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觀點 硬科技 nvidia gpu voodoo 顯示卡 硬科技:光華電腦DIY回憶錄之3dfx沒落與NVIDIA崛起 前情提要:電腦機殼內出現了Pentium II大彈匣,隨之而來的440BX晶片組「附贈」的AGP (Accelerated Graphics Port),變成筆者想要「找個東西插進去」的目標,開始了筆者與現今顯示晶片霸主NVIDIA的邂逅,在20年的時間內歷經了15張NVIDIA顯示卡 (AMD只有5張),更有幸躬逢其盛3dfx那短暫的3D遊戲王朝與「交棒」給NVIDIA的過程。 先簡單回顧一下這段個人電腦3D遊戲的里程碑。 1993年4月:先後歷練於LSI與AMD的黃仁勳,與其他2位來自Sun的成員,一同成立NVIDIA。 1994年:由數名SGI離職員工成立3dfx。 1995年底:3df 痴漢水球 6 年前
科技應用 nvidia physx NVIDIA更新物理模擬引擎PhysX SDK 4.0 同樣對外開源提供使用 NVIDIA更新物理模擬引擎PhysX SDK 4.0,同樣採開源形式,但仍不支援家機平台。 如同先前預告,NVIDIA稍早釋出新版物理模擬引擎開發工具PhysX SDK 4.0,同時比照先前宣布從3.4版本之後全面開源,此次更新的4.0版本也同樣以開源形式提供使用。 不過,目前PhysX SDK 4.0依然僅對應Windows XP以上作業系統 (配合使用的NVIDIA顯示卡必須安裝R304版本以上驅動程式),或是以Linux為基礎的Ubuntu作業系統,另外則支援蘋果iOS或maxOS作業系統,以及支援Google Android 2.3以上版本,但現階段依然還不支援Xbox One、Pl Mash Yang 6 年前
新品資訊 nvidia alienware gtx1060 主打 ALIENWARE 史上最輕薄電競機種, ALIENWARE m15 在台上市 過往想到 ALIENWARE ,往往給人一種高效能但同時也厚重的印象,然而 ALIENWARE 將在台推出一款顛覆既定印象的新機種 ALIENWARE m15 ,最薄處僅 17.9mm ,重 2.16 公斤,同時具備 144Hz 高更新率顯示器與 NVIDIA GTX 1050Ti GPU / GTX1060 ,還含數字區鍵盤設計,兼具設計美感與性能; ALIENWARE m15 建議售價為 64,899 元起,僅透過 Dell 官方網站銷售。 ALIENWARE m15 採用具備數字區的鍵盤,具 1.4mm 行程與 AlienFX 燈光技術,包含上蓋與電源開關具備 6 區燈光控制,並可支援 Chevelle.fu 6 年前
產業消息 AMD nvidia hbm hbm2 HBM 規格翻新,單顆粒達 24GB 、單卡最高具備 96GB 當前 HBM 記憶體被應用在高階的處理器與運算加速器,藉由可與晶片共同封裝與高頻寬的特性,對於需要高度記憶體傳輸、記憶體跨晶片共享等應用相當重要,當前如 AMD 的 Vega 架構 GPU 與 NVIDIA 的 Tesla V100 GPU 等高階產品,皆採用 HBM 記憶體,不過畢竟 HBM 除了價格較高以外,還有容量相對較小的問題,以至於 NVIDIA 在 Turing 架構的 GPU 仍是搭配 GDDR6 而非 HBM ;不過 JEDEC 制定了新版的 HBM 標準,除了性能外,一舉提升了顆粒的容量。 當前的 HBM2 單顆堆疊為 8GB ,故當前的旗艦級 GPU 僅能搭配最高 32GB Chevelle.fu 6 年前
新品資訊 nvidia geforce MX250 NVIDIA輕薄筆電用新款顯示卡GeForce MX250 將於CES 2019亮相 HP新款輕薄筆電ZHAN 66 Pro 14 G2將搭載採用Turing顯示架構的GeForce MX250,且顯示記憶體頻寬將提昇至128位元,預期仍會搭載2GB GDDR5顯示記憶體。 從Twiiter相關消息透露,NVIDIA可能準備針對新款輕薄筆電提供新款獨立顯示卡,但似乎仍非傳聞中的行動版GeForce RTX 20系列,而將是基於Turing顯示架構的升級版GeForce MX250,預期搭配全新筆電產品推出。 (圖為現有HP ZHAN 66 Pro G1,內建獨立顯示卡為NVIDIA GeForce MX150) 就目前消息來看,NVIDIA應該不會特別針對GeForce MX2 Mash Yang 6 年前
科技應用 nvidia quadro 8k nvidia turing NVIDIA 攜手 RED ,以 Quadro RTX 繪圖卡驅動 8K 內容的即時製作 隨著日本積極藉由 2020 東京奧運打算導入 8K 內容帶動影音內容產業變革,不少專業的內容拍攝工具也陸續出現,然而在當前還未有硬體解碼的情況下, 8K 內容仍需靠軟解的方式處理,但這也意味著需要相當龐大的算力才能處理具備大量資訊數據的 8K 內容,更遑論要處理 8K HDR 又更困難,而 NVIDIA 宣布與專業影像解決方案公司 RED 攜手,藉由基於 NVIDIA CUDA 技術,推出 REDCODE RAW SDK ,使得一台搭載單張 NVIDIA Quadro RTX 6000 的 HP Z4 工作站即可即時處理 8K 24fps RAW 檔案。 8K 的出現不光只是為了帶動 8K 內 Chevelle.fu 6 年前
科技應用 nvidia 人臉 臉譜 NVIDIA用人工智慧學習人臉特徵 可再自行組合出全新臉譜 NVIDIA是從7萬張Flickr人像照片內容中,讓電腦系統進行分析學習,進而了解人臉各個器官分佈、組成關連,進而可將不同人臉各部位依照器官、特徵拆開,並且重新組合成全新臉譜,其中可以選擇將特定特徵保留,或是以相似形式呈現。 藉由人工智慧與圖像技術,NVIDIA在此之前已經可以建立臉部肌肉作動、表情呈現逼真的人臉模型,而在進一步的應用裡,更可解析每一張臉的細微特徵,並且個別作調整之後,進而再組合成全新臉譜。 與過往透過亂數組合形成不同臉譜的方式不同,NVIDIA此項技術能進一步分析了解臉部細節特徵,並且能進一步了解各個特徵細節的相互關係,因此不會出現像過往單純將不同模組應用在多數建模內容,導致 Mash Yang 6 年前
產業消息 nvidia ibm AI dgx-1 NVIDIA 與 IBM 合作,為企業 AI 提供完整的基礎架構 NVIDIA 宣布與 IBM 共同開發全新的融合性基礎架構,將整合 IBM SpectrumAI 與 NVIDIA DGX 建構基礎建設,使企業更容易且有效率的導入 AI 基礎建設,並提供易管理性。 雙方合作的融合基礎架構將透過 IBM Spectum Scale v5 軟體定義儲存作為資料在 AI 通道中的傳輸,並結合 NVIDIA DGX-1 作為針對 AI 與機器學習的基礎硬體,透過 NVIDIA DGX 軟體堆疊發揮 GPU 在 AI 訓練效能的最大綜效,而一個機架足以容納最多九台 DGX-1 伺服器,且經過驗證的資料效能可超過 100GBps 吞吐量。 NVIDIA 與 IBM 雙方 Chevelle.fu 6 年前
產業消息 nvidia AI 機器學習 Tesla V100 dgx2 AI 業界正式公布性能指標評測基準 MLPerf , NVIDIA 六項遞交項目皆取得最佳性能紀錄 雖然當前 AI 產業大多被歸類在超級運算領域,不過實際上由於機器學習與超級運算所需的運算方式仍有所差異,故包括 Google 、 Intel 、百度與 NVIDIA 等數十家業界廠商共同倡導針對 AI 的效能平算標準 MLPerf ,涵蓋包括機器視覺、語言翻譯、個人化推薦與強化學習等 AI 業界常見應用進行評測。 其中 NVIDIA 在第一波 MLPerf 遞交包括影像分類、物體切分、物體偵測、非常見語句翻譯、常見語句翻譯與推薦系統等六項評測,也是當前遞交最多項目成績的廠商,而在此六項中皆以基於 NVIDIA Tesla V100 GPU 的 NVIDIA DGX-2 構成的 NVIDIA D Chevelle.fu 6 年前
產業消息 nvidia 機器學習 Jetson Xavier 鎖定各類自動化與無人化技術領域應用, NVIDIA 推出 Jetson Xavier AGX 模組版本 NVIDIA 在今年 Computex 宣布機器人開發的 Jetson Xavier AGX 開發套件,而該項套件具備完整的散熱片與擴充 I/O 模組,在當時也展示了位於 Jetson Xavier AGX 套件中的核心模組板,現在 NVIDIA 也將開始零售 Jetson Xavier AGX 模組,目標鎖定廣泛應用到 AI 、機器視覺的自動化與無人化應用當中。該項套件開始在全球問世,主要仍透過艾睿電子作為主要通路,建議售價為 1,299 美金,相較具完整散熱機構、 I/O 擴充板的開發工具版本的 2,499 美金便宜了近一半。 作為這張模組中心的,當然還是 NVIDIA 新一代的嵌入式超級 Chevelle.fu 6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