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iPhone最快要到2026年才會在iPhone導入自研5G基頻,並可能在2028年將自研基頻整合到MacBook Pro的處理器
蘋果Apple多年以來都在設法把各種晶片改為內部研發的Apple Silicon,藉此提升對晶片規格的控制力,目前也成功的將手機、Mac電腦的核心晶片轉為自行研發,不過基頻晶片仍是蘋果不得不仰賴外部晶片廠的部分,先前也傳出蘋果由於自研基頻晶片計畫不順,不得不與高通Qualcomm在度延長合約;根據彭博社的Mark Gurman在Power On指稱,蘋果最終仍會設法擺脫對高通基頻晶片的依賴,除了智慧手機以外,蘋果也打算在iPad、Apple Watch甚至MacBook導入自研基頻晶片,同時可能透過SoC或是系統封裝的方式使基頻架構成為應用處理器的一部分。 根據Mark Gurman的說法,蘋
1 年前
蘋果直言不會推出27吋iMac,需要大螢幕使用體驗請購買27吋Studio Display搭配Mac Studio或Mac Mini
目前PC螢幕的主流尺寸逐漸自24吋轉向27吋甚至32吋,不過蘋果在2023年底公布搭載M3處理器的iMac時僅宣布24吋版本,但對於希望有更大螢幕選擇的消費者可能還在觀望蘋果會不會在後續推出27吋的iMac;然而根據蘋果向外媒透露,蘋果鐵了心只會提供24吋的iMac,若想要更大螢幕的蘋果使用體驗,建議購買27吋Studio Display搭配Mac Studio或Mac Mini使用。 ▲蘋果建議需要大螢幕的使用者選擇27吋Studio Display搭配Mac Studio或Mac Mini 根據蘋果公關Starlayne Meza提供給The Verge的申明,蘋果不會推出全新的27吋iM
1 年前
NVIDIA 可能將推出 Arm 架構 PC 處理器 挑戰 Intel 主導地位
NVIDIA可能受到Apple Silicon的成功影響,正開發Arm架構PC處理器,預計2025年推出。 路透新聞報導指稱,NVIDIA正在著手打造以Arm架構為設計的PC級別處理器,將可用於Windows作業系統環境,最快將會在2025年正式推出。 不過,NVIDIA方面並未對此報導作任何回應。 在近期發展中,由於蘋果以Arm架構設計的Apple Silicon處理器獲得不少讚賞,而搭載Apple Silicon處理器的Mac機種也有明顯銷量成長,甚至讓Mac市佔量幾乎翻倍成長,因此也讓微軟重新興起擁抱Arm架構處理器,希望藉此再次提高Windows作業系統安裝使用量,同時也能在過去長期使
1 年前
2023蘋果iPhone發表會:蘋果 A17 Pro 處理器特色介紹, GPU 首次支援硬體光追、具備 USB 3.0 10Gbps 傳輸規格
蘋果 Apple 在 iPhone 15 Pro 系列採用新一代 A17 Pro 處理器,對蘋果 iPhone 而言 A17 Pro 是具有突破性的一個世代,除了採用台積電新一代 3nm 製程以及可預期的效能增長, A17 Pro 更是蘋果首度在自研 GPU 加入硬體光線追蹤架構,同時也支援 USB 3.0 10Gbps 規格,結合使用更為通用的 USB Type-C 規格,使有線傳輸的性能較 Lightning 世代大幅提升。 延續蘋果 A 系列處理器 2+4 CPU 傳統,性能核與節能核皆有所突破 ▲ A17 Pro 維持 2+4 CPU ,不過無論大核或小核都有進一步提升 ▲ 16 核神
1 年前
高通與蘋果簽署 Snapdragon 5G 數據機射頻系統供應協議至 2026 年,暗指蘋果在 2027 年前仍未能以 Apple Silicon 全面取代高通 5G 技術
蘋果即將在台灣時間 2023 年 9 月 13 日凌晨公布全新的 iPhone 15 系列,高通則選在 2023 年 9 月 11 日宣布與蘋果達成晶片供應協議,將陸續在 2024 年、 2025 年與 2026 年持續為蘋果的智慧手機供應 Snapdragon 5G 數據機射頻系統,這也意味著至少在 2027 年前蘋果自研的 5G Apple Silicon 仍無法在 iPhone 全面取代高通 5G 射頻技術。 ▲高通在 2021 年預估蘋果可能會在 2023 年完成自研 5G 晶片開發,不過隨著雙方在 iPhone 15 公布前續約也暗指蘋果的進度比原本預估落後 高通與蘋果的基頻技術授權
1 年前
蘋果搶在 Arm 上市前簽署超過 15 年的長期 IP 授權合約
路透社報導指稱,蘋果 Apple 在 Arm 宣布將上市後與 Arm 簽署長期 IP 授權合約,有效期將至 2040 年以後,選在 Arm 上市前完成長期授權合約,筆者直覺想到的是蘋果可能擔心 Arm 上市後再度調漲架構授權費用,作為未雨綢繆的手段。 Arm 在美國時間 9 月 5 日公布達 520 億美金的公開募股定價,是美國股市今年最高上市金額。 蘋果當前的 Apple Silicon 的運算級處理器都脫離不了 Arm 的 IP 授權,蘋果是少數僅授權指令集並用於自主 CPU 架構的廠商,當前用於 iPhone 的 A 系列處理器與 Mac 電腦的 M 系列處理器的 CPU 皆為蘋果以 A
1 年前
傳蘋果將在 10 月公布 M3 處理器版 13 吋 MacBook Air 、 MacBook Pro 與 24 吋 iMac
蘋果在 6 月份的 WWDC 公布 15 吋版本 MacBook Air ,雖然處理器維持 M2 以及僅有兩個 Thunderbolt 介面,然而更大的螢幕、更大的電池也補齊蘋果在平價產品線增添選擇;根據彭博社 Mark Gurman 指稱,蘋果將會在 9 月的 iPhone 15 系列發表後,再於 10 月舉辦 MacBook 新品發表會,屆時將會帶來第一輪的 M3 處理器產品,包括 13 吋的 MacBook Air 、 13 吋 MacBook Pro 以及 24 吋的 iMac 。 ▲ iMac 跳過 M2 處理器,將直接搭載 M3 處理器 以蘋果的 M 系列處理器公布原則,蘋果會先公
2 年前
蘋果繼續補刀 Intel ,宣稱 Apple Silicon 終於實現 Intel 處理器辦不到的理想 15 吋 MacBook Air 設計
隨著 Mac Pro 正式導入 Apple Silicon ,蘋果全產品線完全揮別 Intel CPU 與 AMD GPU ,全面邁向 Apple Silicon 時代,不過蘋果不知道與 Intel 當初的合作結下多少樑子,除了至今仍在產品發表會不斷重申比起多年前使用的 Intel 晶片效能提升多少、省電多少以外,根據 Intel 產品行銷主管接受外媒 Inc. 採訪時,直接指稱原本在 Intel 晶片時代就要推出 15 吋的 MacBook Air ,無奈 Intel 晶片做不到他們理想的 15 吋 Macbook Air ,直到 Apple Silicon 問世後才迎刃而解。 ▲蘋果指稱
2 年前
蘋果提供 Game Porting Toolkit 工具資源 PC 遊戲移植 Mac 更方便
蘋果宣布在macOS 14 Sonoma中增加了「遊戲模式」,以提升在Apple Silicon Mac上的遊戲體驗,也提供Game Porting Toolkit等工具資源協助開發者將Windows PC遊戲移植到Mac平台。 蘋果在此次WWDC 2023期間宣布在macOS 14 Sonoma增加「遊戲模式」 (Game Mode),藉此強化搭載Apple Silicon處理器的Mac機種遊戲體驗,更提供相關工具資源讓開發者可將Windows PC遊戲帶到Mac機種使用,而在後續針對開發者進行講座中,蘋果更進一步解釋相關作法。 依照PCGamingWiki網站建立者,同時本身也是Mac遊戲
2 年前
WWDC 2023 :蘋果空間電腦裝置Vision Pro、搭M2+R1雙晶片可投射30公尺大螢幕、售價3499美元
蘋果在 WWDC 尾聲的 One More Thing 毫無疑問就是傳聞已久的 AR 頭戴裝置 Vision Pro ,蘋果定位 Vision Pro 是一款空間電腦( Spatial Computer )而非單純的一體式頭戴顯示器,採用 M2 + R1 雙 Apple Silicon 晶片與大量感測器,並藉由將電池分離減輕裝置重量,在功能上則可提供畫面投射與 AR 增強應用,同時還為此打造 VisionOS 系統,針對 AR 裝置所需的即時性自底層加入感知處理子系統,內容則除了可承襲許多來自 iOS 的資源,也透過專屬開發工具使開發者能針對 VisionOS 開發專屬的增強體驗。 ▲ Vis
2 年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