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Intel計畫在Computex 2019藉由玩家社群聚會討論顯示卡業務進展這篇文章的首圖
擺脫NVIDIA、AMD環伺 Intel計畫在Computex 2019藉由玩家社群聚會討論顯示卡業務進展
Intel打算在Computex 2019上跟玩家社群分享新開發自有顯卡的業務進展。 Intel在接下來預計展開的Computex 2019活動中,除了將由資深副總裁暨客戶運算事業群總經理Gregory Bryant透過主題演講說明Intel目前與合作夥伴共同發展動態,更計畫藉由名為「The Odyssey at Computex」的玩家社群聚會活動,分享包含Intel Graphics Command Center在內顯示卡業務進展,同時也預期會公布Project Athena相關設計推動想法。 Intel過去以Larrabee架構打造的Xeon Phi加速卡 日前已經透露將在2020年再次
6 年前
是Intel證實14nm製程技術將繼續沿用,7nm製程產品將於2021年問世這篇文章的首圖
Intel年底前推出10nm製程產品 新獨立顯卡2020年推出 2021年打造7nm製程顯卡
Intel預計會在今年底以前讓10nm製程產品大量進駐消費市場,而伺服器在內商用產品則預計會在明年上半年推出,新款獨立顯示卡預計會在2020年推出,並且預計在2021年以7nm製程打造新款顯示卡,藉此與NVIDIA、AMD抗衡,同時也能加強本身顯示卡應用發展模式。 稍早在投資者會議上,Intel執行長透露接下來將會持續精進14nm製程技術,而10nm製程技術產品預計會在今年下半年進入消費市場,預期要等到明年才會推出伺服器應用產品,另外更證實7nm製程技術將會在2021年推出,而獨立顯示卡產品則預計在2020年推出。 針對10nm製程技術一再延後情況,Rober Swan表示Intel早在201
6 年前
是動眼看/換上第9代Core i處理器、新顯示卡的華碩遊戲筆電這篇文章的首圖
華碩遊戲筆電系列更新CPU與NV顯示卡 功能與外型小改款
華碩遊戲筆電換上新的INTEL處理器與NV顯示卡,不過詳細上市日期與售價仍未定。 在Intel、NVIDIA先後解禁旗下處理器及顯示卡新品後,華碩也隨即宣布將旗下ROG Mothership換上新款處理器,並且推出小改款的ROG Zephyrus S GX502、ROG Zephyrus M GU502,以及更新款ROG Strix Scar III與ROG Strix Hero III。 除了ROG Mothership在外觀、機構設計均無改變,僅將處理器換上Core i9-9980HK之外,包含ROG Zephyrus S GX502、ROG Zephyrus M GU502,以及ROG
6 年前
為準專業與專業創作者提供合宜的驅動程式, NVIDIA 推出強調高穩定與品質的 Creator Ready 驅動程式
專業繪圖卡雖然有較優秀的穩定性以及專業軟體的深入合作,不過相較消費級的顯示卡,光是入門級的繪圖卡單價幾乎可買到性能高出數倍的高階顯示卡,不少準專業使用者與小型工作室考量到預算就使用消費級的顯示卡,不過過往板卡廠會個別為繪圖卡與顯示卡提供不同的驅動程式,然而最近 NVIDIA 對預算導向的專業工作者釋出善意,提供消費級顯示卡下載 Creator Ready Drivers ,強調可針對專業影音軟體提供穩定與高品質的驅動。 透過新版 GeForce Experience 更新後,現在可在驅動程式分頁的右上角點選,並切換驅動程式版本,現在可選擇強調對遊戲最佳化但偶而會出包的 Game Ready D
6 年前
是華碩逆向思考建造一款巨無霸遊戲筆電Mothership這篇文章的首圖
CES 2019:ROG母艦來襲!華碩建造巨無霸遊戲筆電Mothership 搭載RTX 2080顯卡
華碩發表巨無霸遊戲筆電Mothership,採用GeForce RTX 2080顯卡,17吋機身,重達4.67公斤,更像是一台可攜式的AIO機種。 除了更新採用GeForce RTX 20系列顯示卡的遊戲筆電,華碩也以ROG品牌打造一款名為Mothership的遊戲筆電機種。 不過,以筆電產品形容Mothership似乎有點不妥,畢竟本身反向構思採用相當厚實的17吋機身設計,整體重量高達4.67公斤,雖然確實歸類在筆電產品系列,但以筆電常識看待的話卻顯得不合理。 但其實以華碩的設計想法,其實就與幾年前藍天曾經打造搭載桌機等級獨立顯示卡的筆電產品,當時機身厚度與重量也十分驚人,甚至以筆電本身運作
6 年前
硬科技:光華電腦DIY回憶錄之3dfx沒落與NVIDIA崛起
前情提要:電腦機殼內出現了Pentium II大彈匣,隨之而來的440BX晶片組「附贈」的AGP (Accelerated Graphics Port),變成筆者想要「找個東西插進去」的目標,開始了筆者與現今顯示晶片霸主NVIDIA的邂逅,在20年的時間內歷經了15張NVIDIA顯示卡 (AMD只有5張),更有幸躬逢其盛3dfx那短暫的3D遊戲王朝與「交棒」給NVIDIA的過程。 先簡單回顧一下這段個人電腦3D遊戲的里程碑。 1993年4月:先後歷練於LSI與AMD的黃仁勳,與其他2位來自Sun的成員,一同成立NVIDIA。 1994年:由數名SGI離職員工成立3dfx。 1995年底:3df
6 年前
是JEDEC新標準:HBM記憶體單顆容量可達24GB,有助推動AI、繪圖運算效能這篇文章的首圖
HBM記憶體單顆容量將達24GB 未來顯卡可搭載更多記憶體 有助推動AI、繪圖運算效能
未來單一顯示卡放置4組記憶體顆粒就能達成高達96GB記憶體容量,資料傳輸頻寬可達1.23TB/s,對於現有專業繪圖卡設計,透過GPU加速的人工智慧技術都能因此提昇運算效率。 針對現有HBM記憶體設計,固態技術協會JEDEC稍早公布全新JESD235B技術標準,讓新版HBM記憶體容量設計能大幅提昇。 基本上,JESD235B可說是先前採用的JESD235技術標準升級版,相比先前HBM2規範單一記憶體顆粒可達8GB容量,並且能以4-Hi或8-Hi設計堆疊封裝,使得搭載HBM2記憶體的顯示卡最高可使用32GB記憶體容量,記憶體頻寬則可達970GB/s以上的情況,新版HBM記憶體技術標準則可讓單一顆粒
6 年前
硬科技:光華電腦DIY回憶錄之Matrox顯示卡那短暫而美好的回憶
前情提要:筆者總算實現「CPU超頻大業」並成功奪取精神與效能的雙重勝利,但電腦跑得夠快 (當然不能跟今日比) 是一回事,要如何讓「靈魂之窗」看的爽快又是另一回事,繼搞定CPU和記憶體後,接著電腦升級的重點,就轉向正處於3D萌芽期的顯示卡。 在DVI、HDMI、Display Port等數位訊號影像輸出界面和LCD螢幕普及後,才開始接觸個人電腦的科科們,可能很難想像在只有D-Sub界面和笨重CRT (陰極射線管) 螢幕的年代,要追求清晰且穩定的電腦畫面,是多麼吃力不討好的一件事。 CRT電腦螢幕動輒需要「熱機」個十幾分鐘,畫面才會穩定下來,接著還得耗費時間撥弄難用至極的螢幕調控界面,去調整長度寬
6 年前
是Intel於印度設置獨立顯示卡軟硬體設計研發中心 最快2020年推出這篇文章的首圖
Intel獨立顯示卡軟硬體設計研發中心將設立於印度 最快2020年推出產品
Intel將研發中心設在印度,原因可能包括主導Intel獨立顯示卡產品研發的Raja Koduri本身就是印度人,印度整體人力成本相對較低,以及印度政府的鼓勵政策所致。 Intel稍早確認在印度南部城市海德拉巴 (Hyderabad)設置負責圖形相關軟硬體設計研發中心,初期將配置多達1500名員工,後續將會進一步擴增更多研發人力。 先前Intel已經透露將在2020年推出旗下獨立顯示卡產品,同時也從AMD挖角傳奇架構師Raja Koduri,甚至邀請過去有Larrabee架構之父稱呼的Tom Forsyth回歸Intel,預期打造能與NVIDIA、AMD旗下顯示卡抗衡產品,並且讓本身運算事業發
6 年前
是除了新款MacBook Air,蘋果還悄悄預告升級15吋MacBook Pro獨立顯示卡這篇文章的首圖
蘋果15吋MacBook Pro將提供Radeon Pro Vega 16或Vega 20獨顯升級選項
15吋MacBook Pro預設搭載獨立顯示卡為Radeon Pro 560X,但是11月底將可選擇升級更高階的AMD獨立顯卡。 雖然蘋果在此次紐約發表會的重點為新款13.3吋MacBook Air在內新品,但蘋果另外透露預計11月底將會更新15吋MacBook Pro,主要是針對顯示卡部分作升級,讓使用者能額外選擇AMD Radeon Pro Vega 16或Vega 20的獨立顯示卡規格。 不過,處理器規格依然會維持先前換上的Intel第8代Core i系列,而預設搭載獨立顯示卡依然為Radeon Pro 560X,因此除非是有額外需求,否則以一般效能表現來看,預設搭載的Radeon Pr
6 年前
友站推薦
【塞掐 Side Chat】E117|要當就當最頂的顯卡!ft. NVIDIA 台灣區業務協理 Alex Chu
INSIDE - Mia
【CES】AMD 發表 199 美元顯示卡 瞄準汰舊換新的使用者
INSIDE - MoneyDJ理財網
穿黑皮衣的台灣囝仔,「兆元俱樂部」輝達執行長黃仁勳掀AI熱潮
關鍵評論 - 中央通訊社
當一個比特幣要價10萬,該怎麼看待交大學生在校內挖礦一事?
關鍵評論 - 新公民議會
加密貨幣引起的「挖礦」風潮 影響尋找外星文明?
關鍵評論 - Kayue
Intel 跟 Acer 進一步合作桌機顯示卡!型號 Arc A770 Predator BiFrost
INSIDE - Mashdigi
專訪臺灣吧製作人Xible:對任何事保持懷疑及獨立思考、運用工具創造更多元有趣的影音內容
關鍵評論 - 廣編企劃
NVIDIA執行長:推出下一款顯示卡,可能會以「Lovelace」架構打造
INSIDE - Mashdigi
半導體庫存「壓力山大」、摩爾定律已死,AI教父黃仁勳:靠第三代網路突圍
關鍵評論 - 財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