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安謀是要怎樣(26):獲得授權廠商太多、晶圓代工產能不足的頭大情形這篇文章的首圖
安謀是要怎樣(26):獲得授權廠商太多、晶圓代工產能不足的頭大情形
昨天高通宣佈為了解決台積電 Snapdragon s4 處理器產能不足的問題,打算把一部分 S4 的生產轉到聯電以及三星。這反應了 ARM 陣營的一個隱憂,也就是產能問題,因為 ARM 陣營與 Intel 的營業模式大不相同,它們多半屬於 Fablesss 無晶圓廠公司,也就是它們的晶片生產,都需要委託專業晶圓廠生產。 然而現在 ARM 架構授權廣被許多無晶圓廠採用,除了幾家老字號的公司以外,由於授權取得方式不難,有許多新創公司紛紛導入 ARM 架構;對於 ARM 而言這當然是好事一樁,但一方面,全球專業晶圓代工廠卻未因此大量林立,擁有先進製程生產能力且產能能滿足大量出貨的晶圓代工廠仍僅有少數
13 年前
是出於 M 、歸於 M ,大 M 聯發科合併小 M 晨星半導體這篇文章的首圖
出於 M 、歸於 M ,大 M 聯發科合併小 M 晨星半導體
這算是上週五的產業大新聞了吧?而且一票產業線與經濟線的記者也因為這突如其來的新聞被搞到假日加班了。聯發科很低調,不過從聯發科出走的晨星半導體感覺更為神秘,晨星半導體擁有手機與機上盒、數位電視的晶片產品線,外界一向以大 M ( MediaTek)、小 M ( MStar )合稱這兩家半導體廠商。 不過據說晨星先前才發表過"近期不打算併購任何廠商"的宣言,想不到這麼快就被聯發科給合併了,但這兩家在業務上有所重疊的大小 M 合併後到底會有 1+1 >2 的效益嗎?
13 年前
是日本半導體產業持續整合,這次富士通、瑞薩與 Panasonic 在一起了這篇文章的首圖
日本半導體產業持續整合,這次富士通、瑞薩與 Panasonic 在一起了
圖片來源:瑞薩電子 這幾年日本半導體公司或是大公司下的半導體部門不斷地整併,例如 2010 年 NEC 的半導體部門被納入瑞薩半導體旗下成為瑞薩電子;而最近富士通、瑞薩以及 Panasonic 的半導體部門也將重整,這三家公司未來將創立一家資本額 500 億日幣的新企業,這家新公司將會成為日本唯二的大型半導體企業,另一家則是東芝。 因為新世代的半導體產業競爭激烈,加上日圓走高,這三家公司近年赤字嚴重,為了集中資源、技術提昇產業競爭力,三家廠商與其選擇持續衰退等待滅亡,索性集三家之力成立新公司。 新聞來源:ITmedia
13 年前
友站推薦
台灣晶片公司蜂擁到日本!加速脫鉤中國
INSIDE - 聯合新聞網
半導體業先進施敏辭世,享壽 87 歲
INSIDE - 聯合新聞網
台積電熊本廠24日開幕:工商領袖「迎接明治維新以來的黎明」,表態爭取三廠發揮群聚效應
關鍵評論 - 中央通訊社
看似各方面被台積電輾壓,三星電子會從此失去競爭優勢嗎?
關鍵評論 - 讀者投書
在瑞士媒體眼中,為什麼台灣大選對世界如此重要?
關鍵評論 - Swissinfo瑞士資訊中文
為什麼日本是台積電未來的勝負關鍵?
INSIDE - 林宗輝
美國說明專團要來了!會在竹科、南科為業者詳解中國晶片禁令
INSIDE - 聯合新聞網
路透:百度已向華為採購 AI 晶片,防買不到輝達產品
INSIDE - 中央社
花2.4萬美元只為與習近平同桌吃飯,美國商界為何如此焦慮?
關鍵評論 - 德國之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