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 :雖 Power 架構已具超凡 AI 性能,但 AI 成功關鍵在讓企業容易導入並具可靠、可擴展性 產業消息 ibm ibm power 深度學習 deep learning nvidia nvlink IBM :雖 Power 架構已具超凡 AI 性能,但 AI 成功關鍵在讓企業容易導入並具可靠、可擴展性 在稍早 IBM 宣布與群環科技針對 IBM PowerAI 深度學習框架擴大合作時,筆者與 IBM 的 Power 處理器專家小小的聊了一下關於他們目前的硬體架構與 AI 產品戰略, IBM 認為,他們目前在硬體的架構已經相當領先,但光是硬體架構還不夠, IBM 的 PowerAI 計畫也提供了軟體與 AI 相關的最佳化,更重要的是 IBM 的架構還具備可擴展性。 IBM 之所以對他們在 AI 的硬體性能有這麼大的信心,也仰賴 IBM 的 Power 架構, IBM 的 Power 架構不僅是採用針對超級電腦最佳化的設計,同時還透過 OpenPower 聯盟進行跨業界的結合,其中一項相當重要的 Chevelle.fu 4 個月前
NEC 發表深度學習自動優化技術,藉預測學習進度降低辨識錯誤率 科學新知 人工智慧 類神經網路 深度學習 deep learning NEC 發表深度學習自動優化技術,藉預測學習進度降低辨識錯誤率 基於機械神經網路的深度學習是近年人工智慧的大熱門,而 NEC 也針對神度學習發表深度學習自動優化技術,強調能夠降低辨識錯誤率並使辨識精度提升;這項技術的起因是在現行的機械神經網路的學習模式中,若電腦過度學習資料會產生"過度訓練"現象,導致僅有學習過的資料才具備高精度、未曾訓練過的資料精度會下降,通常會使用所謂"正規化"方式調整過程,當前的方式是僅能針對整個類神經網路進行統一的正規化,但仍無法改變部分學習層過學習的情況,但透過手動方式逐層調整也相當困難。 而 NEC 的新技術則是依照類神經網路結構進行每一層學習進度的預測,同時針對各層進度進行自動設定的正規 Chevelle.fu 4 個月前
Google Made with AI 主題演講,以 AI 為世界提供更便利且無遠弗屆的生活 產業消息 Google google maps Google Pixel google home Google Assistant 深度學習 deep learning ai人工智慧 Google Made with AI 主題演講,以 AI 為世界提供更便利且無遠弗屆的生活 Google 稍早在東京舉辦了 Made with AI 的活動,台灣 Google 也以零時差直播由 Jeff Dean 所進行的主題演說, Jeff Dean 在一開場就表示, AI 與機器學習已經遍及 Google 的各個應用,而藉由 AI 與機器學習, Google 有三大目標: 1 、 產品更好用, 2 、協助企業與開發商解決問題與創新, 3 、研究人員獲得更好的工具面對人類挑戰。 基於深度學習的人工智慧黃金世代 Jeff Dean 接下來也簡單解釋了 AI 是甚麼、為什麼現在 AI 變得重要; AI 的概念出現至今已經有 50 年,不過早期的 AI 是以人工建立規則進行,然而相當仰 Chevelle.fu 4 個月前
Google I/O 2016 :為驅動神經網路而生, Google 早已導入測試自行設計的 TPU 晶片 新品資訊 Google 網路開發年會 Google 人工智慧 tpu Google I/O 2016 :為驅動神經網路而生, Google 早已導入測試自行設計的 TPU 晶片 圖片來源: Wired雖然近期在談人工智慧與機械神經網路的硬體,多半是基於 GPU 異質運算或藉由 FPGA 的運算架構,不過處於技術領先地位的 Google 並不滿足於既有的方案,早就著手規劃基於 ASIC 的 Tensor Processing Unit ,簡稱 TPU ,並且大概在一年前就已經導入進行測試。Google 的 TPU 主板採用模組化設計,藉由金手指安裝到大數據機架上; Google 強調他們的 TPU 只為機械學習而生,故在架構上捨棄在這些應用不需要的結構,電晶體可大幅減少,能夠具備更好的每瓦效能。Google 自行開發人工智慧晶片,對於晶片開發商會是個相當大的惡夢,畢竟現 Chevelle.fu 1 年前
Mark Zuckerberg 認為人工智慧在特定領域會在未來十年超越人類,但仍不代表它會思考 產業消息 AI Facebook Mark Zuckerberg 人工智慧 Mark Zuckerberg 認為人工智慧在特定領域會在未來十年超越人類,但仍不代表它會思考 在昨日 Facebook 的投資者電話會議上, CEO Mark Zuckerberg 在被問到近期所發表的 Messenger Bot 時暢談了他對於人工智慧的展望,他認為人工智慧系統對一些像是視覺、聽覺、語言等人類基礎感官方面,有機會在未來五到十年內超越人類。他認為人工智慧對於一些需要特殊的勞動工作,透過人工智慧系統有機會能夠降低對人力的仰賴,但他並不是人工智慧萬能論者,他認為當前的人工智慧發展仍不可能取代人類,因為即便人工智慧能夠在圍棋打敗人類,但卻不可能像人類一樣在下圍棋的過程中即興的寫一首詩,因為當前的人工智慧仍無法思考。現階段人工智慧能夠處理的是人的理性感官,而非感性邏輯,它能夠從 Chevelle.fu 1 年前
Tesla 老闆 Elon Musk 與 OpenAI 將人工智慧代碼開源,打算讓人工智慧比賽...玩 ATARI 遊戲? 產業消息 Tesla AI Elon Musk 人工智慧 機器學習 deep learning Tesla 老闆 Elon Musk 與 OpenAI 將人工智慧代碼開源,打算讓人工智慧比賽...玩 ATARI 遊戲? 圖片來源: emuparadise.me對於發展自動駕駛,基於機器學習的先進人工智慧是絕對需要的,故不少研究機構前仆後繼投入人工智慧開發,當然 Google 、蘋果也為了除自動駕駛以外的目的積極發展人工智慧;而 Tesla 老闆 Elon Musk 以及 OpenAI 最近公布了一批人工智慧的開放原始碼與測試環境,稱為 OpenAI Gym ,希望加速機器學習的發展。而在這套人工智慧測試環境中,它們提供的項目也相當有趣,包括 59 種 ATARI 的經典遊戲,包括耳熟能詳的太空侵略者、 Ms. Pac-Man 、陷阱等等,希望開發者利用這套開源人工智慧平台挑戰這些遊戲並藉此得到高分。而在去年 Chevelle.fu 1 年前
人工智慧成功挑戰圍棋里程碑的幕後推手, Google DeepMind 資深研究員黃世傑闡述 AlphaGo 的獨特之處 人物專訪 Google 人工智慧 深度學習 機器學習 AlphaGo deeplearning 人工智慧成功挑戰圍棋里程碑的幕後推手, Google DeepMind 資深研究員黃世傑闡述 AlphaGo 的獨特之處 Google 旗下人工智慧公司 DeepMind 前些日子以 AlphaGo 程式以 4:1 的佳績成功挑戰韓國圍棋天才李世石,也為人工智慧史創下全新的里程碑,而幕後推手 DeepMind 公司團隊中的資深研究員以及 AlphaGo 主要程式開發者黃士傑博士也在稍早與台灣媒體見面,簡單的闡述 AlphaGo 與傳統人工智慧不同之處。黃士傑博士出身於台灣,同時也是業餘六段圍棋棋手,早在加入 DeepMind 前就已經於 2010 年以自己開發的圍棋程式 Erica 獲得第十五屆奧林匹亞電腦遊戲程式競賽的金牌。在加入 DeepMind 之後,也將其開發經驗融入這套系統。黃博士提到,有三千年歷史的圍 Chevelle.fu 2 年前
同樣的招式對聖鬥士是沒有用的!閒聊關於 Google AlphaGo 深度學習平台 開箱評測 Google intel nvidia gpu cuda gpgpu 深度學習 機器學習 deep learning alpha go 同樣的招式對聖鬥士是沒有用的!閒聊關於 Google AlphaGo 深度學習平台 今天科技業界發生一件有趣的大事,就是由 Google 的 AlphaGo 人工智慧與韓國棋士李世石的世紀對決,無論今天最終是人類獲勝或是電腦獲勝,都是相當值得玩味的。不同於當年 IBM 深藍超級電腦與俄羅斯國際象棋棋王卡斯帕羅夫的對決, AlphaGo 是以更新穎的機械神經網路架構的深度學習系統所打造的人工智慧,變數也會更多。過去的人工智慧是在系統所預設的邏輯內找尋對應方式,故需要給予超級電腦足以應對各種情況的邏輯庫,它才能夠持續變強,但問題在於過去的人工智慧只是按表操課,宛如早期的遊戲的 AI 一樣會有規律與破綻,也就是會有一定的套路。當然畢竟深藍是那個時代的超級電腦,能夠容納夠多的邏輯庫, Chevelle.fu 2 年前