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Computex 2015 :高通發表 Wave-2 11AC 基地台與路由器晶片,具新一代 MU-MIMO 提供更好的網路分配能力這篇文章的首圖
Computex 2015 :高通發表 Wave-2 11AC 基地台與路由器晶片,具新一代 MU-MIMO 提供更好的網路分配能力
為了活用與提升 WiFi 網路使用效率,高通日前已經推出具備可同時針對多重使用者已多天線同時通送網路服務的 MU-MIMO 晶片,藉由似路天線同時對四個終端設備提供單路 WiFi 網路,將可用頻寬盡可能分配出去;今年在 Computex 高通也宣布推出兩款個別針對企業與家用的 MU-MIMO Wave-2 11ac 無線基地台/路由器晶片,分別為消費級 QCA9984 與企業級的 QCA9994 。 MU-MIMO 相較於既有的 SU-MIMO 技術,雖然不少高階基地台已經提供達 4x4 的天線,但終端裝置的 WiFi 設備最多僅支援 2x2 ,且多數還停留在 1x1 ,不過 SU-MIMO
10 年前
是Computex 2015 :為壯大 Snapdragon 平板布局,高通與全志科技共推入門 Snapdragon 平板方案這篇文章的首圖
Computex 2015 :為壯大 Snapdragon 平板布局,高通與全志科技共推入門 Snapdragon 平板方案
也許是不讓 Intel 與瑞芯微 Rockchip 的合作案專美於前,高通在 Computex 宣布與中國全志科技 Allwinner Technology 合作,共同推出入門級 Snapdragon LTE 平板,將基於 Snapdragon 210 與 Snapdragon 410 為基礎提供 OEM 與 ODM 的平板解決方案。
10 年前
是Computex 2015 :高通直接與競品做技術與效能對比,強調整體效能仍遠領先對手這篇文章的首圖
Computex 2015 :高通直接與競品做技術與效能對比,強調整體效能仍遠領先對手
高通在今年 Computex 首場活動圍繞在 Snapdragon 的競爭優勢,然而高通此次強調的不光是 Snapdragon 的運算效能,同時以其無線通訊技術在業界的競爭優勢。高通表示, 4K 是驅動手機發展的新重點,此趨勢將會牽動包括內容製作、串流、上傳與多媒體能力。 高通先從通訊技術優勢比較起,首先就洋洋灑灑的列出與分別來自台灣、美國與韓國的競品在 4G 、 3G 與 WiFi 的技術與規格領先之處,尤其高通的基頻技術已經是做到 SoC ,但競品多半仍還是獨立的基頻晶片。此外高通也強調透過 WiFi 與 4G 的混合使用,能夠提升整體使用體驗,尤其如使用非授權頻段的 LTE-U 與 Wi
10 年前
是傳任天堂次世代遊戲機 NX 將基於 Android 系統,希望藉此使內容開發商有更高跨平台彈性這篇文章的首圖
傳任天堂次世代遊戲機 NX 將基於 Android 系統,希望藉此使內容開發商有更高跨平台彈性
照片來源: The Verge 根據日本經濟新聞報導,任天堂下一代遊戲機 NX 將採用基於 Android 的系統,此舉的目的是希望藉由 Android 平台的開放性與市場版圖,利於遊戲開發商將內容導入到 Android 手機與平板。不過目前為止, NX 到底是家用主機還是掌上主機都還未有明確消息。 日前任天堂已經選擇與日本手遊大廠 DeNA 合作宣布進軍智慧手機領域,並允諾將會透過既有的智財在手機平台打造原創內容,以及打造一個跨遊戲機、電腦、平板、手機的服務平台並取代現有的 Nintendo Club 服務;然而任天堂若真的在 NX 主機採用基於 Android 的系統並作為家用主機開發,不
10 年前
是Computex 2015 : 聯發科推出針對物聯網的高整合 WiFi 系統單晶片 MT7687這篇文章的首圖
Computex 2015 : 聯發科推出針對物聯網的高整合 WiFi 系統單晶片 MT7687
聯發科在 Computex 發表一款主打物聯網的 WiFi SoC MT7687 ,這是一款基於 192MHz /200MHz 的 Cortex-M4F 核心並直接封裝嵌入式 SRAM/ROM 與序列快閃記憶體的 SoC 晶片,提供包括 1x1 的 WiFi 802.11b/g/n ,同時針對各類 IoT 連接不同感測器與周邊裝置需求,提供包括 UART、I2C、SPI、I2S、PWM、IrDA、以及能連結多樣週邊的類比轉數位介面,另具備 AES 與 3DES/SHA2 協定的安全引擎達成資安需求。 MT7687 預計今年第三季開始向客戶出貨,目標市場包括智慧家電與各類智慧聯網裝置。 你或許會
10 年前
是Computex 2015 :聯發科發表首款 Helio P 曦力時尚版處理器 Helio P10這篇文章的首圖
Computex 2015 :聯發科發表首款 Helio P 曦力時尚版處理器 Helio P10
未來看到手機硬體介紹如果看到搭載的是"曦力"處理器也別太驚訝,因為這正是先前聯發科 Helio 中文命名比賽最後雀屏中選的正式中文名稱;總之聯發科隨著今年 Computex 除宣布 Helio 中文命名比賽獲獎名稱外,也公布隸屬 Helio P (時尚版)家族的第一款應用處理器 Helio P10 ,主打針對超值市場的美型手機設計而生,預計今年第三季量產,可望於今年底看到搭載此系列處理器的終端設備。 Helio P10 採用聯發科 64bit 真八核架構,基於時脈 2.0GHz 之 8 核 Cortex-A53 ,搭配 700MHz 之 ARM Mali-T860 GPU ,也具備支援 Cat
10 年前
是Computex 2015 : ARM 展前記者會強調聯網設備由微至巨,為不同需求提供合適的方案這篇文章的首圖
Computex 2015 : ARM 展前記者會強調聯網設備由微至巨,為不同需求提供合適的方案
ARM 今年在 Computex 展前記者會由技術營運執行副總裁 Dipesh Patel 開場,一開始即談到 ARM 以多元的解決方案滿足市場各種不同的需求,且從 2009 年開始在 Computex 提出的各種趨勢也逐漸成真,包括使用者體驗的改變、設備電池續航力需求的加劇、連網型態進入行動化、行動產值的爆發。 且行動設備已經成為許多使用者最主要的運算設備,不光只是消費應用,甚至連包括微軟也推出針對行動設備的 Office ,加上如三星 Knox 的企業安全應用等,意味著行動運算革命也吹到商務市場;同時在娛樂應用,行動遊戲的產值、串流影音的興起,也都獲得快速的增長。 而由行動設備引發的體驗革
10 年前
是Computex 2015 : 強化 IoT 戰略, ARM 推出針對 IoT 的 Cortex-M 子系統這篇文章的首圖
Computex 2015 : 強化 IoT 戰略, ARM 推出針對 IoT 的 Cortex-M 子系統
ARM 架構原本就廣泛的被用於與物聯網相關的基礎設備,而在近年也主打基於 Cortex-M 的 mbed 平台、 mbed OS 兩項戰略,藉由通用的開發環境與系統平台均一性解決感測器到伺服器的溝通。今年在 Computex 則在推出基於 Cortex-M3 、針對物聯網的子系統( Subsystem ),並與台積電合作,基於 55ULP 製程,且在功耗進行最佳化。 ARM 主打的子系統方案是基於 Cortex-M3 ,透過台積電 55ULP 製程,透過 Artisan IP 、 Thick Gate Oxide 技術,可允許比標準 1.2V 更低的 0.9V 電壓運作,使續航力得以提升,在動
10 年前
是Computex 2015 :跨足通訊技術授權, ARM 宣布推出藍牙 Smart IP 授權 Cordio這篇文章的首圖
Computex 2015 :跨足通訊技術授權, ARM 宣布推出藍牙 Smart IP 授權 Cordio
兩個月前 ARM 收購一家具藍牙 Smart 技術的廠商 Sunrise Micro Devices ,此次也藉由 Computex 推出基於其技術的通訊 IP 授權 Cordio ,此項技術是基於藍牙 Smart 4.2 的技術授權(意味著支援 IPV6 協定),並且強打功耗;此 IP 設計可透過 1V 以下電壓運作,以低電壓方式提升設備續航力,使用鋰電池下可望相較傳統藍牙方案提昇一倍的續航力。 今天也在會場展出 Cordio IP 開發平台,以一顆僅約鈕扣大小的尺寸具備完整的藍牙通訊展示完整的藍牙 Smart 解決方案。 你或許會喜歡 宅宅攻略守則一:送超高C/P值又能讓女生開心的小玩意~
10 年前
是Google I/O 2015:Google 發表針對 IoT 專用作業系統 Brillo,預計 Q3 推出開發預覽版這篇文章的首圖
Google I/O 2015:Google 發表針對 IoT 專用作業系統 Brillo,預計 Q3 推出開發預覽版
圖片來源: The Verge 沒有意外的, Google 在 I/O 大會發表物聯網專用作業系統 Brillo ,這個系統是基於 Android 的超級精簡版本,主要以支援 WiFi 、藍牙低功耗技術等作為通訊手段;這套作業系統預計在今年 Q3 推出開發預覽版本。 同時為了設備與設備之間更易溝通, Google 也預計在第四季推出 IoT 資訊通用語言 Weave ,這套語言將作為 Brillo 設備與 Brillo 設備、 Brillo 設備與 Android 設備之間溝通的橋樑,且 Android 設備將可自動辨識 Brillo 設備與 Weave 語言。 新聞來源: The Verge
10 年前

相關話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