次行程額外支付50美分費用。 計畫在2025年之前提撥8億美元協助合作司機更換車輛 Uber宣布,預計在2040年使其服務平台合作車輛全面改為電動車,並且計畫在2025年之前提撥8億美元協助合作司機更換車輛。 依照Uber說明,在2025年之前提撥8億美元協助合作司機將車輛更換為電動車的作法,將包含與汽車廠商合作採購,或以租賃使用方式,讓合作司機能以相對折扣價格換購電動車。 在今年2月公布數據,Uber已經在全球地區累積合作超過500萬名司機,同時也與通用汽車、雷諾 Mash Yang 4 年前
汽車未來 俥科技 電動車 物流 商用車 Gogoro 宏佳騰 CROXERA PBGN Ai-2 Gather 宏佳騰智慧三輪電動機車Ai-2 Gather搭Gogoro能源系統 可加頂棚 在 Power by Gogoro Network / PBGN 陣營當中,宏佳騰智慧電車可說是當中動作最積極的合作夥伴,在 Ai-1 Sport 問世一年,今日宏佳騰也如先前預告展示首款採用三輪設計的 PBGN 車款 Ai-2 Gather ,鎖定商用與物流需求。 ▲ Ai-3 Comfort 、 Ai-4 Ever 也在開發中 宏佳騰智慧電車執行長林東閔表示 Ai-2 Gather 將在 2021 年上市,且 Ai-2 Gather 跳脫當前 PBGN 多以 Gogoro 提供的車架進行修改,採用宏佳騰自行研發後三輪車架,顯見宏佳騰深度投入 PBGN 聯盟的決心,並與近期動作頻頻的台灣大哥 Chevelle.fu 4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